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武昌起义过程主题图集_第1页
【知识解析】武昌起义过程主题图集_第2页
【知识解析】武昌起义过程主题图集_第3页
【知识解析】武昌起义过程主题图集_第4页
【知识解析】武昌起义过程主题图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昌起义主题图集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武昌起义浮雕

《武昌起义》浮雕在人物布局上有意识地把十四人分为前后两组。

前面的五个人为一组,刻画了两名军官和三位士兵突击攻进总督府门的情景;后面一组为八个人,除士兵外还有男女民众,以左下角为轴心形成约七十度角的扇形构图,呈现一种炸开的动势,似乎是给前面一组的冲击波以能量支持,位于中间的六号人物是浮雕的第三层即最里面的一层,也是两组之间的过渡。通过对人物的组织、分层,作者创造了令人回味的形式感。

雕塑家在表现场景和道具时“惜墨如金”。在底子上以浅浮雕的手法刻画了黄鹤楼,从而点出了起义发生的地点,冲锋的起义军脚下践踏着大清帝国的龙旗,湖广总督部堂的牌匾瞬间落下。在绘画稿上衬托场景的硝烟,被雕塑家以更明确的手法塑造成燃烧的火苗。大清帝国龙旗湖广总督部堂牌匾黄鹤楼六号人物两名军官三位士兵男女民众武昌起义主题图集背景

1906年,清政府抛出“预备立宪”,实质却是加强皇族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公布内阁名单,被人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第一任清朝内阁留影载沣任命庆亲王奕劻(前排左三)为内阁总理大臣,组成十三人的内阁,当中满人八、蒙古人一、汉人四,总计皇族占七,故有讽刺其为“皇族内阁”武昌起义主题图集背景为取得外国支持,以维护其统治,清政府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铁路收为国有,改为由中央政府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而原来地方的集资概不退还现款,只换发国家铁路股票,遭到民众强烈反对,于是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1911年5月,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强行收回川、粤、鄂、湘四省集资自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改为由中央政府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而原来地方的集资概不退还现款,只换发国家铁路股票。铁路国有政策激起四省民众强烈反对,各地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当中四川民情尤烈。图为四川保路同志会刊发的报告。武昌起义主题图集背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同盟会推动下,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湖北共进会领导人孙武(1879—1939)文学社社长蒋翊武(1884—1913)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经过清政府为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推动下于武昌胭脂巷11号举行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建立统一起义领导机关,由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并邀请黄兴、宋教仁或谭人凤来鄂作起义指挥,主持大计,后推迟至10月16日。

武昌中秋起义会址

──胭脂巷11号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1861—1911)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经过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并拘捕刘同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炸弹爆炸地——

汉口宝善里14号湖广总督瑞澄(1863-1915)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义爆发,

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见形势紧急,决定提前起义,起义地点则为武昌。图左至右:率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首先发难的熊秉坤、

起义旗帜、起义军炸弹队队员臂章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经过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一11日)驻守汉口的革命军于10月11日攻占汉阳,12日攻占汉口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结果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革命军在湖北军政府大楼外留影黎元洪(1864—1928)湖北军政府都督武昌起义主题图集结果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