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入学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入学检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共同富裕"顾名思义,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富裕”,二是“共同”•"富裕”侧重经

济效率,强调“做大蛋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进入较为发

达国家行列。街量"富裕"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共同”

侧重社会公平,强调"分好蛋糕",要求我国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降到一

定水平之下,进入收入差距较为合理国家行列。街量“公平”的常用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

收入倍差等。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避免对共同富格的误读。常见的误读有三个;一是认为共

同富裕任务清单仅刺“共同”任务;二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三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

等富裕。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以下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首先,在任务清单上,既有“共同”任务,也有“富裕”任务。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探索“共同”的任务的

完成还有待加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但“富裕”仍是未完

成的使命。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方面“共同”国然是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富

裕”也不可忽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分好蛋糕”,同时仍要继续“做大蛋糕”。

其次,在进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有先后的富裕。把共同富裕片面理解为

同步富裕,不仅不是科学的态度,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在现实中也行不通。总书

记指出,我们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时间上会“有先有后”,“不

可能齐头并进"。

最后,在程度上,共同富格不是同等富裕,而是有差异的富裕。如果把共同富裕片面理

解为同等富裕,则不仅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

面影响。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

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

均主义”,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而是不网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

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

(摘编自郑伟《全面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

材料二:

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推进

共同富裕是在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要实现更为高远的战略目标。面对环境和目标

两者的新组合,我们需要深入准确研判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现状特征,特别是深刻把握这一

事业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形成回应方案提供逻辑起点。

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首先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在内外部经济环

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迫切需要进行转换,即从主要依靠要素密集投入的

粗放型方式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型方式,促使企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

关键的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实

践来看,高增长背景下形成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安排具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核”特征,这对

新发展动能的形成和扩展带来了明显挑战,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急需加快。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光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表现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发展成果分事的较大落差,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依然突出。以城乡差距为例,202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45倍,这

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更是超过10倍,城乡基本医疗、养老等公共

服务配置的落差也较为突出。这种分配差异不仅仅来源于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差异,也来

源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因素。除了工资收入,以城市房地产、金

融资产等为主要载体的资产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趋于增强,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普遍面临

着身份转换和城市融入问题。

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本质上是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基

于此,在实践中必须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过度强调机会公平,则公

平包含着“奖勤罚懒”的激励效应,从而与效率提升相一致,但这很可能导致结果的“贫富

悬殊”;如果过度强调结果公平,则公平包含的“平均主义”可能会对效率提升产生一定程

度的抑制,尽管人们在发展成果获取上的落差相对较小。在实践中,现阶段我国需要将公平

包含的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结合起来,警惕出现“公平抑制效率”或者“效率替代公平”这

两种情形,在公平和效率两者中进行任何一种“单项选择”都会影响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

这意味着我国的共同富裕制度和政策必须凸显组合特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全

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体现机会公平,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等体现结果公平。(摘编自高机《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主要看这个国家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否

合理。

B.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但“富裕”的最终目标仍未完成,

不可忽视。

C.要实现所有人都同时富裕起来,是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

现的。

D.“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差异的富裕,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富裕程度会有一定的

差异。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需要从主要依靠粗放型方式转向主要依靠

集约型方式。

B.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经济环境发生

转变的需求。

C.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依然突出,工资收入和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资产因素是影响差距的

主要因素。

D.要处理好机会公平的问题,可以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

途径来实现。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的一项是(3分)

A.《礼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

B.《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C.《论语》:“如用之,则吾从先进J

D.《周易》:"君子以哀多益寡,称物平施。"

4.立论和驳论是常见的议论方式,请结合材料一对其进行简要说明。(4分)

5.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缶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旗谱(节选)梁斌

严志和的心像铅块一样,又凉又硬,在胸膛里坠着,几乎要掉出来。一时觉得头脑沉重,

伸长胳膊搂着小肚,低下头去,合紧嘴巴,眼睛看不见什么,耳朵也听不见什么,一股劲向

前走。朱老忠在后头喊了他两声,也没听见。走到小木桥上,桥头站着一堆人,大睁着眼睛,

向第二师范那边望着。严志和倒背了手,不言不语地站了一刻。岗兵见聚的人太多了,端着

枪走过来,说:“走开!走开!有什么看头?还没见过死人的?"严志和斜了他一眼,心里骂着:

“好像疵狗,吃孩子吃红了眼了!"

他走着走着,看见眼前有一带高墙,像城墙一样高,有一个古式瓦楼大门。才低下头往

里走,不提防门前站着两个岗兵,兄他要进门,瞪起眼睛问:“干什么的?"严志和眨着眼睛

说:“想看看我的儿子,他被捕了。”岗兵不细问他,说:“也不看什么时刻,明儿再来!”岗

兵一唬,吓得严志和倒退了两步,溜湫着步儿(注:小碑步)走过去。昂起头看了看天,又看

看狱墙,叹口气说:“咳!墙比天还高啊……”心里一时挠痒,酸楚得难过起来.停住步站了

一会,抖了抖肩膀,使足了动,猛地跑过去。横着膀子,照准狱墙一扛,他想:“把墙扛倒,

兴许能见到江涛。“抬头一看,狱墙纹丝不动,倒把他碰了个倒仰跤,摔在地上,气得长眉

毛一乍一乍地扇动。严志和眼眶上嚼着泪水,愣着眼离开狱墙。沿着城墙根走到大南门,不

知不觉出了城,在南大桥上站了一刻,又沿着河边向西走。那里没有灯,黑黑的。他在一棵

柳树底下站住脚,解开纽扣,敝开怀让河风吹着他滚热的胸膛。

他蹲在地上,从腰带上摘下荷包,打火抽烟。把胳膊拄着膝盖,抬起头望着黑暗的天空,

摇晃摇见脑袋,说:“天哪!不许人们抗日,我们的祖国要亡了!”泪滴顺着鼻梁流下来,仄

耳细听着,河水冲击桥梁,哗哗地响着。

他又觉得,这一辈子活得实在不容易,如今祖国要亡了,要当亡国奴了!他心里气闷,

伸起脖子吐了口长气,拍拍胸膛,叹口气说:“唉!抗日的人有罪?实无天理!”对着黑暗的天

空笑了两声,把小褂子脱了下来,拎在手里看了看,放在地上。他想:“也许,我们的祖国

不会灭亡!江涛和运涛还会回来。”

停了一刻,听得河里水流声,水面上映着巡远的灯光,闪着一缕缕亮闪闪的影子。一合

眼晴,看见槐花开了,大公鸡在井桩上长鸣.江涛笑嘻嘻从堤岸上走下来,说:“爹!我来跟

你拔麦子。"严志和说:“好,你回来正麦热,助我减一点辛苦吧!”江涛脱下紫花小褂,说:

“好,看我拔得多快!”小伙子弯下腰拔麦,拔得飞快。涛他娘走出来,站在门台上说:“看

你,把孩子使坏了呢!”老两口子对着眼睛看着,同时笑了。

他这时睁开眼一看,是个梦境,从背后走过一个人来,把他拦腰接住,说:“志和!你在

这里?”他摇了一下脑袋,在黑影里仔细一看,是朱老忠。朱老忠拍了拍严志和的胸膈,责

备说:“咳!兄弟,叫我好找啊!”

严志和猛地愣住,心上糊涂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朱老忠一伸手,合住虎口攥住严志和

的手腕,说:“兄弟!你心里想的什么哩?”老头子挥起泪来,又说:“你就不想想,两个孩子

在监狱里,有谁去照管,你就忍心吗?"说着,连躁着脚蹲在地上,两只胳膊抱起头大哭起来。

严志和看朱老忠难过的样子,猛地照准胸口擂了两拳,说:“我混蛋!我傻了!这是做的什么

梦?"

朱老忠又站起身,说:“刚才你在前面走,我在后头跟着,追到店门口,进去一看,屋

里黑黑的。我又返身走出来,只差几步,就赶不上你了。找来找去,说什么也找不到你。我

在大桥头上停了一会,才无可奈何地顺着河边走过来……咳!原来你在这里!"他拉起严志和的

手向回走。河边柳树上有“伏凉儿”在叫,朱老忠摇摇头说:“唉!急死我了,急了我一身汗

哪!”一面说着,上了土坡走在马路上,路灯依然亮着。

两个人回到店里,朱老忠亲自拿灯去添了油来,点上,说:“来!快坐下歇歌吧!”他抬

起胳膊,擦了擦额上的汗,咕嘟起嘴,翘起小胡子。严志和发着呆,也不说什么,两只眼睛

发出惨淡的目光,直瞪瞪地看着那盏小油灯。灯光黑红,焰苗上升起黑色的烟缕,一点也不

光亮。两个人坐着,谁也不说一句话。小屋子里闷得不行,周围静静的,没有声音。朱老忠

走出房门,在院里歇了一刻。自从闹起二师事件,客人稀少了,几间破房子里都静着,店掌

柜在厨房里点起灯做晚饭。

严志和叹着气,哑了嗓子说:“咳!我心里真是难受!”他拿起烟袋,把烟锅插进荷包里,

摸索着装上烟,打着火镰取火。

朱老忠走进去,翘了翘小胡髭,说:“你难受,别人呢?”见严志和打不着火,朱老忠走

过去替他点上。

严志和说:“我总是想,我们是不会当亡国奴的!”

朱老忠说:“当然不会,回去我们就要宣传发动群众起来打日本人!”

严志和搓着手说:“好!你这么一说,我们又有路走了!”

朱老忠说:“当然有路走!”

严志和又摇摇头说:“反动派决心当卖国贼了,我们还是要打日本!”

朱老忠说:“当然是,打不败日本人决不罢休!”

严志和一听,伸起长胳膊在空中一划一划地,大笑一声,说:“好!我们就是这么办!”

严志和气愤地鼓动着胸脯,索索打抖,埋藏了几十年的仇恨,在肚子里翻腾起来。他穹

下腰,两只手拉着膝盖,摇摇胸膛,说:“咳!我们赶快拿起枪吧!”

(有删改)

[注]①运涛:严志和的大儿子,北伐军失败后被捕入狱。②二师事件:保定第二师范的爱国

青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遭到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严志和的小儿子江涛被捕入狱。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叙写严志和心情格外沉重,以至于对朋友朱老忠故意不理不睬。

B.“端着枪走过来”“瞪起眼睛问”等描写表现了岗兵凶神恶煞的形象。

C.严志和的两个儿子都因为参加革命而被捕人狱,这让年迈的他伤心欲绝。

D.小说结尾暗示着革命陷人低潮后,一场如火如茶的武装斗争正在酝酿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客观地展现了儿子江涛被捕后,父亲严志和的心路历程。

B.小说插叙部分,严志和梦见江涛回来,以“槐花开了”“大公鸡在井桩上长鸣”衬托哀情。

C.小说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又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D.小说语言朴实,通俗,生动又浑厚;写景叙事,干净利落;刻画人物,富于个性化。

8.小说节选部分表现了朱老忠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9.《红旗谱》的主题表现了农民由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发展过程,本文节选部分也可窥见

一二.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新州司马卢杞遇赦,移吉州长史,谓人曰:“吾必再入。”来几,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

刺史。给事中袁高应草制,执以白卢翰、刘从一日:“卢杞作相,致銮典播迁,海内疮痰,

奈何速迁大郡!愿相公执奏。”翰等不从,更命他含人草制。乙卵,制出,高执之不下,且奏:

“杞极恶穷凶百辟疼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上不听。补阔陈京、赵需等上疏Eh

“杞三年撞权,百揆失叙,天地神祇所知,华夏、蛮辆同弃。倘加巨奸之宠,必失万姓之心。”

丁巴,袁高复于正牙论奏。上日:“杞已再更赦。"高曰:“赦者比原其罪,不可为刺史。”陈

京等亦争之不已,曰:“杞之执政,百官常如兵在其颈。今复用之,则奸党皆唾掌而起。”上

大怒,左右辟易,谏者稍引却。京顾日:“赵需等勿退,此国大事,当以死争之。”上怒稍解。

戌午,上谓宰相:“与杞小州刺史,可乎?"李勉曰:“陛下欲与之,虽大州亦可,其如天下失

望何!”壬戍,以杞为澧州别驾。使谓衰高曰:“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又谓李泌Eh”朕

己可袁高所奏O"泌日:“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桓、灵;今承德音,乃尧、舜之不逮也!m

上悦,杞竟卒于澧州。

四年春二月,李泓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日:

“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客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

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

倘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颇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

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杞极恶A穷凶B百辟疾之C若仇D六军思E食F其内G何H可复用

I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赦者止原其罪"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两句中的“止”意思不同。

B.“上怒稍解”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解”意思不同。

C.“陛下欲与之”与“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

D.“朕己可袁高所奏”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杞在遇到大赦调任吉州长史时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人狱,然而不久后

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

B.应命起草诏书的袁高反对让卢杞担任饶州刺史,他找到宰相卢翰、刘从一并明确地表明自

己反对的理由,希望二人能够坚持上奏。

C.陈京、赵需等上表,认为卢杞独掌大权三年之久,祸乱朝政,罪行很大,如对卢杞这样的

巨奸加以宠幸,将会失去天下百姓的心。

D.卢杞当政之时,百官常常内心深感恐惧,感觉随时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这也是陈京等人

极力反对再次起用卢杞的一个重要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使谓袁高日:“朕徐思卿言,诚为至当。”(4分)

(2)累日外人窃议,比陛下于拉、灵;今承德音,乃尧、彝之不逮也!(4分)

14.四年春二月,在与唐德宗谈论卢杞时李泌是从哪几个方面答复的?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视子花。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委桑又插田。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首句就透出山村风味,选取典型意象“鸡鸣”“一两家”。“鸡吗”和人家是村居特征

之一.

B.王诗写诗人雨天经过山村,只见村民们都在忙农活,诗人闲得无脚,只好欣赏庭院中的桅

子花。

C.翁诗中“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一“绿”一“白”,色彩明丽,都是静景描

写。

D.翁诗末句中“蚕桑”“插田”分别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白满川"。“了”和“又”极富

表现力。

16.有人说,这两首田园诗将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李煜《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两句是

"▲,▲

(2)杜甫《登岳阳楼》中,“一"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

荒马乱、战火纷飞;诗人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3)《《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

▲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孟郊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围,韩愈总是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予他①—的美心。孟郊每

有控折,韩愈总是以诗文相勉。798年2月,韩愈作《醉留东野》,全诗令人动容,韩愈也是

心气高傲的人,从不轻易赞许别人,但对孟郊,则愿意“低头拜东野”。他把自己和孟郊的

关系,定位成李白与杜甫的关系,可见韩念早就有与孟郊一起称雄诗坛的愿望。“韩孟”张

句,塔称②806年是两人联句的高峰期,流传王今的有14首之多。这一年,韩愈刚刚从

贬调地被召回长安,两人久别重进,经常聚会吟诗。

“联句”,不仅需要联句或心灵相通,更需要高超的技巧,…美于主题的把握和韵味的营

造,都能心领神会。古人在花前月下实饮场合往往喜欢联句,扃然相进,偶尔为之,可能难

免有应酬之作,但是,“韩孟”这样成为固定的“联句搭挡”,创作了大量联句住,到必定是

一③,心心相印的结晶。“韩孟联句”,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则词语,不得

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长时间独自探寻幽微的人性,即使是对于强健的心灵来说,也是考验。为了缓解写作中

巨大的精神压力,村上春树开始跑步,日日十公里,坚持了二十余年。①为村上春树的

这份放松保鲜。在向前奔跑时,他炮不构思情节,亦摒除一切生活的杂念,只观察云彩的形

状,感受河畔温润的雾气。渐渐地,他发现,在身体经历长距离奔跑的疲意后,人才能心平

气和地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个人总有自己理解不了的情感,笔力无法描绘的体验。认

识到自己是个能力有限的凡人,作家才不会陷入创作者的狂妾。于是,孤独、静默的长跑,

成为他最好的放松,每当写作将精神的弹赁拉至最紧绷的时候,一场酣杨淋漓的长跑,总能

让弹簧松弛下来。

普通人或许没有村上春树的意志力,但你会发现,②——一在韦应物独处过的“野渡

无人舟自横"的溪洞之哗,在杜甫流连过的“桃花一簇开无主”的桃花丛旁,在王雌徘相过

的“空山新雨后"的山径上,在孟浩然拜访过的“绿树村边合”的村路上……腿在一步一步

往前迈,身体上的苦痛有一点点,但心境因此更平和,思维因此更自由,可以放空,③。

而无论想还是不想,总会觉得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渐渐明亮起来。正如陶渊明虽在“道狭草

木长”中步步艰难,却因“但使愿无违”而更加竖定。

20.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点处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无论你是否觉察,真理不会为之改变。

B.这次比赛很关键,你要把握好机遇。

C.你不要和他争辩了。

D.明天早上你和我一起去!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构成及其表达效果。(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道德经》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著名画家徐悲鸿

先生也曾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可见,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做大事,这是我们的

追求;但是想要成就大事,也不能忽视细微,忽视根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秋季高二年级入学检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

LA(“主要看这个国家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错误.衡量一个国

家是否富裕.,•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

2.(、(“工资收入和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资产因素是影响差距的主要因素”错误•原文是“除

了工资收入.以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为主要载体的资产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趋于

增强”)

3.C(“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再做官的人。这句

话体现的是对人才的选拔标准.没有体现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4.①材料一采用先立论后驳论、以驳论为主的方式进行论证。②材料一先阐释共同富裕的内

涵♦指出要IE确理解其内涵•是立论;然后对共同富裕的三个错误认识逐一进行讨论•是驳论。

(每点2分)

5.①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急需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

度和进程。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合理

分享发展成果。③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

复杂关系。(每点2分)

6.A("以至于对朋友朱老忠故意不理不睬”分析有误.严志和因悲伤难过「眼睛看不见什么,耳

朵也听不见什么”•整个人是麻木的,并不是对朋友朱老忠故意不理不睬)

7.B(“以•槐花开了一大公鸡在井桩上长鸣,衬托哀情”分析有误•此处是以乐景衬乐情——梦

境中江涛回来后,严志和满心欢喜)

8.①热心肠.对朋友充满关爱。江涛被捕后•朱老忠留意严志和的去向,劝说严志和不要悲伤。

②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虽然革命斗争遭到失败♦但朱老忠坚信革命会取得胜利。(每点

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9.①严志和在心里骂岗兵、狠狠扛狱墙、对天叹息等行为都表现了一个农民在受到迫害后的反

抗•但这种反抗是没有觉悟、没有计划、没有远大目标的•是一种本能反抗,属于自发斗争。②

“要宣传发动群众起来打日本人”表明这种反抗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我们是不会当亡国奴

的”“打不败日本人决不罢休”表明这种反抗不再是为个人•而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是有远

大目标的;“我们赶快拿起枪吧”表明这种反抗有具体的行动。③严志和、朱老忠的斗争逐渐

摆脱狭隘的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这种初步有觉悟、有远大目标的斗争过程,体现了农民

由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发展过程。(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BDGK原文标点)杞极恶穷凶•百辟疾之若仇,六军思食其肉.何可复用?]

11.C("陛下欲与之"中的"与''意思是给予,“失其所与”中的“与”意思是结交)

12.A[“颇为悲观•因为他认为自己必定会再次入狱.然而不久后发生的事却并不像他事先所预

料的那样”错误.由“未儿•上(唐德宗)果用为饶州刺史”可知「吾必再入”是卢杞认为他一定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4-23B∙

能够再次回到朝廷•被委以重任1

13.(1"唐德宗>派人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徐”••诚至当”

各1分.句意1分)

(2)这些天以来.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下

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累口”"乃……也''"逮"各1分,句意1分)

14.①卢杞善于伪装.引起动乱。②卢杞挟私报复.祸乱国家。③夸赞德宗圣明•将卢杞赶了出

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新州司马卢杞遇大赦.调任吉州长史,他对人说「我一定能够再次回到朝廷。“没有多久.唐

德宗果然任命他为饶州刺史.给事中袁高应命起草这个诏书.他拿着诏书告诉宰相卢翰、刘从

一说J卢杞做宰相期间.导致皇帝流亡在外.天下满目疮痰,怎么能够突然之间把他升迁到大郡

去呢?希望相公坚持上奏J卢翰等不听,改为让其他舍人来起草诏书。乙卯(十九日).制书发

出,袁高拿着制书不肯下发∙并且上奏说「卢杞穷凶极恶•百官痛恨他如同仇敌•军队的将士都

想吃他的肉.他怎么可以再次被重用呢?”唐德宗不听。补回陈京、赵需等上疏说「卢杞独掌大

权三年之久.使百官失去次序,已为天地神灵所知晓.为华夏和蛮夷各族所共同唾弃。倘若陛下

对巨奸施加宠幸,必定会失去万民的心J丁巴(二十一日).袁高再次在正殿向唐德宗论奏此事。

唐德宗说:''已经再次更改了对卢杞的赦书J袁高说「赦书只是宽宥他的罪行.陛下不应该任命

他当刺史J陈京等也就此事争论不止,也都说「卢杞当政的时候,百官常常就像有兵器放在脖

子上。现在再一次起用他.那么奸党都会个个摩拳擦掌东山再起J唐德宗大怒.随侍诸人纷纷

向后倒退.进谏的人们也都向后退缩.陈京回头说「赵需等人不要退缩.这是国家的大事.我们

应该拼死来抗争J唐德宗的怒气稍稍平息。戊午(二十二EI).唐德宗对宰相说「给卢杞一个小

州刺史(的官职).可以吗?''李勉说J陛下打算给卢杞官做.即使大州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让天

下的百姓失望了.那要怎么办呢?”壬戌(二十六EJ),唐德宗以卢杞为澧州别驾。(唐德宗)派人

对袁高说:••朕慢慢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是极为恰当的J又对李泌说「朕已经同意袁高的奏议J

李泌说「这些天以来.外面的人都在私下里议论.把陛下你比作东汉的桓帝、灵帝;如今承■闻陛

下的善言,这是尧、舜都比不上的啊!”唐德宗非常高兴。卢杞最终死在滋州.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春季二月.李泌上奏诉说自己衰老,独自担任宰相一职,精力耗

尽.既然不能听凭他离开相位.请求再任命一位宰相。唐德宗说J朕深切地知道你特别辛苦劳

累.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罢了。”唐德宗不慌不忙地和李泌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说「•卢杞

忠诚济廉强干耿直,人们说他奸猾邪恶,朕一点都不觉得他是这样J李泌说「人家说卢杞奸猾

邪恶而唯独陛下没有觉察到他奸猾邪恶,这正是卢杞被称为奸猾邪恶的原因啊。倘若陛下觉察

到了.难道还会有建中时期的动乱吗?卢杞因为个人恩怨杀了杨炎.将颜真卿排挤到了必死之

地.激怒李怀光使之叛乱,全仗着陛下圣明.把他赶了出去.人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上天也后

悔所造成的灾祸。要不是这样的话,动乱怎么能够消弭呢?“

15.BC诗人闲得无聊.只好欣赏庭院中的桅子花”错误,这里的"闲''运用了拟人手法.指桅子花

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通过桅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4-23B-

16.①王诗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

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三、四句写农事•妇姑相互唤着去浴蚕,可知农事的繁忙。诗人写

r雨过山村的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②翁诗前两句从视觉角度

描绘出明附动人的自然风光,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才了蚕桑又插田”.化繁为

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繁忙气氛。③“闲看闲人”又于紧张忙碌的氛围中,烘托出环境的

幽静。(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每空1分,若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均不得分)

18.①无微不至②珠联壁合③志同道合(每处1分,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得分)

19.“联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更需要联句者心灵相通,对主题的把握和韵味的营造•都能心

领神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仃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仅……•更……”表示递进关

系.后面的两个分句语序不当;二是介词“关于”使用不当,应改成“对“。每改对一处得2分)

20.A(A项中的,•你”表泛指,与文中加点处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C项、D项中的“你”

表示特指)

21.①每日风雨无阻的氏跑②人人都喜欢散步③也可以想任何事(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

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2.修辞构成: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为精神压力.喻体为弹簧。(2分)

表达效果:文中画横线句子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长跑对缓解精神压力的巨大作

用。(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23.【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由《道德经》的名言和徐悲鸿画画的感悟组成。《道德经》上的名言

强调r“天下大事必须从细处开始”的论断•强调r要关注“大”和•,小”的辩证关系•更要重视

“小处,细处”的作用。徐悲鸿的名言是从“致广大和尽精微”关系,思考“大”和“小”的辩证关

系•强调“小”的作用,只有从“小处”“精微处”“根本处”着手,才能实现“做成天下大事•致广

大”的根本目标•在绘画技法上•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问题。绘画既要观照整

体•也要讲究局部细节;既要突出整体性•也要善于对细节进行取舍;整体应照顾到局部•局

部细节要服从整体,两者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才能绘就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与概括力的画

作。徐悲鸿用“致广大.尽精微”来概括自己的核心艺术思想.并用于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

教育。

这两句话凝结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智普,启示我们干事创业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

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我们既要登高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