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掺杂钛锆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还原NO-x的实验研究_第1页
铈掺杂钛锆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还原NO-x的实验研究_第2页
铈掺杂钛锆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还原NO-x的实验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铈掺杂钛锆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还原NO_x的实验研究宽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sub>x</sub>技术目前在火电脱硝领域具有明显的工业价值,而稀土掺杂催化剂在中低温脱硝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V2O5/TiO<sub>2</sub>为基础,利用HRTEM、BE1、XRD、NH<sub>3</sub>-TPD、H2-TPR、DRIFTS等表征手段,研究铈锆改性对脱硝催化剂改性作用,同时对催化剂反应机理和S0<sub>2</sub>、H<sub>2</sub>O中毒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发现Zr02改性Ti02得到ZrTiO4复合氧化物,载体呈非晶状态,比表面积较大。Ce02能够促进H2-TPR还原峰增强并向低温移动,NH<sub>3</sub>-TPD显示催化剂由中强酸及强酸吸附中心移至低温的弱酸中心,进而促使催化剂在中低温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少量V205的负载对于催化剂在高温区域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优选发现V-0.2Ce/Ti-Zr表现出最好的脱硝活性。NH<sub>3</sub>漫反射原位红外结果显示Ce02负载后催化剂的NH<sub>3</sub>吸附能力增强,同时出现活性中间物质-NH2,促进NH<sub>3</sub>-SCR反应。对V-0.2Ce/Ti-Zr进行NH<sub>3</sub>-SCR活性测试发现,NO<sub>2</sub>比NO更易被还原,O<sub>2</sub>的存在可以促进NO转化为N02,与此同时NO<sub>x</sub>在催化剂表面具有更强的吸收峰,此时主要存在单齿硝酸盐和硝基类物质的吸附,且难以脱附。相比于NO,NH<sub>3</sub>具有更强的竞争吸附能力。催化剂经NO+02预吸附后通入反应组分NH<sub>3</sub>+NO+O<sub>2</sub>,活性持续下降,相反,NH<sub>3</sub>预吸附后脱硝活性能够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推测是由于NO<sub>x</sub>在催化剂表面以单齿硝酸盐和硝基类物质吸附,占据催化剂活性位,NH<sub>3</sub>吸附能力变弱,从而抑制NH<sub>3</sub>-SCR反应,催化活性降低。综合发现催化剂主要遵循E-R反应途径,NH<sub>3</sub>的预吸附对于整个反应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此类催化剂可以通过NH<sub>3</sub>的预吸附防止NO<sub>x</sub>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难以脱附的单齿硝酸盐和硝基类物质,避免催化剂活性的降低。S0<sub>2</sub>和H<sub>2</sub>O的存在催化剂活性产生较大影响。活性测试表明S0<sub>2</sub>浓度较低时,V-0.2Ce/Ti-Zr催化剂较为稳定,脱硝活性基本无变化,SO<sub>2</sub>含量升高,催化剂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S0<sub>2</sub>和H<sub>2</sub>O同时存在催化剂活性降低显著,且无法恢复至原有水平,对V-0.2Ce/Ti-Zr和V-0.3Ce/Ti-Zr中毒后催化剂进行温度-活性测试发现在高温300℃~450℃区域活性升高,中低温活性则降低,XRD结果显示此时主要是催化剂表面Ce(SO4)2的生成导致Ce02氧化还原能力降低,V205开始发挥活性组分的作用,Ce02含量越高,催化剂中低温活性所受影响越小BET结果显示催化剂中毒程度较深时,孔径分布向介孔及大孔范围移动,可能是(NH4)2SO4的生成阻塞催化剂孔道,导致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NH<sub>3</sub>吸附变弱,活性降低。中毒催化剂的NH<sub>3</sub>吸附能力均减弱,对S0<sub>2</sub>中毒催化剂对比发现,S0<sub>2</sub>含量升高,催化剂的NH<sub>3</sub>吸附能力增强。对新鲜催化剂进行S0<sub>2</sub>+02预吸附,而后采集NH<sub>3</sub>吸附红外谱图发现相比于初始状态,NH<sub>3</sub>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此时主要是S0<sub>2</sub>的存在促进Ce4+被还原为Ce3+,催化剂氧缺位增多。S0<sub>2</sub>分别与NH<sub>3</sub>、NO,的竞争吸附研究发现SO<sub>2</sub>存在时NO<sub>x</sub>相比于NH<sub>3</sub>存在更强的吸附,而催化剂经S0<sub>2</sub>+02预吸附后,通入反应气体NH<sub>3</sub>+O<sub>2</sub>+NO+SO<sub>2</sub>的红外谱图显示此时NH<sub>3</sub>的吸附能力依然强于NO<sub>x</sub>。宏观暂态实验结果表明802+02预吸附的催化剂活性与NH<sub>3</sub>预吸附催化剂相差不大。微观稳态红外谱图显示常温(25℃)时,S0<sub>2</sub>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能力较弱,温度升高,同时S0<sub>2</sub>浓度较高时,NH<sub>3</sub>吸附增强,因此推测此时在催化剂表面Ce3+含量较高,可以解释催化剂在600ppmSO<sub>2</sub>中毒时活性升高速率大于400ppmSO<sub>2</su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