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1页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2页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3页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4页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本命年的回想》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积存词汇,正确、笔述文中所写的过年的习俗,口述文章的线索。

2、力量目标:陈述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陈述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陈述今昔过年的异同,陈述自己对过年习俗的新熟悉和新理解。

3、情感目标:表情朗读课文(喜爱民俗文化,激发喜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背景音乐喜洋洋)

(学生播放投影)宋朝闻名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播放投影的同学问:首诗描写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春节)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诗中写到了过年时人们有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那么远在北京郊区的水道那儿,在几十年前是人们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闻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会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板书课题

二、解释课题

1、谁能告知教师“本命年”是什么意思?(见书下解释)渗透读书方法

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12岁,60岁,最终一段。)

3、通过预习,你了解到的一些状况了吗?(投影头像,发言后出示,请学生朗读)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头发表短篇小说。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群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月优秀小说奖。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作品行调清爽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沉着自然,构造简洁完整,乡土颜色浓郁。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喧闹的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头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四段,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那些习俗?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在归纳前播放影片片段)

「在学生答复后教师引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①炒年货②吃腊八粥③买糖果④挑绒花⑤杀牲畜⑥备糕点⑦送灶王⑧换门神⑨除夕守岁⑩拜新年」

2、同学们看,写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文章却显得多而不乱,过渡自然,同学们能告知我是按什么挨次记叙的吗?(时间挨次)

用文中的四个词语形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二)品尝语言。课文不仅构造紧凑,而且写得富有乡土气息,饶有情趣。你认为哪些语句很有情趣?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理由。请把你把观赏的语段,无论是在语句的推敲上,语言风格上,还是在这风俗所蕴含的意味上,只要是你所观赏的,与大家共享。(学生畅所欲言)

1、分析语句:

1、如:炒完了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为什么用“捅”?“土炕烫得能烙饼。”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

2、……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

2、师略作小结。

(1)精确的动词、形容词。如“捅”。

(2)自然易懂的民间俗语。如“腊月初一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得病。”“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

(3)幽默幽默的词。如“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三)深入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展现年画: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中反映的习俗(力量迁移);说出鱼所寄予的寓意(学生:年年有余)。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2、、从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果实外,在盛大炽热的气氛中,还寄予着哪些期盼?

举例:吃饺子、包制钱——希望生活美妙。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

归纳:A、劳动一年,欣喜五谷丰收,享用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

B、展望将来,祈求好运,祝福平安幸福

C、合家团聚,增进亲情,亲密邻里和村庄的人际关系

(四)、体验反思:

1、今昔比照

说说看: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逝,哪些习俗是新增的?(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争论、学生沟通: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拟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2、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绽开辩论。学生争论时教师留意引导学生结合寄予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旧时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旧时过年习俗里面包含着许多迷信的成分,但正是这些却反映了一般劳动人民纯朴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质朴与得意。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过年风俗的变化,向着更加文明,更加简约的方向进展。但是不管习俗如何变化,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对美妙将来的祝福。

习俗变化是时代进展的必定趋势,要汲取其中的精华,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善结合。

3、质疑课文

解决十个问题没有发觉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同学们对文章本身有没有可有质疑的地方?

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题目却不很切题,你是如何对待的?

写过年,可文章却没把年写完整,农历的新年始终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呢。

四、完毕语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合家享受着过去一年的劳动成果;人们合家期盼来年的美满兴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共奔前程。所以春节这种风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的文化。家

今日我们既了解了笔下那布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过年情景,也畅谈了如今大家热喧闹闹过年的场面,看来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呀,这样的生活怎不叫人憧憬!盼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喜爱生活的人,成为美妙生活的拥有者和制造者。

五、布置作业

1、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年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