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的探究_第1页
公民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的探究_第2页
公民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的探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民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的探究摘要:在公众印象中,征信体系或者征信报告本身是一种“黑名单”机制,公民的行为一旦被记录到征信报告中,表征诚信出了问题,直接会影响到消费贷款、交通出行、购房、就业等多处生活领域。将无偿献血纳入到征信体系中,到底会不会给公众带来负面影响呢,应该如何提高公众无偿献血的意愿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的挂钩现状,分析了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挂钩的问题,给出了以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和完善公民无偿献血的建议。本文认为在无偿献血行为纳入征信系统的执行过程中,要明确其边界、减少社会误解,才能有助于对无偿献血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无偿献血;征信;社会征信系统;诚信建设一、引言2019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明确各地在健全无偿献血激励机制方面,应当探索将无偿献血行为纳入社会征信系统,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该文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征信系统来促进献血工作的发展,但是,在国内很多媒体将无偿献血将入征信系统作为新闻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论,大家认为,无偿献血是自愿的个人行为,征信体系是影响个人消费、购房、贷款等的重要因素,如果不献血就上了征信不良的“黑名单”,对个人是不好的,但这有点变相强迫个人献血,因此,多数人表示不理解,也不太愿意接受。此外,也有人担忧当被纳入征信系统的领域越来越宽泛时,政府将如何保证征信体系不被滥用,无偿献血是正面的、公益的自愿行为,如果纳入征信系统作为诚信“加分项”,是否会造成参与无偿献血就等于诚信合格这样的误解?基于此,有必要对公民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探究和探讨。二、当前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的挂钩现状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开始了对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的挂钩的实践,比如,(1)江苏省从2017年,就对无偿献血者实行“三免”政策,其中一条是献血者只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以上的奖励,可以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门票进政府开办的公园,免收门诊费去公立医院看病就医。南京的律师刘桂云就是一个典型,她从2001年开始无偿献血,每年不间断,至今累计献血已有5600毫升。2016年,她就领到了一张“诚信好人卡”。事实上,“诚信好人卡”,正是将无偿献血纳入征信系统的一种尝试。目前在南京,只要献血满4000毫升的无偿献血者,经过信用审核,就会推荐进入信用红名单。下一步,南京还将推进“四免”政策,激励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加入。(2)山东威海自2018年开始,只要参与无偿献血的,将作为良好信息,为个人的信用加分,近两年来已经有数万名无偿献血者通过无偿献血这一途径获得信用加分,他们将在看病就医、评优评先等活动中,享受特殊待遇。此外,江西省在2019年下发文件,探索将无偿献血与个人、单位征信体系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再比如,不仅仅是无偿献血,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被纳入征信系统的地方规定出台,起到作用的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争议与学者的质疑,譬如:2019年1月开始深圳地铁票务稽查工作规定,在地铁1个自然年内3次逃票行为会被纳入征信系统;2019年3月浙江省的人力社保专家和企业人士,在宁波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频繁跳槽也影响个人信用;2019年5月西安规定将违反规定,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个人不良行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可见,利用这个征信系统的约束力、威力来进行公德心、公共秩序等的维护与管理,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影响力强、约束力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挂钩的问题分析无偿献血与社会征信挂钩,也许可以起到促进无偿鲜血的动力,属于用一种行政手段来助力公益活动的现象。征信系统,也称社会信用体系,它的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是很多商业活动的决策依据、考量基础;它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有利于遏制不诚信行为,建立守信守约的公民道德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弘扬公众的社会责任心、公德心。加快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使得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力量净化市场环境,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减少经济发展风险。具体来说,社会征信系统包括有:(1)个人征信系统+企业征信系统;这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重点是金融领域和部分市场经济活动领域的信用建设,有个人也有企业,而且这个系统目前有相关法律法规,最高级别的是国务院出台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这个信用体系是根据世界统一的规则来制定的。(2)社会诚信体系、社会文明体系。这两个是一类,是国家发改委主办的,这个是我们自己特有的要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信用体系,重点在社会、政务、司法等领域的信用行为。这个体系,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社会信用法》已经列入立法规划,而且这个体系,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地方,都正在探索建立过程中。上文中引起争议的无偿献血,要挂钩的主要是“社会诚信体系”。本文中引起争议的无偿献血,要挂钩的主要是“社会诚信体系”。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已将《社会信用法》列入立法规划,而且这个体系,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地方,都正在探索建立过程中。在无偿献血要和社会征信挂钩的问题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员应该今早提出公正的解读、释解,让大众正确理解征信系统与无偿献血之间挂钩的一些边界、标准问题,比如那些行为是合理的,那些是违背的,另外,政府部门、需血机构,也应该加大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力度,从社会、伦理、道德、健康等多维度,全媒体地梳理无偿献血跟信用之间的关系,让公众安心、放心地面对献血,同时也形成城市的征信凝聚力,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在面对那些积极、愿意捐出自己的热血、组织甚至器官的人,一定要给与鼓励和奖励,建立起全面弘扬利他、奉献的城市精神。四、以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完善公民无偿献血的建议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公益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正能量的社会行为,需要得到弘扬、受到激励。我们只有通过细化和优化征信体系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与功能,才能让其发挥实效。(一)完善征信体系中的奖惩制度应该将无偿献血作为激励机制而非惩戒,不献血有健康、年龄等各种客观原因,不献血并不影响个人征信。既然不献血并不影响个人信用,那么让那些做好事的无偿献血者可以更好的完善个人征信,是在结合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在无偿献血领域的创新之举。比如国内一些省市把无偿献血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加分项,无偿献血者在看病就医、文化活动等生活中都能享受到优惠,这有力地促进了公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形成了激励的氛围。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应当对对信用行为进行多角度记录,全面反应个人、组织的守信、失信状况。现有的征信只是单纯记录个人、组织的失信记录,是一种黑名单机制。社会信用不只有失信,更多的是守信。构建守信、失信的信用红黑榜,从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两个角度促进信用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探索社会征信体系的正向激励指标,对特殊守信行为进行激励,引导全社会形成诚信守诺的良好风气。(二)加强对献血的无偿性的考量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公益行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具备强制性。将无偿献血纳入到个人征信中,应当体现无偿献血的公益性以及背后的奉献精神。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将无偿献血作为正向激励的指标,具有相当的鼓励价值。(三)出台相关政策要及时进行充分解读在制定政策时,公共卫生等相关部门要深入调研分析,使政策来源于事件,为实践服务。国家在出台政策之时由政府将征信体系对民众进行及时解读,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进行专题解读,使民众了解个人征信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以消减民众对无偿献血纳入征信问题的误解、偏见。五、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无偿献血与征信体系的挂钩,各省已经有了各自的实践、做法,但是,社会征信体系在无偿献血上面起到的实际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适用性的解释、以及操作性上的区分,不能把征信体系当成一个“筐”,任何事情或工作都依靠这个“筐”来约束、或推动。无偿献血具有自愿性,对不献血公民的行为,只能用道德约束,不能用法治限制、征信体系来绑架,应该通过不断的完善以及发展公平、科学、合理的征信体系,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与发展。只有把征信社会、征信体系本身变得科学、标准更加清晰,才能更全面地发挥征信体系的促进作用,来很好地指导人们的无偿献血热情。参考文献[1]国卫办医发〔2019〕21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2]李庶民。无偿献血纳入征信,应把握激励领域的边界[J],法律与生活,2019年24期[3]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4]张少琴。建设国家统一主导的社会征信体系[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