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课件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课件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课件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课件_第4页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中医基本操作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中医基本操作1第一章中医诊断基本操作第一节望诊主要内容-----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及头颈五官、舌象、皮肤、络脉、排泄物和分泌物等一、全身望诊(一)望神两目、神情、气色、体态4个方面第一章中医诊断基本操作2形与神俱,形盛神旺,机体精气充足(二)望色(面色)1、五脏应五色: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2、面部的各部分分属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3、常色和病色:常色:红黄隐隐,名润含蓄病色:(1)晦暗(2)暴露形与神俱,形盛神旺,机体精气充足3(三)、望形态1、望形体:观察患者形体强弱胖瘦、肢体、体型等2、望姿态:睑、面、唇、指颤动;四肢抽搐或拘挛;手足蠕动;四肢或全身震颤;战栗;手足软弱无力;关节肿痛;四肢不用、麻木;卒倒;畏缩等等(三)、望形态4二、局部望诊(一)舌诊1、脏腑在舌面上的规律: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膀胱舌边----肝胆2、舌诊的方法:(1)光线:正对光源,充足的自然光二、局部望诊5(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动态等;部位从舌尖看到舌根(4)饮食或药物: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应注意鉴别(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6(二)其他1、望目:瞳仁---肾,为水轮;黑睛---肝,为风轮白睛---肺,为气轮;胞睑---脾,为肉轮两眦血络---心,为血轮2、望小儿食指络脉:(1)三关的划分:风关---食指第一节(二)其他7气关----食指第二节命关----食指第三节(2)手法: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3)辨轻重:风关----气关-----命关,渐重气关----8第二节闻诊和问诊一、闻诊1、听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喷嚏、哈欠、叹息、呃逆、肠鸣等2、嗅气味:病体的气味、病室的气味---病体本身或排泄物发出的气味二、问诊抓住主要病痛,围绕主要病痛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第二节闻诊和问诊一、闻诊9第三节切诊一、脉诊(一)操作方法:1、诊寸口脉时,中指先定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食指关前定寸,无名指关后定尺。指端齐平,用指目诊脉2、浮取(轻取、举法)、中取、沉取(重取、按法)3、运用中指的指力时,三指沿脉管向左右和第三节切诊一、脉诊10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象形态特征4、先总按(三指同时用力),后分别了解寸、关、尺脉的脉象5、小儿诊脉可用“一指定三关”(二)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诊前休息片刻,医生聚精会神2、取正坐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平展,与心脏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象形态特征11置于同一水平,手腕自然舒展,手掌向上,手指微曲。正坐位时,腕关节下垫脉枕,寸口部位充分暴露3、每只手诊脉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上二、按诊1、操作方法触摸法置于同一水平,手腕自然舒展,手掌向12按压法扣击法----直接扣击法、间接扣击法2、内容:(1)按肌肤---寒热、虚实、润燥、肿胀(2)按手足---四肢肌肤、手足心、背寒热比较(3)按胸腹----按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压法13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按胸胁按腹部(4)按俞穴(二)注意事项:体位、手法、顺序按之14第二章中医疗法基本操作第一节针刺疗法一、毫针刺法1、针具的选择2、选择体位:舒适,便于施术3、穴位定位4、消毒第二章中医疗法基本操作第一节针刺疗法15(二)操作1、进针手法:刺手、押手(1)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2)单手进针法:(二)操作162、针刺的角度:直刺----900

斜刺----450平刺----1503、针刺方向:对向病所针刺角度治疗要求分布部位2、针刺的角度:直刺----900174、针刺深度:病情、年龄、体质、部位、季节5、行针:提插法捻转法6、针刺得气:医者—针下有徐和沉紧感患者---酸、麻、胀、重的感觉7、催气、守气、行气4、针刺深度:病情、年龄、体质、部位、季节18催气---摇、弹、循、刮等守气行气---循、推气、逼针法、按截法8、针刺治神与守神9、出针(三)针刺补泻1、捻转补泻:小、轻、慢、短---补催气---摇、弹、循、刮等19大、重、快、长---泻2、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泻3、疾徐补泻4、迎随补泻大、重、快、长--205、呼吸补泻6、开阖补泻7、平补平泻8、烧山火9、透天凉(四)针刺注意事项

5、呼吸补泻21(五)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晕针:处理---出针平卧预防---适当沟通,因人施术2、滞针:处理---循按邻近部位,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或向反方向将针捻回预防---做好解释,手法宜轻巧(五)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223、弯针:处理---回复体位,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预防---体位舒适;医者手法熟练4、断针:处理---若针体尚有部分露出皮肤之上,用镊子钳出;甚者X线定位取出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用力不宜过猛3、弯针:处理---回复体位,顺着弯曲方向将235、血肿:处理---一般不必处理;重者先冷敷再做热敷预防---避开血管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出针按压针孔二、电针刺法三、头、耳针刺法注意事项5、血肿:处理---一般不必处理;重者先冷敷24四、三棱针刺法(一)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二)注意事项五、皮肤针刺法(一)操作方法:叩刺、滚刺(二)注意事项四、三棱针刺法25六、穴位注射七、穴位贴敷法六、穴位注射26第二节灸疗法一、施灸前的准备二、灸法的种类及操作(一)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二)艾卷灸:悬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第二节灸疗法一、施灸前的准备27其他灸法:灯火灸、天灸三、施灸顺序(一)先阳经、后阴经;先上部后下部;先灸少后灸多;先灸艾炷小者,后灸大结合病情,灵活运用(二)补泻方法其他灸法:灯火灸、天28四、灸法禁忌1、面部、乳头、大血管、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直接灸2、空腹、过饥、过饱、极度疲劳、紧张者,慎灸,防止“晕灸”3、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灸四、灸法禁忌29第三节拔罐疗法一、方法(一)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二)煮罐法(三)抽气罐法二、应用1、留罐第三节拔罐疗法一、方法302、走罐3、闪罐4、留针罐5、刺血拔罐6、药罐三、作用和适应范围四、注意事项2、走罐31第四节推拿疗法一、手法二、一般注意事项三、异常情况的处理晕厥脱位、骨折软组织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出血第四节推拿疗法一、手法32第三章针灸穴位定位与运用第三章针灸穴位定位与运用33第四章常见急症的针灸处理一、晕厥二、虚脱三、抽搐四、高热五、呕吐六、中风七、疼痛第四章常见急症的针灸处理一、晕厥34八、急性腰扭伤九、落枕十、哮喘十一、泄泻八、急性腰扭伤35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中医基本操作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中医基本操作36第一章中医诊断基本操作第一节望诊主要内容-----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以及头颈五官、舌象、皮肤、络脉、排泄物和分泌物等一、全身望诊(一)望神两目、神情、气色、体态4个方面第一章中医诊断基本操作37形与神俱,形盛神旺,机体精气充足(二)望色(面色)1、五脏应五色: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2、面部的各部分分属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3、常色和病色:常色:红黄隐隐,名润含蓄病色:(1)晦暗(2)暴露形与神俱,形盛神旺,机体精气充足38(三)、望形态1、望形体:观察患者形体强弱胖瘦、肢体、体型等2、望姿态:睑、面、唇、指颤动;四肢抽搐或拘挛;手足蠕动;四肢或全身震颤;战栗;手足软弱无力;关节肿痛;四肢不用、麻木;卒倒;畏缩等等(三)、望形态39二、局部望诊(一)舌诊1、脏腑在舌面上的规律: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膀胱舌边----肝胆2、舌诊的方法:(1)光线:正对光源,充足的自然光二、局部望诊40(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动态等;部位从舌尖看到舌根(4)饮食或药物: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应注意鉴别(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41(二)其他1、望目:瞳仁---肾,为水轮;黑睛---肝,为风轮白睛---肺,为气轮;胞睑---脾,为肉轮两眦血络---心,为血轮2、望小儿食指络脉:(1)三关的划分:风关---食指第一节(二)其他42气关----食指第二节命关----食指第三节(2)手法: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3)辨轻重:风关----气关-----命关,渐重气关----43第二节闻诊和问诊一、闻诊1、听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喷嚏、哈欠、叹息、呃逆、肠鸣等2、嗅气味:病体的气味、病室的气味---病体本身或排泄物发出的气味二、问诊抓住主要病痛,围绕主要病痛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第二节闻诊和问诊一、闻诊44第三节切诊一、脉诊(一)操作方法:1、诊寸口脉时,中指先定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食指关前定寸,无名指关后定尺。指端齐平,用指目诊脉2、浮取(轻取、举法)、中取、沉取(重取、按法)3、运用中指的指力时,三指沿脉管向左右和第三节切诊一、脉诊45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象形态特征4、先总按(三指同时用力),后分别了解寸、关、尺脉的脉象5、小儿诊脉可用“一指定三关”(二)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诊前休息片刻,医生聚精会神2、取正坐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平展,与心脏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象形态特征46置于同一水平,手腕自然舒展,手掌向上,手指微曲。正坐位时,腕关节下垫脉枕,寸口部位充分暴露3、每只手诊脉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上二、按诊1、操作方法触摸法置于同一水平,手腕自然舒展,手掌向47按压法扣击法----直接扣击法、间接扣击法2、内容:(1)按肌肤---寒热、虚实、润燥、肿胀(2)按手足---四肢肌肤、手足心、背寒热比较(3)按胸腹----按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按压法48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按胸胁按腹部(4)按俞穴(二)注意事项:体位、手法、顺序按之49第二章中医疗法基本操作第一节针刺疗法一、毫针刺法1、针具的选择2、选择体位:舒适,便于施术3、穴位定位4、消毒第二章中医疗法基本操作第一节针刺疗法50(二)操作1、进针手法:刺手、押手(1)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2)单手进针法:(二)操作512、针刺的角度:直刺----900

斜刺----450平刺----1503、针刺方向:对向病所针刺角度治疗要求分布部位2、针刺的角度:直刺----900524、针刺深度:病情、年龄、体质、部位、季节5、行针:提插法捻转法6、针刺得气:医者—针下有徐和沉紧感患者---酸、麻、胀、重的感觉7、催气、守气、行气4、针刺深度:病情、年龄、体质、部位、季节53催气---摇、弹、循、刮等守气行气---循、推气、逼针法、按截法8、针刺治神与守神9、出针(三)针刺补泻1、捻转补泻:小、轻、慢、短---补催气---摇、弹、循、刮等54大、重、快、长---泻2、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泻3、疾徐补泻4、迎随补泻大、重、快、长--555、呼吸补泻6、开阖补泻7、平补平泻8、烧山火9、透天凉(四)针刺注意事项

5、呼吸补泻56(五)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晕针:处理---出针平卧预防---适当沟通,因人施术2、滞针:处理---循按邻近部位,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或向反方向将针捻回预防---做好解释,手法宜轻巧(五)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573、弯针:处理---回复体位,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预防---体位舒适;医者手法熟练4、断针:处理---若针体尚有部分露出皮肤之上,用镊子钳出;甚者X线定位取出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用力不宜过猛3、弯针:处理---回复体位,顺着弯曲方向将585、血肿:处理---一般不必处理;重者先冷敷再做热敷预防---避开血管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出针按压针孔二、电针刺法三、头、耳针刺法注意事项5、血肿:处理---一般不必处理;重者先冷敷59四、三棱针刺法(一)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