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2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3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4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天才难“克隆”,5岁孩子讨厌“哈佛女孩”近日有报道说,青岛一位5岁的孩子因为不满母亲按照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成长模式对她进行培养,强烈抗议:“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原来,母亲在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之后,就开始在她身上“做实验”,结果原本开朗听话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在纷繁复杂的图书市场,《哈佛女孩刘亦婷》、《轻轻松松上哈佛》、《我家笨笨上剑桥》等类似的书籍炙手可热,高居排行榜前列。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恨不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复制。2021/10/10星期日1[反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对子女的培养也需因人而异。父母在借鉴别人的经验之前,最需要做的是与子女沟通与交流。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吗?你知道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父母们也许会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给孩子的将来创造更好的条件,可是,让孩子这么小就承受如此压力,他能够健康成长吗?2021/10/10星期日2[案例]:做错题,罚抄万遍“1+1=2”昨天,家住宁波鄞州区五乡镇的学生家长吴女士(化名)致电本报称:在她孩子就读的学校里,班主任老师经常会用一些“奇招”来整治学生,比如,学生违反了校规、班规要交给老师罚款,学生做错了题要罚抄10000遍“1+1=2”,她认为这些做法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很不合理,她希望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家长反映老师“奇招”治学生2021/10/10星期日3[案例1]小明的脾气特别急,有一次妈妈让他到副食商店买一种新来的酱油,话还没听完,他就嚷着“知道了,知道了”,跑了出去。可到了商店他却傻了眼,原来还没有听妈妈说是哪个牌子的,于是只好回家问妈妈。可走到半路又回来了,原来是忘记带钱了。学习上也改不了这个毛病,平日里从不肯好好学习,一到考试前两天就急得不得了,于是起早贪黑地学,可是由于太着急了常常成效不大。家长、教师都替他着急,这孩子什么时候能改了这个毛病?2021/10/10星期日4[分析]小明这种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就是急躁,它是小学生中常出现的情绪反应之一。通常情况下,急躁的人常有如下表现:不论干什么工作,兴头来了马上动手,既没认真准备,又无周密计划,而且一开始就急于见成效,遇到困难时更是烦躁不安;在等候消息时,心情格外急切,坐立不安;处理矛盾和问题时,易鲁莽和冲动;盲目行动,往往事与愿违。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有时很想把成绩搞好,但又缺乏扎实的努力,一段时间后成绩没上去,急得不知从何干起;特别是经过努力以后成效不大,就耐不住性子,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形成越上不去越急、越急越上不去的恶性循环。急躁与对问题的认识有关,当认识到问题很紧迫、很重要时,往往会产生急躁心理。急躁会使人心神不安,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紊乱状态。急躁的人容易灰心。2021/10/10星期日5一个人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支配下,往往操之过急,不等深思熟虑,也不等准备工作做完后便马上开始工作,这样当然很难取得圆满的结果。当事情遭到挫折时,往往不能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带着更加急躁的情绪,不冷静地进行下一步的活动,结果仍然没有满意的结果,时间长了,就会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急躁的人易怒。生活中,爱发脾气的人往往都是性子很急的人。愤怒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在盛怒下失去理智,作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急躁情绪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训练小学生学会控制急躁情绪是很有必要的。2021/10/10星期日6案例:11岁的悲剧2000年11月13日,湖北省随州市某小学一名张姓四年级学生,在被班主任老师赶出学校后,喝农药自杀在自己的家门口.原因是学校没钱发教师的工资,镇里决定让每个学生把70元钱交到学校,并说这些钱将从家长向村里上缴的土地税里扣除.因为有些村民未交钱,所以学校就停课,将所有的学生都赶出课堂去向家长要钱,等交齐钱后学校再开课.年仅11岁的张某在被包括班主任在内的4位教师赶回家,并说不交钱就不准上学,在其父母当天不在家的情况下,发生了前述本不该发生的悲剧.2021/10/10星期日7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概述2、教师心理3、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4、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1)联结派学习理论(2)认知派学习理论(3)学习的其他理论(4)学习理论总结篇5、学习动机6、学习的迁移7、品德形成8、知识的掌握9、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2021/10/10星期日8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2021/10/10星期日9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引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师:从新手到专家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2021/10/10星期日10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内涵: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2021/10/10星期日11课程主要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学习理论;学习迁移;学习动机。(二)教师心理:教师角色;教师心理素质;教师发展(三)教学心理: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因材施教(四)学习心理:知识;创造力;学习策略2021/10/10星期日12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性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早期: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2021/10/10星期日13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二)教育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学分支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2021/10/10星期日14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15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2021/10/10星期日16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教育心理实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二)观察法(三)调查法1、问卷法优点:缺点:注意:2021/10/10星期日172、访谈法内涵:优点:适用范围广,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缺点:费时费力费财,结果受研究者影响,资料难量化。3、教学经验总结法2021/10/10星期日18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1、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2、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3、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2021/10/10星期日19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中国: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2021/10/10星期日20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2021/10/10星期日21三、发展时期(20s——50s)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2021/10/10星期日22三、成熟时期(60s—70s)60s: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晚近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2021/10/10星期日236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一)内容趋于集中(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四、完善时期(80s以后)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2021/10/10星期日24第二章教师心理2021/10/10星期日25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威信一、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形成角色与角色期待角色内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角色期待: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2021/10/10星期日26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教师的职业特征:①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②工作对象是学生;③工作途径言传身教;④工作成果是全面发展的人才。2021/10/10星期日27教师的角色期待:①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②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③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④心理辅导员。⑤教育科研人员。2021/10/10星期日28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第一阶段为角色认知。第二阶段为角色认同。第三阶段为角色信念的形成。促进教师角色形成:①提高认识;②树立榜样;③教育实践2021/10/10星期日29二、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威信的内涵教师威信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依赖。教师威信的作用:①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②有威信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因而加大了教育的效果。③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2021/10/10星期日30教师威信的条件:①学生很重视“教育作风”、“工作态度”和“教育热情”三方面;②学生对“教学能力”、“知识水平”和“思想品质”这三个方面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2021/10/10星期日31教师威信的形成、维持与发展教师威信的形成:①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②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③师生平等交往;④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2021/10/10星期日32教师威信的维持与发展: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③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④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2021/10/10星期日33第二节教师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34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发展教师的能力结构①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②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③敏锐的观察能力;④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2021/10/10星期日35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的特点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2021/10/10星期日36二、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实践的知识#:如何传授特定学科知识的知识,被称之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Knowledge)。组织教材的能力表现:①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②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重点,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③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探讨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2021/10/10星期日37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38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内涵: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内容:(1)课前的计划和准备;(2)课堂的反馈与评价;(3)课堂的调节与控制;(4)课后的反省。2021/10/10星期日39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内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2021/10/10星期日40第三节师生互动中的教师行为一、师生互动概述师生互动模式: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和多向交往双向交往分为链式、轮式和环式(教室课桌的几种摆放方式)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两种不同的学生观:第一种是评价性的学生观第二种是移情性的学生观2021/10/10星期日41三、教师对学生的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2021/10/10星期日42西方心理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皮格马利翁效应案例

2021/10/10星期日43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2021/10/10星期日44反思:所以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2021/10/10星期日45拓展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仅仅上小学上三个月就被开除了,理由是“智力低下”,但爱迪生的母亲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会是傻瓜,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受惠于爱迪生的母亲无意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因此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必将收益无穷。2021/10/10星期日46第三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10/10星期日47什么是发展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能保持相当长时间(不是由疲劳、疾病及剧烈运动等所引起的短暂性变化),与一定年龄相对应。发展通常是指向好的方向的变化(至少在生命早期),并产生更有适应性、更有组织、更有效率、更为复杂和更高水平的行为。2021/10/10星期日48什么是发展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识或认知的发展等四个方面。个体发展内容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是个体的生长和成熟,受生理规律支配,是遗传带来的变化,随时间的进展自然发生(生理发展);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心理发展);2021/10/10星期日49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认知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绪,人格(个性)与社会性发展;2021/10/10星期日50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2021/10/10星期日511、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分阶段的?发展心理学家们存在着争议。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是量的累进而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是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发展是有阶段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更多的人主张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既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2021/10/10星期日52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率、近远率和大小率,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2021/10/10星期日53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统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或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青春发育期、老年期。2021/10/10星期日544、个别差异尽管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白痴学者2021/10/10星期日555、发展的关键期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现象叫“母亲印刻”(imprinting).心理学家将“母亲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动物认母的关键期;2021/10/10星期日56三、认知发展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从教育的角度看,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原因是,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2021/10/10星期日57三、认知发展研究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们已经发现,儿童吸收知识时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大不相同。以成人为中心的旧式教育将儿童视为具体而微的成人,要么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教授给儿童(社会文化观),要么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中心主义).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公认:要教儿童知识,必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知识;要教儿童思维,必先了解儿童如何思维。否则,不是事半功倍,就是徒劳无功。2021/10/10星期日58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人类智慧的探索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弗洛伊德之外的一位“巨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2021/10/10星期日5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建构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心理学和全世界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2021/10/10星期日6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最重大的贡献是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两方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事实上就是他的智力发展理论。临床法:对个别儿童主要是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在相当自然的情境下细密地、连续地观察记录他们对事物处理时所表现出的智能性反应,从而分析儿童们的智能表现与其年龄的关系。对儿童心智活动的解释:儿童不是具体而微的成人;不同年龄的儿童,采用不同概念看待事物,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2021/10/10星期日61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按着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把儿童心理(智慧、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stage,0-2岁,婴儿期)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stage,2-7岁,学前期)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alstage,7-11岁,小学)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alstage,11-15,初中)2021/10/10星期日62(1)感知运动阶段

=智慧的萌芽时期=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stage,0-2岁,婴儿期)婴儿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客体永久性(objectpermanence)

: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1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会继续寻找(记忆表象的形成;客体永久性: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它也知道仍然存在)。接近两岁的婴儿,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

(延迟模仿deferredimitation: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63(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stage,2-7岁,学前期):儿童遇到问题运用思维时常常是不合逻辑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表象思维)。单维思维:知觉集中倾向;“守恒”概念实验研究只反映静止的知觉状态,而忽略了过程的改变;思维的不可逆性:皮亚杰与儿童的对话;9+6=15…自我中心思维:三山实验…不合逻辑的推理:传导思维2021/10/10星期日64守恒概念的形成2021/10/10星期日65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其中守恒概念出现于具体运算阶段(6、7岁到11、12岁)。例如,两支等长的铅笔无论如何放置,它们的长度始终是相等的。儿童是通过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和恒等性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守恒概念的。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获得不同守恒形式的年龄是不一样的,最早掌握的是数量守恒(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9、10)岁,最后是体积守恒(12岁)。

2021/10/10星期日66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实验,那就是让尚未达到物质守恒的儿童亲眼看着一小碗牛奶全部倒入另一根试管内的全过程,接着问被试的儿童试管里的牛奶和原来碗里的牛奶哪个更多,几乎所有没有形成守恒概念的儿童都坚持是试管里的牛奶更多。

数量守恒实验

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糖果,前后排列一致,让他们回答两排糖果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儿童一般都能回答正确。但是如果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排扩大或缩小间距,改变其外观形态,然后再让儿童回答两排糖果是否一样多。皮亚杰发现,小于7岁的儿童往往回答错误。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却能坚定的认为两排糖果一样多

2021/10/10星期日67三山实验2021/10/10星期日68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实验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69三山实验的改变设计情境2021/10/10星期日70(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alstage,7-11岁,小学)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物体某方面的特征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特征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多维思维:从多个维度对事物归类;去集中化;四则运算;思维的可逆性:守恒概念出现的关键;运算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去自我中心: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2021/10/10星期日71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推理能力只限于眼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经验;如:张老师比李老师高,李老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谁高?序列化:以物体的某种属性为标准排成序列,进行比较的心理运作;具备类包含的能力:红花(次类)多还是花(主类)多?白色汽车多还是车多?2021/10/10星期日72(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alstage,11-15,初中)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先对所面对的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或命题推理:运用符号进行思维,如代数问题、方程;命题推理的特点是超越现实,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幻想或理想);问题:“要是你当学校校长,你怎样管理逃学的学生?”系统思维:钟摆问题。2021/10/10星期日73逻辑思维测试题1、一个粗细均匀的长直管子,两端开口,里面有4个白球和4个黑球,球的直径、两端开口的直径等于管子的内径,现在白球和黑球的排列是wwwwbbbb,要求不取出任何一个球,使得排列变为bbwwwwbb。

2、一只蜗牛从井底爬到井口,每天白天蜗牛要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一个晚上蜗牛可以向上爬3尺,但是白天睡觉的时候会往下滑2尺,井深10尺,问蜗牛几天可以爬出来?

3、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着土人,他们不愿意被外人打扰,一天,一个探险家到了岛上,被土人抓住,土人的祭司告诉他,你临死前还可以有一个机会留下一句话,如果这句话是真的,你将被烧死,是假的,你将被五马分尸,可怜的探险家如何才能活下来?

4、怎样种四棵树使得任意两棵树的距离相等。

5、假设你有8个球,其中一个略微重一些,但是找出这个球的惟一方法是将两个球放在天平上对比。最少要称多少次才能找出这个较重的球?2021/10/10星期日743、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前一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并为后者所取代.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各阶段和特定的年龄相联系,但不是由年龄所决定。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每人的智慧程度、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各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2021/10/10星期日754、认知发展阶段过渡的一般与特殊思维发展阶段过度的一般性——顺序性:大量研究表明,皮亚杰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发展阶段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思维发展阶段过度的特殊性——差异性: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存在阶段过度的特殊性;2021/10/10星期日764、认知发展阶段过渡的特殊性研究表明,从前运算到具体运算的过渡和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又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经验丰富的学科----陌生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2021/10/10星期日77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有可能实现,而主动的同化则须以适当的运算结构的存在为前提。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大中小学生的教材与教法之比较…2021/10/10星期日78课堂讨论儿童自幼即具备内发与主动的求知倾向。儿童并非具体而微的成人。将同年龄的儿童编为同一年级。学习可不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儿童是否具有“设身处地”的认知能力?“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2021/10/10星期日79四、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有人对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辨别学习实验…维果茨基认为,学校教学能够在促进一个认知阶段向另一认知阶段的过渡中发生作用。2021/10/10星期日80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评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2021/10/10星期日8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受到的批评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2021/10/10星期日8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参考价值按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教育功能;2021/10/10星期日83六、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geneticepistemology)是一种研究认识或知识的结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心理起源的学说。发生认识论的实质就是研究认识结构的历史发生和个体发生,也就是探索概念和范畴的发生发展.发生认识论并不考察个体如何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知识,而更为关心的是知识的普遍形式和结构;它主要研究科学思想所必需的范畴,诸如空间、时间、因果性、必然性、整体、部分、类等的“概念发展史”以及它们所属的概念网络。从认识发生的角度来看,发生认识论就是“比较心理解剖学”2021/10/10星期日841、发生认识论的核心发生认识论的核心是奠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活动之上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坚决反对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经验论只是到感觉,而唯理论只知道理智,都忘记动作。皮亚杰认为,认识即不发端于客体,也不发端于主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或活动之中,活动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并不是儿童对现实的“发现”,而是儿童对现实的“建构”;发生认识论又称为建构主义的认识论。2021/10/10星期日852、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关于知识的心理起源:动作—运算知识来源于动作,内化为运算;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动作是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是内化的可逆性动作。关于知识结构的构成:建构主体在与外部世界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构建起来一系列不同水平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的发展又表明儿童智慧水平的提高和逻辑范畴以及科学概念的深化。关于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反省抽象、自我调节主体通过反省抽象自我调节这两种机制,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也促使新的结构经常处于建构之中。2021/10/10星期日863、发生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智慧的本质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2021/10/10星期日87(1)智慧的本质智慧的本质问题既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探讨的问题,又是发生认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皮亚杰认为,智慧就是适应(adaptation);而适应则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功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equilibrium)。适应的形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平衡。2021/10/10星期日88(2)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

=图式=图式(schema,scheme):主体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由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学得的各种经验的整合,所建构的一个与外在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抽象的认知架构,贮存在记忆之中。当个体遇到外界刺激情境时,就使用图式去核对、了解、认识情境;婴儿最初的图式是一些本能动作,是遗传性的图式,如吸吮反射图式(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根据儿童智慧发展的整个过程,皮亚杰划分出感知运动图式、象征(言语)图式、具体运算图式和形式运算图式。2021/10/10星期日89(2)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

=同化=同化(assimilation):主体将外界的刺激有效地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个体以其既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历程。再生性同化: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相同的重复反应;再认性同化: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的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概括性同化: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2021/10/10星期日90(2)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

=顺应=顺应: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同化与顺应一起构成智慧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同化与顺应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同化是将一定的刺激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当主体遇到不能以原先的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情境时,便要对它加以修改或重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顺应过程一旦完成,不仅增强主体的同化能力,也使认知达到新的水平。2021/10/10星期日91(2)认知结构的四个基本概念

=平衡=平衡: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主体适应环境的两大功能同化与顺应对于认知的发展都是必需的;同化与顺应出现的相对量对于主体的适应也同样重要;如果只有同化,就会把许多事物都看成类似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间的差异,最终只会得出为数极少的、很粗略的图式;如果只有顺应,就会把许多事物看成不同的东西,不能发现事物的类似之处,最终只会导致个体仅有大量很细小、很少概括性的图式。只有当同化与顺应的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暂时的平衡)。2021/10/10星期日92(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的量和质的变化。影响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2021/10/10星期日93成熟(maturation)成熟: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如约四个半月的婴儿的视觉和抓握反射的协调便是成熟的结果;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与否对心理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但它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除依赖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基础而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后天的活动和环境的影响.2021/10/10星期日94物理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物理环境: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客体因素;主要有两种经验:①物理经验(physicalexperience):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个别动作中,通过简单抽象而获得的客体特征的知识,如物体的颜色、重量、比例、速度等;②逻辑数学经验(logic-mathematicalexperience):主体(动作)作用于客体的协调活动中,通过反省抽象而获得的活动或动作本身所含有的逻辑特征的知识;如六七岁的儿童从玩几颗卵石的经验中发现,卵石的总和与它们空间排列的位置、距离或计数的先后次序都无关系。2021/10/10星期日95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社会环境: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信息的沟通等对人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因素.环境和教育并非唯一决定的因素,只能起着促进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如果缺乏主动的同化作用,学校教育仍将无效;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以个体的认识结构为前提,通过社会互动作用实现的;如公平观念的形成…2021/10/10星期日96平衡化(equilibration)平衡化:心理的成长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一种最高原理,也是决定心理或智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都不能由人主动地控制,孤立地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在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找出一个更加具有普遍意义、更能主动加以解释的因素,即平衡化。2021/10/10星期日97平衡化追求平衡化的内在倾向是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平衡化主要通过自我调节的作用,包括同化与顺应的调节、主体结构中各亚系统的调节、部分经验与总体经验的调解等三种调节方式,以实现心理或智慧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平很促进了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得成熟、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处于协调状态,真正把人的心理或智力水平推向更高发展阶段。2021/10/10星期日98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述2021/10/10星期日99第一节学习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广义的学习:内涵: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内涵: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2021/10/10星期日100二、学习的类别按照学习的内容(加涅):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按照学习的性质:彼得罗夫斯基:反射学习和认知学习加涅:①连锁学习;②辨别学习;③具体概念学习;④定义概念学习;⑤规则的学习;⑥解决问题的学习盖齐:①应答性学习;②接近学习;③操作学习;④观察学习;⑤认知学习2021/10/10星期日101第二节学习理论概括一、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心理的形成、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现实意义:有助于改进自身,改造世界2021/10/10星期日102二、学习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个体的经验从哪里来的?先验论:来自先天或遗传学习论:来自后天个体如何在后天生活中获得经验?主体经验(心理机能)→先验论/经验论/外部活动内化论/客体经验→联结论/认知论2021/10/10星期日103第三节学习机能获得的学习理论一、学习机制获得的先验论和经验论唯心论的天赋论人物:笛卡儿;康德;彪勒观点:将个体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的获得归因于先天或遗传,否认后天的经验、实践的决定作用,违背的唯物论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机械唯物论的经验论人物:哈特莱;穆勒观点:人的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是来自后天经验,但却无法科学地解释后天的经验是如何使主体形成高级的心理机能。2021/10/10星期日104二、学习机能获得的外部活动内化理论曼德勒的符号类似物理论观点:机体在外部行为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一种对外部行为的复写或复现表象或符号类似物,以后它可以离开外部行为而单独提前出现,从而使机体能通过此来指导、控制行为。(符号类似物就是思维)评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比较粗造。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根本点就是将儿童思维发生的过程类比为数理系统的演进程序。评价:反响巨大2021/10/10星期日105维、列、鲁学派的活动内化论观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形成物,它不可能由个体自我建构而获得,而只能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形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化,个体只有在社会传递下进行实践性的外部活动,才能不断内化为心理活动的方式。评价:注意了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强调了人的心理机能的社会性,用实践来说明个体思维发生的基本途径。2021/10/10星期日106第五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2021/10/10星期日107第一节“试误—联结”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桑代克简介:教育心理创始人学习的实验研究猫的学习实验:问题箱尝试与错误2021/10/10星期日108桑代克问题箱图示2021/10/10星期日109二、基本观点关于学习实质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关于学习规律主律一:效果律主律二:准备律主律三:练习律副律一:多重反应律副律二:心向与态度副律三:联结转移律副律四:类化反应律副律五:选择反应律2021/10/10星期日110三、主要评价贡献: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局限: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2021/10/10星期日111第二节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巴甫洛夫其人2021/10/10星期日112巴甫洛夫的狗2021/10/10星期日113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2021/10/10星期日114华生恐惧形成实验2021/10/10星期日115二、基本观点巴甫洛夫: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泛化与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华生: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2021/10/10星期日116三、总体评价贡献:巴: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华:将巴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学习理论的形成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2021/10/10星期日1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反射的

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斯金纳其人:白鼠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18斯金纳箱2021/10/10星期日119二、基本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观: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强化的过程。2021/10/10星期日120行为塑造技术与强化连续接近技术: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强化原理与技术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2021/10/10星期日121三、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原理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内涵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2021/10/10星期日122原则①小的步子②积极反应③自定步调④低的错误率⑤及时反馈实施直线式程序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2021/10/10星期日123四、总体评价贡献: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使人们能成功地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程序教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今天的教学局限: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2021/10/10星期日124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班杜拉观察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25观察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26二、基本观点学习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行为习得的途径:一是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动作再现过程④动机过程2021/10/10星期日127学习的影响因素:三元交互作用论: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与行为因素是交互决定的,这些因素之间彼此交互影响,双向地相互影响。榜样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强化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强化功能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期待的种类:结果期待vs.效能期待2021/10/10星期日128三、理论应用—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示范的类型真实的示范:现实生活中观察者接触到的具体的人。象征性示范:通过语言或影视的图像而呈现的示范。创造性示范:提高多种榜样的行为模式,使观察者形成带有创新性的行为模式。2021/10/10星期日129示范的过程在教学情境中确认适当的榜样。建立行为的机能价值。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和动作再造过程。2021/10/10星期日130四、主要评价贡献①重视中介因素,融合了认知派和联结派的学习理论的思想,形成了一种认知—联结的模式。②揭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形成的作用。③理论建立在严密的、以人为被试的实验基础上的。局限①研究成果与教育环境中的具体运用还有一定距离。②示范教学观还不够成熟。2021/10/10星期日131第六章认知派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接受同化学习理论2021/10/10星期日132第一节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顿悟一、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2021/10/10星期日133黑猩猩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34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2021/10/10星期日135三、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2021/10/10星期日136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托尔曼简介2021/10/10星期日137实验一:位置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38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2021/10/10星期日139二、基本观点学习实质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学习结果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体的领悟。学习过程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2021/10/10星期日140学习规律能力律:涉及学习者特性、能力倾向和性格特点,决定其能掌握的任务与情境类型。刺激律:涉及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条件。材料的呈现方式的定律:包括呈现的频率、练习的分布和奖赏的运用等。2021/10/10星期日141三、主要评价贡献把认知观点引入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派将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局限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2021/10/10星期日142第三节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一、人物与背景布鲁纳简介理论渊源与格式塔的关系知识的结构2021/10/10星期日143二、主要观点学习实质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学习结果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2021/10/10星期日144新知识学习的环节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对知识的评价促进学习的条件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的内在动机2021/10/10星期日145学习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内涵: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特点:①发生较早;②内容是无定论的实际材料;③过程复杂优点: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2021/10/10星期日146三、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结构教学观将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的中心地位。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发现法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发展认知结构。模式特点:①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不是围绕一个知识项目展开;②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2021/10/10星期日147基本步骤: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②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④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分析、判断;⑤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教师的任务:①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③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④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⑥启发学生进行对比。2021/10/10星期日148四、主要评价贡献①注重将认知发展和学习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基础。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内在动机、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的形成,比联结派更能说明人类学习的特点。局限①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②“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③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④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⑤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2021/10/10星期日149第四节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一、人物与背景奥苏贝尔简介理论背景2021/10/10星期日150二、主要观点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但发现学习不等同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2021/10/10星期日151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具体过程:①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②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③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④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统。2021/10/10星期日15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2021/10/10星期日15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其心理机制是使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或观念间建立起等值的关系。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包括概念的发现和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命题学习: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新意义。根据新旧命题之间的关系具体有三种类型学习:下位学习:新学习的知识是已有知识的下位知识,已有的概念或命题是上位的。上位学习: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间是一般对特殊的关系,新概念或命题是上位的,包摄性更广泛,概括水平更高。并列结合学习:新命题与已有命题之间不是下位关系,也不是上位关系,而是并列关系。2021/10/10星期日154三、教学理论教学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学生应该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对它加以分化。整合协调原则:指对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重新加以组合,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所学知识构成清晰、稳定、整合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每门学科的各个单元应按包摄性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每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也最好按逐渐分化的方式编排。2021/10/10星期日155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内涵: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种类:一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对新知识提供一个上位的类属者;二是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这类组织者在学习者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时使用,目的为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类似的材料。2021/10/10星期日156四、主要评价贡献立足教学实际,将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倡导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局限偏重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教学思想不符合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没有给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2021/10/10星期日157第七章

学习理论的发展与整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分类的学习观加涅累积学习理论2021/10/10星期日158第一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理论根源哲学根源康德: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库恩:科学只是解释世界的一种范式,知识是个人的理解。后结构主义:强调非理性。心理学根源皮亚杰: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思维发生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图式不断协调、建构的过程。维果斯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技术根源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2021/10/10星期日159二、基本观点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结果:围绕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一个自我建构建构的过程。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师徒传授。2021/10/10星期日160与传统认知主义的主要分歧学习的结果: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认知结构是按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不是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的过程:信息加工活动过程。传统的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相同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活动应该是相同的。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独特的、非一致的。学生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如何促进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强调同学间协作学习,主张教学要以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2021/10/10星期日161三、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基本思路: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②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③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④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主要模式:①随机通达教学设计②支架式教学设计③抛锚式教学设计④自上而下教学设计2021/10/10星期日162四、主要评价贡献学习的主动性和建构性等观点丰富和深化了学习理论的研究。教学观具有相当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局限否认学习本质的共同性。过于强调学习知识的非结构性。2021/10/10星期日163第二节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一、理论背景社会背景科学主义导致对人性尊重的缺乏。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的片面性,精神分析的人性恶的观点。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021/10/10星期日164二、关于学习基本观点学习结果: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学习过程: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如何促进学习:①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②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③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④从做中学。2021/10/10星期日165三、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总的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运用原则:①强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群体讨论中。②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和独特性。③不长时间集中于某一讨论题目。2021/10/10星期日166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①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②学生选择信息源。③师生共同制定契约。④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⑤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非指导性教学模式:①确定帮助情境②探索发现问题③发展洞察力④计划与决定⑤整合2021/10/10星期日167四、主要评价贡献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局限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2021/10/10星期日168第三节知识分类的学习理论一、理论背景心理学的发展安德森二、知识分类知识的分类按照知识的获得、表征与提取的心理机制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2021/10/10星期日169三、陈述性知识及其获得陈述性知识定义: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表征方式: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命题常以句子为外部表现形式。获得过程:①激活与联结:知觉到的语言符号进入工作记忆中,激活了长时记忆中相应的节点,然后联结形成新的命题。同时也激活了这些节点有关的若干旧命题。②精加工:将新形成的命题与所激活的旧命题进行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关系构成局部的一组命题网络。③组织:将已形成的一组命题网络放到整个知识系统中去。2021/10/10星期日170四、程序性知识及其获得程序性知识定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表征方式: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产生式的一般形式是“如果(IF)……那么(THEN)……”。类型:①模式识别:指按照一定的条件,识别出客体所属的特定模式。②行动序列: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一系列操作。2021/10/10星期日171获得过程: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学生首先学习用陈述性知识表达的程序性知识。第二阶段: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练习,使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并进一步将小的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操作程序准确性和速度上均得到不断提高,直到成为高度灵活、纯熟的技能。第三阶段:合成阶段,把若干个产生式合成一个产生式,把简单的产生式合成为复杂的产生式。使之成为一个巩固的技能组块。2021/10/10星期日172五、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中小学生各学科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程序性知识型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陈述性知识型的学科:历史、政治;混合型学科:语文、生物、地理;2021/10/10星期日173第四节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一、理论背景课程与教学改革人物:加涅特色:折中2021/10/10星期日174二、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为后天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类别: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动作链索④言语联想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⑧问题解决202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