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回延安》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新课标“课程理念”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核心素养之首便是“文化自信”,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指出在落实要求的过程中,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课程内容“主题与载体形式”中也专门提出关于革命文化的内容: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回延安》是用民歌体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陕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贺敬之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本课设计紧紧围绕陕北民俗文化和延安精神两大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浓郁的陕北民俗风情,学习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教材分析《回延安》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民俗民风”为主题,展现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习俗,从中我们能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回延安》是本单元第二篇文章,是一首采用“信天游”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贺敬之在诗中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那份饱满真挚的情感,并由此推广到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诚。全诗共五章。第一章表达作者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章追忆当年的延安生活,表达对“母亲”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见面的喜悦之情;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了作者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诗人仿照“信天游”民歌体形式写出的这首诗歌,两句一节,上下句押韵,节奏自由,朗朗上口;运用了“几回回”“树根根”等一系列叠词,具有浓郁的陕北民俗风情;并且运用了比兴、拟人、夸张、排比、描写等写作手法和破折号、省略号等特殊的标点符号,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最真挚的情感。贺敬之的延安生活经历:他16岁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参与创作了著名的新歌剧《白毛女》,又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由此可知,他是在延安成长的革命诗人,对延安怀有最真挚的感情,他对延安敬称“母亲”诚不为过。诗歌的写作背景:1956年,诗人贺敬之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然而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下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延安既是共产党人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孕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孕育了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的“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吃苦耐劳、团结向上、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中华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结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补充,本课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陕北民俗,体会作者对“母亲”延安的真挚感情,学习延安精神,加深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体认,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乐观自信等精神品质。学情分析《回延安》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又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本诗语言通俗,抒情性极强,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两句一节,上下句押韵,朗朗上口,加上叠词、比兴等手法的使用,具有浓郁的陕北民俗风情,特别适合朗读,符合八年级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共鸣。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把握重音和节奏,感受诗歌热情奔放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饱满真挚的情感。诗歌中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陕北乡村才有的景观,学生了解相对较少;还有一些民俗打上了革命文化的烙印,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加以讲解,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2.品味语言,学习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3.拓展阅读,探究诗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内涵。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体悟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感情,理解延安的地域文化和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民俗文化推介之陕北民俗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同学们,这首“信天游”民歌给你什么感觉?(学生:高亢嘹亮、充满激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在黄土高原古老而深厚的土层上,又孕育了什么样的民俗文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回延安》,感受陕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读。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感受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情。2.品味语言,学习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3.拓展阅读,探究诗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内涵。活动一:初探民俗感诗情1956年,诗人贺敬之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10年之久的“母亲”延安的怀抱,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回延安》。下面请大家朗读诗歌,思考:1.诗人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延安?2.诗人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场景?他的心情怎样呢?学生自由朗读,并让其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从第一章中找到了“这么厉害地跳”,感受到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激动心情。“几回回”“梦里”感受到作者的魂牵梦绕,对延安的思念之情。“抓”“贴”“搂定”“呼唤”等一系列动词,感受到了对延安的亲切关系,对延安的思念。老师示范朗读。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节奏、韵律和情感。学生通过初读,感受到诗人对回到“母亲”延安的激动、喜悦之情,还有怀念、感激、自豪等情感。阔别十年回延安,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激动喜悦的。那么他带着这样激动喜悦的心情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学生找到了杜甫川、柳林铺、窑洞,看到亲人,杨家岭、延河、延安城的大街小巷等。看到了亲人相见、热烈交谈的情景。延安是作者曾经生活、学习和追求梦想的地方,阔别十年再相见,有太多的语言要表达,有太多的情感要抒发,一首陕北人民最为熟悉的民歌,抒发了他对延安“母亲”最炽热的爱恋。活动二:诵读民俗学民歌这首民歌是什么形式的呢?它又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批注诗歌,探究诗歌的特色和语言的表达效果。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点评、补充。1.朗朗上口:以第一部分为例,两句一小节,上下句押韵,隔节换韵。朗读品味。2.叠词:几回回、树根根、脑畔、白生生、羊羔羔陕北方言,删掉叠词,品味几回回等词语的妙处。3.写作手法:比兴、拟人、夸张、排比、描写等(重点解释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以《关雎》《蒹葭》等为例)4.妙用标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等。师:作者不仅在热烈地抒情,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描写,一系列的比兴、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展现了“信天游”民歌独特的语言风格。活动三:品酌民俗展文化热情奔放的“信天游”,不仅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代表的更是陕北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这样的民俗背后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诗歌,找出能够代表陕北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并尝试说一说其内在涵义。学生很容易找到:“白羊肚手巾红腰带”陕北人特有的装束;“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居住、饮食文化。师:陕北人利用黄土高原的地理优势,凿土而居,建造了富有陕北特有的的房屋,利用陕北匮乏的资源,装扮着朴实的生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陕北地区都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古老的沟壑,纵横的土地,落后的思想......成了这里向前发展的重重阻碍。后来延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补充说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领导指挥了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延安民俗打上了革命文化的烙印。学生从最后一章中找到这些带有革命文化的语句:“杨家岭的红旗”“宝塔山下的脚印”“枣园的灯光”“滚滚的延河”“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引导学生理解革命民俗的象征意蕴,以及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当中的重要意义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情感烘托达到了高潮,齐读《延安,我把你追寻》,感受延安精神、延安魂。总结: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陕北人民受到延安精神的感召,他们骨子里充满对新生活的渴望,他们敲响了隆隆隆的安塞腰鼓,他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落后是暂时的,贫穷不可怕,只要生命在有力的搏击,必然迎来新生命的曙光!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仿照本诗信天游的诗歌特点,以“青春”为主题,创作两三句诗歌。3.阅读莫邪《延安颂》、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萧《记一辆纺车》等,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回延安》课后反思上课之后,静下来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总体感觉还不错,基本达到了学习本节课的初衷。首先,选择《回延安》这节课,就是源于他重新回归统编版教材,这首诗歌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都比较强,在民俗文化单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且诗歌语言朴实,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读,符合八年级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共鸣。在备课阶段,在关于群文阅读和以本诗为中心纠结了许久,但碍于上课时间的限制,还是紧扣文本,挖掘诗歌的学习价值。其次,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深入阅读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图找准本节课的着力点和价值意义,为本堂课的教学提供指引和方向。找准方向之后,结合单元“民风民俗”的主题和延安精神,以及“信天游”民歌体的艺术形式,创设了“民俗文化推介之陕北民俗”的情境,以陌生化的《黄土高坡》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个活动的探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诗人对培养他成长的延安“母亲”的深厚感情;朗读品味,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探究“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赏析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结合陕北民俗文化,解读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使学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