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类课程群建立与教学理论改革〔〕:
摘要:"本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类课程群中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相关性进展分析,在此根底上,对电磁场类课程群建立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化的研究。本文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资源,进步学生相关知识的完好性,逐步建立合理完善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类课程群。
关键词:电磁场类;课程群;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刘建霞,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类课程群建立与教学理论改革[J].教育现代化,2022,6(27):95-96.
课程群是为了完善知识构造、由假设干门彼此独立而又互相亲密联络的课程组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群建立根据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形式要求,分析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构造上的关系,打破课程间壁垒,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整体优化课程体系,从而进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程度[1-3]。
电磁场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中电子、通信各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技术等〕的重要专业根底技术课程。这类课程既要学生掌握根本理论又要打下应用根底,既突出根底性和知识体系的完好性,又尽量避开繁杂的推导,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学生易于承受,最终为电子电路设计、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射频电路设计、高速电路设计与开发、物联网构建等相关领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一课程群建立思想
目前我院开设了三门电磁场类相关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课程群建立的总体思路为:1〕研究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合理定位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规划好课程群涵盖的知识构造和框架体系,明确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4】;2〕改良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并逐步建立起该课程群多元化教学及考核体系;3〕有效利用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将课程群实验内容有机联络起来;4)根据优化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或修订教材及教案;5〕加强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立,进步教师的综合教学才能。
二课程群教学改革理论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多年讲授电磁场类课程的经历,吸收其他高校课程群建立的研究成果,按以下标准建立电磁场类课程群。
〔一〕根据课程间的相关性,规划好课程群的知识构造,优化教学内容
电磁场类课程群构建体系框图如图1所示。在电磁场类课程群中,"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是2门关联性很强的专业根底课,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属于课程群中的根底理论局部,是重点建立的课程;同时,"微波技术与天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又是"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的详细应用,组成应用模块。
这几门课程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理论性都很强,而且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叠的现象,不同教师在讲授内容的过程中存在重复讲解或遗漏知识点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穿插。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组将电磁场类课程有机整合,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既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同时防止重复。例如在这三门课中都要贯穿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波动方程及其解、天线辐射理论等,在教学中要根据三门课讲授的顺序,优化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该内容在相关课程出现的位置和学时,既不浪费学时,同时要顾及知识的关联性和学生可能的遗忘,进步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这几门课程都是理论与理论并重的课程,在理论讲授时要结合实验和工程实际,在理论环节又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将理论与理论、工程应用严密结合。同时这些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涌现,因此需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展调整,去掉老旧、过时的内容,参加新元素,如新型天线、RFID新技术等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开展。
再者有效利用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资源,对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实验内容、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手段进展统一的开发与利用,进步学生相关知识的完好性,逐步建立合理完善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电磁场类课程群。
〔二〕建立课程群多元教学及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群教学与考核体系,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目的的顺利进展,同时也是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电磁场类课程的理论性和工程理论性都非常强,多数都包含课堂讲授、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传统的课程考试体系形式单一,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课程群教学组对教学及考核评价体系进展了综合改革,实现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基于工程实用平台的课程设计、多环节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等多元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
1.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及实物展示等方式,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环节讨论灵敏的教学方式,如问题式实验教学方式,将问题贯穿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预习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阶段〕。积极引导学生由简单操作变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动手才能、创新才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5】。
2.在课程设计方面,由于电磁仿真软件在相关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学习和正确使用工程理论中常用的电磁仿真软件,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针对课程群设置的多元化教学环节进展了考核改革,通过平时成绩、实验操作与报告、设计报告和结课考试等多个环节综合评定。在结课考试的试卷中不仅包括根底理论与应用的内容,还包括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等;课程设计采用"设计过程+设计报告+结题辩论";考核方式,设计过程包括资料搜集、方案设计、软件建模、结果分析、构造优化等,结合设计过程写出设计报告,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形成辩论小组听取学生的结题辩论,最终给出课程设计的成绩。通过以上考核方法的改良,尽可能使考核的覆盖面更加全面,以考核促进教学,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步学生的理论才能与创新才能【6】。
4.根据优化的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逐步对课程群核心课程的教材进展编写,力求内容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立,进步教师的综合教学才能
建立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掌握根底理论、熟悉工程应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课程群建立的又一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教学质量进步的关键。通过课程群建立,将课程群的教师凝聚在一起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进展统一研究、规划、调整,合理协调讲授内容;通过沟通与交流,完善自身的知识构造;交流授课经历,分享教学资源,进步团队教师的综合教学才能和科研程度,确保本科教学质量。
三完毕语
我院电磁场类课程群建立已近三年,在改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法上做了许多尝试,教学的整体效果有所提升。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展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理论:编写相关课程群系列化教材;协调实验内容,进步试验设备利用率,并开发课程群系统性综合设计实验。希望通过在电磁场类课程群建立各方面的探究和理论,形成集"教学研究+课程建立+团队开展";于一体的开展形式。
参考文献
【1】张青妹,徐玲.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立的研究与理论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7(1):64-66.
【2】李震梅,李海涛,巴奉丽.精品课程群信息化教学的理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2,40(1):49-52
【3】吴涛.运动控制课程群理论教学改革研究讨论[J].教育现代化,2022,9:22-23.
【4】袁春风,黄宜华,武港山等."计算机组成与体系构造";课程群建立/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微波和高频波解冻设备合作协议书
- 环境绿化与公共设施管理合作协议细节
- 农田灌溉系统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
- 网络广告行业精准投放与广告优化策略方案
- 行政管理中的市政学课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小区智能化设备维护协议
- 2025年照相及电影洗印设备项目建议书
- 酒店租赁运营管理合作协议
- 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开发协议
- 社交网络行业社交平台建设与运营策略方案
-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教学大纲
- 居家环境安全评估量表-Microsoft-Word-文档
- SimMarketing营销模拟实验室操作篇
- 阀门螺栓使用对照表
- 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
- HDPE塑料检查井施工工艺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练习十七》教学课件
- 小学生个人简历表
- 股东会授权委托书
- 2021年河北中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 毕业设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及其维护与保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