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题库_第1页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题库_第2页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题库_第3页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题库_第4页
消防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A)。A、 生命至上B、 安全第一C、 预防为主D、 齐抓共管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站每月至少开展(A )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TOC\o"1-5"\h\zA、 B、 二C、 三\o"CurrentDocument"D、 四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B)米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A、 25B、 50C、 100\o"CurrentDocument"D、 150人员搜救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B)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A、 2B、 3C、 4D、 5高空利用绳索、软梯、缓降器救人或者自救时,设置不少于(A )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A、 2B、 3C、 4D、 5灭火救援行动中实施排烟降毒时,有毒烟气应向(C)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A、 左(侧)B、 右(侧)C、 下(侧)D、 上(侧)实施交通事故救援道路警戒时,一般道路警戒距离不少于(C)米。TOC\o"1-5"\h\zA、 50B、 100C、 200D、 300实施交通事故救援道路警戒时,高速公路不少于(D)米。A、 200B、 300C、 400D、 500实施交通事故救援道路警戒时,遇有雨、雪、雾等天气或夜间,警戒距离均应扩大(A)倍。TOC\o"1-5"\h\zA、 1-1.5B、 1.5-2C、 2D、2-2.5实施火场侦察时,侦察线路长、转弯多易造成方向迷失时,要携带安全绳,铺设救生照明线,并设置中间保护点,中间保护点不宜过多,每个保护点不应少于(A)人。A、 2B、 3C、 4D、 5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D)开始破拆。A、 左侧B、 右侧C、 下方一角D、 上方一角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时,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B)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A、 1B、 2D、4)人,并采取固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梯上最多不得超过(B定措施。)人,并采取固B、2D、4关阀堵漏编组一般为(B)人,人员精干,应在工艺处置队或厂方技术人员指导配合下进行,必要时组织备用力量进行轮换作业,紧急救助小组在指定位置待命。TOC\o"1-5"\h\zA、 1至2B、 2至3C、 3至4D、 4至5有毒有害物质沾染皮肤时,应立即去除衣物,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C)分钟、彻底洗消,情况严重或沾染强腐蚀性和剧毒物质必须及时就医。A、 5B、 10C、 15D、 20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B)倍。B、 1.5C、 2D、 2.5实施起重时,要划定警戒区,控制作业区人员,要找准受力位置,气垫受力面塞入物体下部必须在总面积(C)以上。A、 25%B、 50%C、 75%D、 90%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A)o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潜水救援,必须持证作业,合理编组。按照(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并同步穿戴全套潜水装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压力表和浮力表,保持可控速度。TOC\o"1-5"\h\zA、 1:4B、 1:3C、 1:2D、 1:1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落实现场警戒,保持安全距离,事故车辆周边(C)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A、 5B、 10C、 15D、20)的指导思想。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A、 救人第一B、 安全第一C、 生命至上D、 科学施救)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遵循(A)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相关要求。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科学施救、救人第一C、 预防为主、科学施救D、 救人第一、安全为主)至少)、大队、站(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制度中要求支队每(B)至少)、大队、站(开展一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A、 半年、季度B、 季度、每月C、 季度、每周D、 月、每周在进入建(构)筑物内部时,应使用(B)冲击吊顶、悬挂物等不稳定体,消除潜在隐患,防止高空坠落物砸伤。A、 开花水B、 直流水C、 点射D、 喷雾水

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时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D)人。A、 2B、 4D、3),发现危险应及时规避。探步前进摸索前进探步前进逐步推进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评估,依托建筑承重结构和地形地物,釆取(A),发现危险应及时规避。探步前进摸索前进探步前进逐步推进A、 前虚后实、B、 前实后虚、C、 前重后轻、D、 前虚后实、)开始破拆。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C)开始破拆。A、 下方一角B、 中间位置C、 上方一角D、 最顶部)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排烟降毒作业时应将有毒烟气向(D)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A、 上B、 上(侧)C、 侧D、 下(侧)放空点燃必须从( A)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A、 上风或者侧上风B、 下风C、 侧下风D侧上风实施起重时,要划定警戒区,控制作业区人员,要找准受力位置,气垫受力面塞入物体下部必须在总面积(D)以上。A、25%B、50%C、70%D、75%高层建筑火灾内攻作战时,内攻人员乘坐消防电梯登高要停靠在( A),严禁停靠着火层或穿越着火层。A、 着火层下两层B、 着火层C、 着火层下一层D、 着火层上两层剧毒物泄漏扩散时车辆及人员集结点应选择在(B)OA、 侧风方向B、 上风方向C、 下风方向D、 侧下风防向摘除马蜂窝作业时必须着( A),佩戴护目镜、抢险救援头盔,袖口和裤管及头罩须扎紧,并随车携带急救解毒药品。A、 防蜂服B、 抢险救援服C、 防化服D灭火防护服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B)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30米B、 50米C、 70米D、 100米处置LPG、CNG、LNG槽罐车事故,车辆受损未泄漏时,消防车集结停车距离不低于300米,处置车辆安全距离不低于(D)oA、 150米B、 200米C、 50米D、 100米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要对电池部位持续进行测温,温度急剧上升、(A)时,要立撤离至安全区域。A、 释放大量烟气B、 发出尖叫声C、 火光颜色变亮D、 烟雾变少攀登训练应做好防坠落保护措施,加强安全保护,保护人员不得少于(B)人。TOC\o"1-5"\h\zA、 1B、 2C、 3D、 4组织翻越板障训练时,必须设置( A),在落点及障碍两侧安排专人保护。A、 缓冲垫B、 保护人员C、 安全员D、 起跳板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A)。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消防员接警出动登车,驾驶员应在本车(D)确认人员全部登车、器材箱及车门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后,按照出车顺序驾驶车辆驶离车库。A、 战斗班长B、 通信员C、 战斗员D、 指挥员41作战训练必须由相应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A),落实安全检查和全

程监督。A、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B、 统一负责、分级管理C、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D、 统一管理、分级指挥在长时间、大跨度、远纵深的密闭空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时,应视情侃戴( B)或使用移动供气源。A、 空气呼吸器B、 氧气呼吸器C、 逃生面罩D、 滤毒罐处置公路隧道灾害事故,一般情况下车辆应停放在隧道两端洞外(A)0A、 右侧B、 左侧C、 外侧D、 内侧(DA、 20(DA、 20米B、 30米C、 40米D、 50米45.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设置不少于(B)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B、 2C、 3D、4在高层、地下建筑等复杂场所作业时,(A)设置人员接应点,确保人员快速有序撤离。A、 分层分区B、 同一位置C、 统一区域D、 逐层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应合理选择侦察路线,( C),确定撤离方式,必要时使用水枪进行掩护。A、 明确撤离路线B、 统一作战指挥C、 明确联络信号D、 统一指挥行动TOC\o"1-5"\h\z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 C)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B、 3C、 2D、 1'3sm'a蚀'V。盜雄平丄潞M( 3)'翱窜黑粟平'涉菅御平地困玄勢平'累玄窮冊间単’何辫裤将平習4T99習鼻'Q者一丁'3当鯉4'9者鯉虫寧当一虫'V°4^WS®#'律譜*玉嗖參叢#知宙第也將晳Y弟切'(v )者¥果丄视蚤者單群地切XX碧意者S!•鸵平处H、。*■—、3*整草'9平.染'V。挈兩翊新軍廖狀单半滴不绍'¥!•溯平何甚駭’*知盜潛鼻浙( 9)田彰酉》¥時牽関此由'避落変平雄隹•肉51'。02'3%'90£'V。感紧寧峨'持考(Q)緊風以釆平印害¥由’解¥洌羊也耳攻’翱墻弟崇平四繡旱単整单中不劫燃紧準•£$平麻草、。平.染'3*整草'9*3比'V°#割黎落竇平寧( 3)田朔師蚤泪’#瑞■雁择部蚤’粕不飴調風詩翳整落•奕7,、。£、3X、8£Y、V。少亲4导働昔罪皙Y*并舉」箏¥1葛据兌H玷因’丄欵咨Y'(V)弟樹一驱斷墜爵剧*19勇aS*T、3/、g3、V°製麝泻gl通**'Y( 9)机鮮染业分讐丁辫’物辫Tk力(S)号刖'口昂甲豊西將飄丁卸呼’回卫口星'号刖印跡曷¥訊*疎蚤’钮附制葛裁号田'口學孝辫辱田窿'OS噸-3'Q葛导回中'3祕一回中'9祕一.興'V。切81導雖E印晳濾芻玷西將晳V台修禁群’昔15我景助案(a)雖主玷晳Y辞岳因’轲墓矽跡本蠹鼬写。D、允许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现场满足断电条件的,立即实施断电操作,严格管控启动电源,将车辆钥匙装入信号屏蔽袋或放置到距离车辆( A)外的区域。TOC\o"1-5"\h\zA、 10米B、 15米C、 20米D、 5米组织翻越板障训练时,参训人员必须戴( B),并对肘、膝、踝等关节进行防护。A、 手套B、 头盔C、 护膝D、 护肘开展出水科目训练时,应根据供水(D)确定供水压力,通常不得超过消防车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和规定转速。A、 长度和距离B、 流量和距离C、 长度和流量D、 高度和距离业务训练时,必须设置(C),训练前(后)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训练中落实安全保护措施。A、 安全防护B、 观察哨C、 安全员D、 监督员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遵循(D)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相关要求。A、 安全第一、科学施救B、 教人第一、预防为主C、 安全第一、救人第一D、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实行责任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C)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领导、现场指挥员(训练组织者)为直接责任人。A、 政治主官B、 军政首长C、 主要负责人D、 行政主官),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在灭火救援现场应设置(),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A、安全员B、 指挥员C、 通信员D、 驾驶员消防救援大队(B)至少开展1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A、 每季度B、 每月C、 每周D、 每天消防救援站必须组建(D),开展遇险指战员搜救专项训练(破拆、搜索、救助、转移和逃生自救等训练),提升紧急救助能力。A、 攻坚组B、 突击小组C、 专班训练小组D、 紧急救助小组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助理)进行不少于(B)天专项培训,实行持证上岗。TOC\o"1-5"\h\zA、 5B、 7C、 10D、 14进行侦察、攻坚和非常规灭火救援行动时,应由(A)带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应明确各段任务分工。A、 干部或班长B、 干部或战斗员C、 干部或队站助理D、 班长或通信员消防救援站在灭火救援行动和训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C)oA、 总结讲评B、 安全分析C、安全讲评D、战斗总结脱卸防化服前要彻底洗消,脱卸过程中(A)直接接触防化服外表面。A、 不得B、 可以C、 允许D、 视情决定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B)米的有效距离。TOC\o"1-5"\h\zA、 2-3B、 3-5C、 5-7D、 7-9处置建筑火灾中,进入室内前,应预先熟悉(C),进入时在门、窗一侧低姿缓慢开启门窗,或釆取限位措施。A、 进攻路线B、 作战阵地C、 撤退路线D、 着火部位搜救小组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区域捜救人员之前,要实施(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A、 安全培训B、 安全教育C、 安全培训D、 安全管控在带电环境下,侦察前行时,应手背(B),不得背靠墙体裸露电线,防止电线绝缘层烧毁老化引发触电。A、 向内B、 向外C、 向里D、向下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时,人员和车辆应从(D)方向进入有毒区域。A、 上风B、 侧上风C、 下风或侧下风D、 上风或侧上风消防员(A)按照指定位置乘车,严禁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A、 必须B、 可以C、 一般D、 视情水泵出口、分水器、水枪等不得(C),防止水锤作用伤人。A、 急开B、 急关C、 急开急关D、 急停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B)倍。TOC\o"1-5"\h\zA、 1B、 1.5C、 2D、 2.5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要落实现场警戒,保持安全距离,事故车辆周边(D)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A、 7B、 10C、 13D、 15冰面救援时,要视情釆取在冰面铺设木板、消防梯等措施,增大(A),提高安全系数。A、 受力面积B、 接触面C、 防滑系数D、 压力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双手不得同时离开梯蹬。(C)以上登高时,必须使用安全绳保护,安全绳的另一端必须设立固定点。A、 四楼B、 三楼C、 二楼D、 一楼总队每(A)、支队每( )、大队、站每( )至少开展1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A、 半年、季度、每月B、 年、半年、季度C、 半年、月、周D、 年、季度、月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D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20米B、 30米C、 40米D、 50米釆用正确射水姿势,开、关水枪(分水器)动作要缓慢,避免水锤作用,严禁对射误伤他人。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B)米的有效距离。A、 5-7B、 3-5C、 7-10D、 1-3一般道路警戒距离不少于(A)米,高速公路不少于(A)米,并在200米处设置第二道警戒,遇有雨、雪、雾等天气或夜间,警戒距离均应扩大1-1.5倍。

A、200、500B、300、500CB、300、500C、200、1000D、100、50085.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应避开上空(85.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应避开上空(D平台严禁超载,且对平台上人员进行固定保护。)建筑等空中障碍物,工作A、低压电线、树枝B.高压电线、树枝C、低压电线、树木DA、低压电线、树枝B.高压电线、树枝C、低压电线、树木D、高压电线、树木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86.人员和车辆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进入有毒区域;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A)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B、387.实施潜水救援时,水面保持不间断联络。潜水员在安全员检查后方可入水作业,并确定(C87.实施潜水救援时,水面保持不间断联络。A、撤离路线B、进攻路线C、联络信号D、指挥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在水带线路铺设完成,分水器、水枪控制人员就位以后方可实施供水。紧急情况下提前供水时,水头应与铺设线路的人员保持(C)根水带以上的安全距离。B、3对眼睛等特殊部位进行洗消时,应洗消充分,必要时相互协助或由专业人员负责实施;有毒有害物质沾染皮肤时,应立即去除衣物,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B)分钟、彻底洗消,情况严重或沾染强腐蚀性和剧毒物质必须及时就医。TOC\o"1-5"\h\zA、 10B、 15C、 20D、 5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D)倍。A、 2B、 3C、 1D、 1.5实施起重时,要划定警戒区,控制作业区人员,要找准受力位置,气垫受力面塞入物体下部必须在总面积( D)以上。A、 50%B、 60%C、 80%D、 75%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落实现场警戒,保持安全距离,事故车辆周边(A)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参战人员原则上与事故车辆保持( )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电池电解液喷溅、爆炸等伤害。A、 15、5B、 20、10C、 15、10D、 10、5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B)的原则,科学组织,不得急于求成。A、 稳中求进B、 循序渐进C、 逐步推进D、 安全第一处置LPG、CNG、LNG槽罐车事故时,车辆受损泄漏未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或情况不明,消防车集结停车距离不低于(B)米,处置车辆安全距离不低于( )米。A、 500、200B、 500、150C、 300、150D、 300、200潜水救援,必须持证作业,合理编组。按照(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并同步穿戴全套潜水装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压力表和浮力表,保持可控速度。A、 1:2B、 1:3C、 1:1.5D、1:196高层建筑火灾内攻起点层要设于着火层(A),内攻人员必须带足防护装备和灭火器材,并设置水枪掩护。A、 下一层或下两层B、 下两层C、 上一层D、 首层97.在有倒塌危险区域灭火时,应当选择建筑构件(C)、受破坏程度( )、( )的路线进入,清除不稳定建筑构件,或对沿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A、 结实、小、距离近B、 牢固、大、距离近C、 牢固、小、距离近D、 牢固、小、距离远98开展水域救援时,夜间视线,不清、水情不明或水域复杂、水流湍急时,(C)贸然下水救援。A、 可以B、 视情C、 不得99组织翻越板障训练时,参训人员必须戴(B),并对肘、膝、踝等关节进行防护。

A、 手套B、 头盔C、 护膝D、 护肘100.开展出水科目训练时,应根据供水(D)确定供水压力,通常不得超过消防车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和规定转速。A、 长度和距离B、 流量和距离C、 长度和流量D、 高度和距离二、多选题。1.在业务训练过程中安全员的职责是(ABCDA、 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B、 督促落实训练中各项安全保护措施。C、 及时制止训练中不安全隐患苗头。D、 根据训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实施安全警戒。坚持“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遵循“安ABCD坚持“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遵循“安ABCD)相关要求。ABCD)安全事项。A、 一岗双责B、 在岗履责C、 齐抓共管D、 失职追责实施起重作业时应注意(A、 起重操作作业必须佩戴护目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装置。B、 起重设备应在额定安全工作范围,不得极限操作。C、 合理使用起重器材,正确选择起重位置。D、 采取必要加固措施,防止滑动发生意外伤害。火场内攻前应当做好(ABCDE )安全检查。A、 检查空气呼吸器压力,估算使用时间。B、 检查灭火防护服穿戴是否齐全规范。C、 检查是否佩戴阻燃头套。D、 检查头灯是否打开。E、 检查呼救器是否打开。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洗消处理时应注意(ABCD )A、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染毒区域内人员、装备器材,必须进行现场洗消。B、 洗消必须正确选择洗消剂,按照规定比例使用。使用洗消帐篷洗消时,必须调节好水温。使用水枪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C、 在清理可燃液(气)体、有毒物品泄漏现场时,必须检查阴井、暗沟等处有无残留物,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意水流方向。D、 洗消后的污水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建筑火灾内攻作战阵地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A、 利用地形、地物或承重构件等条件设置水枪(炮)阵地时,应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撤离。B、 严禁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等危险部位设置水枪阵地。在封闭房间内作战时,应避免靠近外窗,防止室内轰燃、爆燃产生危险。C、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钢瓶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确认无爆炸危险后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D、 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仓库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承重构件后,才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火灾持续时间长必须进行倒塌评估,确认无倒塌危险时方可内攻,在外部设置阵地时,应釆取防护措施,严防建筑外墙倒塌伤人。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车辆停靠时应注意(BCD )A、消防车必须在距离事故现场至少200米有掩体处提前停车,车辆靠道路一侧停放,并为其他车辆预留通道,当车辆必须停在坡路上时,应釆取可靠的防滑措施。B、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泄漏场所,车辆必须停靠在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并安装防火罩,严禁停靠在地沟、阴井、管道上方或架空电线下方。C、 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升降作业时要与架空电线等空中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D、 增援力量车辆必须停靠距现场不少于500米距离位置,并向辖区中队或火场总指挥请领任务,未明确火场任务,严禁将车辆盲目驶入作战区域。多层建筑火灾扑救时,以下破拆排烟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 优先实施破拆排烟为内攻救人灭火创造条件。B、 打开建筑外窗加速自然排烟。C、 通楼顶屋面处入口、天井通道,防止烟热聚集。D、 拆清除广告牌、防盗窗等排烟通道上阻碍物。E、 要时设置水枪掩护排烟,防止高温烟气伤人或造成新的火点。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ABCDE)。A、 救援车辆要停放在事故槽车的上风方向,并与事故槽车保持适当距离。B、 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C、 实施堵漏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D、 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E、 可燃气体倒罐时,要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姪泵,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在摘除马蜂窝等,或在马蜂、蜜蜂集中区域开展作业时,应防止童伤,处置要釆取合适的措施,有条件的应优先采取(AC)等措施,防止蜂虫大面积逃脱、飞散伤人。A、 网罩B、 直流水射击C、 火攻D、 喷雾水射击分水器、水枪(炮)阵地应设置在(ABCD )A、 便于观察B、 便于进攻C、 便于转移或撤离D、 相对安全的位置。搜救小组在进入( ABC)区域搜救人员之前,要实施安全管控,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A、 浓烟B、 高温C、 有毒D危险灭火救援行动中实施排烟降毒要合理选择降毒措施,利用(ABCD)进行稀释降毒,必要时选用药剂进行中和。A、 喷雾射流B、 水幕水带C、 屏风水枪D、 空气吹扫消防员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应控制跑动速度,不得( ABCD)转弯时要减速。A、 越级跨跳B、 顺扶手下滑C、 推操D、 在跑动中着装实施火场供水作业中供水流量不足时,应优先保障(ACD)用水需求。A、 内攻线路B、 冷却部位C、 高危区域D、掩护射流16.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应根据泄漏物质、泄漏量、风向、风速等因素确定警戒范围,划定(ABCD整。A、 重危区B、 中危区C、 轻危区D、 安全区易燃易爆场所消防车辆应釆取(A、 安装防火罩B、 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位置C、 停靠侧下风位置D、 加装防滑链开展举高消防车训练时,必须对(评估,不得在承重能力差、周边障碍多、载、超限训练。A、 停车场地B、 周边及上空C、 天气D、 风力在业务训练过程中安全员的职责是(A、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并根据实时侦检情况作出动态调AB)安全防护措施。ABCD)等因素进行安全上空设有电线的区域开展训练,不得超ABCD测试B、 督促落实训练中各项安全保护措施C、 及时制止训练中不安全隐患苗头D、 根据训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实施安全警戒。20.遇爆炸等危险来不及撤离时,应采取( ABCDA、就近卧倒)紧急避险措施。21.进入(A、高温高湿B、强热辐射C、有爆炸危险D、浓烟22.分水器、水枪(炮)阵地应设置在(ABCD),且相对安全的位置。A、便于观察B、便于进攻C、便于转移D、便于撤离2321.进入(A、高温高湿B、强热辐射C、有爆炸危险D、浓烟22.分水器、水枪(炮)阵地应设置在(ABCD),且相对安全的位置。A、便于观察B、便于进攻C、便于转移D、便于撤离23.车辆行驶途中,(AB)应加强行车观察,驾驶员不得接打电话和疲劳驾驶。A、驾驶员B、指挥员C、通信员D、战斗员B、头向外C、脸向下D、匍匐撤离或依托掩体避险ABC)区域时,应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防爆服,佩戴防高温手套,视情着降温背心。24.A、B、C、D、ABCDE)安全检查?24.A、B、C、D、ABCDE)安全检查?检查灭火防护服穿戴是否齐全规范检查是否佩戴阻燃头套检查头灯是否打开检查呼救器是否打开火场内攻前应当做好检查空气呼吸器压力,估算使用时间、

E、检查对讲机频道、信号和电量,测试通信效果合理选择降毒措施,利用(ABCD)进行稀释降毒,必要时选用药剂进行中和。A、 喷雾射流B、 水幕水带C、 屏风水枪D、 空气吹扫实施深井、地下等相对密闭空间救援时,使用(ABC )等进行吹扫置换,降毒增氧。A、 正压式排烟机B、 送风机C、 气瓶D、 自然通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应根据泄漏物质、泄漏量、风向、风速等因素确定警戒范围,划定(ABCD ),并根据实时侦检情况作出动态调整。A、 重危区B、 中危区C、 轻危区D、 安全区高层建筑火灾内攻作战时,内攻人员要合理选择安全可靠、运行良好的(ABC)登高,严禁乘坐普遍电梯。A、 消防电梯B、 防烟楼梯C、 封闭楼梯D、 客梯灭火救援现场对摄像员、宣传员、通信员等特殊人员行动安全管控要做到)oABC)oA、 按要求做好个人安全防护B、 进行编组管理,严禁单独行动C、 指定活动范围,不得冒险进入危险区域D、 根据现场情况自行活动作战训练安全有禁止的行为有(ABCD )oA、 严禁麻痹大意B、 严禁违规作业C、 严禁擅离职守D、 严禁隐情不报定期开展安全法规、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安全警示学习教育,每逢(ABCD),季节转换、入职选退等特殊或敏感时期,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后,应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防事故措施与要求。A、 重要任务B、 重大节日C、 重大活动D、 重要节点进入(ABD)区域时,应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防爆服,佩戴防高温手套,视情着降温背心。A、 高温高湿B、 强热辐射C、 浓烟D、 有爆炸危险作战训练必须由相应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AC),落实安全检查和全程监督。A、 统一管理B、 分级管理C、 分级负责D、 统一指挥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停靠严禁在( ABC)旁停靠。A、 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B、 高压线下C、 危险建(构)筑物D、 坑洼不平地面扑救高危场所火灾时,车辆应当停在(ABC)的安全位置,车头应朝撤离方向。A、 便于观察B、 便于展开C、 便于转移D、 便于撤退在有毒、有害物质燃烧或泄漏事故现场,要全程不间断实施侦察检测,并通过(BCD)等方法降低现场有毒、有害物质浓度。A、 洗消B、 稀释C、 驱散D、 中和破拆门窗玻璃应注意(ABCD)oA、 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上方一角开始破拆B、 要注意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或铺设防护垫C、 不得随意破拆高处玻璃幕墙D、 破拆高处玻璃要注意“玻璃雨”进入漏电危险区域的人员要穿戴(ABC ),避免与带电体接触。A、 绝缘服B、 绝缘手套C、 绝缘胶靴D、 头盔合理选择降毒措施,利用(ABCD)进行稀释降毒,必要时选用药剂进行中和。A、 喷雾射流B、 水幕水带C、 屏风水枪D、 空气吹扫受限空间救援存在( ABCDE)等安全风险。A、 缺氧、窒息、中毒风险B、 二次坍塌、滑坡风险C、 漏电、有毒有害物质等潜在危险源D、 进入、逃生困难E、 绳索缠绕风险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ABC)A、 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双手不得同时离开梯蹬;B、 二楼以上登高时,必须使用安全绳保护,安全绳的另一端必须设立固定点C、 梯子未锁牢挂稳前,严禁攀登。D、 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双手可以同时离开梯蹬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严格落实(ABCDE)、安全员(助理)制度、安全总结讲评制度、伤亡事故调查制度等8项制度。A、 安全形势分析制度B、 安全学习教育制度C、 安全技术训练制度D、 干部跟班作业制度E、 安全督导提示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法规、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安全警示学习教育,每逢ABC)等特殊或敏感时期,以及发现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后,应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防事故措施与要求。A、重要任务、重大节日B、重大活动、重要节点C、季节转换、入职选退D、重要事件、重要场合44、扑救高危场所火灾时,车辆应当停在(ACD)的安全位置,车头应朝撤离方向。A、便于观察B、便于进攻C、便于转移D、便于展开作战训练安全禁止行为主要有哪些?(ABCDA、严禁麻痹大意、严禁疏于防护B、严禁违规作业、严禁擅自行动C、严禁擅离职守、严禁隐情不报D、严禁急救中断抗洪抢险行动“五个绝不允许”要求有哪些?(ABCDE)A、绝不允许不会游泳的指战员在一线参与水域救援任务B、绝不允许穿着灭火防护服执行水域救援任务C、绝不允许水域情况不明盲目下水救援D、绝不允许无证驾驶消防舟艇和潜水作业E、绝不允许穿着非水域专用救援服下水救援实施火场供水作业中供水流量不足时,应优先保障(ABD)用水需求。A、 内攻线路B、 高危区域C、 水枪阵地D、 掩护射流开展举高消防车训练时,必须对(ABCD)等因素进行安全评估,不得在承重能力差、周边障碍多、上空设有电线的区域开展训练,不得超载、超限训练。A、 停车场地B、 周边及上空C、 天气D、 风力在摘除马蜂窝等,或在马蜂、蜜蜂集中区域开展作业时,应防止量伤,处置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有条件的应优先采取(AB)等措施,防止蜂虫大面积逃脱、飞散伤人。A、 网罩B、 火攻C、 水攻D、 竹竿根据现场危险性、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所要采取放空点燃的方法,铺设放空点燃管线时还应设置防回火装置。可以使用(ABCD)等方法釆取远距离点燃。A、 电子打火B、 “魔术棒”爆竹C、 长火炬D、 火焰喷射器三、判断题。在灭火救援现场应设置安全员,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J)总队、支队每年应对安全员(助理)进行不少于10天专项培训,实行持证上岗。(X)脱卸防化服前要彻底洗消,脱卸过程中不得直接接触防化服外表面。( V)人员搜救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2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设置不少于2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V)撤离现场时,必须清点人员和装备。水罐消防车内余水应加满或放空,防止行车侧翻事TOC\o"1-5"\h\z故。( V)侦察线路长、转弯多易造成方向迷失时,要携带安全绳,铺设救生照明线,并设置中间保护点,中间保护点不宜过多,每个保护点不应少于1人。(V)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应避开上空高压电线、树木及建筑等空中障碍物,工作平台严禁超载,平台上人员可无固定保护。(X )起重操作作业可选择性佩戴护目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装置。(X )牵引吊升作业时,不得超角度、超限重操作,保持重心穏定,防止起吊器材侧翻;吊臂及转移线路下方严禁站人。(V)可随意破拆高处玻璃幕墙,实施破拆时,应及时在地面划出警戒区域,并派专人进行警戒提示。(有毒物质火灾被扑灭后,毒性可能更强,毒害范围可能更广,不得随意脱卸防护装备,必须持续做好个人防护。( V)车库门口紧邻市政道路的,应安排人员警戒或启动警示设备,提示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V)抗洪抢险必须强化统一指挥,按照便于观察、比较安全的原则,选择救援人员、装备器材的集结地点。以作战力量编成为编组,集体作业,不得擅自行动。(V)转运遇险人员和重要物资时,要充分把握舟艇的承载能力和平衡性,防止发生倾覆、沉没等安全事故。(J)高层供水停泵前应开启地面分水器泄压后,再减压停泵;耦合供水时,前车先启动加压,停水时后车需减压急停。(关阀堵漏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避开高压泄漏口正面,从正面靠近作业区开展作业,不得超限强行堵漏。(X )进入猛烈燃烧室内灭火时,应注意射流方式和站立位置,防止热烟气反扑伤人(V)。在有倒塌危险区域灭火时,应当选择建筑构件牢固、受破坏程度小、距离近的路线进入,清除不稳定建筑构件,或对沿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V)摘除马蜂窝作业时,必须着防蜂服,佩戴护目镜、抢险救援头盔,袖口和裤管及头罩须扎紧,并随车携带急救解毒药品。(V)在组织灭火救援紧急撤离行动中要明确专人负责,多点设置观察哨,全面掌握灭火救援现场态势发展。(J)在有爆炸、倒塌等危险区域作业时,要提前清除紧急撤离路线上的障碍。(V)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应合理选择侦察路线,明确联络信号,确定撤离方式,可不使用水枪进行掩护。(X)带电环境下,侦察前行时,应手心向外,可背靠墙体裸露电线。(X)从破拆处进出时,必须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或铺设防护垫。(V)进入有毒区域的人员必须精干,并严格控制人数;进入前必须进行安全登记,编组进入。(J)进入有房屋倒塌风险现场开展灭火救援时可以随意破拆建筑物,拉动水带不得扰动不稳定建筑构件。(X)对新能源车进行破拆时,应注意避开电池及高压装置等部位,防止高压放电伤人。( V )扑救锂电池厂房火灾时应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解掌握各工序段的火灾危险性。( V )井下、坑道救援时,应对井口、侧壁进行支撑、加固,不得停靠车辆或聚集大量人员,严禁大型机械在周边行进、作业。(V)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时,可间接性冷却钢梁和钢柱等承重结构,防止钢材在高温下强度减弱,发生坍塌。(X)灭火救援现场迷失方向时,立即使用电台向上一级指挥员报告,并开启呼救器的手动报警功能,发出声响报警。(J )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组织,不得急于求成。(V)可以根据情况开展真人试跳救生气垫训练、测试和表演。(X)徒手攀登消防梯时,双手可以同时离开梯蹬。(X)实施供水作业时,水泵出口、水带接口附近不得站人,防止接口崩脱伤人。TOC\o"1-5"\h\z(V )开展实战演练要安排人员利用技术手段对整个演练行动进行有效监控,演练中出现危险情况,要迅速做岀应急处理或暂停训练。(V )进入易燃、易爆、有毒区域关阀堵漏前,应着防静电防护服,进行消静电措施,并从下风或侧下风方向进入。(X )洗消作业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正确选择洗消剂,并按照规定比例配备使用。(V )放空点燃必须从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V)新入职指战员正式上岗前必须通过作战训练安全考核。(V)各级应将作战行动安全作为战例总结研讨的必评内容。(V)应加强个人防护装备日常检查,确保完整无损,发现损坏或性能明显下降,可以继续穿着使用,并及时更换。(X)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4-6米的有效距离。( X)釆用绳索下降技术进行自救时,事前要考虑到绳索长度能否达到预设的位置,绳索末端要与安全腰带进行固定。( J)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后,要立即在集合地点清点人员,并向指挥部报告。(V)进入有爆炸、中毒危险区域侦察时,可组织多人进入作战,以确保救援行动快速结束。应确认无倒塌风险或实施钢架结构冷却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枪炮阵地。(V)起重操作作业可以不必侃戴护目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装置。(X)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上方一角开始破拆。(V)作业前应关闭作业区域电源开关,必要时可切断灾害区域入户电线,判断电流输送方向,正确选择切断位置,防止带电端电线落地。(V)消防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车,可以在车外、车顶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X)转移阵地或调整作战力量时,应检查清点人员及装备,同时兼顾其他阵地安全,确保整个作战部署的协调统一。( V)有毒烟气应向上(侧)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X)可以随意破拆建筑物,拉动水带不得扰动不稳定建筑构件。(X)潜水救援,必须持证作业,合理编组。按照1:1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并同步穿戴全套潜水装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压力表和浮力表,保持可控速度。(J)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时,要持续冷却钢梁和钢柱等承重结构,防止钢材在高温下强度减弱,发生坍塌。(V)TOC\o"1-5"\h\z58实施易燃易爆物质输转倒罐时,管线、设备必须接地,可以在地面拖拉输转倒罐器材。( X)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组织,不得急于求成。( V )训练前,应检查器材准备性能,磨损严重、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装备不得用于岀水训练。( V)安全员应在内攻出口处做好登记,检查防护装备,明确通信方式、撤离信号等安全事项。(X)消防救援大队、站到场应明确现场安全员负责现场观察监测、预警提示。(J)各级应将作战训练安全作为战例总结研讨的必评内容。(X)在长时间、大跨度、远纵深的密闭空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时,应视情佩戴氧气呼吸器或使用移动供气源。(V)应选择与本人身材相匹配个人防护装备,可以穿着不合体装备参加作战训练行动。(X)通常采取可出水冷却,或打湿消防员防护服,以降温增强防护效果。(V)处置公路隧道灾害事故,一般情况下车辆应停放在隧道两端洞外左侧。(X)进入猛烈燃烧的室内,应注意射流方式和站立位置,防止热烟气反扑伤人。(V)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要设置2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X)排烟路径或排烟口不得危及作战阵地,参战人员不得随意穿越或靠近,必要时设置水枪进行保护。(V)检查燃气管道、液化气瓶、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有无泄漏情况,防止发生复燃、爆炸、中毒、腐蚀等。(J)处置大跨度大空间火灾时,可以使用直流对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进行冲击破坏。(X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应避开上空高压电线、树木及建筑等空中障碍物,工作平台严禁超载,且对平台上人员进行固定保护。(V)起重操作作业可以佩戴护目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装置。(X)队友发生触电、溺水、窒息等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必须做到持续,且不间断。(J)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角度不得过陡,确保拉梯接触点的稳定性。(V)实施大面积洪涝救援时,应采取人员编组方式搜救遇险人员。(X)实施输转倒罐作业时,要做好现场监护,必要时使用喷雾水或水幕实施保护。(V)业务训练必须设置安全员,训练前(后)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训练中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在道路等开阔地带开展训练时,要做好安全警戒。(J)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时,要持续冷却钢梁和钢柱等承重结构,防止钢材在高温下强度减弱,发生坍塌。(V)消防救援站在灭火救援行动和训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安全讲评。(V)业务训练时,可以视情随身携带与执勤训练无关的坚硬、锋锐物品。(X)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停靠根据现场情况适当与起火建(构)筑物或危险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X)分水器、水枪(炮)阵地应设置在便于观察、便于进攻或转移,且相对安全的位置。(X)高温容器、罐体应持续冷却直至常温,未充分冷却前,可以搬运、移动。(X)起重操作作业必须佩戴护目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装置。( V)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正面,从玻璃上方一角开始破拆。(X)空气呼吸器报警或遇特殊情况,同一作战小组全体人员必须立即撤离,不得单独行动;(V)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应控制跑动速度,不得越级跨跳,不得顺扶手下滑,不得推换,可以在跑动中着装,转弯时要减速。(X)车辆在出警行驶途中,乘车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将肢体伸出车窗外,不得触动车门把手。(V)有毒烟气应向下(侧)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V)进入有爆炸、中毒危险区域侦察时,可组织多人进入作战,以确保救援行动快速结束。(X)供水时,应快速加压,保持水压平稳,不得突然加压、超压供水,遇特殊情况立即停水。(X)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4-6米的有效距离。(X)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后,要立即在集合地点清点人员,并向指挥部报告。(V)放空点燃必须从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V)应加强个人防护装备日常检查,确保完整无损,发现损坏或性能明显下降,可以继续穿着使用,并及时更换。(X)使用通信导向绳时,绳索释放不宜太长,拐角转弯不能过多,并在拐角处设立保护点。(V)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2倍。(X)指战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可以在厂房仓储场所内门口脱卸空气呼吸器。(X)一、单选题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D)A、 科学施救B、 安全为主C、 救人第一D、 生命至上下列不属于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的制度(B)A、 安全形势分析制度B、 战后总结会议制度C、 干部跟班作业制度D、 安全督导提示制度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制度中要求支队每(B)开展一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A、 半年B、 季度C、 每月D、 每周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制度中要求大队、站至少(C)开展一次灭火救援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A、 半年B、 季度C、 每月D、 每周个人防护装备有(D)件套TOC\o"1-5"\h\zA、 11B、 13C、 16D、 18T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D)A、空气呼吸器B、 消防安全腰带C、 呼救器、方位灯D、 对讲机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正确停靠的方式是(D)A、 消防车辆可以停放在隧道两端洞外B、 不影响作业时可在高压线下和建(构)筑物旁停靠C、 在进入易燃易爆等高危场所时,车辆可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位置无需釆取安全防护。D、 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确保必要的作业空间。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分水器、水枪阵地应设置在(C)A、 着火层B、 着火层或着火层下一层C、 着火层下一层D、 着火层或着火层上一层干部跟班作业制度的要求是(B)oA、 利用通讯设施组织指挥B、 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C、 错时跟踪监督D、 非救援行动由班长带队实施高温场所开展作战行动消防员不应釆取的防护措施是(C)A、 采取水冷却,或打湿消防员防护服B、 在阴凉通风的安全区域休息C、 第一时间脱掉衣服,饮用凉水达到对身体降温D、 可穿着降温背心做好防护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D)米的位置。TOC\o"1-5"\h\zA、 300B、 200C、 100D、 50扑救带电火灾时应保持怎样的射水姿势(C)A、 站姿B、 蹲姿C、 卧姿D、 半蹲姿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 D)米的有效距离。TOC\o"1-5"\h\zA、 10B、 8C、 5D、 3-5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内攻人员乘坐消防电梯应停靠在(D)oA、 着火层B、 着火层上一层C、 着火层下一层D、 着火层下两层在进入建(构)筑物内部灭火时,应使用(C)冲击吊顶、悬挂物等不稳定体A、 开花水B、 喷雾水C、 直流水D、 以上均可消防人员进行内部搜救时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c)A,并指定一名负责人。TOC\o"1-5"\h\zA、 2B、 2-3C、 3D、 3-5在高温有毒环境下进行排烟不正确的是(D)A、 自然排烟B、 机械排烟C、 破拆排烟D、 爆破排烟处置未泄露危化品槽罐车事故时,处置车辆安全距离不低于(A)。TOC\o"1-5"\h\zA、 100米B、 150米C、 200米D、250米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 A)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处置高速道路交通救援事故,警戒距离一般不少于(DTOC\o"1-5"\h\zA、 100米B、 200米C、 300米D、500米)的指导思想。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A、 救人第一B、 安全第一C、 生命至上D、 科学施救)的原则,落实一岗双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遵循(A)的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在岗履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相关要求。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 科学施救、救人第一C、 预防为主、科学施救D、 救人第一、安全为主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实行责任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C)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领导、现场指挥员(训练组织者)为直接责任人。A、 政治主官B、 军政首长C、 主要负责人D、 行政主官),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在灭火救援现场应设置(),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A、 安全员B、 指挥员C、 通信员D、 驾驶员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时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D)人。TOC\o"1-5"\h\zA、 2B、 4C、 5D、 3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评估,依托建筑承重结构和地形地物,采取(A),发现危险应及时规避。A、 前虚后实、探步前进B、 前实后虚、摸索前进C、 前重后轻、探步前进D、 前虚后实、逐步推进TOC\o"1-5"\h\z人员搜救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 B)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A、 2B、 3C、 4D、 5排烟降毒作业时应将有毒烟气向( D )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A、 上B、 上(侧)C、 侧D、 下(侧)放空点燃必须从( A)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A、 上风或者侧上风B、 下风C、 侧下风D、 侧上风TOC\o"1-5"\h\z实施交通事故救援道路警戒时,一般道路警戒距离不少于( C)米。A、50B、 100C、 200D、300消防救援站在灭火救援行动和训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 C)。A、 总结讲评B、 安全分析C、 安全讲评D、 战斗总结剧毒物泄漏扩散时车辆及人员集结点应选择在(B)oA、 侧风方向B、 上风方向C、 下风方向D、 侧下风防向搜救小组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区域搜救人员之前,要实施(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A、 安全培训B、 安全教育C、 安全培训D、 安全管控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B)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30米B、 50米C、 70米D、 100米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时,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B)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A、 1B、 2C、 3D、 4水泵出口、分水器、水枪等不得(C),防止水锤作用伤人。A、 急开B、 急关C、 急开急关D、 急停AA、空气呼吸器攀登训练应做好防坠落保护措施,加强安全保护,保护人员不得少于(B)人。TOC\o"1-5"\h\zA、 1B、 2C、 3D、 4组织翻越板障训练时,必须设置(A),在落点及障碍两侧安排专人保护。A、 缓冲垫B、 保护人员C、 安全员D、 起跳板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 A)o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扑救锂电池汽车火灾时,落实现场警戒,保持安全距离,事故车辆周边(C)米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TOC\o"1-5"\h\zA、 5B、 10C、 15D、 20下列不属于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的制度(B)A、 安全形势分析制度B、 战后总结会议制度C、 干部跟班作业制度D、 安全督导提示制度在长时间、大跨度、远纵深的密闭空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时,应视情佩戴(B)或使用移动供气源。B、氧气呼吸器C、 逃生面罩D、 滤毒罐釆用正确射水姿势,开、关水枪(分水器)动作要缓慢,避免水锤作用,严禁对射误伤他人。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B)米的有效距离。TOC\o"1-5"\h\zA、 5-7B、 3-5C、 7-10D、 1-3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D)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A、 20米B、 30米C、 40米D、 50米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设置不少于(B)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A、 1B、 2C、 3D、 4T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D)B、 消防安全腰带C、 呼救器、方位灯D、 对讲机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正确停靠的方式是(D)A、 消防车辆可以停放在隧道两端洞外B、 不影响作业时可在高压线下和建(构)筑物旁停靠C、 在进入易燃易爆等高危场所时,车辆可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位置无需采取安全防护。D、 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确保必要的作业空间。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C)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TOC\o"1-5"\h\zA、 4B、 3C、 2D、 1调整车辆位置时,应安排人员在车辆(D)进行指挥引导,指挥引导人员必须在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内。A、 前方一侧B、 中间一侧C、 中间位置D、 后方两侧高温场所开展作战行动消防员不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C)A、采取水冷却,或打湿消防员防护服B、 在阴凉通风的安全区域休息C、 第一时间脱掉衣服,饮用凉水达到对身体降温D、 可穿着降温背心做好防护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D)米的位置。TOC\o"1-5"\h\zA、 300B、 200C、 100D、 50实施输转倒罐作业时,要做好现场监护,必要时使用(C)或水幕实施保护。A、 开花水B、 直流水C、 喷雾水D、 点射水体能训练必须遵循运动规律,坚持(B)的原则,科学组织,不得急于求成。A、 稳中求进B、 循序渐进C、 逐步推进D、 安全第一处置LPG、CNG、LNG槽罐车事故时,车辆受损泄漏未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或情况不明,消防车集结停车距离不低于(B)米,处置车辆安全距离不低于( )米。A、500、200B、500、150C、 300、150D、 300、200高层建筑火灾内攻起点层要设于着火层(A),内攻人员必须带足防护装备和灭火器材,并设置水枪掩护。A、 下一层或下两层B、 下两层C、 上一层D、 首层开展水域救援时,夜间视线不清、水情不明或水域复杂、水流湍急时,(C)贸然下水救援。A、 可以B、 视情C、 不得D、 允许在高温有毒环境下进行排烟不正确的是(D)A、 自然排烟B、 机械排烟C、 破拆排烟D、 爆破排烟处置未泄露危化品槽罐车事故时,处置车辆安全距离不低于(A)oA、 100米B、 150米C、200米D、250米开展出水科目训练时,应根据供水(D)确定供水压力,通常不得超过消防车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和规定转速。A、 长度和距离B、 流量和距离C、 长度和流量D、 高度和距离业务训练时,必须设置(C),训练前(后)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训练中落实安全保护措施。A、 安全防护B、 观察哨C、 安全员D、 监督员下列不属于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的制度(B)A、 安全形势分析制度B、 战后总结会议制度C、 干部跟班作业制度D、 安全督导提示制度在长时间、大跨度、远纵深的密闭空间开展灭火救援作业时,应视情佩戴(B)或使用移动供气源。A、 空气呼吸器B、 氧气呼吸器C、 逃生面罩D、 滤毒罐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B)米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25B、 50C、 100D、 150人员搜救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B)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A、 2B、 3C、 4D、 5在高空利用绳索救人或者自救时,设置不少于(B)处安全固定支点,且固定支点应受力于不同物体。A、 1B、 2C、 3D、 4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评估,依托建筑承重结构和地形地物,采取(A),发现危险应及时规避。A、 前虚后实、探步前进B、 前实后虚、摸索前进C、 前重后轻、探步前进D、前虚后实、逐步推进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C)开始破拆。A、 下方一角B、 中间位置C、 上方一角D、 最顶部进入有毒有害场所灭火救援,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C)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TOC\o"1-5"\h\zA、 4B、 3C、 2D、 1调整车辆位置时,应安排人员在车辆(D)进行指挥引导,指挥引导人员必须在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内。A、 前方一侧B、 中间一侧C、 中间位置D、 后方两侧实施火场侦察时,侦察线路长、转弯多易造成方向迷失时,要携带安全绳,铺设救生照明线,并设置中间保护点,中间保护点不宜过多,每个保护点不应少于(A)人。TOC\o"1-5"\h\zA、 2B、 3C、 4D、5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D)开始破拆。A、 左侧B、 右侧C、 下方一角D、 上方一角实施输转倒罐作业时,要做好现场监护,必要时使用(C)或水幕实施保护。A、 开花水B、 直流水C、 喷雾水D、 点射水摘除马蜂窝作业时必须着(A),佩戴护目镜、抢险救援头盔,袖口和裤管及头罩须扎紧,并随车携带急救解毒药品。A、 防蜂服B、 抢险救援服C、 防化服D灭火防护服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B)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30米B、 50米C、 70米D、100米高层建筑火灾内攻起点层要设于着火层(A),内攻人员必须带足防护装备和灭火器材,并设置水枪掩护。A、 下一层或下两层B、 下两层C、 上一层D、 首层开展水域救援时,夜间视线不清、水情不明或水域复杂、水流湍急时,(C )贸然下水救援。A、 可以B、 视情C、 不得D、 允许在高温有毒环境下进行排烟不正确的是(D)A、 自然排烟B、 机械排烟C、 破拆排烟D、 爆破排烟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A)o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潜水救援,必须持证作业,合理编组。按照(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并同步穿戴全套潜水装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压力表和浮力表,保持可控速度。TOC\o"1-5"\h\zA、 1:4B、 1:3C、 1:2D、 1:1业务训练时,必须设置(C),训练前(后)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训练中落实安全保护措施。A、 安全防护B、 观察哨C、 安全员D、 监督员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应坚持( C)的指导思想。A、 救人第一B、 安全第一C、 生命至上D、 科学施救开展交通道路灭火救援时,救援车辆原则上应停靠在距离事故点车辆后方不少于(D)的位置,且跨路斜停(车尾靠近来车方向)。TOC\o"1-5"\h\zA、 20米B、 30米C、 40米D、 50米釆用正确射水姿势,开、关水枪(分水器)动作要缓慢,避免水锤作用,严禁对射误伤他人。利用喷雾射流实施掩护时,通常与保护目标保持(B)米的有效距离。A、 5-7B、 3-5C、 7-10D、 1-3在灭火救援现场应设置(A),面积较大时应多点设置。A、 安全员B、 指挥员C、 通信员D、 驾驶员个人防护装备有(D)件套TOC\o"1-5"\h\zA、 11B、 13C、 16D、 18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D)A、 空气呼吸器B、 消防安全腰带C、 呼救器、方位灯D、 对讲机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正确停靠的方式是(D)A、 消防车辆可以停放在隧道两端洞外B、 不影响作业时可在高压线下和建(构)筑物旁停靠C、 在进入易燃易爆等高危场所时,车辆可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位置无需釆取安全防护。D、 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确保必要的作业空间。排烟降毒作业时应将有毒烟气向( D)风方向排放,并提前疏散可能受到烟雾威胁的人员。A、 上B、 上(侧)C、 侧D、 下(侧)放空点燃必须从( A)方向接近,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A、 上风或者侧上风B、 下风C、 侧下风D、侧上风在有建筑倒塌风险的事故现场,警戒区域半径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D)倍。TOC\o"1-5"\h\zA、 2B、 3C、 1D、 1.5实施起重时,要划定警戒区,控制作业区人员,要找准受力位置,气垫受力面塞入物体下部必须在总面积(D)以上。A、 50%B、 60%C、 80%D、 75%剧毒物泄漏扩散时车辆及人员集结点应选择在(B)。A、 侧风方向B、 上风方向C、 下风方向D、 侧下风防向搜救小组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区域搜救人员之前,要实施(D),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A、 安全培训B、 安全教育C、 安全培训D、 安全管控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内攻人员乘坐消防电梯应停靠在(D)oA、 着火层B、 着火层上一层C、 着火层下一层D、 着火层下两层在进入建(构)筑物内部灭火时,应使用(C)冲击吊顶、悬挂物等不稳定体A、 开花水B、 喷雾水C、 直流水D、以上均可消防人员进行内部搜救时应做好安全防护,且搜救人员编组不得少于(c)A,并指定一名负责人。TOC\o"1-5"\h\zA、 2B、 2-3C、 3D、 3-5攀登训练应做好防坠落保护措施,加强安全保护,保护人员不得少于(B)AoA、 1B、 2C、 3D、 4组织翻越板障训练时,必须设置(A),在落点及障碍两侧安排专人保护。A、 缓冲垫B、 保护人员C、 安全员D、 起跳板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 A)o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开展出水科目训练时,应根据供水(D)确定供水压力,通常不得超过消防车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和规定转速。A、 长度和距离B、 流量和距离C、 长度和流量D、 高度和距离二、多选题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严格落实那些制度(ABCD )A、 安全形势分析制度B、 安全技术训练制度

C、 安全督导提示制度D、 伤亡事故调查制度灭火救援现场对安全员的相关要求是(ABC)A、 做好登记B、 检查防护装备C、 明确通信方式D、 提供进攻路线水枪(炮)阵地应设置的原则(ABC)A、 便于观察B、 便于进攻C、 便于转移或撤离D、 便于掩护搜救小组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区域搜救人员的要求是( BCD)A、 要实施安全管控,设置替换小组B、 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C、 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D、要携带安全导向绳或铺设水带进入进入模拟有( D、要携带安全导向绳或铺设水带进入进入模拟有( ABCD严格执行演练操作规程。A、 有毒气体、B、 高温C、 浓烟D、 倒塌绳索训练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A、 安全人员要到位B、 安全措施要落实C、 训练练器材要测试D、 以上都是体能训练应坚持的原则是(A、 遵循运动规律B、 坚持循序渐进C、 科学组织)等环境中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并ABCD)ABCD、提高训练强度58.易燃易爆场所消防车辆应釆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ABCDA、 安装防火罩B、 停靠在侧下风位置C、 严禁停靠在地沟D、 严禁停靠在管道、低洼处搜救小组在进入浓烟、高温、有毒区域搜救人员的要求是(BCD)A、 要实施安全管控,设置替换小组B、 设置紧急救助小组,做好出入登记C、 掌握进出人员相关情况D、 要携带安全导向绳或铺设水带进入。开展水域救援时舟艇驾驶员必须满足的条件(ACD)A、 必须持证驾驶舟艇B、 乘员必须体重较轻C、 控制速度、艇距D、 严禁超载,抓紧船体分水器、水枪(炮)阵地应设置在(ABCD )A、 便于观察B、 便于进攻C、 便于转移或撤离D、 相对安全的位置。进入( ABD)区域时,应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防爆服,佩戴防高温手套,视情着降温背心。A、 高温高湿B、 强热辐射C、 浓烟D、有爆炸危险作战训练必须由相应级别干部到场组织实施,实行(AC ),落实安全检查和全程监督。A、 统一管理B、 分级管理C、 分级负责D、 统一指挥ABC)旁停靠。灭火救援中消防车辆停靠严禁在(ABC)旁停靠。A、 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B、 高压线下C、 危险建(构)筑物D、 坑洼不平地面实施火场供水作业中供水流量不足时,应优先保障(ACD )用水需求。A、 内攻线路B、 冷却部位C、 高危区域D、 掩护射流建筑火灾内攻作战阵地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利用地形、地物或承重构件等条件设置水枪(炮)阵地时,应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撤离。B、 在封闭房间内作战时,应避免靠近外窗,防止室内轰燃、爆燃产生危险。C、 压缩气体、液化气体钢瓶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确认无爆炸危险后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D、 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仓库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承重构件后,才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车辆停靠时应注意( BCD)A、 消防车必须在距离事故现场至少200米有掩体处提前停车,车辆靠道路一侧停放,并为其他车辆预留通道,当车辆必须停在坡路上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B、 进入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泄漏场所,车辆必须停靠在上风或者侧上风方向并安装防火罩,严禁停靠在地沟、阴井、管道上方或架空电线下方。C、 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平坦坚实的地段。D、 增援力量车辆必须停靠距现场不少于500米距离位置,并向辖区中队或火场总指挥请领任务。多层建筑火灾扑救时,以下破拆排烟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优先实施破拆排烟为内攻救人灭火创造条件。B打开建筑外窗加速自然排烟。C通楼顶屋面处入口、天井通道,防止烟热聚集。D拆清除广告牌、防盗窗等排烟通道上阻碍物。E要时设置水枪掩护排烟,防止高温烟气伤人或造成新的火点。在业务训练过程中安全员的职责是( ABCD )。A、 对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测试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