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度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 文 岳麓版_第1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度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 文 岳麓版_第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度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 文 岳麓版_第3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度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 文 岳麓版_第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度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 文 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度扎兰屯一中高一历史第一次综合考试(岳麓版)时间:90分钟总分:110分第=1\*ROMAN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计30题,每题2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场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卖买”,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成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3.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根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5.[4分]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送。这主要说明古代中国()A.手工业开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与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6.据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二十余版那么利赢,八九版那么缩。”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有()①生产规模大②生产分工明确③生产以出售产品盈利为目的④采用雇工经营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8.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别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日中为市……交易而退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9.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从以上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东京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商业都会②东京的商品交易规模大③城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上的限制④东京有热闹的娱乐场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10.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以下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开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以下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以下能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开展的是()①冶铁技术的进步②政府的重视和扶植③中外经济的交流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那么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开展B.清政府鼓励开展小机户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14.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开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B.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D.开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15.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巧,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16.“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蚕……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蚕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以下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开展B.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原料而开展起来的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开展17.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开展的特点,以下表述最完整的是()A.开展迅速B.初期有较快开展,后期不断萎缩C.开展缓慢D.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下,全面萎缩18.辛亥革命后兴起“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立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开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先进科技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预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19.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l934年前,最高年产量曾达27万吨。但自1934年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l6万吨,1948年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综合分析上述材料,l934年后,启新洋灰公司经营困难、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是()①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四大家族”的强制掠夺③日本侵略者野蛮的经济掠夺④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经济恶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机器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勒索与压榨,所以外表上依附于日本人。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中外合资生产开场形成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缺乏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1.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这说明()①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③要真正开展中国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2.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根底上,国家开场实施第一个五年方案。以下关于第一个五年方案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第一个五年方案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②第一个五年方案的时间是1953--1957年③第一个五年方案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④第一个五年方案优先开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根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胡锦涛同志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l00年时根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决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历史事件的教训,这些事件是()①农业合作化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4.“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开展受到严重破坏。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调整、稳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C.“文化大革命”已经完毕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25.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方案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突破这一思想束缚的是()①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②“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全面整③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的决策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26.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轮“土地革命”。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开展B.这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7.以下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严密结合28.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开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开展、进一步开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GB3①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2\*GB3②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3\*GB3③实业救国思潮始终是推动民族工业开展的精神动力=4\*GB3④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A.=2\*GB3②=4\*GB3④B.=1\*GB3①=2\*GB3②=3\*GB3③C.=1\*GB3①=2\*GB3②D.=2\*GB3②=3\*GB3③=4\*GB3④29.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终究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立既能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展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30.下表为中国工业开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第二卷(共50分)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3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中外历史知识述要》请答复: (1)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其目的如何?(8分)(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根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8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影响。(8分)32.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开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下面是l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局部农民签订的一份包产合同书。材料二下面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造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请答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材料一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3分)(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3分)(3)材料二说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4分)3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产生了什么作用?(6分)34.附加题(10分)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摘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毕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摘自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请答复: (1)材料一的数据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