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_第1页
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_第2页
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_第3页
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_第4页
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穴压豆法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优选耳穴压豆法目前二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耳穴疗法之二

耳穴压豆法目前三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耳穴压丸法:

耳廓表面贴敷圆而光滑质硬的

小珠形物体,以刺激耳穴达到

防治疾病的目的治疗方法。目前四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压丸最常用的有:王不留行籽、急性子、白芥子、莱菔子、油菜籽、六神丸、人丹等,洗净干燥,密封小瓶内送高压灭菌后备用目前五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禁忌症:

1、妊娠5个月前,不宜强刺激,更不宜刺激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盆腔、腹等耳穴,防引起流产、早产。对于习惯性流产之孕妇,禁用耳穴压豆治疗。

2、耳廓冻疮或炎症时,禁用耳穴压豆疗法,防炎症扩散。

3、大饥、大饱、大醉、大累之后、体质极度虚弱、精神极度紧张、严重贫血、大失血、大病之后,忌用重刺激手法,或泻法。且术前卧床安静休息30分钟后方可于其卧位时施术。

目前六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按压手法:

耳穴刺激程度根据病人耐受程度,轻度刺激

活化人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变机体懈态,

对大脑有唤醒功能。

按压手法种类:

对压法、直压法、点压法、轻柔按摩法。

目前七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对压法:

术者用示指和拇指指腹置于患者耳廓正背两面,

相对按压,出现得气感。可以示指和拇指边按

压边圆形移动找敏感点。

持续对压20-30秒,属于泻法,适用于实证、

热证、年轻体壮者。对于内脏痉挛性疼痛,

躯体疼痛,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患者可以自行按压,每日3-5次。

目前八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直压法:

指尖垂直按压穴丸,至患者产生胀痛感,

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

每穴按压4-6次,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

此法属泻法,适应症与对压法相同。交感、

艇角、大肠等、还有耳甲艇、耳甲腔的穴位

泻法多用直压法。

目前九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点压法:

指尖一压一松间断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

感到胀或沉重刺痛感为宜,用力不宜过重。

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或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本法属于补法,适合虚证、慢性病、体弱久病

患者。每天按压数次。目前十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

轻柔按摩法:

用指腹轻按穴丸压实贴紧皮肤,然后顺时针

方向轻轻压丸旋转,以病人感到酸胀微痛为度,

一般每穴轻轻按摩27转。

此法用力轻微者属于补法,补虚作用,适用于

久病体衰,年老体弱及耳穴敏感者。用力适中,

则平补平泻,是耳压手法中常用手法。目前十一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手法:

每天用手指捏压(不要揉动)2-3次,捏压得用力适当,防止压破皮肤,已略有痛感为度。每次1-2分钟,5-7天后去除,换对侧耳穴继续治疗。目前十二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

疗程:

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3次(隔日换一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运用。1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休息10天。

急性病每日贴压1次,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4-7次为一疗程,或视病情而定。目前十三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即时效应:症状立即好转。

延缓效应:治疗之初没有反应,1-2个疗程之后,症状逐渐好转。

短时反跳反应:治疗之后起初症状反而加重,然后逐步恢复。

无效反应:经几个疗程(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仍未见效果,敏感点匮乏,改用或加用其他疗法。

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

疗程与转归目前十四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常见反应:

疼痛反应:多数耳穴都会有疼痛感,少数也有酸麻胀热凉等感觉。刺激数分钟后,耳廓局部或整个耳廓逐渐出现充血、发热、属于治疗中的得起反应,疗效好。

耳穴疼痛是一种取穴准确的表现,一般尚可忍受,则不用处理,随着症状好转,耳穴疼痛可缓解。需要解释清楚,获得患者配合。目前十五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

疼痛反应:

★只有当患者难以忍受时,如:异常疼痛,伴有头痛、张口困难、下肢发冷、全身麻木等异常感觉。这是得气感太强的表现,一般不需除去压丸,只要调整压丸方向,即可缓解。耳穴异常感觉就会解除。一般出现此种异常感觉的患者,疗效都比较好。目前十六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常见反应:

患病部位反应:面神经炎患者,耳穴刺激后,看到面部肌肉颤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会感到下肢有暖流。胃肠疾病时,刺激耳穴后会感到胃肠蠕动活跃。近视眼在刺激耳穴后,感到眼发热、发胀、眼跳动、眼发亮。患者“意念”感,患病部位反应会明显,疗效也明显。

经络反应:部分耳穴刺激后会沿着经络循行有酸麻、蚁走感或者点击感。以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造少阳胆经多见。与刺激强弱有关。

目前十七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

根据医生的诊断、患者病情、患者体质、耐受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目前十八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

1、取穴准:★找准敏感点是关键,仔细用压痛法寻找压痛点,或用肉眼观察法查其阳性反应;找准敏感点-----耳穴诊断法:按顺序探测穴位:三角窝→耳甲艇→耳轮脚周围→耳甲腔→屏间切迹→耳屏→对耳屏→耳垂→对耳轮→耳舟→耳轮→耳背目前十九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1、取穴准:★个人体质不同,耳廓外形不同,敏感点可随着形态改变而移动,耳廓小、凹凸不平,穴随其移位,穴心角度有变,因此,压豆方向要灵活变通。目前二十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2、方法对:按压耳豆的方向要对:耳廓凹凸不平,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很难刺激穴位准确。同一个穴位,不同按压方向,治疗效果不一样。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如:耳甲腔、耳甲窝的心、肺、脾、胃、肾、膀胱、小肠、大肠等穴,一般90度垂直按压;耳舟、对耳轮以及对耳轮上、下脚的肩、腕、肘、指、趾、坐骨神经等穴一般取45度—60度按压刺激。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3、刺激量合适:刺激量=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时间、刺激强度与刺激量成正比。实证、热证、急性疼痛、炎症、应用刺激量(按压强度)大一些,疗程缩短,见效快。反之,虚症、寒症、慢性疾病,刺激量要小,疗程宜长。刺激量大者为泻,刺激量小者为补法。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提高疗效的因素:4、穴位配伍对:按相应部位取穴:人体患病部位在耳廓相应部位取穴,按脏腑辨证取穴:根据脏腑学说,按照脏腑生理功能表现,辩证取穴。经络理论取穴:循经取穴: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取穴。经络病候取穴:根据经络之“是动病”

“所生病”病候取穴。按照现代医学取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交感、皮质下、肾上腺、内分泌等。经验穴:临床反复验证所得。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

提高疗效的因素:

5、疗程够:病程和疗程成正比,人的体质差异、季节地域、感受病邪轻重不一,即使同一疾病,很有可能疗程长短不同。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耳穴埋豆操作规程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目的:

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者缓解各种急性、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

操作前准备

护士仪表:

按医院要求着护士装,佩戴胸卡,仪表端庄,着装整齐。

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操作前准备评估病人: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5)心理状况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操作前准备

告知:1)告知患者耳穴压豆法的方法和目的,和常见反应,疗程长短等

2)埋豆时间,更换时间

3)告知患者埋豆期间耳廓保持干燥,有脱落及时通知医生,观察局部反应,再遵医嘱继续重新安放耳豆。

4)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即将为病人埋豆。目前三十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操作前准备

准备用物:护士洗手戴口罩用物:治疗盘,王不留行籽,酒精,探棒,棉签,镊子,胶布,手消,污物碗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操作要点:

备齐用物至患者处,做好解释,核对医嘱体位合理舒适(坐位、半坐位)遵医嘱选择耳穴部位,用探针探查痛点并取穴酒精消毒耳廓两次,消毒范围视所选穴位位置而定,酒精过敏者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清洁耳廓。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三十四页\编于十一点操作要点:埋豆:用镊子将贴有王不留行籽小方胶布揭取夹好,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将王不留行籽附于耳穴位上,点压局部使胶布与皮肤贴服固定良好。依据穴位不同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