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_第1页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_第2页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_第3页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_第4页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有关小班儿歌教案九篇

小班儿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儿歌,能借助动作与游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2、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想象技能与语言表达技能。

3、鼓舞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培育幼儿对小金鱼的喜欢之情。

活动预备:

1、假设干盆小金鱼。

2、幼儿人手一份小金鱼头饰。

3、欢乐的游水音乐,《春天》伴奏曲。

4、“小鱼虫”图片假设干、布置“池塘”游戏区。

5、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春天》,引起幼儿对学习活动的爱好。

1、师:小伙伴,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多美丽呀,你们喜爱春天吗?〔喜爱〕来,让我们一起听着春天的音乐跳个舞吧!

2、集体一边表演一边进入活动室。

二、在自由观测中对金鱼的特征有个初步的感观了解。

1、师: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呢,它呀会在水里游来游去,猜猜看,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2、〔出示多个金鱼缸〕看!是什么呀?〔小金鱼〕大家快去和小金鱼说说话吧。

3、幼儿自由参观各个桌子上的小金鱼,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测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金鱼的主要特征,学说儿歌的第一、二句“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

1、师:说说看,你看到的小金鱼长得是什么样子呀?

2、〔打开实物投影仪〕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金鱼的眼睛在哪里?你觉得金鱼的眼睛是大还是小呢?〔引导幼儿做做“大眼睛”的动作,并跟老师说:“小金鱼,眼睛大。”〕

3、师:小金鱼听见小伙伴夸它的眼睛大,心里可兴奋了,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多欢乐呀!〔老师拍打金鱼缸,幼儿观测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在欢快的游水。老师用语言感染、刺激幼儿“游来游去”。〕

4、师:小金鱼游来游去多好玩,假如你是小金鱼,会怎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呢?〔鼓舞幼儿一边说“游来游去”,一边表演不同的游水姿态,提高幼儿的动作创编技能。〕

5、师:小伙伴表演的“游来游去”真好看,连小金鱼都在表扬我们呢!哎呀!小金鱼来了这么长的时间,小伙伴还没有跟它说说话呢,来,你想跟它说什么呢?〔幼儿轮番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说说话,鼓舞幼儿任意说什么都可以,只要声音洪亮一点就可以了。〕游戏完后,老师提问:“小伙伴都跟金鱼说过话了,那你听见小金鱼跟你说话了吗?〔没有〕原来,小金鱼是不会说话的。〔老师用儿歌语言进行小结“游来游去不说话。”鼓舞幼儿跟说。〕

6、集体朗诵、表演儿歌中的第一、二句。

四、争论:小金鱼喜爱吃什么?

1、师:小金鱼到我们幼儿园来玩,我们要用好吃的东西来款待他们呀,谁知道小金鱼喜爱吃什么呢?〔鼓舞幼儿大胆猜想〕

2、〔出示小图片“小鱼虫”〕师:看,这是什么?〔告知幼儿这是“小鱼虫”〕是小金鱼最喜爱吃的。

3、师:小金鱼看见了小鱼虫,会怎么样来吃呢?请你用动作来告知我。

4、幼儿想象、表现小金鱼吃小鱼虫的样子。

5、老师表演、小结“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请你做做“啊呜一口”是什么样子的?

6、跟老师一边表演一边朗诵:“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五、学习朗诵儿歌的最末一句“欢高兴喜抿起了小嘴巴。”

1、师:现在,小金鱼的肚子吃饱了,猜猜看,它感到怎么样呢?〔兴奋、欢乐、笑了〕

2、理解“欢高兴喜”的意思:还有一个好听的词语也是表示一个人很快乐,叫“欢高兴喜”。〔幼儿跟说〕

3、师:小金鱼欢高兴喜吃饱了肚子,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想〕

4、老师表演动作,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老师表演的动作,老师小结:“欢高兴喜抿起了小嘴巴。”幼儿在动作中跟老师朗诵这一句话。

六、观赏老师完整地、有表情、有动作的朗诵一遍儿歌。

七、幼儿佩戴小金鱼的头饰,随着好听的音乐,采纳不同的形式跟老师学习朗诵儿歌:

1、集体跟老师边朗诵边做动作。

2、分男女幼儿朗诵表演。

3、幼儿分成“金鱼、小鱼虫”进行朗诵表演活动。

4、把儿歌朗诵给小金鱼听,完后问问小金鱼:“小金鱼,我念得好听吗?”

5、进入“小池塘”进行表演、朗诵活动。

七、幼儿相互之间拍拍肚子、比比谁的肚子吃得饱、吃得大?表现出可爱的模样。引导幼儿去喂食小金鱼,活动结束。〔结束后,老师可以任意播放《小金鱼》的歌曲录音,激励幼儿参加下一个活动的爱好。〕

附儿歌:

小金鱼

小金鱼,眼睛大,

游来游去不说话。

看见了小鱼虫,

啊呜一口吃掉它,

欢高兴喜抿起了小嘴巴。

小班儿歌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喜爱这首儿歌,感受春天来到万物生长的美。

2、理解儿歌内容,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儿歌。

3、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二、活动重难点:

1、感受春天的没,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三、活动预备:

1、视频:《花儿开,草儿长》;

2、活动课件:《可爱的春天》。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感受春天万物生长的美。

——春天来了,花儿草儿睡醒了,他们开始渐渐长大。

〔二〕初步观赏儿歌以及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老师完整朗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这首可爱的春天里,来了很多好伙伴,它们都是谁呢?

2、观看课件《可爱的春天》,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春姑娘请来了哪些好伙伴?〔依次涌现花儿、草儿、青蛙、鸟儿、蜜蜂〕

3、尝试加入动作,肢体表现儿歌内容。

——春天里的'花儿〔草儿……〕是什么样的?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花儿,加入动作来念儿歌吧。

〔三〕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1、观看课件,集体完整念儿歌。

2、师幼分组,学念儿歌。

——老师和你们合作,谁先念谁后念?

3、加入动作,集体完整念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感受诗歌中描写的意境。

2、了解月亮从初一到十五的改变。

3、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通过观测图片,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预备:

1、六张月亮圆缺不同的图片。

2、课前请幼儿对月亮进行观测。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有时落在山腰,又是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想把镰刀。〔谜底;月亮〕

二、谈话活动;“你知道的月亮”。

1、调动幼儿已有阅历,结合自己的观测记录,说一说自己以前见过的月亮是么样子的。

老师;

〔1〕你在哪里见过月亮?

〔2〕你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将月亮进行分类,按月量的改变进行排序。

三、观赏儿歌《看月亮》。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谈话:儿歌里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把你的发觉和感受跟四周的同伴说一说。

四、学习儿歌《看月亮》。

1、幼儿看图片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再次观赏儿歌,充分想象有月亮的夜晚。

4、鼓舞幼儿和同伴之间相互沟通自己的想象和感受。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儿歌中的内容。

儿歌:

初一一根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眉毛,

十五十六圆又圆。

活动反思:

幼儿有好动的特点,假如两手空空地上课,肯定会索然无味。因此我结合本课的特点,自制了月相图,能活动的板条,美丽的课题,圆圆的月亮形的字卡,小猴捞月亮的挂图。每一次在黑板上展示这些教具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了幼儿的留意力。

为了让幼儿体会月亮每天都在变的特点,我还设计了可以改变的小月亮,让每一个幼儿都动手来变一变,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也带动了幼儿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小班儿歌教案篇4

一、活动内容: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二、活动预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假设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宁静、恬美的氛围。

老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恳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老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恳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老师用恳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末,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老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老师号召全体小伙伴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留意声音要保持全都。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老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用温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当怎么样恳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畅,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伙伴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老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宁静地睡觉,再提示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四、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宁静、恬美的氛围。

2.探究用温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留意与同伴协调全都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小班儿歌教案篇5

小班儿歌教案《圆圆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连贯的说出儿歌的内容。

2、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理解并朗诵儿歌内容。

3、鼓舞幼儿积极参加游戏,体验儿歌琅琅上口的特色。

【活动预备】

皮球铃鼓等图片,瓶盖,镜子等圆形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圆形图片:这是一个奇妙的.圆,它会变魔法,他能变成许多东西,我们一起说:圆圆圆。

二、基本部分。

1、以问答式学习儿歌,同时丰富词汇:铃鼓,挂钟。

小伙伴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的吗?〔出示一些事前预备的圆形物品图片〕引出儿歌需要的图片。

〔对于铃鼓,挂钟等幼儿不熟识的词汇,要带领幼儿朗读〕

〔引出图片后〕现在我们知道皮球,铃鼓,挂钟,盘子

都是圆的了,我们一起来说:皮球圆圆,铃鼓圆圆,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最末引出橘子,大家来看看句子是什么外形的?〔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2、教室先朗读一遍儿歌,再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来一遍。

3、为儿歌取名。

师:我们说的都是什么外形的东西?那这首儿歌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4、改编儿歌: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编吧。〔拿出刚刚运用过的物品〕

三、结束部分。

扩散阅历。

师:除了儿歌里说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我们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圆的东西,然后把它编到儿歌里去吧!

儿歌:《圆圆圆》

圆,圆,圆。

皮球圆圆,铃鼓圆圆。

挂钟圆圆,盘子圆圆。

看看橘子,还是圆圆圆!

小班儿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五官歌》,能用自然的声音较精确地唱歌。

2.通过看动画、玩蒙眼画五官的游戏理解、记忆歌词。

3.积极参加游戏,体验通过游戏学唱歌曲的欢乐。活动预备:

1.PPT、小黑板4个、白板笔4支、白板擦1个、眼罩4个、伴奏音乐。

2.曲谱《五官歌》〔附〕。

活动过程:

1.倾听老师范唱,初步感知歌曲

(1)老师范唱歌曲。

——歌里唱了什么?〔头、眼睛、鼻子、嘴巴??〕

(2)老师边画边范唱歌曲。

——这次刘老师一边唱一边把歌里的内容画出来,请你们认真看哦!

(3)老师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

——歌里的五官都做了哪些动作呢?

(4)初步感知理解歌词。

——。际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吗?

2.学唱歌曲《五官歌》

(1)边唱边演示PPT〔小男生头像〕。

——刚才我听到有的小伙伴都想唱了,看看我们唱过以后有什么奇妙的事发生。

(2)边唱边演示Pryr〔小女生头像〕。

——变出什么啦?我们再来唱唱,看看还能变出什么?

(3)边唱边演示PPT〔小猫头像〕。

——这次又变出谁啦?还想变吗?

(4)出示PPT〔小兔头像〕。

——你们猜接下来会变出谁呢?究竟是谁呢?用我们的歌声把他变出来吧。

3.游戏“哈哈五官”

请个别幼儿玩蒙眼画五官的游戏,其他幼儿边唱边看。

活动反思:

1.设计意图

歌曲《五官歌》旋律精美、内容生动,在简短的几句歌词中呈现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初听这首歌曲,感觉比较简约,但每一句后面有对五官的功能的描述,这对孩子而言学习起来会略有挑战,所以用PPT和蒙脸绘画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确定了情感立场、技能方面的目标。依据活动目标将活动的重点放在通过各种策略有效地学唱歌曲,并

体会其中的乐趣。

3.教学策略

(1)促进师幼之间互动。

《纲要》指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老师着重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热忱,且能有效回应幼儿。

(2)游戏化歌颂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

在日常音乐活动中,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使幼儿感受到愉悦的审美享乐,他们很简单对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忱和爱好。但这种热忱和爱好多属于浅层爱好,往往带有心情色调,且这种爱好简单转移,易于波动。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将幼儿原有的兴致深化,将表面热忱转化为主动从事音乐活动的深层推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幼儿喜爱音乐,渐渐学会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是值得思索的问题。本次活动中,我们努力做到采纳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满意幼儿的新奇心,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唱歌。

4.教学环节

(1)谈话引出范唱——培育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擅长倾听、乐于观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习品质,在第一遍范唱的时候,请幼儿带着问题认真倾听,培育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2)理解歌曲——用多种方式感受歌曲。

依据幼儿的.详细形象思维及语言进展的特点,活动中采纳边听边画、动作提示、念白歌词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听觉、视觉、动觉等多通道的学习,引导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

(3)学唱歌曲——用PPT激发新奇心。

用充斥趣味的课件激发幼儿歌颂的爱好。在每一次的演唱后变出一个形象,如小男孩、小猫、小兔子等,让幼儿对每一次的歌颂都充斥想象和期盼。

(4)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欢乐。

幼儿合作游戏,请个别幼儿蒙起眼睛来画画,其他幼儿用歌声来提示画画的人。在这种合作游戏的情境下,幼儿开心地歌颂,并体会幽默诙谐的心情。采纳蒙脸绘画的方式边玩边学,主要是为了增加学唱的爱好,歌词可以提示绘画的先后顺次,同时,这种形式又有别于平常的绘画,给幼儿带来意外的惊喜。

备注:本教案由好老师淘宝店提供,更多精彩优质课,请登入好老师淘宝店观看。好老师淘宝店让您的教学更精彩!

小班儿歌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新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那么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迷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爱好,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究影子的神秘。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预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伙伴。”

师:小伙伴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争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爱好——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老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舞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末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舞幼儿争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小班儿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开锁》

2、掌控开锁的两个不同的节奏╳╳╳╳○

3、学习音乐游戏,了解游戏的玩法。

教学预备:

锁2把,钥匙假设干,锁图片人手一个,钥匙道具2把,幼儿有过玩锁的阅历

教学过程:

一出示金锁、银锁激发幼儿爱好。

1、设置场景金锁、银锁找不到钥匙正在难过,激发幼儿援助金锁、银锁查找钥匙的爱好。

2、学习期盼锁打开而没有打开时的〔╳╳○〕的咔嚓声和锁打开时〔╳╳〕的咔嚓声,体验两种不同的节奏。

在幼儿查找钥匙的同时老师清唱歌曲伴奏,在找到与找不到的循环中体验两种节奏。表达两种不同的心情,找不到时〔╳╳○〕绝望,找到了〔╳╳〕兴奋。

3、学一学

老师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拍出这两个节奏。老师提炼,反馈,全体幼儿协作着表情跟学1-2次。

4、游戏:。

游戏1听节奏做动作

游戏玩法:幼儿两手相扣做一把锁,听老师发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锁开了,手打开;没打开锁,手不动。〕。

游戏2学一学节奏

游戏玩法:看老师做不同的手打开和没打开动作,幼儿发出不同的节奏相对应。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完整范唱一遍,提问:

你听见了几个咔嚓?

他们都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老师范唱第二遍,要求幼儿在强拍处做拍手动作。

3、幼儿轻声用"啦"来哼唱,咔嚓处仍用咔嚓。

4、幼儿整体学唱。

小班儿歌教案篇9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欢乐。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二、活动预备

自制课件。

三、活动过程

①以手指变魔术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师:〔老师握紧拳头〕:“你们知道我手里藏着什么吗?这里头藏着我的一家。〔老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师:有几个手指呀?一起数一数,12345。

师:这5个手指,它们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分析:组织幼儿做一做,说一说,数一数,有效激发了幼儿观看手指头变魔术的爱好。〕

②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师:魔术表演开始,妈妈的手指伸出来,〔老师伸出一个手指〕想一想一个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会变出什么呢?一起看看〕

师: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我们也来学念咒语变魔术,五个手指全躺下,妈妈伸出来:〔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二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师:看看究竟会变出什么?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师:三根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学说语句三根手指头变成**〕

〔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分析:第二环节分段学习儿歌,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课件,先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再让幼儿观测动画说一说手指变成什么,并动手学一学,念一念,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轻松掌控这那么手指游戏。〕

师:四根手指头又会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

师:看看究竟会变出什么?

师:四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呀?看它身上有许多颜色,四个手指头变成花蝴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