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杜甫的创作历程(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一)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35岁以前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意思是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高适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创作的准备期: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二)长安十年时期746-755(35-44岁)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李林甫担心会有士子在对策时指斥自己的奸恶行为,便对玄宗道:“这些士子都是些卑贱愚聩之人,恐怕会胡言乱语扰乱圣听。”他建议让郡县长官先对士子加以甄选,将其中优秀者送到京师,在御史中丞的监督下,由尚书省覆试,将名实相副者推荐给皇帝。最终,送到京师的士子被考以诗、赋、论,结果没有一人合格。李林甫便向玄宗道贺,称民间再没有遗留的人才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不幸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国忧民——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三)战乱流离时期756-759
45~48岁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四)漂泊西南时期760-7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节奏:
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语言韵律屈折有力—沉郁顿挫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多么遗憾,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悲凉。
鸟飞回: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诗人联想到自己的艰难处境,鸟可以飞回,诗人却有家难回孤独无依漂泊痛苦意境:雄浑高远而凄凉首联渚清:渚是江中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又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称为渚清沙白:冷色调的白沙与前面的“清”构成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
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颔联
韶光易逝,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长江不尽,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和我一样命运多舛chuǎn
。壮志难酬?面对生命的短暂,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chuàng
。但虽凄苦冷落却并不消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选取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萧萧的落叶、滚滚的长江”等8种意象,渲染出了苍凉阔大、凄清肃杀的氛围。
首联和颔联作者精选了一系列意象,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将所要抒发之情凝聚于所绘之景中,借景抒情。总结说说颈联对仗工整之处。在朗读时哪些字应重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读:万、悲、常、百、多、独宋代罗大经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愁苦之情,试着给它们归类。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登台,求长寿;独登台,无亲朋也。羁旅之思暮年之叹孤独之愁疾病之痛颈联
从“万里”、“作客”、“百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深秋、离乡万里、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chōng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①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②苦,是什么意思?“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地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这愁闷可要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尾联③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眼为“悲”。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写景首联仰望云天秋风俯视江水渚洲颔联仰望无边落叶俯视不尽江水(扩大了视野)抒情颈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尾联苦恨霜鬓新停酒杯情感蕴藏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欣赏格律此诗在句式上的特点:明确: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哀)。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颈联和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艰难苦恨”,一个多年飘泊,孤苦无依,鬓发斑白,年迈多病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总结①内容上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这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发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显得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本首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第一”,你认为他有什么特色?②情感上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的。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展现了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冲缓了这段悲情。
③结构上回环照应。一、三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二、四两句(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江景,五、七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写悲苦,六、八两句(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多病。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抒情,由“悲秋”而致“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秋韵欣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陶渊明《酬刘柴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代合同协议
- 门脸房贷款买卖合同协议
- 项目值班车租赁合同协议
- 防疫租用酒店合同协议
- 雇请保姆带小孩合同协议
- 项目分包合同解除协议
- 集装箱别墅采购合同协议
- 项目合同和补充协议
- 青岛餐饮加盟合同协议
- 门面房招租合同协议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答辩论文答辩PPT模板
- 乒乓球-循环赛积分表人-人
- HIV实验室SOP文件-新版
- 孤独症儿童评估填写范例(一表两图)
- 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
- (4.3.1)-3.3我国储粮生态区的分布
- 辽宁盘锦浩业化工“1.15”泄漏爆炸着火事故警示教育
- 2023年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方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包装的学问》课件
- 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4 Lesson 11 Online Time 课件(30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