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_第1页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_第2页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_第3页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_第4页
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发展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开展的启示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其对中国工科教育开展的启示引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日两国的开展轨迹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都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化影响,都在19世纪中叶被西方列强翻开国门,又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场了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究。日本在战后依托制造业,通过大力开展出口,实现了经济飞速开展;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与日本几乎一样的经济开展形式,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和经济开展形式的相似,使得中日两国在众多领域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日本目前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尤其是在工程科技方面的竞争力更是令人瞠目。而今,我国也正在努力实现由中国

2、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开展形式转型,制造业面临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大量掌握现代先进制造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涌现,将是决定我国制造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工科教育虽然获得了宏大的成就,并因此支撑了日本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但也因存在种种问题,受到日本社会的诟玻本文通过对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日本工科教育的特色1.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形式日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在工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大学开展,另外还有其他的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这些专修学校以及中央各部门设置的大学的教学

3、内容相对而言较有特色。日本工科大学在教育理念上,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识并不强,相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更倾向于培养工程研究人才,更倾向于认为大学工科教育就是教授工程理论。因此,大学从企业方面承受委托而施行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多,大学教育的内容也是自己决定,并不会因为来自社会和企业方面的呼声而有所改变,甚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很少受到来自文部科学省的指导。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大企业便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自己创办技术专科学校,另外还组建职工研修学院,自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创始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内部培训形式。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进步,企业创办的技术专科学校的作用被逐渐取代,但是职工研修学院的培训

4、对象却由新员工扩展到包括企业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使得新员工可以在不同阶段同上司和老员工一起研究学习,承受他们的指导。职工研修学院的学习时间一般在数个月到两年之间,学习方式主要为现场实习。以上培养形式经过长时间运作,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标准性;授课人员自身未必承受过完好系统的工科教育;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变成员工培训,其必然受到培训内容狭窄,企业资源调配、企业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适应技术更新加速的现实需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针对以上问题,日本更加重视技术人员的企业外学习。如参加学术协会、大学举办的公开研讨会和讲座,派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大学留学,增加

5、面向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等,但是从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的角度考虑,以上措施仍显缺乏。根据最近的调查,日本80%以上的公司员工认为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和增加,因此希望参加企业外组织的学习。2.日本工科院校招生的变化招生的变化既表达在质的方面,也表达在量的方面。随着大学升学率的进步,大学教育已从过去的承受最高学府学习的感觉,改变为仅仅是一种去向的选择。目前,日本的大学入学率为45%,即从小学生开场将有近一半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承受大学教育已成为极其平常的事情,大多数的大学入学者缺乏明确的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去上大学,自己也跟着去了。在量的方面,理工科招生的人数在不断下降,这在兴旺

6、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但是其他兴旺国家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人数逐渐增加,10岁以下的学生对理工科抱有兴趣的比例最高,日本学生那么是在初中毕业进入高中这一期间,对理工科失去兴趣的学生比例急剧增加,这可能与日本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有关。近来,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科目在不断减少,如今只剩下英语和一门专业课,如此少的考试科目很难判断考生的素质和才能,更无法判断考生将来的开展方向。另一方面,一些对机械抱有浓重兴趣的考生,却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被拒之于工科大学校门之外。3.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及工科教育评价的变化战后,工程技术人员在日本社会地位很高,这主要源于政府在战后施行的奖励产业振兴的

7、政策。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是一个没有资源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于进口原料进展加工,然后出口制成品,技术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评价很高,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很多。但是,随着社会逐渐安定、富裕,人们因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危险性高、工作环境不好、收入与其他工作相比也无明显优势等原因,逐渐开场对工程技术职业不看好,报考工科类院校的考生也随之减少。日本的企业内部现场培训被认为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形式,如今这一形式也正在受到质疑。一方面是因为这种企业内部培训形式隔离了与工科大学教育的联络,据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录用的工科毕业的总体满意度只有60%左右,最低只有4

8、0%,但即使这样,企业与高校之间也不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培训主要采取上司及有经历的职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展,而且这种培训教育又贯穿了特别鲜明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曾经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的强大精神财富,被认为是日本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的法宝。但是,近几年,对承受这种教育持排挤态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讥讽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培养出的人为等待指示的人、害怕与别人不一样的人,从不敢指出别人问题的人等。总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培训形式及其团队精神只能培养出一般化的人才,只能适应改进型及模拟性的技术开发,而不能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日本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日本战后50年

9、的工科教育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同时也表达了日本人的勤劳、好学、具有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但是,经济的开展使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社会思潮越来越显示多元化的趋势,日本工科教育以及对教育体制的评价也不可防止地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日本在制订面向将来的,可以适应社会变革的产业转型方案时,要求对现行工科教育体制进展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由于日本对于将来产业如何转型存在着不同意见,产业转型的方向未能确定,同时由于日本制造业仍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普通社会成员对工科教育改革的危机感并不强烈,因此,目前在日本国内出现自发性的、大规模的工科教育改革行动还存在困难。尽管如此,由于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联络越来

10、越严密,通过对目前工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化研究,仍然可以对构建面向将来的,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工科教育体系有所裨益。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现存的工科教育体系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工科院校教育与企业的互动偏少;工科大学过分重视科研业绩而偏废教学与人才培养;具有从事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科老师偏少;由于升学率的进步以及选拔制度方面的问题,一些对工科学习无兴趣、自身条件不合适的学生被录取到工科院校;大学工科系的目的、定位不明确;对于中学生出现的厌倦理工科学习的倾向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广义的对于社会人的教育仍然缺乏,终生教育未能有效落实;学校及老师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未恰当施行等。对我国工科

11、教育的启示通过以上对日本工科教育体系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对同样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工科教育得出以下启示:1.社会经济的转型必然带动教育体制的转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廉价劳动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开展形式,必需要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竞争力的开展轨道上来,这种转型必然会对我国工科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并成为我国工科教育开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2.大学工科教育必须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中国已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高达42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工程科技人才约占了三分之一,在人才数量上我国显然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较的优势。然而,在瑞士洛桑国际管

12、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2002年?国际竞争力报告?中一项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在末尾。这说明当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尤其是我国工程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论文、轻设计、缺理论的弊端,严重地制约着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为解决这种弊端,工科教育必须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听取来自实业界的意见,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式。3.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承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更新很快,任何形式的工科教育包括大学工科教育都不可能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因此技术人员的终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必

13、须建立适应技术人才承受终生教育的工科教育体系,将院校学习、企业内部培训、工程科技人员自学等方式有机结合,确保工程科技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的及时更新和提升。4.及早动手,着眼于将来工科人才的培养。由于工科院校新招录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自身的兴趣、学习才能、动手才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由于大学扩招的因素,局部并没有准备好成为技术人才或者自身条件并不合适成为技术人才的学生也进入到工科院校学习,这就要求工科院校首先要帮助新入学者明确进入工科院校学习的目的,帮助其分析如何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唤起其对工科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他确实对工科学习无兴趣、也不愿成为将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新入学者,帮助其转入其他专业学习。根据兴旺国家的经历,小孩在10岁以前对工科学习产生兴趣的比例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开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必然会在将来出现这种趋势。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有必要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持续培养他们对理工科学习的兴趣,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使他们有志于成为我国将来的工程科技人才。5.借鉴日本企业内部培养形式,加快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教育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工业消费的主力军显然还离不开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工。新生代的农民工相较于他们的父辈,承受了一定的科学文化教育,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