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乙肝监测_第1页
昌平区乙肝监测_第2页
昌平区乙肝监测_第3页
昌平区乙肝监测_第4页
昌平区乙肝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平区乙肝监测第1页/共53页2012年昌平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培训第2页/共53页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北京市近年乙肝流行情况北京市乙肝监测方案第3页/共53页一、乙肝流行病学特征第4页/共53页乙肝病毒的特性HBV为不完全双链DNA病毒,球状,属于包膜病毒。HBV主要感染人类,在肝细胞内复制。HBV抵抗力强,能60℃耐受4小时及一般浓度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消毒可灭活。

被乙肝病毒污染的物体(如桌面、剃须刀片、血液等),其表面的病毒可存活7天,且感染能力不减。第5页/共53页致病机理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繁殖,并不直接破坏肝细胞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破坏了受感染的肝细胞肝脏损伤,造成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第6页/共53页第7页/共53页第8页/共53页HBV传播途径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宫内及围产期感染水平传播:经血(输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其他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性接触传播第9页/共53页HBV血清标志物第10页/共53页第11页/共53页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建立发病报告,监测系统病人隔离治疗和消毒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查,防止血液途径感染HBSAg携带者的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阻断母婴传播加强血液制品及医院的管理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预防围产期感染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第12页/共53页二、北京市近年乙肝流行情况第13页/共53页14全球慢性HBV感染地域分布8%-高(占全世界人口45%)2%~8%-中(占全世界人口43%)<2%-低(占全世界人口<12%)第14页/共53页第15页/共53页北京市HBV感染现状1992年HBsAg阳性率6.01%2006年HBsAg阳性率3.02%中流行区逐渐向低流行区过度第16页/共53页1990-2011年北京市乙肝报告发病情况第17页/共53页2007-2011年北京市乙肝报告发病情况第18页/共53页2011年北京市乙型肝炎发病率随年龄变化趋势第19页/共53页2006-2011年北京市报告乙肝分类构成第20页/共53页2011年北京市乙肝病例报告的分类情况报告类别发病数发病率(1/10万)构成比(%)急

性4142.1113.29慢

性246312.5679.04未分类2391.227.67合

计311615.89100.00第21页/共53页2006-2011年昌平区乙肝报告发病情况第22页/共53页2011年昌平区乙型肝炎发病率随年龄变化趋势第23页/共53页2011年昌平区乙肝病例报告的分类情况报告类别发病数发病率(1/10万)构成比(%)急

性412.4714.64慢

性20212.1672.14未分类372.2313.22合

计280116.86100.00第24页/共53页三、北京市乙肝监测方案第25页/共53页病例诊断标准疫情报告流程疫情调查处理流程其他相关监测第26页/共53页病例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9-2008)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实施时间:2009-6-15起第27页/共53页诊断分类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鉴别诊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第28页/共53页急性乙肝1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3HBsAg阳性。4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5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6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7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9确诊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9.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9.2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9.3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9.4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8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8.1同时符合1和3。8.2同时符合2和3。第29页/共53页慢性乙肝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3慢性肝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或/和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它导致ALT升高的原因。8确诊慢性乙肝病例8.1同时符合1、4和6。8.2同时符合1、5和6。8.3同时符合2、4和6。8.4同时符合2、5和6。7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7.1符合1和37.2符合2和37.3符合2和4第30页/共53页鉴别诊断慢性HBV携带者1血清HBsAg阳性史6个月以上。21年内连续随访3次或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慢性肝炎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脾大等。3HBeAg阳性,血清HBVDNA可检出。4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5疑似病例:符合1,2和3。6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第31页/共53页鉴别诊断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血清HBsAg阳性6个月以上;2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3血清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HBVDNA检测不到。4肝脏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或炎症轻微。5疑似病例:符合1,2和36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第32页/共53页疫情报告流程散发疫情:病例呈现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城市12小时,农村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或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暴发疫情:以行政村、居委会、集体机构等为单位,6个月内发生5例及以上乙肝病人。任何医疗机构应在6小时内电话通知所在地区(县)疾控中心第33页/共53页疫情调查处理流程急性乙肝、乙肝未分类及15岁以下病例(包括急性、慢性及未分类)初访:城区24小时、农村48小时内到病家,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病家消毒、隔离,开展应急接种,做好记录。对易感者及高危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二访:距首次访视一周后,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三访:距首次访视半年后,观察病人转归及密切接触者有无续发病例。并建议患者采集静脉血液做乙肝五项检测判断是否痊愈。同时了解未分型肝炎的分型情况。第34页/共53页疫情调查处理流程慢性乙肝:下载传染病卡片,访视时逐项核对卡片信息,重点是现住址、发病日期、病例分类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肝功能异常,黄疸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应按急性肝炎进行管理,指导消毒、做好预防接种。第35页/共53页疫情调查处理流程流行病学调查要求:使用统一下发的《乙型肝炎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录入数据库,年终统一上交电子版数据库。15岁以下病例需将流调表同时录入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小人头)。第36页/共53页其他相关监测母婴阻断成功率监测监测对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生产的婴儿;基础免疫后1个月-1岁(7-12月龄)工作时间:全年第37页/共53页四、肝炎考核内容第38页/共53页肝炎方式除慢性病毒性肝炎外肝炎病例按规定时限完成首次访视,有访视表;有复访记录、复访率100%;访视表填写完整、无缺项、漏项及逻辑错误。开展未分型肝炎病例的订正,未分型肝炎病例构成比在20%以下。第39页/共53页肝炎监测对本地区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进行登记,在完成第三针乙肝疫苗后应填好登记表,按要求上报区疾控中心,登记率在90%以上。对母亲HbsAg阳性儿童(7-12月龄)开展乙肝母婴阻断血清学监测工作,采样率达60%以上。第40页/共53页肝炎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率=儿童实际接种某种疫苗人数/同期辖区某种疫苗应接种人数×100%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90%12月龄乙肝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95%1.5岁甲肝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90%初一学生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率≥90%每月10日前按照要求及时上报甲、乙肝接种月报表,无漏报、迟报及数据错误第41页/共53页其他工作甲肝查漏补种工作:要求目标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和分年龄组接种率均>95%

。甲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期间的所有相关文件、会议和培训记录、宣传材料、数据报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等原始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等应及时归档备查。“7.28”世界肝炎日宣传工作:要有宣传活动小结、相关影像资料。第42页/共53页四、肝炎工作用表第43页/共53页2012年医疗机构甲肝疫苗月报表2012年医疗机构乙肝月报表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登记表2012年乙肝母婴阻断采血登记表乙型肝炎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肝炎病例个案调查表(除外乙肝)2012年甲肝查漏补种用甲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第44页/共53页2012年医疗机构甲肝疫苗月报表第45页/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