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衡水一中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衡水一中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衡水一中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衡水一中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衡水一中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衡水一中联合中学高一

(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根据中国考古发现,在晚更新世(年代为距今12万年至1万年)的遗址中,一

般很难见到食物遗存,尤其是碳化的粮食作物:而在全新世(大约距今一万年),都会有

一些完整的碳化粮食遗存。材料可用于说明()

A.粮食储存技术进步B.渔猎不能满足人类需要

C.原始农业得到发展D.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3分)有学者说:“商人所谓‘上帝’(卜辞多称‘帝'),既是至上神,也是宗祖神。按

照上古的宗教政治理论;正是由于它是上帝的嫡系后代,所以才有统治天下的权力。”据

此可知()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家国一体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等级森严

3.(3分)周武王在灭纣后,所能动员的军队远不及原殷商军队的规模。而西周的版图比殷

商的版图要大得多。此外,西周国力有限并且交通闭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说明当

时()

A.周王并未获得诸侯的支持

B.西周军队战斗力比较溥弱

C.分封制的推行具有必然性

D.周朝缺乏建立大国的条件

4.(3分)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

力高低,晋文公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选官制度已出现重大变革

C.诸侯权力被大臣架空

D.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5.(3分)《庄子•秋水》记载:“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是谓人这一记载从

侧面反映出()

A.庄子对自然的尊重B.农业动力技术的变革

C.庄子反对使用牛耕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6.(3分)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私学,他们广收门徒,著书

立说。各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这种现象的影响是()

A.形成开放自由的文化风气

B.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C.全社会文化水平整体提升

D.儒家学派居于士流

7.(3分)秦朝时,首创了文书的抬头制度,即规定了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

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

A.中央集权的原则B.援法入礼的思想

C.尊君抑臣的意识D.文臣治国的理念

8.(3分)读如表。由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秦朝()

著作作者内容

《史记•秦本纪》司马迁把天下分为36郡

《秦郡新考》谭其骥郡级行政单位46个

A.地方行政区划已无可稽考

B.郡县制在当时未全面推行

C.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D.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了革新

9.(3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为人,蜂准(高鼻梁),挚鸟膺,豺声,

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这一记载()

A.真实描绘了秦始皇的性格

B.为秦王横征暴敛找到了借口

C.完全源于司马迁主观臆想

D.阐释了秦王暴政的个人原因

10.(3分)汉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残破,刘邦及其大臣在总结秦朝短命的教训时,“乃措

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决定惩秦之失,在统治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汉初“改弦易辙”

的主要表现为()

A.推崇儒家思想B.实行“无为而治”

C.实行郡国并行D.奉行重农抑商

11.(3分)在汉代,对于归顺的匈奴族部众,中央政府一般是设立属国来安置他们。所谓

属国,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据此可知()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以匈奴为主要收纳对象

C.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12.(3分)东汉末,从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城郭,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从地方县

令到州刺史和郡守,也无不受到制裁。州刺史“望寇而奔”,而王命断绝”。这说明黄巾

军起义()

A.清除了国内的腐败现象B.冲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

C.摧毁了基层的郡县架构D.事实上结束了汉朝统治

13.(3分)南朝时期,欧阳^在湘、广地区“敦其分地,火耕水耨,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南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C.政府重视保障农业生产D.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

14.(3分)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建康城成为文化的“避难所”,这是西汉以后难得的

文化奇观。这反映了()

A.政局变化对文化的影响B.全国文化重心的转移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繁荣D.市民阶层文学的兴起

15.(3分)下面唐诗反映了唐朝与西北地区诸民族的关系。由此可以推知,唐朝()

作者诗名诗句

窦威《出塞》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周繇《送人蕃使》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

染塞霜

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

出和亲

元稹《西凉伎》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

翠茸裘

A.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

B.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

D.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评价也不为过。它不但奠定了秦国统一的

制度根基,而且对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利于

战胜敌国,却并不利于维持统一,就觉得秦朝的统一有多么的了不起。

一一摘编自程念祺《美化商鞅变法有违史实》

材料二:张俊伟在《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中指出: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官僚

体系为依托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变法把秦国打造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为了支持战

争,他采取弱民、夺民、愚民的措施,通过轻罪重罚,“使民怯于邑斗,动员激励的措施

就是授予官位和勋爵,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

的潜力,把秦国变成了“虎狼之国”。这样的变法缺乏人文主义关怀,执意铲除。连坐使

居民相互监督,降低了人文道德水准。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变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因素。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步发展,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模式逐步形成,无论是法制还是

道德,只是一个从道德转变成法律的思想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诸子并没有真正地认识

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多的是从君权出发来思考治国之道。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两种

思想都不够完整。随着历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封建统治者最终没

能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

一一摘编自王博《儒家与法家思想的时代意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合

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汉武帝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中原地

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不断传播。中国的铸铁技术、打井技术,耕作技术、

农业生产工具均传至大宛等西域国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彼此之间共同性增加,差别

缩小。各族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所以,使得中国

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一摘编自孙睿紫《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二:在汉初,儒学的境遇是相对平淡的,其地位大抵居于黄老与百家之学之间,宣

布私家藏书为合法,始使民间隐藏的儒家经典得以面世,如设置《韩诗》及《鲁诗》博

士。汉景帝在位时复立《齐诗》《春秋》博士。因而汉初儒学虽然未见显赫,却羽翼渐丰,

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遭逢了余响千古的大转机。经过汉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雄才大略

的汉武帝开始抛弃实行了七十多年的无为之治,汉帝国到此臻于极盛。

一一摘编自吕利平《论孔子思想对汉代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维护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时至隋磨坊市制更趋完善、规范,管理更为严格。每个坊区四周均筑有围墙。

坊门天明击鼓而开,日落击鼓而闭,市区之外不准交易。唐后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

政府的城市社会管理制度也随之更新。

一一摘编自冯兵、黄俊棚《隋唐五代坊市制与城市社会管理》

材料二:唐末,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

以出身为标准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阀

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于是“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的

社会组织。城市市民开始寻求用联合抗争的方式表达本阶层的观点,为自己发声,市民

阶层由此萌发。

——摘编自冯兵《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末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衡水一中联合中学高一

(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根据中国考古发现,在晚更新世(年代为距今12万年至1万年)的遗址中,一

般很难见到食物遗存,尤其是碳化的粮食作物:而在全新世(大约距今一万年),都会有

一些完整的碳化粮食遗存。材料可用于说明()

A.粮食储存技术进步B.渔猎不能满足人类需要

C.原始农业得到发展D.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要求学生结合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一万年前,产生了原始农业,都会有一些完整的碳化粮

食遗存”的描述;

AB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

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3分)有学者说:“商人所谓‘上帝’(卜辞多称‘帝’),既是至上神,也是宗祖神。按

照上古的宗教政治理论;正是由于它是上帝的嫡系后代,所以才有统治天下的权力。”据

此可知()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家国一体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等级森严

【分析】本题考查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关键信息是“它是上帝的嫡系后代,所以

才有统治天下的权力”。

【解答】A.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A项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构建了“家国

一体”的模式;

C.商人认为“王”就是“上帝”的后代,因此才有权力统治天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的

特点;D.分封制下形成了森严的等级;所以应选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侧重于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把

握。商朝统治下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3.(3分)周武王在灭纣后,所能动员的军队远不及原殷商军队的规模。而西周的版图比殷

商的版图要大得多。此外,西周国力有限并且交通闭塞,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说明当

时()

A.周王并未获得诸侯的支持

B.西周军队战斗力比较溥弱

C.分封制的推行具有必然性

D.周朝缺乏建立大国的条件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需要学生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A.武王伐纣灭商得到了诸侯的支持,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并不能直接得出西周军队战斗力比较溥弱,材料只是说在灭纣之后,并不意

味着战斗力薄弱;

C.根据材料信息“西周国力有限并且交通闭塞,因此要建立一个由国王直接统治的方国

数千里的大王国。”可知,且当时交通闭塞,所以分封制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具有必

然性;

D.西周建立了大国,材料只是才分析如何统治的问题。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4.(3分)晋国在献公以前,贵族主要依靠分封获取土地,分封的标准不是看功劳大小、能

力高低,晋文公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选官制度已出现重大变革

C.诸侯权力被大臣架空

D.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解题关键信息是“尚贤使能”“论

功行赏”,世官制逐渐瓦解,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垄断,加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解答】A.晋文公改变了传统统治秩序下依据血缘关系选官的制度,“尚贤使能”“论功

行赏”,加速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瓦解。

B.材料中的选官标准是经过了部分调整,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因此B错误。

C.诸侯权力被大臣架空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

D.秦朝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要强调选官制度的变革。

5.(3分)《庄子•秋水》记载:“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是谓人。”这一记载从

侧面反映出()

A.庄子对自然的尊重B.农业动力技术的变革

C.庄子反对使用牛耕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落(络)马首,穿牛鼻,此时牛耕出现,B项正确;

ACD选项不符合材料特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

料主旨的能力。

6.(3分)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私学,他们广收门徒,著书

立说。各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这种现象的影响是()

A.形成开放自由的文化风气

B.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C.全社会文化水平整体提升

D.儒家学派居于士流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

局面被打破……他们广收门徒,著书立说”,结合百家争鸣的影响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他们广收门徒,春秋战

国时期,各地出现了私学,这有利于促进文化风气的开放自由;

官僚政治确立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

材料只是涉及知识分子,“全社会”的说法范围过大;

儒家学派居于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3分)秦朝时,首创了文书的抬头制度,即规定了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

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

A.中央集权的原则B.援法入礼的思想

C.尊君抑臣的意识D.文臣治国的理念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考生需要结合秦朝的文书制度来回答。

【解答】从材料中的“把……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或重新另起一

行顶格书写,秦朝官吏在书写文书时要突出''本朝代名,体现了当时尊君抑臣的意识;

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法治与礼治内容,故排除B;

文臣治国指的是宋朝,故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秦朝的文书制度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

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8.(3分)读如表.由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秦朝()

著作作者内容

《史记•秦本纪》司马迁把天下分为36郡

《秦郡新考》谭其骥郡级行政单位46个

A.地方行政区划已无可稽考

B.郡县制在当时未全面推行

C.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D.地方行政制度出现了革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郡县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郡县制相关知识的把握。

【解答】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郡是秦朝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区划,从分封制到郡县制,D

项正确;

不能因为郡的数量不同就认为地方行政区划已无可稽考,排除A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材料仅涉及秦朝的郡的数量,没有显示其影响。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郡县制,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9.(3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为人,蜂准(高鼻梁),挚鸟膺,豺声,

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这一记载()

A.真实描绘了秦始皇的性格

B.为秦王横征暴敛找到了借口

C.完全源于司马迁主观臆想

D.阐释了秦王暴政的个人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统一,要求学生结合秦朝的统一和政治统治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秦王(政)为人,蜂准(高鼻梁),挚鸟膺,少恩而虎狼心,得志亦

轻食人,想从面相上来说明秦始皇容易进行暴政;

ABC选项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统一,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10.(3分)汉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残破,刘邦及其大臣在总结秦朝短命的教训时,“乃措

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决定惩秦之失,在统治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汉初“改弦易辙”

的主要表现为()

A.推崇儒家思想B.实行“无为而治”

C.实行郡国并行D.奉行重农抑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答】根据材料“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可知,刘邦认为秦朝短命的原因是暴

政,汉初实行“无为而治”,B项正确;

汉武帝时期,推崇儒学思想,排除A项;

实行郡国并行制属于“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

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是重大调整,秦朝也在推行该政策。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朝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

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11.(3分)在汉代,对于归顺的匈奴族部众,中央政府一般是设立属国来安置他们。所谓

属国,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言‘属国’也。”据此可知()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以匈奴为主要收纳对象

C.巩固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度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汉朝政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

析。

【解答】根据材料“在汉代,对于归顺的匈奴族部众,各依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汉朝虽

然击败匈奴,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

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化,排除A;

BC均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

料主旨的能力。

12.(3分)东汉末,从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城郭,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从地方县

令到州刺史和郡守,也无不受到制裁。州刺史“望寇而奔”,而王命断绝”。这说明黄巾

军起义()

A.清除了国内的腐败现象B.冲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

C.摧毁了基层的郡县架构D.事实上结束了汉朝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两汉衰亡,考生需要结合黄巾起义的影响来回答。

【解答】从材料中的“从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城郭,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也无

不受到制裁”“州刺史‘望寇而奔’”“今无主,黄巾起义不仅破坏了东汉的经济秩序,故

B正确;

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

C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C;

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基础,但没有结束东汉统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两汉衰亡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

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3.(3分)南朝时期,欧阳^在湘、广地区“敦其分地,火耕水耨,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南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C.政府重视保障农业生产D.政局动荡阻碍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考生需要结合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来回答。

【解答】根据题干“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南方社会仍停在刀耕火种阶段,故B选项正

确;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完成,故A选项错误;

题干中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南方农业发展的现状,并没有提到政府的相关措施;

南朝时期经济重心还没完全转移到南方,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

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4.(3分)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建康城成为文化的“避难所”,这是西汉以后难得的

文化奇观。这反映了()

A.政局变化对文化的影响B.全国文化重心的转移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繁荣D.市民阶层文学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生需要结合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来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北民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即体现了

当时的政局变化对文化的影响;

东晋南朝时期的南方地区虽文化繁荣,但并没有成为文化重心;

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交融对文化的影响,故排除C;

材料中的《昭明文选》《文心雕龙》不属于市民阶级的文学,故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

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5.(3分)下面唐诗反映了唐朝与西北地区诸民族的关系。由此可以推知,唐朝()

作者诗名诗句

窦威《出塞》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周繇《送人蕃使》早终册礼朝天阙,莫遣虬髭

染塞霜

张籍《送和蕃公主》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

出和亲

元稹《西凉伎》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

翠茸裘

A.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

B.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

D.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生需要结合唐代民族

关系的相关史实来回答。

【解答】从材料中的“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可以看到民族战争,莫遣虬髭染塞霜”

可以看出唐朝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汉家公主出和亲”可以看出唐朝的和亲政策,赞普

亦奉翠茸裘”可以得出少数民族朝贡,可以得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唐朝注重发展与西北诸民族的关系,但不能说是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故排除A;

材料中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而没有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材料没有体现“华夷一家”的统治理念,故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唐代民族关系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

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评价也不为过。它不但奠定了秦国统一的

制度根基,而且对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政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有利于

战胜敌国,却并不利于维持统一,就觉得秦朝的统一有多么的了不起。

——摘编自程念祺《美化商鞅变法有违史实》

材料二:张俊伟在《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中指出: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官僚

体系为依托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变法把秦国打造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为了支持战

争,他采取弱民、夺民、愚民的措施,通过轻罪重罚,“使民怯于邑斗,动员激励的措施

就是授予官位和勋爵,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

的潜力,把秦国变成了“虎狼之国”。这样的变法缺乏人文主义关怀,执意铲除。连坐使

居民相互监督,降低了人文道德水准。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变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因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第二问结合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因素分析。

【解答】(1)根据材料“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官僚体系为依托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变法

把秦国打造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动员激励的措施就是授予官位和勋爵,通过建立明

确的,最大限度地发掘,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孝悌、仁义、羞战等视为危害国家

的‘虱害连坐使居民相互监督。

(2)结合所学从史学家的素养;社会环境;史料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评价: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世卿

世禄制;增强了秦国国力;实行弱民,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道德滑坡,导致暴政,但

必须涉及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

(2)因素:史学家的素养;社会环境;史料的变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步发展,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模式逐步形成,无论是法制还是

道德,只是一个从道德转变成法律的思想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诸子并没有真正地认识

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多的是从君权出发来思考治国之道。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两种

思想都不够完整。随着历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封建统治者最终没

能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

一一摘编自王博《儒家与法家思想的时代意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合

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治

国思想。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无论是法制还是道德,在封建社会对统治者都不具备强有力的

约束性、提倡为政以德,在战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不能满足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诉求,只

是一个从道德转变成法律的思想过程,秦朝采用了法家的治国思想,制定帝王之法,建

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严刑峻法,但却遭到人民的反抗;根据材料“随着历史的发展,

但由于封建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并结合所学可知,采用董仲舒的新儒学、法、阴阳五行

家的思想,济之以道,儒家思想也渗透到法律的制明清之际出现了对统治思想的批判,

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匹夫有责”,主张众治,寄天下之人,解放思想。由于封建阶

级固有的属性,可见,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制度走向了灭亡。

故答案为:

论题:封建阶级固有的局限使得采用道德与法制并重的治世规律,也未能使社会走向长

治久安。

阐述:中国社会封建制度逐步发展,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模式逐步形成,在封建社会对统

治者都不具备强有力的约束性、提倡为政以德,在战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不能满足统治

者富国强兵的诉求,主张以法治国,一人之法,实行暴政,虽然短期内帮助秦增强国力,

导致政治的崩溃,采用董仲舒的新儒学、法、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济之以道,儒家思想

也渗透到法律的制定,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

之法”,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批判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道德与法制并重的治世规律,封建统治者最终没能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

【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封建社会正处在上升阶段,汉武帝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中原地

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周边地区和国外不断传播。中国的铸铁技术、打井技术,耕作技术、

农业生产工具均传至大宛等西域国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彼此之间共同性增加,差别

缩小。各族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成了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所以,使得中国

作为当时世界上一流强国屹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