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网络建设及资金支持政策J_第1页
农产品网络建设及资金支持政策J_第2页
农产品网络建设及资金支持政策J_第3页
农产品网络建设及资金支持政策J_第4页
农产品网络建设及资金支持政策J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及2010年

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政策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黎少华教授2010年4月24日南京“新网工程”的重点规范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构建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优化日用工业品现代经营网络整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产品购销网络关系到国家两项重大工程食品安全农民增收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的现状发展思路不清晰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成熟的业务模式物流体系不健全信息系统严重滞后农产品购销网络是“新网工程”的短板农产品购销网络的薄弱导致了:1、农产品增值能力不强2、农产品销售区域不广3、农产品损耗过大4、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足5、农民收入增长受限一、我国农产品购销网络的现状与模式选择现代农产品营销体系的趋势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矛盾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问题世界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的几种模式与趋势判断现代经营网络的概念

现代经营网络是通过一定的联结手段,对分散的网点进行整合而形成的由现代流通手段和现代管理方式构成的具有内在价值(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区域贯通、资源共享、高效方便、规范有序)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手段主要指新型零售业态,现代管理方式指连接不同零售网点使之形成一体化经营的资金、商品、物流、信息等管理方法和技术。农产品生产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矛盾因农产品质量不稳定而导致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性消费的矛盾农产品生物特性与其消费及时性的矛盾农产品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一国农产品生产的局限性与消费的全球性矛盾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矛盾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缺点

(1)农产品生产由大量的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经营,难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2)农产品经过多次集散,人们难以对它们溯源,一旦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无法找到出事源头;(3)农产品在从生产者到零售商之间的流通过程中,经过多次装车和卸车,这增加被污染的机率;(4)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的所有相关人员都相对独立,没有一家可以对处于整个流通过程农产品安全性和质量进行监管和负责.

我国农产品购销网络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物流成本太高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储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20世纪90年代初,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为0.38:1

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甚至更多,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生鲜蔬菜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更为典型,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对比之下差距明显。2、供应链长,关系不稳定现有生鲜蔬菜物流通道包括以下几条:(1)农户――城市集贸市场(2)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占80%(3)农户――贩销户――零售终端(主要是城市集贸市场、集团购买者)(4)农户――贩销户――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5)农户――合作组织――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6)农户――合作组织――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集团购买者)(7)农户――加工企业――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8)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9)农户――加工企业――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10)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分析:从农户(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是主要渠道,蔬菜销量占80%以上从事蔬菜运销的商人90%~95%是个体经营组织蔬菜加工产品占总产量的25%3、投入比例严重失衡

在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是30%,产后比例高达70%。我国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仅占1%,保险储藏比例仅为20%,加工比例不足10%。4、供应链管理技术水平低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产品一直处于全过程冷链状态:

田间采摘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我国在果蔬生产中,80%的生鲜产品是常温保存、流通、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流通果蔬损失约20%~30%。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另外我国粮油损失约15%、蛋15%、肉干3%,加上食品的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5、信息化手段落后,缺乏标准化体系。

影响因素安全检测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管理流程事前事中事后相互关系结果控制过程控制源头控制运用技术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化制度信息及计算机对经营者安全经营质量稳定责任明晰对消费者购买放心质量可靠消费保障世界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东亚模式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以日本为例,全日共有87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1513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是日本农副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世界主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西欧模式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有所不同,但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产品直销、拍卖比例不断增加。北美模式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点是,粮食类期货市场发达,果蔬类产地与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网络间的直销约占80%,经由批发市场流通销售的仅占20%左右不同国家农产品流通的比较美国日本、韩国中国流通渠道配送中心批发市场批发市场零售终端超市、食品店超市、食品店农贸市场、超市、社区店日循环数(次)32-31-2流通形式冷链成型配套低温保鲜常温、自然保鲜量占总量比率>50%>50%10%-20%损耗率1%-2%<5%25%-30%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率10%左右10%左右30%-40%经营毛利率20%左右20%左右0-10%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点组织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缩短,批发市场作用依然突出远期交易、远程交易、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主体内容连锁超市经营成为农产品零售终端的主要形式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的几种模式批发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物流组织带动型连锁超市带动型拍卖市场带动型基本判断在大中城市传统批发市场将日渐萎缩,但具备现代交易手段和完善服务功能的现代批发市场仍将蓬勃发展。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将呈现持续发展态势,未来15-20年,与现代批发市场并驾齐驱、平分天下的格局将会形成。社区店、集贸市场、商贩等传统方式在某些地区仍有市场。农产品直销、电子商务、期货、拍卖等将会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具备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专业经营公司前景广阔。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原来的满足于农产品的数量,越来越考虑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传统的建立在个体农户和流通者的单干模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获得质量保证,减少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必须建立现代农产品购销网络。依托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引导并组织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帮助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着力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批发市场;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步伐;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创新农产品经营方式,积极采用拍卖、竞买、电子商务、直销、期货等现代交易方式,构建高效顺畅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的基本战略二、农超对接

什么是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在农产品经营中,运用超市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先进的管理规范,带动农产品营销的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以实现农产品销售终端超市化的过程。现阶段超市化经营主要形式有:1、农产品进入连锁超市;2、农贸市场改造为超市;3、批发市场与超市对接;4、大力发展农产品超市。中

商生

者连锁门店生

者生

者连锁门店连锁门店中

商配送中心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或服务流物流支持集配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

理想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型我国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政策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相继制定了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革的政策。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2005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等。

2008年12月《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具备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超市的基本条件。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探索推动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的根本途径,有利于促进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经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目标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并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主要内容

(一)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加快应用农产品现代流通技术是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的根本体现。当前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对部分鲜活农产品试行强制性冷链流通,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同时实现降低连锁超市冷藏冷冻设施投入成本。

(二)增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通过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提高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水平。连锁商业企业和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要强化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以农产品产业链为基础、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实现连锁商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试点连锁超市要广泛宣传和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鲜活农产品品牌,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增强消费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

(五)调整连锁超市商品经营结构。围绕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适当调整连锁超市商品布局,增加鲜活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面积,努力提高鲜活农产品销售比重。通过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提高连锁商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六)建立农超对接渠道。通过定期举办专场对接洽谈会、产品展示推介会等形式,为超市与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疏通对接渠道,由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连锁超市要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加工包装技术、运储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和优惠。

《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做好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9〕286号)

重点支持项目:1、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2、农产品配送中心(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3、鲜活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4、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现状经营规模小,但上升势头明显大中城市发展良好,小城镇滞后经营成本偏高,投资回报低零供地位不平等,门槛过高以基地采购为模式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滞后农产品进超市的战略意义农产品进超市经营顺应了市民消费需求新变化农产品进超市顺应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农产品进超市经营有助于塑造现代社会文明形象农产品进超市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进入超市,能有效地对农产品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保证食品安全消费农产品进超市经营,有利于紧密产销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进超市经营,有利于产销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基本判断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将是多种模式互为促进、混合发展。供销社系统在政策导向和发展战略规划上必须坚持“两条腿”(批发市场物流园区和农产品超市)走路,以谋取在农产品流通发展的“两端”(中端和终端)占据主动。超市化经营是最具潜力的模式之一现代农业必须以现代流通体系为支撑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顺应了消费需求的新变化融合了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管理技术农产品进超市的主要障碍

规模小,货源单一,企业较分散,各自为战供应链的短缺营销方式松散,缺乏品牌,超市承担的销售风险相对较大

价格居高不下中间环节过多农产品进超市门槛高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稳定化消费----小康、安全、快捷政策----导向、消除壁垒技术----物流、检测、质量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信息----采集、发布、检索、查询、咨询超市化经营的模式分析1、基地建设模式:基地+超市+消费者2、经纪人供货模式:农户+经纪人(运销大户)+超市3、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基地+龙头企业+超市4、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农户+专业合作社(协会)+超市5、批发市场主导模式:基地+批发市场+超市6、加工企业联营模式:加工企业+超市7、专柜进店模式:超市+生鲜区8、供应链整合模式:以超市为龙头,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高效配套的物流配送,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关键点产品对接标准化对接品牌对接供应商对接物流体系对接管理对接政策对接产品对接要素对接要求质量稳定规格统一管理规范品种可控对接要素标准化包装化条码化定单化支持体系认证体系加工体系信息系统采购系统标准对接质量体系关系及对超市化的影响安全检测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管理流程事前事中事后相互关系结果控制过程控制源头控制运用技术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化制度信息及计算机对超市安全经营质量稳定责任明晰对消费者购买放心质量可靠消费保障案例:家乐福的品质体系1、家乐福的品质体系;2、家乐福品质体系在中国;3、家乐福品质体系标准;4、品质体系的供应链管理。1、家乐福的品质体系年份项目1990开始1992有机面包1993牛肉1994三文鱼1995羊肉1997建立60个品质体系产品,联系30000个供应商2003签订456个品质体系产品2、家乐福品质体系在中国年份项目1999荔枝2002蜜柚和芦柑2003三文鱼

2003-2004猪肉2004香蕉和苹果2005蔬菜3、家乐福品质体系标准a.产品定位:在标准和有机农产品之间;b.化学物质管理:不用激素,可追溯性,农药残留检测和对所有的化学物品进行管理;c.环境:塑料废弃物管理,和无动物粪便外泄;d.产品保存和运输:冷库保存,从农田到门店的冷链运输。4、品质体系的供应链管理

家乐福品质体系管理部门生产基地和小规模农户品质体系农产品供应商家乐福超市门店家乐福顾客农产品物流品质管理体系4、家乐福品质体系意义a.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从零售部门开始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b.可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扩大自有品牌的范围;d.增加消费者对家乐福的认可;e.降低安全农产品的成本,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对接供应商对接要素主导者及对接要求大型超市批发商物流商供货商及中介组织标准侧重点标准化包装化条码化销量要求信息化时效要求品种组合信誉保障价格合理结算便利对接环节销售终端中间环节技术支持环节供应环节目标导向消费者产品批量技术体系交易稳定对接优势网络资源集散规模物流配送服务到位物流体系对接(1)大型超市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体系,并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实施全面整合发挥配送体系的作用;(2)中小型超市可以考虑纳入主导企业的连锁配送体系中或引入第三方物流;(3)从单品配送起步,不断积累资源和管理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配送体系;(4)采取农产品联营、专柜进店、外包配送等方式也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途径选择。管理对接从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从岗位管理向流程规范化转变;从问题解决式管理向关键点控制转变。政策对接1、加大对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体系,为农产品进超市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2、建立农产品进超市的绿色通道,优惠税收,减少检测环节的费用,降低农产品进超市的成本。3、大力发展合作社及其他中介组织,为农产品进超市搭建功能完备的服务平台。4、充分运用行政、立法的手段,抑制超市滥用其强势地位,为农产品供应商提供平等的入市机会。5、整合“农改超”、“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新网工程”中的政策资源,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加强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产品进超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技术支持。三、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发展趋势农业生产规模化营销主体专业化交易方式现代化服务功能完备化物流配送效率化零售终端超市化

产业秩序规范化趋势1:集群型农产品体系

我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产品体系集群化现象,如河北清河羊绒集群的羊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云南斗南的花卉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3、山东金乡的大蒜占到了全国产量的1/4和出口额的70%等等。这些产业集群是以某种农产品为核心,集中了专业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以及科研、服务机构,它们以专业化和规模化取得独特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有两个基本特征:地理邻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产业的关联性反映了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好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有利于组织形式创新有利于塑造地域品牌有利于产业的提升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集群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式

1.通过农业工业化生存方式建立涉农业产业化集群,并形成专业化小城镇。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蔬菜生产、蔬菜批发、种子生产等不同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群,已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和相应等级群群落。

2.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化示范集群。陕西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多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家上千多家,逐渐形成基础农业、高新技术农业和农业服务化及科技创新群落。3关联产业发展的农业集群发展模式。如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范围由原先的种植业、水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到农业关联企业乃至观光休闲农业,特别是出现了整个农业产业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现象,除农业生产领域之外,还投资产后的加工、贸易、销售和产前的种苗业、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食品加工包装设备、农产品运销设备等领域。这种农业集群化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带动投资地产业提升和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竞争力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趋势2、全链型农产品购销模式全链型农产品购销模式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形成全过程的农产品购销系统。趋势3:园区型产业化模式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营户1水产、蔬菜产品提供池塘、土地、农药、肥料、饲料、种子、种苗等联营户2………负责生产统一销售利润均分④①②③模式的优点易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良好结局;便于统一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便于统一品牌,树立企业形象;便于长效运作。趋势4:内涵型产业化模式品牌标准规模四、2010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政策2010年“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项目:(一)农资经营企业农资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批发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二)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络、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冷链物流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点、分拣加工中心和集散市场升级改造项目。(五)基础薄弱县域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六)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和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农化服务体系、农资和农副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农产品网络财政资金支持项目1、改造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经营网点、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冷链物流系统的经营服务设施2、提升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的信息交换、储存保管、分拣配货、货物集散功能,依托农副产品基地,以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构建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一条龙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3、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副产品购销(加工)企业实施“农超对接”。(一)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申报基本条件

1、须具备分拣、包装、储存、配货、运输等基本功能。2、仓储面积不低于2000㎡。3、具备配送车辆,直营店配送率不低于80%,加盟店配送率不低于30%。(二)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收购站、点)条件

1、使用企业统一的品牌,并规范使用“中国供销合作社(CHINACO-OP)”标识。2、具备农产品的分类、初加工、包装、储存、装卸、运输等基本功能。3、经营面积与农产品收购品种及数量要求相匹配。其中棉花收购站的经营面积不低于1000㎡;棉花收购点的经营面积不低于100㎡。4、在站、点内醒目位置明示收购农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级标准、价格及服务项目等。5、配备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及装卸、检测、消防、防护等设备,收购生鲜农产品应配备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6、对收购的农产品及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并向企业报备,保证所收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三)冷链物流系统基本条件

1、注册资本:东部地区不低于2000万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