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张拉计算书_第1页
钢绞线张拉计算书_第2页
钢绞线张拉计算书_第3页
钢绞线张拉计算书_第4页
钢绞线张拉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旭日洞路35m预制梁钢绞线张拉计算交底书一、资料规格预应力钢绞线直径,公称面积为140mm2,钢绞线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E=195GPa。钢绞线由贵州钢绳股份有限企业提供、夹片式锚具由成都川锚路桥机械有限责任企业供应、塑料涟漪管由柳州市路宇建筑资料有限责任企业供应,以上资料均在监理的目睹下取样送检并已出具合格报告。依照贵阳市旭日洞路道路改造工程跨铁路桥工程35m预制梁施工图中35m简支T梁预应力钢束部署图中说明要求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控制力(不包括钢束与锚圈口之间的摩擦及钢束在锚下垫板喇叭口处因弯折产生摩擦而惹起的预应力损失),35m预制简支T梁需张拉钢束为N1、N2、N3、

2、N4(均为腹板束),采用钢绞线规格有以下两种情况:当预制梁为中梁时,N1、N2、N3、N4钢束规格均为;当预制梁为边梁时,N1、N2的钢束规格为,N3、N4的钢束规格为。锚下控制应力均为con=*fPK=1395MPa。二、张拉要求预制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90%且龄期好多于7d,方可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50,依照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可知已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三、张拉次序张拉采用2台250t千斤顶两头对称、均匀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依照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校准证书可知:千斤顶编号及油表编号分别为910#(压力表编号:HT#)、0122#(压力表

3、编号:912940#)。T梁的张拉次序:钢束张拉次序为N1(控制应力的100%)N2(控制应力的100%)N3(控制应力的50%)N4(控制应力的100%)N3(控制应力的100%)即:100%N1100%N250%N3100%N4100%N3。初始张拉力P1=持荷3分钟测引申量1连续加载张拉力至P2=持荷3分钟测引申量2张拉至总吨位P3=P持荷3分钟测引申量3回油。千斤顶、油泵、锚具安装好,检查正常后,每一钢束按以下程序张拉:四、控制力下油表读数计算HT#油表的回规方程:Y=+912940#油表的回规方程:Y=当预制梁为中梁时:N1第一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10%)根钢束P初=con10%

4、=(139514010)1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第二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20%)根钢束P初=con20%=(139514010)2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N1第三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100%)根钢束P初=con100%=(139514010)100%=1953KNHT#油表读数:Y=1953+=912940#油表读数:Y=1953因N2、N3、N4的张拉控制力及钢束根数均与N1相同,则受力相同,即可得出油表读数也应一致。其中N3需按张拉力为控制力的50%先行张拉,待N4张拉达成后再次张拉至100%,所以N3张拉力为控

5、制力的50%时,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当预制梁为边梁时,N1、N2的张拉控制力及钢束根数均与中梁相同,则受力相同,即可得出油表读数也应一致。N3、N4因钢束根数不一样样,油表读数应以下计算所示:N3、N4第一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10%)根钢束P初=con10%=(139514011)1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N4第二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20%)根钢束P初=con20%=(139514011)2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第三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50%)根钢束P初=con50%=(13

6、9514011)5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第四行程、N4第三行程(初张拉力为控制力的100%)根钢束P初=con100%=(139514011)100%=HT#油表读数:Y=+=912940#油表读数:Y=五、理论伸长量计算1、N1刚束理论伸长量因梁沿梁中心线对称,现取梁的一半进行计算:工作长度=千斤顶长度+工作锚具长度+限位板长度+工作锚具长度=+=。第1段(端直线段):L1=()/EL1=1860(+)/195=。第2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度竖曲线=L2=()L2(1-e-(kx+)/E(kx+)=(186

7、0)(1-e-+)/195+=。第3段(中直线段):L3=e-(kx+)L3/E=(1860)195=。N1单端钢束理论伸长量:LN1=L1+L2+L3=。N1单端钢束控制应力10%理论伸长量:LN1=。N1单端钢束控制应力20%理论伸长量:L=。N12、N2刚束理论伸长量因梁沿梁中心线对称,现取梁的一半进行计算:工作长度=千斤顶长度+工作锚具长度+限位板长度+工作锚具长度=+=。第1段(端直线段):L1=()/EL1=1860(+)/195=。第2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度竖曲线=L2=()L2(1-e-(kx+)/E(kx+)=(1860)(

8、1-e-+)/195+=。第3段(中直线段):L3=e-(kx+)L3/E=(1860)195=。N2单端钢束理论伸长量:LN1=L1+L2+L3=。N2单端钢束控制应力10%理论伸长量:L=。N1N2单端钢束控制应力20%理论伸长量:LN1=。3、N3刚束理论伸长量因梁沿梁中心线对称,现取梁的一半进行计算:工作长度=千斤顶长度+工作锚具长度+限位板长度+工作锚具长度=+=。第1段(端直线段):L1=()/EL1=1860(+)/195=。第2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度竖曲线=L2=()L2(1-e-(kx+)/E(kx+)=(1860)(1-e

9、-+)/195+=。第3段(直线段):L3=e-(kx+)L3/E=(1860)()/195=。第4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tan-1(160/1257)=度竖曲线=L44-(kx+)=()L(1-e)/E(kx+)=(1860)(1-e-+)/195+=。第5段(直线段):L5=e-(kx+)L5/E=(1860)195=。N3单端钢束理论伸长量:LN1=L1+L2+L3+L4+L5=。N3单端钢束控制应力10%理论伸长量:L=。N1N3单端钢束控制应力20%理论伸长量:LN1=。N3单端钢束控制应力50%理论伸长量:L=。N14、N4刚束理论

10、伸长量因梁沿梁中心线对称,现取梁的一半进行计算:工作长度=千斤顶长度+工作锚具长度+限位板长度+工作锚具长度=+=。第1段(端直线段):L1=()/EL1=1860(+)/195=。第2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度竖曲线=L2=()L2(1-e-(kx+)/E(kx+)=(1860)(1-e-+)/195+=。第3段(直线段):L3=e-(kx+)L3/E=(1860)()/195=。第4段(圆曲线段):竖曲线=2aR/(360R)=2a/360单位为rab=tan-1(160/1257)=度竖曲线=L44-(kx+)=()L(1-e)/E(kx+

11、)=(1860)(1-e-+)/195+=。第5段(直线段):L5=e-(kx+)L5/E=(1860)195=。N4单端钢束理论伸长量:LN1=L1+L2+L3+L4+L5=。N4单端钢束控制应力10%理论伸长量:L=。N1N4单端钢束控制应力20%理论伸长量:LN1=。本次理论伸长量计算均依照35m标准梁进行计算,因处于梁体反向曲线上,梁长有较大差异,梁长经过等截面进行调理,由于以下公式可知L=F/E=1860195=7mm(经过喇叭口及孔道摩阻后张拉力节余系数)可知:随意梁长总伸长量=(该预制梁长度-35)*7+上述计算所得数值。另:不论是边梁还是中梁,其伸长量均与上述计算一致。五、实测伸长量计算1、N1(N2、N3、N4)钢束控制应力10%实测伸长量:k12、N1(N2、N3、N4)钢束控制应力20%实测伸长量:k23、N1(N2、N3、N4)钢束控制应力100%实测伸长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