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答案_第1页
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答案_第2页
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答案_第3页
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答案_第4页
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学历教育专接本病理解剖学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第1卷一.综合题(共20题)1.填空题急性肾盂肾炎是一种_________炎症,常见的感染途径是_________。2.填空题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_________;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词解释COPD4.单选题动脉粥样硬化的泡沫细胞可来源于问题1选项A.中性粒细胞B.平滑肌细胞C.纤维母细胞D.脂肪细胞5.单选题血栓形成条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问题1选项A.血管内膜损伤B.血管中层坏死C.血流状态的改变D.血液凝固性增高6.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下列哪个部位最为轻微问题1选项A.大脑皮质B.基底节C.脊髓D.中脑7.名词解释渗出8.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淤血的后果问题1选项A.水肿、出血B.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C.间质纤维组织增生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9.单选题肺硅沉着症的基本病变是问题1选项A.肺门淋巴结肿大B.肺气肿C.硅结节形成D.支气管扩张10.单选题诊断侵蚀性葡萄胎的依据是问题1选项A.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B.肉眼观呈葡萄状C.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黏膜下层D.绒毛间质血管消失11.单选题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问题1选项A.原发灶多在肺尖部B.多见于儿童C.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D.可经支气管、淋巴道和血道播散12.名词解释结核瘤13.单选题下列对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病变描写错误的是问题1选项A.部分肾小球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B.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所属肾小管萎缩C.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D.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14.单选题下列有关炎症的理解,哪项不正确问题1选项A.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B.炎症既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险性C.凡是炎症都需用抗生素治疗D.炎症既有局部反应,又可有全身反应15.单选题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最主要病变是问题1选项A.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B.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C.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D.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6.填空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是_________,淋病的病变性质是_________。17.单选题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问题1选项A.肠系膜动脉B.肺动脉C.肝门静脉分支D.肾静脉18.单选题下列哪个变化不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问题1选项A.低蛋白血症B.血尿C.严重水肿D.高脂血症19.填空题脂肪变性最常发生在_________细胞。20.问答题简述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变化。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题1.【答案】1.【答案】化脓性,上行性感染【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疾病-肾盂肾炎【点拨】肾盂肾炎是肾盂、肾间质及肾小管的(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肾脏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常有发热、腰部酸痛、血尿和脓尿等症状。上行性感染是本病主要的感染途径,多见于女性。下泌尿道感染时,如尿道炎或膀胱炎,细菌可沿输尿管或输尿管周围的淋巴管上行到肾盂,引起肾盂和肾组织的炎症。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2.【答案】2.【答案】单纯性甲状腺肿,增生期,胶质贮积期,结节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点拨】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胶质堆积而引起的甲状腺肿大。根据其病变发生、发展过程和病变特点,可分为三期: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胶质贮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和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3.【答案】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以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总称。【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点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扩张等疾病。4.【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发病机制【解析】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在SMC源性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经内弹力膜的窗孔迁入内膜,并发生表型转化,摄取脂质,形成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故本题选B。【点拨】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5.【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栓形成【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血管内膜的损伤;②血流状态的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故本题选B。【点拨】血栓形成的基本过程是血小板黏集和血液凝固。血栓形成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常以其中某一条件为主。一般而言,心血管内膜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条件;血流速度缓慢和停滞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而心脏及动脉系统的血栓常由于旋涡形成所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则为共有条件。6.【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变化【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最为严重,脊髓最轻微。故本题选C。【点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有蚊等吸血昆虫传播。病变广泛存在于大脑及脊髓,但主要位于脑部且一般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最为严重,越往下至脊髓越轻微。7.【答案】答: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人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炎症-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渗出【点拨】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是液体渗出的主要原因,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总称为渗出液或渗出物,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8.【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淤血的后果【解析】淤血的病理变化:肉眼观,淤血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胞膜紧张,颜色暗红。镜下淤血组织和毛细血管器官内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是淤血的病理变化。故本题选D。【点拨】淤血的后果取决于淤血的程度、淤血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侧支循环建立的状况以及淤血组织、器官的性质等因素。淤血的后果包括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淤血性硬化。9.【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疾病-肺硅沉着症-概念【解析】肺硅沉着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硅结节形成是硅肺的特征性病变。故本题选C。【点拨】肺硅沉着症(简称硅肺,曾称矽肺),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2)的粉尘微粒,在肺内以硅结节形成和弥漫性肺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种尘肺病。10.【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滋养层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解析】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诊断要点是在子宫壁肌层内找到完整的水泡状绒毛结构。故本题选A。【点拨】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镜下子宫壁肌层破坏伴出血,其中见高度水肿之绒毛结构,滋养层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有一定异型性。侵蚀性葡萄胎和良性葡萄胎的主要区别是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层出血坏死,甚至向子宫外侵袭累及阔韧带,或经血管栓塞至阴道、肺和脑等远隔器官。11.【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结核病-肺结核病【解析】原发性肺结核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结核杆菌被吸入肺泡后,常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形成原发灶,以右侧肺更为多见。故本题选A。【点拨】原发性肺结核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儿童,故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原发病灶初起为渗出性病变,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可发生淋巴道、血道和支气管的播散。12.【答案】答:球形的干酪样坏死灶有纤维组织包裹,直径2〜5cm,单个或多个,多见于肺上叶。称为结核球,又名结核瘤。【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结核病-肺结核病【点拨】结核球是相对稳定的病灶,常无临床症状,但由于坏死灶较大。又有纤维组织包绕,药物难以进入,治愈可能性较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灶还可恶化,干酪样坏死物液化,纤维包膜破溃,造成播散。如肺的其他部位病变不重,可考虑局部手术切除,以防后患。13.【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解析】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的病变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镜下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硬化或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失用而萎缩、消失。病变较轻区域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扩张,向肾表面突起。故本题选D。【点拨】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见于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14.【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炎症-炎症的概述-炎症的概念【解析】引起炎症的原因有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系因子、免疫性因子、机械性因子。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其中生物性因子最常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分别用抗病毒药、抗生素、抗真菌药等治疗。故本题选C。【点拨】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所致损伤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临床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性反应。炎症过程既有损伤,又有修复。总体上表现为机体防御为主的反应,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机体防御功能异常的情况下,炎症本身又可造成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以及其他危害。15.【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解析】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囊内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故本题选D。【点拨】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较少见,多见于青年人和中年人。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囊内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新月体主要由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堆积成层,在肾球囊内毛细血管丛周围,呈新月状或环状,故称为新月体或环状体。故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6.【答案】16.【答案】变质性炎,化脓性炎【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淋病【点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属于变质性炎;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主要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7.【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解析】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肺动脉的主干或分支,引起肺栓塞。故本题选B。【点拨】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最常栓塞于肺;左心房附壁血栓常栓塞于脑、肾等;门静脉系统栓子,栓塞于肝内门静脉;交叉性栓塞,常通过心脏缺损到达左心腔入体循环;逆行性栓塞栓子常逆流栓塞于肝、肾。18.【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解析】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三高一低”)。故本题选B。【点拨】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称脂性肾病。此型患者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蛋白质为高度选择性,主要为小分子的白蛋白大量滤出。低蛋白血症可引起高度水肿,并激发高脂血症。19.【答案】19.【答案】肝【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变性【点拨】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大多见于代谢旺盛、耗氧多的器官。如肝、肾、心等,其中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最为常见,因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主要场所。20.【答案】答: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后壁,溃疡一般较小,直径多在1cm以内,溃疡较浅且易于愈合。肉眼观: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洁净;邻近溃疡周围的黏膜皱襞常向溃疡处集中,呈放射状。镜下观:溃疡底部由表层到深层大致分4层:①渗出层;②坏死层;③肉芽组织层;④瘢痕组织层。【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疾病-溃疡病-病理变化第2卷一.综合题(共20题)1.填空题慢性肝淤血时最先发生脂肪变性的部位是肝小叶的_________区;四氯化碳中毒时,先发生脂肪变性的部位是肝小叶的_________区。2.填空题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侵袭性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___。3.单选题结核结节中不包括下列哪项问题1选项A.上皮样细胞B.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C.朗汉斯巨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4.单选题移行细胞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问题1选项A.肾盂B.输尿管C.膀胱三角区D.膀胱前壁5.单选题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可形成问题1选项A.大红肾B.大白肾C.颗粒性固缩肾D.土豆肾6.填空题引起蜂窝织炎的主要细菌是_________,渗出的主要炎细胞是_________。7.单选题心力衰竭细胞是指问题1选项A.心力衰竭时,肺内含脂褐素的巨噬细胞B.心力衰竭时,肺内含吞噬尘埃的巨噬细胞C.心力衰竭时,肺内含黑色素的巨噬细胞D.心力衰竭时,肺内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8.单选题关于肝硬化晚期腹水形成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问题1选项A.低蛋白血症B.肝窦内压升高C.炎性充血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9.名词解释假小叶10.单选题左心室前壁和心尖部广泛梗死,阻塞的血管是问题1选项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左冠状动脉旋支C.右冠状动脉D.左冠状动脉主干11.单选题大叶性肺炎常见致病菌为问题1选项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球菌D.肺炎杆菌12.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相对特征性病变为问题1选项A.上皮细胞变性坏死B.黏液腺增生肥大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D.软骨和平滑肌损伤13.名词解释肉芽组织14.论述题试述坏死的结局。15.填空题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_________心内膜炎的基础上。16.单选题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是问题1选项A.树胶样肿B.闭塞性动脉内膜炎C.血管周围炎D.血管中毒性损坏17.单选题交界性肿瘤是指问题1选项A.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B.既有鳞癌,又有腺癌的肿瘤C.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D.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痛18.单选题有关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问题1选项A.多由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引起B.赘生物质地坚实,不易脱落C.赞生物根部常可发生机化D.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内含细菌19.单选题葡萄胎的病理学诊断依据是问题1选项A.子宫体积增大B.宫腔内刮出大小不一的水泡C.阴道无痛性流血D.胎心音消失20.单选题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问题1选项A.肠管发生溃疡B.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C.末梢血白细胞减少D.脾大第2卷参考答案一.综合题1.【答案】1.【答案】中央,周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变性【点拨】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大多见于代谢旺盛、耗氧多的器官。如肝、肾、心等,其中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最为常见,因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主要场所。慢性肝淤血时在肝小叶中央区最先发生脂肪变性,而中毒时脂肪变性最先在肝小叶周边区发生。2.【答案】2.【答案】肿瘤演进【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肿瘤-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点拨】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侵袭性增加的现象称为肿瘤演进,可表现为生长速度加快、浸润周围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3.【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结核病-基本病理变化【解析】在结核病中,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外围局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常聚集形成结节状,构成结核性肉芽肿,又称结核结节。故本题选D。【点拨】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典型的病变特征是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4.【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常见肿瘤-膀胱癌【解析】移行细胞癌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膀胱癌多发生在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故本题选C。【点拨】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膀胱癌,根据组织学类型膀胱癌可分为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移行细胞癌最多见,约占膀胱癌的90%。膀胱癌多发生于膀胱侧壁和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开口处,易造成输尿管口阻塞引起肾盂积水和肾盂肾炎。5.【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解析】慢性小球肾炎又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大体病变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故本题选C。【点拨】肉眼观肾脏体积轻度或中度肿大、充血,颜色变红的“大红肾”见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早期双肾肿大,颜色苍白的“大白肾”见于膜性肾小球肾炎。6.【答案】6.【答案】溶血性链球菌,中性粒细胞【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炎症-炎症的类型-化脓性炎【点拨】蜂窝织炎指发生在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是化脓性炎症,化脓性炎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7.【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重要脏器的淤血【解析】左心衰竭导致慢性肺淤血时,红细胞自肺泡壁毛细血管漏出至肺泡腔,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胞质内形成含铁血黄素,胞质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又称心衰细胞。故本题选D。【点拨】长期的心力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泡壁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使肺组织变硬并呈棕褐色,故称之为肺的褐色硬化。8.【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临床病理联系-腹水形成的原因【解析】肝硬化晚期形成的腹水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液体漏入腹腔,而并非炎症原因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而形成。故本题选C。【点拨】腹水肝硬化晚期,腹腔内可聚集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漏出液)称为腹水。腹水形成原因主要有:①小叶中央静脉及小叶下静脉受压,肝窦内压升高,液体自肝窦壁漏出,部分经肝被膜漏入腹腔;②门脉高压,胃肠淤血水肿,内压升高,水分及血浆蛋白漏出;③肝灭活功能减退,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在体内分解减少,血中水平升高,导致钠水潴留;④肝功能降低,白蛋白合成减少(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而引起腹水,腹水形成后又可进一步压迫胃肠管壁,使消化功能进一步减退。9.【答案】答: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或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楠圆形的肝细胞团。【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疾病-肝硬化-病理变化【点拨】假小叶形成是肝硬化特征性的基本病理改变。10.【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血管系统疾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解析】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为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心尖部,为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故本题选A。【点拨】心肌梗死的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多发生在左心室,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最多见,约40%~50%发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约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的左室侧壁。11.【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大叶性肺炎【解析】多种细菌都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90%以上的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尤以3型毒力最强。此外,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故本题选C。【点拨】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及肺实质等体征。12.【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解析】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特点为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以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其早期相对特征性病变为黏液腺增生肥大。故本题选B。【点拨】各种有害刺激因素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的变化,表现为大气道黏液腺増生肥大、浆液腺发生黏液化;小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多。这种腺体分泌功能亢进是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病理学基础。慢性支气管炎后期,分泌亢进的细胞逐渐转向衰竭,此时,黏膜变薄,腺泡萎缩、消失,气道内黏液减少则患者出现少痰或无痰的干咳。13.【答案】答:是一种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损伤的修复-纤维性修复【点拨】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主要有以下3个重要作用: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②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的作用;③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14.【答案】答:(1)溶解吸收: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分解、液化,经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小范围的坏死组织可完全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较大坏死灶不易完全吸收,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加速坏死组织边缘溶解吸收,使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如果坏死组织位于皮肤或黏膜,则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肾、肺等内脏器官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相应管道排出,留下空腔,称为空洞;形成窦道、瘘管等。(3)机化与包裹: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肉芽组织逐渐取代,最后成为瘢痕组织。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称为机化。如坏死灶较大,则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称为包裹。(4)钙化:钙盐在坏死组织中沉积称为钙化。【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坏死的结局15.【答案】15.【答案】风湿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点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如风湿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Fallot四联征等患者),仅少数发生于正常心膜。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并可累及腱索及其他部位心内膜,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16.【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梅毒【解析】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是树胶样肿,见于三期梅毒,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故本题选A。【点拨】梅毒是由梅毒旋体引起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