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1-2022学年甘肃省酒泉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白色长袍多,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 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 D.艰辛的居民生活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A.政区图 B.交通图 C.农业图 D.地形图下列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指向标下列图例符号与其名称配对,不正确的是()A.

首都 B.

铁路

C.洲界 D.水库在经纬网图上,下列方向标注正确的是()A. B. C. D.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甘肃省地图 D.酒泉市地图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A.1/1000000 B.1:1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关于酒泉市肃州区(95°E、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了地球的真实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B.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鼓球体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八万里即4万千米,与此诗歌最为吻合的地方应该是()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极点 D.北极圈关于地球仪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地轴是真实存在的轴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

C.以0°经线为界,东、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D.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下列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向西增大为东经 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最大经度是360° D.0°经线以东到180°的范围为东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90°E和90°W B.20°E和160°W C.0°和180° D.20°W和160°E本初子午线是()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关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是()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不同地区产生时差 D.四季更替如图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A.A B.B C.C D.D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A.非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下列属于南极洲和北冰洋共同特点的是()A.跨经度最广 B.跨纬度最广 C.地势最高 D.地势最低平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为()A.平原 B.丘陵 C.盆地 D.高原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A.地面起伏小 B.相对高度大 C.地面崎岖不平 D.多被高原环绕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德国有位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25~26小题。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德国科学家是谁()A.魏格纳 B.麦哲伦 C.哥伦布 D.伽利略“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A.地形是静止不动的 B.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C.农田不会变海洋 D.高山是永恒不变的某班进行世界地理知识擂台赛,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A.甲说:“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

B.乙说:“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位于北美洲.”

C.丙说:“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

D.丁说:“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C.沼泽、高原、山地、平原、冰原 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山坡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海洋航海家的首次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马可波罗 B.郑和 C.哥伦布 D.麦哲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度:A______、B______。

(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属______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C点属于______半球。

(3)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A点属______纬度地区,B点属______纬度地区。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①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请将图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A______B______D______

(3)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写名称)。

(4)读图,按南、北半球来说,陆地面积大多分布在______半球。

(5)③和⑤的分界线是______。

(6)①和②的分界线是______。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海拔为__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E______;

F______;虚线BC______;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虚线登至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______(AC还是BC),原因是______.

(4)D位于C的______方向,山顶

C与山顶D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cm,则实地距离约为______米.

(5)河流容易出现的位置是______(AC还是BC).读六大板块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B______

板块

E______

板块

F______

板块。

(2)基本上全在海洋的板块是______板块。

(3)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往往多______等地质灾害,图中①处为______地带。

(4)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是因为其位于两个板块发生______运动的地带,②处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此山脉形成的原因是由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在阿拉伯国家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

故选:A。

依据人们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各地的人文差异,学生应结合基础知识,灵活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2.【答案】B

【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车载导航地图属于交通图,方便快捷。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3.【答案】D

【解析】解: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称为地图的三要素.

故选:D.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考查地图的基本要素,要理解记忆.

4.【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是城市,B表示的是铁路,C表示的是洲界线,D表示的是水库。

故选:A。

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

此题考查了常见图例和注记,结合教材识记即可,属于基础题。

5.【答案】B

【解析】解:在经纬网图上,一般向上的箭头指示北,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下的箭头指示南,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左面是西经度,用符号W表示,右面是东经度,用符号E表示;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本题考查了经纬网图上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符号的判定,读图理解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比较选项中四幅图的范围,最小的是酒泉市地图,其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

故选:D。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的大小以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应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

7.【答案】B

【解析】解:把比例尺都写成数字式为:C、1:1000000,由于数字式比例尺的分子都是1,分母小的分数值大,也就是比例尺大,分母大的分数值小,也就是比例尺小,因此选项中的比例尺最大的是B。

故选:B。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先把比例尺都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比例尺大小比较的方法,理解解答就

8.【答案】A

【解析】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点95°E、4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故选:A。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度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纬度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考查地球的形状,要理解记忆.

10.【答案】A

【解析】解:赤道长约8万里,故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赤道地区。

故选:A。

在地球仪上,纬线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长约4万千米。

考查了特殊的纬线-赤道,属于基础题。

11.【答案】B

【解析】解:地球仪是人们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地球缩小的模型,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但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

A、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故A说法正确;

B、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说法错误;

C、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故C说法正确;

D、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D说法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B。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

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属于基础题,识记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故A错误;

纬度越高,距离赤道越远,故B错误;

最大的经度是180°,故C错误;

0°经线以东到180°的范围为东经,故D正确。

故选:D。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经度。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为:以赤道为界,向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到90°。

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划分,结合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属于常见的选择题。

14.【答案】D

【解析】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依据题意。

故选:D。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故选:C。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A

【解析】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故选:A。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7.【答案】D

【解析】解: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和不同地区产生时差都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D。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

18.【答案】C

【解析】解: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读图例可得,C图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9.【答案】B

【解析】解:亚洲与欧洲紧紧连在一起,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故选:B。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

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大陆的概念,然后结合地图解答即可。

20.【答案】D

【解析】解: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故选:D。

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本题考查洲界线名称,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教材中世界海陆分布图解答,牢记即可。

21.【答案】A

【解析】解: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最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

此题围绕着北冰洋和南极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的考查,多结合教材才能熟练把握.

22.【答案】C

【解析】解: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属于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

故选:C。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牢记即可.

23.【答案】C

【解析】解: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故选:C。

五种基本地形是指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征是地面崎岖不平.

可结合山地和丘陵的素描图理解.

24.【答案】A

【解析】解: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结合选项.

故选:A.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本题考查了世界上主要的地形区,知识点简单,识记即可.

25~26.【答案】A、B

【解析】1.

【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要牢记。【解答】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选:A。2.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本题考查“沧海桑田”的意义,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形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故选:B。

27.【答案】B

【解析】解: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位于南美洲.

故选:B.

依据世界之最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之最.

28.【答案】B

【解析】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故选:B.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本题主要考查了五种陆地地形的名称,属基础题.

29.【答案】C

【解析】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

故选:C。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牢记知识点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30.【答案】D

【解析】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D。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认识过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31.【答案】20°N,40°E

80°N,120°E

西南

【解析】解:(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点的经纬度是20°N,40°E,B点的经纬度是80°N,120°E。

(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属东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C点属于北半球。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得,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4)按高中低纬度划分,A点属低纬度地区,B点属高纬度地区。

故答案为:(1)20°N,40°E;80°N,120°E;(2)东;北;(3)西南;(4)低;高。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属于常见的综合题。

32.【答案】北美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北冰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大洋洲

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解析】解:(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欧洲,⑤是亚洲,⑥是大洋洲,⑦是南极洲。

(2)图中A是北冰洋,B是大西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

(4)读图可得,按南、北半球来说,陆地面积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5)③非洲和⑤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6)①北美洲和②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

故答案为:(1)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2)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3)大洋洲;太平洋;(4)北;(5)苏伊士运河;(6)巴拿马运河。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