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学案_第1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学案_第2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学案_第3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学案_第4页
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计算题物理计算题是历年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得到理想的分值,应做到细心审题、用心析题、规范答题.技巧1细心审题,做到一“看”二“读”三“思”1.看题“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看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不能错看或漏看题目中的条件,重点要看清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括号内的附加条件等.2.读题“读题”就是默读试题,是获取物理信息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不管试题难易如何,一定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默读一遍,逐字逐句研究,边读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思题“思题”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清楚各物理过程的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等,进而得出解题的突破口.典例1某工厂为实现自动传送工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传送装置,由一个水平传送带AB和倾斜传送带CD组成.水平传送带长度LAB=4m,倾斜传送带长度LCD=4.45m,倾角为θ=37°.传送带AB和CD通过一段极短的光滑圆弧板过渡.AB传送带以v1=5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CD传送带静止.已知工件与两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将一个工件(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A点处.已知sin37°=0.6,cos37°=0.8.(1)工件从A端开始第一次被传送到CD传送带上,求工件上升的最大高度和从开始到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2)要使工件恰好被传送到CD传送带最上端,求CD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的速度v2的大小.(v2<v1)【教你审题】【答案】(1)0.75m1.8s(2)4m/s【解析】(1)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1,速度增加到v1时所用时间为t1,位移大小为s1,则由受力分析(图甲)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1=mg,f1=μN1=ma1,解得a1=5m/s2t1=eq\f(v1,a1)=1s,s1=eq\f(1,2)a1teq\o\al(2,1)=2.5m由于s1<LAB,工件随后在传送带AB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端,则匀速运动的时间t2=eq\f(LAB-s1,v1)=0.3s工件滑上CD传送带后在重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2,速度减小到零时所用时间为t3,位移大小为s2,则由受力分析(图乙)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2=mgcosθ,mgsinθ+μN2=ma2解得a2=10m/s2,s2=eq\f(0-v\o\al(2,1),-2a2)=1.25m,h=s2sinθ=0.75m,t3=eq\f(0-v1,-a2)=0.5st=t1+t2+t3=1.8s.(2)CD传送带以速度v2顺时针运转,工件滑上CD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v2,滑动摩擦力沿CD传送带向下,工件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仍为a2;当工件的速度减小到小于v2时,滑动摩擦力沿CD传送带向上,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设此时工件的加速度大小为a3,两个过程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3和s4,则由运动学公式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a2s3=veq\o\al(2,2)-veq\o\al(2,1),mgsinθ-μN2=ma3,-2a3s4=0-veq\o\al(2,2),LCD=s3+s4,解得v2=4m/s.技巧2用心析题,做到一“明”二“画”三“析”1.明过程“明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在审题获取一定信息的基础上,要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运动过程进行剖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景,确定每一个过程对应的物理模型、规律及各过程间的联系.2.画草图“画草图”就是根据题中各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充分想象、分析、判断,在草稿纸上或答题纸上画出草图(如运动轨迹图、受力分析图、等效图等)以展示题述物理情境、物理模型,使物理过程更加直观、物理特征更加明显,进而方便确定题给条件、物理量与物理过程的对应关系.3.析规律“析规律”就是指在解答物理计算题时,在透彻分析题给物理情境的基础上,灵活选用规律.如力学计算题可用力的观点,即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也可用能量观点,即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立求解.典例2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甲的速度v0.(3)若甲仍以速度v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答案】(1)0.4m(2)2eq\r(5)m/s(3)0.4m<x′<1.6m【试题分析】第(1)问可拆分为2个小题:①求乙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建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绳”模型规律:牛顿第二定律mg+Eq=eq\f(mv\o\al(2,D),R)②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x.建模:乙离开D点后做类平抛运动规律:2R=eq\f(1,2)eq\b\lc\(\rc\)(\a\vs4\al\co1(\f(mg+Eq,m)))t2,x=vDt第(2)问可拆为2个小题:③求甲、乙两球碰后乙球的速度大小.建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B→D过程)规律:动能定理-mg·2R-qE·2R=eq\f(1,2)mveq\o\al(2,D)-eq\f(1,2)mveq\o\al(2,乙)④求甲、乙两球刚碰后甲球的速度大小.建模:弹性碰撞模型规律:动量守恒定律mv0=mv甲+mv乙机械能守恒定律eq\f(1,2)mveq\o\al(2,0)=eq\f(1,2)mveq\o\al(2,甲)+eq\f(1,2)mveq\o\al(2,乙)第(3)问可拆分为3个小题:⑤设甲的质量为M,求甲、乙两球碰后,乙的速度vm的范围.建模:弹性碰撞碰撞规律:动量守恒定律Mv0=MvM+mvm机械能守恒定律eq\f(1,2)Mveq\o\al(2,0)=eq\f(1,2)Mveq\o\al(2,M)+eq\f(1,2)mveq\o\al(2,m)⑥求乙球过D点的速度v′D的范围.建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B→D过程)规律:动能定理-mg·2R-qE·2R=eq\f(1,2)mv′eq\o\al(2,D)-eq\f(1,2)mveq\o\al(2,m)⑦求小球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建模:类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运动x′=v′Dt【解析】(1)由乙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有mg+Eq=eq\f(mv\o\al(2,D),R)乙离开D点后做类平抛运动,有2R=eq\f(1,2)eq\b\lc\(\rc\)(\a\vs4\al\co1(\f(mg+Eq,m)))t2,x=vDt代入数据解得x=0.4m(2)在(1)的条件下,从B→D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2R-qE·2R=eq\f(1,2)mveq\o\al(2,D)-eq\f(1,2)mveq\o\al(2,乙)甲、乙两球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甲+mv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q\f(1,2)mveq\o\al(2,0)=eq\f(1,2)mveq\o\al(2,甲)+eq\f(1,2)mveq\o\al(2,乙)代入数据解得v0=2eq\r(5)m/s(3)设甲的质量为M,甲、乙两球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M、v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mv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q\f(1,2)Mveq\o\al(2,0)=eq\f(1,2)Mveq\o\al(2,M)+eq\f(1,2)mveq\o\al(2,m)联立解得vm=eq\f(2Mv0,M+m)又M>m,则v0<vm<2v0设乙球过D点时的速度为v′D,由动能定理得-mg·2R-qE·2R=eq\f(1,2)mv′eq\o\al(2,D)-eq\f(1,2)mveq\o\al(2,m)设乙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距B点的距离为x′,则x′=v′Dt联立以上各式解得0.4m<x′<1.6m.技巧3规范答题,做到一“有”二“分”三“准”1.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清晰明了,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是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包括:(1)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或状态的说明.(2)题中物理量要用题中的符号,非题中的物理量或符号,一定要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3)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分析出来后,要加以说明.(4)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要进行说明.(5)所列的矢量方程一定要规定正方向.(6)对题目所求或所问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且对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要进行说明.2.分步列式、联立求解解答高考试题一定要分步列式,因高考阅卷实行按步给分,每一步的关键方程都是得分点.分步列式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列原始方程,即与原始规律、公式相对应的具体形式,而不是移项变形后的公式.(2)方程中的字母要与题目中的字母吻合,同一字母的物理意义要唯一.出现同类物理量,要用不同的下标或上标区分.(3)列纯字母方程,方程全部采用物理量符号和常用字母表示(例如位移x、重力加速度g等).(4)依次列方程,不要方程中套方程,也不要写连等式或综合式子.(5)所列方程式尽量简洁,多个方程式要标上序号,以便联立求解.3.必要演算、明确结果解答物理计算题一定要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并明确最终结果,具体要注意:(1)演算时一般要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中推导出结果的计算式,然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要注意简洁,千万不要在卷面上书写许多化简、数值运算式).(2)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干中所列的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若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确定.(3)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采用国际单位),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4)字母式的答案中所用字母都必须使用题干中所给的字母,不能包含未知量,且一些已知的物理量也不能代入数据.(5)题中要求解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答案(尽量写在显眼处),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其方向.(6)若在解答过程中进行了研究对象转换,则必须交代转换依据,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不能答非所问.典例3(2019·安徽合肥二模)如图所示,直线y=x与y轴之间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1,直线x=d与y=x间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V/m,另有一半径R=1.0m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2=0.20T,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外,该圆与直线x=d和x轴均相切,且与x轴相切于S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从S点沿y轴的正方向以速度v0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经过一段时间进入磁场区域B1,且第一次进入磁场B1时的速度方向与直线y=x垂直.粒子速度大小v0=1.0×105m/s,粒子的比荷为eq\f(q,m)=5.0×105C/kg,粒子重力不计.求:(1)坐标d的值;(2)要使粒子无法运动到x轴的负半轴,则磁感应强度B1应满足的条件.【答案】(1)4m(2)0<B1≤0.10T或B1≥0.24T【试题分析】“抽象思维”eq\o(→,\s\up7(转化为))“形象思维”(1)“一带负电的粒子从S点沿y轴进入圆形磁场区域”在磁场B2中,由qB2v0=eq\f(mv\o\al(2,0),r),得r=1m=R(2)“经过……且第一次进入磁场B1时速度方向与直线y=x垂直”由(1)可知粒子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3)“要使粒子无法运动到x轴的负半轴”【解析】(1)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B2中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B2v0=eq\f(mv\o\al(2,0),r),解得r=1m=R粒子进入匀强电场以后,做类平抛运动,设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1,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1,则水平方向:x1=v0t竖直方向:y1=eq\f(1,2)at2=eq\f(vy,2)t,vy=at其中a=eq\f(qE,m),tan45°=eq\f(vy,v0)联立解得x1=2m,y1=1m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d=R+y1+x1=4m.(2)①设当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3时,粒子从电场垂直边界进入匀强磁场后,轨迹与y轴相切,粒子将无法运动到x轴负半轴,此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为r1,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r1+eq\r(2)r1=eq\r(2)d-e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