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桐琴中学2022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参考答案:C略2.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参考答案:D考点:日军侵略与外国资本的转移。从材料中的两大事变以及外商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可知和日本的侵华有关,随着列强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侵略不断加深,外商投资区域也逐渐转移至中国东南,选择D项。A项并非这一时期的发展的情况,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外国资本;C项错误,明显可以看出C项并不是说的外资企业集中于上海的原因。3.某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仔细阅读了阿姆斯特朗所著《战后资本主义大繁荣的形成和破产》。以下是他们得出的部分结论,其中准确的是:①70年代初之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④“新经济”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的情况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出现之前,“滞胀”出现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福利政策有所改变,政府公共开支也相应减少,故②不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不可能因为“新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就改变了,所以④也不正确,因此BCD选项排除,A选项符合题意。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A.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都企图改革斯大林模式C.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经济体制D.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都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不适用于赫鲁晓夫,排除;D项不适用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排除。5.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参考答案:A6.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A.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反共战略基地B.政府决心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C.国家政策决定停止内战D.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抗日的战略基地,不是反共,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决心推进第二次国共合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是否停止内战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说明蒋介石建设西部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只要四川能够安定”,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外患”指日本,据此即可得出“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的结论。7.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破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余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火车B.电话C.电报D.电影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及所学知识可知,该项发明操作简单、能够远距离传输声音,符合电话特征,B符合题意;AC均与材料所述不符;D不具备材料所述功能。点睛: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电话的发明的特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的分析理解,结合电话的发明的特点和影响解答即可。8.新中国诞生前夕和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最能代表这一成就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海选制度参考答案:B9.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A.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C.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参考答案:B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荷兰在近代以航海业称霸,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选择B。A选项中开辟至好望角航线的是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迪亚士。C项中18世纪的海上霸主是英国。D项19世纪的“世界工厂”也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10.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参考答案:B材料中的“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说明中书省长官的权力增大,相权得到加强,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的“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表明皇权是强大的,中书的职权是皇帝赋予的,不能反映皇权被削弱和中书省独揽大权,排除AC项;中书省作为元朝最高行政机构,不可能职能专一,排除D项。11.20世纪初,中国某商店贴出如右图所示的标语,此时①掀起抵制日货,提倡使用国货运动②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③日本企图独霸中国④爱国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③④

B.①③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图一

图二(1)图一为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3分)结合所学指出其主要进步作用是什么?(2分)(2)图二政治制度是从我国古代哪一王朝开始的?(2分)结合所学指出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应了什么规律?(3分)参考答案:(1)三省六部制。(3分)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2分)(2)明朝。(2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3分)1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宰相是丞相的俗称,丞相制度在秦朝由秦始皇创立,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清朝没有“宰相”,称“宰相刘罗锅”是犯了一个历史低级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故B正确;A、B和D说法均和历史没有关系。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丞相制度废除14.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A.《农政全书》

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

D.《各国律例》参考答案:B15.下列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长安有发达的对外商业活动B.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都市之一C.长安的商业活动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商业的最高峰D.长安是当时东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参考答案:C16.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会审制度,该制度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是一种畸形的审判制度,标志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因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故B选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司法主权的进一步沦丧,说明了中国司法受到了严重的践踏,并不是走向近代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畸形的审判制度,与列强在中国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有关,实质是对中国司法的践踏,并不能体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领事裁判权,体现了列强对中国司法的严重践踏,导致了中国司法主权的逐步丧失,并不属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D选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联系所学近代西方国家获得的领事裁判权分析解答。17.俾斯麦设想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1871年帝国宪法加以定型,最终形成德意志新体制。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B.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C.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建立了,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排除,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形成德意志新体制的”,德意志帝国通过1871年宪法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18.“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参考答案:考点:FF:一国两制构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关键信息是“三通两制保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解答:材料中“三通两制保和平”可知,当时实行了“一国两制”和“三通政策”,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为了解决两岸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停止炮轰金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所以答案选C.故排除ABD故选C19.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参考答案:D结合材料可知,清政府认为“《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是个保和平的政治条约,说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南京条约》的侵略本质,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说明英国人认为《南京条约》是个贸易规则,同样没认识到其不公平性。故两国对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故D项正确。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违背历史史实,故A项错误。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符合史实,和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中英之间实力差距巨大,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国被迫开放而不是贸易接轨,故C项错误。20.广州三十行是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

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

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参考答案:C21.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参考答案:考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化.本题是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注意限定信息“实质问题”,由材料中“(甲午战争后)…农户,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的信息可知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正在解体,实质上反映了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正在解体,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应排除.故选D.22.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为中国之害”。对咸丰皇帝这一认识分析正确是A.把维护国家的尊严放在第一位B.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咸丰帝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是其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的表现。23.一名研究古代思想史的同学看到“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材料有可能出自A.王夫之

B.康有为

C.谭嗣同

D.黄宗羲参考答案:B24.“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这主要反映了()A.风俗的变迁 B.交通的发展 C.通讯的发展 D.传媒的发展参考答案:C25.某学生在研究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湖广行省官员须定期觐见皇帝并向其述职……”的文字资料。你认为这些文字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A、唐太宗时期

B、宋仁宗时期

C、元世祖时期

D、明太祖时期

参考答案:C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神权与王权结合B.中央集权制形成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家天下”局面的形成参考答案:B【详解】注意题干提到的第一次革命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正是秦朝建立的年代,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B正确;神权与王权结合、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在秦朝以前就有了,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故AC两项排除;家天下的形成是在夏朝,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结合题干时间“第一次革命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知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的路线C.地圆学说、罗盘针的应用D.欧洲出现了寻金热参考答案:A【详解】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国家需要开辟海外市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A项。B项,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造成原有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地圆说的流行和罗盘针的应用,新航路开辟具备了航行的条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西方国家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他们想到东方寻求财富,出现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不是经济根源,排除。【点睛】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28.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以下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参考答案:D29.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

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使大夫参考答案:C30.近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①《汉武大帝》中刺史多次弹劾地方官吏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三: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6分)

(3)材料三与西周的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参考答案:(1)①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②读书人少,缺乏人才。(2)明朝废中书省制和丞相制度;设内阁(4分)。清朝雍正时期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3)西周的世卿世禄:注重血缘、世袭。(2分)西汉察举制:注重品行、才学。(2分)32.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材料二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材料三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有借鉴意义的做法。(6分)(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3分)?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的政治根源。(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变。并由此点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模式。(8分)(4)材料四说明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在18世纪后期,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主张的是哪部宪法?想要了解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该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6分)参考答案:(1)实行选举制、代表按比例分配、任期制(连任不超过两届)。(6分)(2)特点:重视法律程序、可操作性强。(3分)政治根源:罗马长期的对外扩张。(3分)(3)演变: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权力不断缩小,最终“统而不治”(3分);议会权力不断扩大,逐渐高于王权,最终成为权力中心。(3分)模式:君主立宪制。(2分)(4)制约与平衡。(2分)美国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2分)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有借鉴意义的做法有实行选举制、代表按比例分配、任期制(连任不超过两届)。(4)本题材料提到,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