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作业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1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作业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2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作业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3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作业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4页
(衡水万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作业 必修3-人教版高三必修3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综合测试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ISTNUMOutlineDefault\l3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LISTNUMOutlineDefault\l3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说:“中国是举世界最优美、最古老、人口最广大众多、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的信徒,信奉儒家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看法C、儒家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致之处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了影响LISTNUMOutlineDefault\l3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LISTNUMOutlineDefault\l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LISTNUMOutlineDefault\l3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LISTNUMOutlineDefault\l3“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①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②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③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④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LISTNUMOutlineDefault\l3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主旨认为黄宗羲的思想A.根本没有跳出儒家思想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C.与现代思想不符,没有创新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LISTNUMOutlineDefault\l3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LISTNUMOutlineDefault\l3在中国明清启蒙思想家轰轰烈烈批判儒学至尊地位的时候,而西欧启蒙思想家却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尤其对孔子崇拜有加。两者出发点的相似之处是()A.为后来民主革命作思想动员B.批判君主专制的需要C.表达出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LISTNUMOutlineDefault\l3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现代的自然研究,和整个近代史一样,是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算起,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由于当时我们所遭遇的民族不幸而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他认为这个时代应该是A.“发现人”的时代B.“信仰自由”的时代C.“理性”时代D.“科学”时代LISTNUMOutlineDefault\l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B.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中世纪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处有:①基督教神学统治②城市的自治③大学的兴起④等级君主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LISTNUMOutlineDefault\l3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Wilhelm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LISTNUMOutlineDefault\l3“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LISTNUMOutlineDefault\l3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C.意大利因此失去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LISTNUMOutlineDefault\l3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LISTNUMOutlineDefault\l3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LISTNUMOutlineDefault\l3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LISTNUMOutlineDefault\l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LISTNUMOutlineDefault\l3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奇器图说》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有可能出现的是①该书吸收了伽利略研究成果②该书介绍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③后来的中国学者对该书不予重视乃至贬斥④该书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现象A.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LISTNUMOutlineDefault\l3“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LISTNUMOutlineDefault\l3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C.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D.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LISTNUMOutlineDefault\l3有人说,“牛顿是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下列关于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是①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数学化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③伽利略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奠基者④经典力学体系是两人通力合作的成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LISTNUMOutlineDefault\l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LISTNUMOutlineDefault\l3“……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认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A.彼特拉克 B.牛顿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LISTNUMOutlineDefault\l3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LISTNUMOutlineDefault\l31915年陈独秀在《法兰西与近世文明》中说:“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毋庸讳言者也。”这表明陈独秀A.对资本主义深刻揭露,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表明了其无产阶级立场C.其思想已受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D.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所怀疑LISTNUMOutlineDefault\l3民国十二年孙中山发表一篇演说:“民国成立到今日已经十二年了。这十二年中没有一天没有变乱。这个变乱不已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简单的说就是新旧潮流的冲突……旧思想是妨碍进步;总是束缚人群的。我们要求人群自由,打破进步的障碍,所以不能不打破旧思想。今天要请诸君来打破旧思想究竟用什么标准呢?大略的讲便是拿一个主义做标准。”孙中山的话表明当时中国社会A.各种思潮激荡,新旧潮流冲突B.人们普遍信奉旧三民主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C.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成为“标准”D.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成为“标准”LISTNUMOutlineDefault\l3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LISTNUMOutlineDefault\l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LISTNUMOutlineDefault\l3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LISTNUMOutlineDefault\l3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LISTNUMOutlineDefault\l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ABCDLISTNUMOutlineDefault\l3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模式(百日维新)——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LISTNUMOutlineDefault\l3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LISTNUMOutlineDefault\l3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B.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干革命全新内容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其思想体系体现现了民主共和革命的意识形态LISTNUMOutlineDefault\l3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LISTNUMOutlineDefault\l3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南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就已经攻克[]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D.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得到解决LISTNUMOutlineDefault\l3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发展才是硬道理”方针的提出 B.“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提高LISTNUMOutlineDefault\l3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LISTNUMOutlineDefault\l3欧洲某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一个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压迫,遭政府处死的故事。后来一位音乐家将之谱成歌剧公演,赢得观众热烈回响。公爵被视为民族英雄,激发当地人民起来反对统治者。下列作品中与该部作品所反映的思潮相一致的是ABCDLISTNUMOutlineDefault\l3有艺术家主张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为此,他们坚持户外写生。这种主张属于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LISTNUMOutlineDefault\l3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LISTNUMOutlineDefault\l3《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堂吉诃德》D.《西风颂》LISTNUMOutlineDefault\l32013年7月,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两幅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右图是展品之一《花瓶边的男人女人,半身像》)。不少观众都在毕加索面前败下阵来,直呼“看不懂”,觉得沮丧,摇着头离去。与之相似,下列西方艺术作品中观众最可能“看不懂”的是A.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B.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C.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D.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LISTNUMOutlineDefault\l3音乐电视起源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就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

LISTNUMOutlineDefault\l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LISTNUMOutlineDefault\l3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不知秦之亡,不封建亡,封建亦亡;而封建之废,固自周衰之日而不自于秦也。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1)材料一中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该观点的政治背景。他的观点与柳宗元有何相同点?(3分)(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3分)LISTNUMOutlineDefault\l3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材料二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成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请答题:(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3分)(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材料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LISTNUMOutlineDefault\l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二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卢梭材料四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弊端的批评。(2)分别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分析两人所处的相似政治背景(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4分)(4)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LISTNUMOutlineDefault\l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矣。”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