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测试试题_第1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测试试题_第2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测试试题_第3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测试试题_第4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微生物检验试题————————————————————————————————作者:————————————————————————————————日期:临床微生物检验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2’)1、消毒2、支原体3、IMViC试验4、芽胞5、抗生素二、选择题(25*2’)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病毒

B、类病毒

C、衣原体

D、真菌2、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磷壁酸

C、脂多糖

D、外膜3、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

A、蛋白胨水培养基

B、伊红美蓝培养基

C、血平板培养基

D、肉汤培养基4、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最佳依据是

A、杀灭细菌繁殖体

B、菌体蛋白变性

C、鞭毛蛋白被破坏

D、杀灭芽胞5、有关革兰染色不正确的是

A、结晶紫是碱性染料,电离后带正电荷

B、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H是2-3

C、革兰阴性菌的等电点pH是4-5

D、革兰阳性菌在pH6.5情况下带正电荷6、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7、下列那种不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A.色素

B.细菌素

C.抗生素

D.抗毒素8、细菌内毒素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由G—菌产生

B.化学成分主要是脂多糖

C.对人体组织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D.可单独激活补体旁路途径9、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A.所有的G菌

B.所有的性G-菌

C.大多数G菌和少数性G-菌

D.大多数性G-菌和少数性G+菌10、关于细菌耐药机制,下述叙述错误的是:

A.R质粒是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

B.染色体突变可导致耐药

C.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

D.耐药基因极少通过接合转移11、下列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百日咳鲍特菌

D.淋病奈瑟菌12、化脓性病灶局限的原因,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A.透明质酸酶

B.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D.链道酶13、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无关的疾病是

A.蜂窝组织炎

B.猩红热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4、测试机体对猩红热有无免疫力的方法是

A.抗O试验

B.Dick试验

C.外斐试验

D.肥达试验15、某孕妇产前检查时发现有淋病性子宫颈炎。分娩后应对新生儿作何处理?

A.迅速将患儿放入无菌隔离室

B.1%硝酸银滴眼

C.给婴儿注射青霉素

D.给婴儿口服氟哌酸16、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成双排列

B.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

C.对环境因素抵抗力较强

D.产生自溶酶17、某患者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皮肤出血性淤斑。查脑膜刺激征(+)。培养此病原菌应选用

A.罗氏培养基

B.博-金培养基

C.巧克力培养基

D.吕氏培养基18、鉴别致病与非致病肠道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是否发酵葡萄糖

B.是否分解乳糖

C.是否具有鞭毛

D.是否具有菌毛19、一4岁女孩在随母亲旅游中,吃小店卖水果沙拉,回家3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痉挛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血便,伴发烧,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该儿童可能感染的是

A.伤寒沙门菌

B.鲍氏志贺菌

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D.副溶血性弧菌20、在半固体培养基表现为无动力的菌属是

A.沙门菌属

B.志贺菌属

C.大肠埃希菌属

D.变形杆菌属21、一男性患者,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伴呕吐1天。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查体,皮肤干燥,眼窝内陷。血压80/60mmHg。初步诊断应首先进行下列何种检查

A.便常规

B.尿常规

C.取粪便标本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

D.取耳血立即进行直接悬滴检查22、对破伤风梭菌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伤口感染,细菌侵入血而致病B.革兰阴性菌,具周鞭毛

C.不能形成芽胞

D.芽胞抵抗力强23、不只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微生物是:

A.衣原体

B.细菌

C.立克次体

D.支原体24、不属于与肠道病毒的是:

A.腺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

D.柯萨奇病毒

25、均以粪-口途径传播的微生物是:

A.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破伤风杆菌

C.狂犬病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风杆菌三、问答题(4*10’)1、微生物主要分哪些类?2、简述霍乱肠毒素的组成及致病机制。3、疑为流行行脑脊髓膜炎,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4、举出5种当前预防效果较好的疫苗,并说明预防何种疾病。临床微生物检验试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消毒: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2、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IMViC试验;即靛基质、甲基红、VP(Voges-Proskaues)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的合称。主要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如大肠埃希氏菌IMViC--,而产气肠杆菌则为--。4、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发生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为细菌的休眠状态。它的结构复杂,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芽胞是某些疾病的传染源,可用于细菌鉴定并作为灭菌指标。5、抗生素:有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些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称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二、选择题1.D

2.B

3.B

4.D

5.D

6.B

7.D

8.C

9.C

10.D

11.A

12.B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B

21.C

22.D

23.D

24.A

25.A三问答题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2、霍乱肠毒素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B亚单位可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一亲水性穿膜孔道。使A亚单位通过孔道进入细胞浆,A亚单位在发挥毒性作用前需经蛋白酶作用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作为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可使NAD(辅酶Ⅰ)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ADP-R)转移到G蛋白上,称GS,此为腺苷环化酶的一部分。GS的活化可使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使cAMP水平升高,使钠依赖的氯的分泌增加,内皮细胞对Na和Cl-的吸收被抑制,主动地大量分泌Cl-、HCO3-,使水被动地通过粘膜细胞向外流出,导致严重的水和电解质的丧失,产生腹泻与呕吐。3、取患者脑脊液或刺破皮肤出血瘀斑取渗出物作涂片或培养。血液标本作培养。带菌者检测可取鼻咽拭子。方法包括①直接涂片镜检:如镜下见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②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液与脑脊液标本在血清肉汤培养基中增菌后,接种到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上,置于含5%~10%CO2的环境中孵育。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镜检,并作生化反应及型特异性多价血清的凝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