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3篇)一、量一量。
(一)介绍。
1、冬天到了,乌鸦预备了很多过冬的粮食,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2、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卡片。
3、(出示量杯)看,这是什么?(小量杯)你们猜一猜,装满这只小量杯,需要放几颗黑枣?(幼儿估量、猜想)假如装的是蚕豆,需要放几颗?会不会一样多?
4、请你们动手量一量,看看哪种粮食装的多,哪种粮食装的少。想一想为什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展测量,并学着记录。
教师指导:
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
2、用自己的方式进展记录。
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
(三)、小结:
幼儿展现记录,讲评测量结果。
提问:
1、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粮食?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
2、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精确。
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
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
4、请幼儿依据推理的结果把粮食图片按大到小排列。
黑枣蚕豆花生
二、竞赛嬉戏:乌鸦喝水
一)乌鸦怎样才能喝到饮料
1、出示乌鸦:现在,乌鸦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绿茶,乌鸦真快乐呀!(出示一瓶绿茶)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吧!(引导幼儿想出用粮食投入水中,让水面上升的方法)
2、想一想,用哪种粮食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绿茶?为什么是黑枣?对,最大的粮食只要几颗就能让水位上升得最快。(演示:把枣子投入瓶中)
二)比拟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
1、小乌鸦喝了绿茶,又感觉有点饿了,它又找来了两份点心,一份是圣女果,一份是桂圆,可它说不出它们谁大谁小,谁知道?
2、“谁来帮小乌鸦区分圣女果和桂圆的大小?”(请幼儿想方法并供应两只一样大的大量杯)
3、用量杯测量不出它们的大小,那我们能不能用乌鸦喝水的方法来比比圣女果和桂圆毕竟哪个大呢?我们分成两对来接力赛,一边是圣女果队,另一边是桂圆队。你认为圣女果大,能让乌鸦先喝到水,就把椅子搬到圣女果队。你认为是桂圆大的,就参加桂圆队。
4、幼儿竞赛。
教师讲解规章:每次向瓶里放一个果子,然后翻自己队的数字卡一张,下一个小朋友必需在前一位小朋友拍一下自己的手才能动身。比一比哪一队用最少的果子让饮料满到瓶口。
5、宣布圣女果和桂圆的比拟结果和获胜组。
谁来说说,哪组的小朋友猜对了,是什么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原来有的东西看上去大,但实际上并不肯定是大的,这就要我们多动脑筋,用聪慧的方法来比拟。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篇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让孩子去“展现自己”,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由于“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知,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制造、展现自我、体验胜利的平台。是学生安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制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始终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孩子们自己思索,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由于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分,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需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由于口渴了特殊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肯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学生通过比照,用方法记,不仅记得清晰还记得牢。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篇三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好玩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采纳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智、才智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方法,就能克制困难。通过本课的教学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思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借助想象,提高学生的朗读: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曲折,乌鸦经受了找水---观察水---喝不到水,最终通过努力又喝到水这个过程,随着事情的变化,乌鸦的心情也是很不安静。在朗读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让曲折的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如“一只乌鸦口渴了,处处找水喝。”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去了小树林、草地、村庄这些地方找水,去了这么多地方,都找不到水,乌鸦心情怎样?之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那份焦急之情就会由然而生。乌鸦后来好不简单找到水了,却又喝不到水,心情又是怎样的?通过想象把这份无奈之情融入到朗读中。
二、结合实物,激发学生的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实物能够很好的帮忙他们理解。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一段“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上升了。”这句话看似简洁,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简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做一回小科学家,自己动手演示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慢慢上升,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熟悉真理的欢乐。或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今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讨论之路。在学“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乌鸦要喝着水,你能有什么好方法,请大家帮乌鸦想想方法,想到的请举手。”两分钟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用吸管吸,打破瓶子等”“用乌鸦尖硬的嘴巴,把瓶子啄破,水流出来就能喝到了。”“把一个碗放在瓶子旁,乌鸦用爪一踢,水流进碗里,就能喝到碗里的水了。”“把瓶子踢倒,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虽然预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缺乏。现将自己的感受和课后与其他教师的沟通总结如下:
1、朗读引导不到位:
为了保证这节课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的前半局部,我一味地赶。没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去朗读。不仅如此,教师再引导朗读时也没充分地引导到位,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每次都是似懂非懂的表情。没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感受课文内容。
2、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秘☆.1)
教师虽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备,包括教学设计与课件。但在课堂中却没能很好的引导,从而使课堂气氛较为紧急,不够放松,更不用说是活泼积极了。再加上这是公开课,学生难免有些怯场。所以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较为凝重。
3、教学过程较传统:
由于是公开课,教师怕课堂难以掌控。所以对于教案的设计就过于呆板。整个课堂的流程近似于“一问一答”式。严峻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拓与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展。同时也有悖于新课标的要求,没能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而就是一个简洁的传授与灌输的过程。使学生较为疲乏,毫无激情。
4、没有进展课后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内容及重难点把握的都比拟到位。但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司法判例:不当得利典型案例分析
- 老年人医疗就医流程指南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解读与实操
- 医疗器械维护与检测规范
-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及落实措施
- 工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案例分析
- 小学低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
-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策略与案例
- 建筑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管理方案
- 胶类产品安全标准讲解
- 中建某公司项目部质量管理奖励与处罚条例
- GBZ/T(卫生) 201.5-2015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5部分:质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
- 《中越传统节日对比问题研究5100字【论文】》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A/T 167-2019法医学中毒尸体检验规范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第三章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第1课时水的电离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共23张课件
- 中国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 DB14-T 2498-2022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指南-(高清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