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中国文化史综合训练_第1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中国文化史综合训练_第2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中国文化史综合训练_第3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中国文化史综合训练_第4页
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中国文化史综合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史一、选择题1.孔子曾与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问他如此是否心安,回答说:“安。”孔子说:“如果安心,你便去做吧。”但孔子认为宰予不仁。这表明A.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 B.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C.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D.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2.《庄子.养生主》中记载了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在劳动过程中探求“道”,练习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由此达到依乎天理、出神入化的劳动境界。这表明道家A.奠定了劳动观的基本框架 B.赋予了劳动的精神超越性C.开启了劳动道德化的进程 D.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材料主要体现了董仲舒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思想 C.天人感应思想 D.“三纲五常”思想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5.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A.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B.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D.“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6.《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这里的“先天不足”具体是指A.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B.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薄弱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D.程朱理学在社会上根深蒂固7.《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然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纸,絮——苫也”,即纸是以絮为原料,苫为工具所制得。由此可推知A.纸是缣帛用于书写时的别称 B.许慎所记与蔡伦造纸相吻合C.东汉时期造纸原料不断变化 D.两者所说的纸可能并非一物8.《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据此可知《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临床学的基础9.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10.据统计,《诗经》中有一些篇章提到了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变化;《尚书·禹贡》礼记·月令》等篇章记载了各地的地形地势、土壤情况、物产和古人治理水土的经验措施;《齐民要术》也多次从《诗经》《周礼》中引述儒家经典中关于动植物和农事安排等知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统治者关注民生问题 B.科学与儒学有相容性C.儒士致力于科学研究 D.科学技术实用性较强11.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B.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12.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朝廷终于同意从1872年到1875年间,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分四批,共计一百二十人。但1881年清政府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原因是幼童“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留学计划的破产从实质上说明了A.传统观念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 B.留学教育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C.顽固守旧派势力抵制留学教育 D.教育制度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13.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B.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C.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D.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14.在《新民丛报》(1902年创办)的开篇中,梁启超提道:“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可见,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 B.重新解释中国传统文化C尽量减少戊戌变法阻力 D.赋予民众自由平等权利15.1905—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A.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B.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C.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16.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社会的等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打破文学中的特权观念C.改造传统文化以挽救民族危机 D.导致了中国文化如何转型争论1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18.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A.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B.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C.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毛泽东说:“在中国,因为它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被人侵略的,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革命性。在这里,无产阶级的任务,在于不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而和他们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统一战线。”以下对毛泽东这一论述解读正确的是A.论述出自《新民主主义论》 B.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C.提出于国命大革命时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海外留学生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中国时期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留学人数费用来源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约1.6万人公费为主“文化大革命”时期49个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约1977人公费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约162万人自费为主A.留学教育呈现精英化的发展趋势 B.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C.留学教育受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三个基本观点。(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叶梦得《避暑录话》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张学辉《试论柳永词的“大众传播效果”》材料三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柳词传播广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宋代文学的发展特征及成因。(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与“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遺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探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材料三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最早“醒来”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说明“洋务派”“改良派”学习西方的实践活动。请举出一个“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的典型事例。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3)根据材料三在“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中,毛泽东做出了哪些理论贡献?说明“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取得成功的理论因素。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宰予从现实出发,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改为一年,孔子虽然认为他可以这样做,但内心并不认同,还认为宰予不仁,说明孔子认为道德更重要,故选B;A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礼已经失去了社会约束力,排除C;材料和孔子的教育主张无关,排除D。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庖丁解牛指的是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因此根据材料“由此达到依乎天理、出神入化的劳动境界”可知道家赋予了劳动的精神超越性,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3.【答案】B【解析】根据“王者必受命而后王”“通以己受之于天也”可知,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君主一统天下,故选B;大一统思想是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信息与“三纲五常”无关,排除D。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5.【答案】A【解析】“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是极大的挑战,故A正确。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李贽的思想主要是唯心思想,C项说法错误,排除。“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的思想,D错误。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虽然反对君主专制,但是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根源是经济基础薄弱,即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故B正确;“先天不足”指思想产生的条件不好,A不属于“先天不足”,排除;C不是最主要原因,而经济基础是根源,排除C;D属于思想方面的因素,“先天不足”主要指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排除D。7.【答案】D【解析】《后汉书》记载“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而许慎认为“纸是以絮为原料,苫为工具所制得”,由两者的材料可以判断,其描述的纸不是同一物质,D正确;缣帛是丝织品,不是纸的别称,排除A;蔡伦造纸术中所用物品不是“絮”,排除B;材料中涉及到的被称为纸的物品是成品,无法断定其原料构成,因此造纸原料不断变化在材料中无法断定,排除C。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内经》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故排除C项;D项是《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故排除。9.【答案】D【解析】材料中“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医药学交流频繁。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医药学文化的交流。故答案为D项。A项,朝贡贸易体制的虽然在当时盛行,但是材料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立意,而非朝贡贸易,排除;B项,政治格局统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排除;C项,唐代医学管理制度虽然较为健全,这也是唐代医药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并未提及,而且材料强调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并非单纯的讲述医学的发展,排除。10.【答案】B【解析】《诗经》《尚书》《周礼》等儒家经典记载了星宿位置变化、古人治理水土的经验措施、动植物和农事安排等科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学与儒学具有相容性,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关注民生问题的信息,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不符合材料信息的主旨,排除。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等信息可知,说明京剧的脸谱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具有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京剧脸谱艺术注重人物的性格的多样性,而体现的是京剧脸谱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A项错误;京剧脸谱艺术固化了人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而不是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京剧脸谱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没有强调京剧脸谱艺术内容的来源,无法得出取材于宫廷生活的结论,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清政府以“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为由,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实质上反映了传统观念制约中国向西方学习,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A;B夸大其词,并且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顽固守旧派势力,排除C;外出留学向西方学习,无法体现半殖民地化,排除D。13.【答案】C【解析】根据“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文学,促进文化的普及,促进思想启蒙,故C正确;维新派没有涉及“文体改革”“普及识字”,排除AB;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主要是文学形式上提倡白话文,并非批判复古思潮,D错误。14.【答案】A【解析】根据“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可知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是启发民智,增强国民的社会责任感,故选A;梁启超的目的不是为了重新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排除B;1902年戊戌变法早已失败,排除C;梁启超创办报纸并不能赋予民众自由平等的权利,排除D。1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吸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预防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的看法不是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排除B项;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由材料“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可知,文学革命的开展有利于打破旧文学中的等级特权观念,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对儒学的批判,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而非改造了传统文化,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人们关于文化转型的争论,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7.【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以国家利益和命运为重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B正确;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核心价值,故A错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体现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与抨击纲常礼教无关,排除C;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核心价值,无法体现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排除D。1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表明无产阶级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我国国情决定的,故答案为C。AB不符合我国国情,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错误。19.【答案】A【解析】根据“无产阶级的任务,在于不忽视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而和他们建立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统一战线”可知,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应该和资产阶级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该论述出自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故选A,排除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排除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20.【答案】C【解析】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留学的目的地和数量有较大差异,这和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以及国际环境有关,故C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剧增,不能说呈现精英化的发展趋势,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我国海外留学生的情况,不足以说明国家是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排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在1992年才提出,到21世纪初才初步确立,排除D。二、非选择题21.【答案】(1)伦理信仰:忠孝;基本观点: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2)出发点:责任感和使命感;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反省内心)。(3)新内涵: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意识);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伦理信仰:根据“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得出忠孝;董仲舒新儒学的三个基本观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2)出发点:根据“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得出责任感和使命感;途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有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等。(3)新内涵:根据“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得出世界意识;意义:根据“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

22.【答案】(1)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2)原因: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特征:通俗化或平民化。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3)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学的束缚。【解析】(1)观点:根据“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得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表现: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有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2)原因:根据“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得出统治者的喜爱和传播;根据“柳永词的内容和语言都趋向俗化,既符合了歌唱者低文化层次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市井百姓的接受。”得出柳永的词通俗易唱而受到市民欢迎。特征:结合所学可得出通俗化或平民化。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等方面。(3)因素:根据所学可得出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学的束缚。23.【答案】(1)代表人物:林则徐或魏源。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