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测试题_第1页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测试题_第2页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测试题_第3页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测试题_第4页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境创设情境引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与体验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与应用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2、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学生直接回答.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高、矮、长、短教学反思: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第一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学习方式:观察讨论、亲自体验教学准备: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观察画面,全班交流.通过观察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探究与体验1、教师拿出1个饼干盒和1个魔方,提问:谁大?谁小?让学生比较客车与汽车,大象与松鼠的大小.2、教师拿出1个西瓜和1个苹果,提问:谁重?谁轻?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猜一猜,谁轻?谁重?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4、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的内容第1题:出示气球和篮球图,提问:气球和篮球哪个轻,哪个重?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请你给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第4题:出示两幅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比较?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书上涂色.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本题的两幅图反映的是同一件事,教师在指导学生看懂题目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大、小、轻、重教学反思: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适时联系教材,并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从事操作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比较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物体的轻与重.通过让学生“掂一掂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轻与重和掌握判断物体轻与重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物体体积大不一定重的道理,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教学环节层次分明,一环紧扣一环.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和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去猜想、实践、体验、论证.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设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判断方法,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整堂课体现了思维性、兴趣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学得愉快、有趣、活泼,学得扎实.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1课时1-5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素材的作用,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3)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学生自由回答学生仔细观察课件或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出发,把学习数学与学生喜欢的参观动物园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探究与体验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2只青蛙……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如:我有1本数学书、我有4支铅笔、教师里有1张讲桌……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教师: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1-5各数字.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刚入学的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从图中的信息中,直观的数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用1-5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实践与应用学生操作小棒学生操作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2表示学生操作回答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写.学生按要求在书中连线,并且说出理由,为什么这样连.学生描写数字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在汇报学生们在书上连线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学生独立完成(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拿出2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3)感知数的产生.同学们先摆1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2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产生(4)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指导书写1-5个数谁会写这些数字?(5)将第2题做成课件、投影片或挂图出示,指导学生看图片,并说一说谁和谁连起来,请大家在书上连一连.教师巡视指导(6)完成第9页第3题看数字画图.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手摆一摆,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因为学生在学前会写数字,这里主要是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教师教学时要多鼓励,字要写的大方、美观,不要求书写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抽象数字回到直观事物中去,发展数感.通过以上练习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对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1、2、3、4、5教学反思:本节课重视了学生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从图中的信息中,直观的数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2课时6-9各数的认识整体感知: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5的认识之后,已有了1-5认识的基础.6-9的认识主要内容有:6-9的基数含义:数数抽象出数表述6-9的数表示的实物;6-9的写法:示范描写独立写,渗透数的顺序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6-9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数是从具体事物的数量里抽象出来的.“数”是一类等价集合在元素的个数方面的共同属性.因此多数、多说,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教学内容:教材10-1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主题挂图和相应的教学图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中提供素材的作用,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3)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今天,咱们先来进行一个小竞赛,看看谁能数出下面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教师用电脑出示第一组实物图片(1-5)学生自由回答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轻松地进行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探究与体验出示第二组实物图片(课本10页)教师:看看谁能数出这些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经历抽象出数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教师:这个6表示什么?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6?谁能用6说一句话?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6-9各数字.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第一幅图有8个葫芦;第二幅图有6个哨子;第三幅图有9把勺子;第四幅图有7把小刀.6只哨子、7把小刀、8个葫芦、9把勺子.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6-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如:我有6个本子、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刚入学的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从图中的信息中,直观的数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用6-9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实践与应用(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拿出6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感知数的产生,同学们先摆5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6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7、8、9(2)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指导书写6-9各数谁会写这些数字?(3)将第2题请大家涂一涂.教师巡视指导(3)完成第11页第4题看数字画图.(4)完成P11练一练第2题看图写出数字学生操作小棒学生操作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5表示学生操作回答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写学生描写数字学生涂完后同桌交流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学生独立完成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手摆一摆,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因为学生在学前会写数字,这里主要是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教师教学时要多鼓励,字要写的大方、美观,不要求书写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抽象数字回到直观事物中去,发展数感.通过以上练习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对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6、7、8、9教学反思:设计情景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轻松地进行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用6-9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亲手摆一摆,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数学.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3课时多些、少些、同样多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探究与体验认识多少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认识同样多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两次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与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2、完成练一练第3题.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比较多少,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同样多、多些、少些.)板书设计:多些、少些、同样多教学反思:本课时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两次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比较多少,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4课时认识>、<和=教学内容:教材第12-1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准备:熊猫请客动画片或主题图挂图或图片,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学习方式: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你们过过生日吗?都是谁和你们一起过的?怎么过的?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的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学生看动画片或主题图,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过生日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从过生日入手,引出小熊猫请客.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生的欲望.探究与体验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中,你发现了那些与数有关的知识?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4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通过刚才分食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在数学上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叫等号可以写成4=4读作4等于4.也就是说把表示同样多的两个数都可以用“=”连接起来,叫相等.指导学生写等号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我们知道了同样多的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桃子的个数是4,猴子的个数是3,桃子比猴子多,也就是说4比3多,在数学上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就是4>3,反过来猴子比桃子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为3<4教师指导认识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可以怎样表示?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根据图片中发现的其他信息和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4棵子还发现了有1座房子,1个窗户,1个灯,4块玻璃„„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或香蕉分给小熊猫自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有4个萝卜分给4只兔子每只分1个正好分完说明兔子和萝卜同样多.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或猴子比桃子少.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学生读、写4=4引导学生得出萝卜的个数和桃子地个数可以写成“4=4”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引导学生用发现的数学信息多说多练指导学生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读、写4>3,3<4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4>3,3<4表示引导学生说出竹子比小熊猫多可以用4>3表示,反过来小熊猫比竹子少可以用3<4表示(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信息多说多练)学生自己举实例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模型)表示的过程.及时反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填数,再填上>=或<.教师引导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完成.完成练一练第3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如游戏、猜符号等.学生在书中先描写,再独立写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以集体进行游戏,也可以小组完成.最后再书上填好.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和=.)板书设计:>、<和=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记4>33<4教学反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模型)表示的过程.及时反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0的认识整体感知:(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后,认识比较抽象的“0”.教学时通过连续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体验0的产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也和5、4、3、2、1一样,也是一个数,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本课的主要内容有:0的产生——0的意义——0还表示什么(开始、分界线)——生活中的0(站位)——0的写法(示范—描红—独立写)因此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0的意义,学写0.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的意义,体会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0的含义比较广泛,除了表示没有、起点外,还可以表示界限,表示号码中的空位.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感受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就可以了.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赋予教材情境图中的素材生活内涵,用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2)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经历学习活动.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3)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包括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一些现实生活情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自由说出来学生看动画或挂图,听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鸟喜欢在什么地方搭窝?教师讲小鸟搭窝的故事:冬天快要到了,一群小鸟为了能够躲避寒冷,能够顺利过冬,他们高高兴兴的在给自己搭窝.一个漂亮的鸟窝就要搭好了,在自己即将搭好的窝里休息.(教师演示课件或出示挂图).一天早晨,鸟妈妈起来后和小鸟们讲,孩子们加把劲,今天我们要把窝搭好,明天就能过的更舒服了,说完就带着小鸟们一个接一个的飞出去找搭窝的东西了从学生爱听的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探究与体验学生交流并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窝里开始有4只小鸟,鸟妈妈飞走了窝里还有3只小鸟,又有1只飞走了,窝里还剩2只小鸟,最后的2只都飞走了,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了.学生汇报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后汇报学生交流后汇报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在书中先描写,再独立写学生独立思考,说出想法,把数字写在田字格内教师引导: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与数有关的信息接着老师的故事说给其他同学听.揭示探讨数学信息和问题.教师提问:窝里有4只小鸟,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图下板书出来4每次飞走窝里后,剩下的鸟又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3和2最后鸟窝里怎么样了?可以怎样表示呢?小组交流研讨.组织全体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教师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数字0也就是说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2)展0的含义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肯定然后,教师出示三幅图:直尺图、电视0频道图、温度计0摄氏度图,图上的0又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得出:0可以表示开始;可以表示0频道;还表示0摄氏度(温度的分界限)教师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结合教材17页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鼓励(3)指导学生书写0完成P17练一练1.先看清0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写,然后再独立写.数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写的美观、大方,不要求速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在认识4、3、2、1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小鸟一个一个飞走的过程,探讨出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再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基本含义.再通过生活中的0,进一步拓展0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此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实践与应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独立涂色(4)完成练一练第2题看图说话,说出池塘里有几只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体会0的含义,增强对0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0的认识0的产生0的意义0还表示什么(开始、分界线)生活中的0写法:0教学反思:本课时从学生爱听的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在认识4、3、2、1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小鸟一个一个飞走的过程,探讨出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再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基本含义.再通过生活中的0,进一步拓展0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体会0的含义,增强对0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6课时10的认识整体感知: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后认识10.教学时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10的产生感知数的横向联系.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10的意义学写10.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10的意义,体会10在生活中的作用,建立数感.教学内容:教材18—1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读、会写10.难点:会用10表示事物的个数.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你喜欢参加联欢活动吗?你参加过什么联欢活动?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联欢活动,好吗?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联欢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学生自由回答.学生仔细观察课件,自己把发现说出来.小朋友们在欢庆节日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6个女孩有4个男孩,有10个小朋友,有10盆花,有5个黄气球,有3个蓝气球,有2个红气球,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喜爱参加的活动出发,把学习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探究与体验同学们看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再增加点要求,把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大家都知道了再图中10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10又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10,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怎样才能把它写得美观大方?出示直尺放大图,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按照直尺上的数,1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9后面的数是几?请同学们摆出10个小棒互相数一数再把它们捆成一捆,捆成这样的10捆.有10个小朋友,有10个气球,有10盆花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0可以表示什么如10个手指10个苹果10本书10支笔.仔细观察10引导学生说出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先在左边格里写1,再在右边格里写0两部分不要离的太远.学生描写数字学生读直尺上的数学生操作小棒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学生结合实际,说出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教学时多鼓励.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实践与应用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数的结果及方法.学生交流后汇报.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对各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说话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10的认识10个小朋友,有10个气球,有10盆花教学反思:从学生喜爱参加的活动出发,把学习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学生结合实际,说出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对各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说话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7课时顺序教学内容:教材20~2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些小动物的图片,它们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看图数数发现数学信息.(有5只小动物进行比赛……)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数了解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与体验教师引导请把你们自己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好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可以知道什么?体验:第一组前2个同学站起来,然后,第2个同学坐下.(这两个2一样吗?)出示情境图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拿出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任意摆成一排,把你摆的结果说给大家听.游戏:放〈我的朋友在哪里〉这首歌.2、歌声停止,老师叫几个或第几个站起.(对了给个小小的奖励)学生交流并汇报(小马跑第一,乌龟跑第五,兔子跑第三……)学生交流汇报(前一个2是两个人,后一个2是一个人)学生交流汇报(有学生交流汇报(从左数黄色花片摆第5……从右数黄色花片摆第3……)学生边听边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通过数小动物初步感知5个和第5个的不同.让学生知道5不仅可以表示5个还可以表示第5个.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序数意义的理解,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不同摆法与他人交流.游戏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实践与应用1.出示萝卜情境图.2.完成练一练第2题看图图色.要求:共有几朵花?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图上不同的颜色.你还能提出哪些问提?3.出示练一练第3题.要求:让学生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还能提出哪些问题?5个萝卜,4个红的,一个青的,从左数青萝卜排第4,第5是红萝卜……)学生交流汇报(左数第2个,右数第8个涂色……)独立涂色.学生交流汇报(有10只猴子参加比赛……)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顺序几第几教学反思:根据教材情境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师生互动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发言的面较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分一分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教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不同形状物品一件,一个纸筒.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学生猜学生到讲台上取礼物(秩序可按行,也可一块来取,也可分组来取,或每组派代表)学生之间交流拿到的礼物的名称、样子,允许学生下座交流.此情境的创设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探究与体验游戏:各回各家.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学生按游戏规则,开始活动、分组.学生分组时,需先观察,然后,互相走到一起.学生按小组交流分组理由,可以互相补充,可以各抒己见.正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方方的、平平的.长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长长的、方方的.圆柱体:我们组的礼物有长的、短的,都有两个平平的面,可以滚动,也可以竖着放.球:我们组的礼物都是球,大大小小的都可以滚来滚去.生抢答,先说出图中物品的形状,再举出一个与此形状相同的例子.相互交换手中的礼物,闭上眼睛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感觉.认一认这些画的都是什么形状.打破传统的坐姿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手、脑、眼、口统一行动,在找同伴的过程中,体验物体的形状相同与不同.学生在分组完成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体验感觉.这样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理由,更加了解这四个形状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通过操作、再次体验长方体等形状.从实际物体到透视物体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实践与应用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①学生每组四个代表到台前来数,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数.②交流数的结果.①学生照样子,用手中的小方体和长方体摆一摆.②交流用了几块积木.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帮学生认识从实物到实物图,再到透视图,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球中巩固所学成果.课堂总结:1.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正方圆柱球教学反思: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经历对简单的几何形体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第四单元合与分第1课时2~6各数的组成教材内容:教材28—36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摆的基础上,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经历把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教学重难点:掌握2—6的分与合.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蓝色、红色、黄色的圆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学习方式: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同学们,看!丫丫正看着这些花片干什么?原来是老师让她把这两种颜色的花片合起来.板书:合怎么合呢?你知道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学生认真观察学生齐读“合”学生回答:合就是把两种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这一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合的含义.探究与体验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花片?有几个?(电脑中闪一闪)这又是什么颜色的花片?到底怎么合呢?丫丫发愁了.不知怎么做?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丫丫吗?那好,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学具.1号袋内装红色花片,倒在左边,2号袋内装有蓝色的花片,把它们倒在右边,摆一摆.拿出3个蓝色花片和3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请同学们再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合起来是5,想想,拿两种花片怎样拿?学生看电脑数一数有多少花片.学生齐数花学生回答:愿意边摆边说,小组交流,汇报:红色花片不动,把蓝色的花片推到红色花片中.(2)蓝色花片不动,把红色花片推到蓝色花片中.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再汇报.动手摆一摆,然后汇报不同的摆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放手让学生体验合的过程,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有不同的做法,体现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具体体会把两个已知部分合在一起过程的结果.实践与应用今天同学们帮助了丫丫解决了几和几合成5的问题,下面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同学们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每个学生头上戴一个数字.两个人合起来是5,找到朋友后听音乐走出教室.这一环节总结了分与合的问题,又加深了5的组成的认识,使同学们愿意学习数学.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那些数的分与合?板书设计:5以内数的分与合2=1+13=1+23=2+14=1+34=2+24=3+15=1+45=2+35=3+25=4+1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数的分与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索,从而获取抽象的知识.教学中,从合具体可触的实物入手,抽象出数的组成,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发现数的分与合的规律.第四单元合与分第2课时7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操作过程.知道并能写出7的组成.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准备:挂图、桃子图片、投影.学生准备花片.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礼物呀!那好,你只要能正确说出这些桃子后面数的组成,就可得到一个大桃子.学生齐答:桃子口答:想学生摘桃子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数的组成.摘桃子的游戏,学生感兴趣乐于参加;同时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与体验1、请大家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2、巡视,了解学生情况,随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出示投影:4、同学们,你能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他们合起来是7吗?5、对手势游戏.学生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先自己摆,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组内交流.学生根据自己发现及组内互相交流,进行汇报: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6和1组成7,5和2组成7,4和3组成7.先说一说怎么做的,然后在交流的基础上填空.(也可以在交流的基础上,先议一议,再填空)师生共同来做对手势游戏.(老师用手势表示一个数,然后学生快速说出它和几组成7)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参与中使学生获得兴趣.游戏是学生所喜欢的,采用这种学习形式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与应用数学游戏同桌游戏同桌同学互相翻卡片,说数的组成.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7的分与合?板书设计:7的分与合.1和6合成7,6和1合成72和5合成7,5和2合成73和4合成7,4和3合成7教学反思: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学生生活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充分运用这些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不仅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迁移,利用迁移能力学习后边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第四单元合与分第3课时8、9的组成和分解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任意两部分的过程.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说出8、9的组成.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等动的情境中,经历8、9的分解过程,根据“分”的结果体会“合”的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体会数的“奥妙”,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黄色画片9个.教师准备练一练的图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探究的方式.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分过东西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些糖块,要分给哥哥和弟弟,谁有办法帮助老师分一分?同桌交流后,找同学说一说,并到前面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大家认真看,仔细听.使同学们知道要把这些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哥哥,另一部分给弟弟.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探究与体验老师相信大家都会分东西,对吗?下面我们就来比比谁最聪明.1、请同学们摆好9个黄色花片,你们同桌两个人分这9个花片,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把每一次的分法记下来.如:你1个,我8个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刚才,你把9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9?指出,每一个组成都可以说出和他相反的一个,如:1和8合成9,立刻想到什么?刚才大家把9个花片分成了两部分,分得很好,说明你们都很聪明.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好8个黄色花片,你们同桌还有能力照前面的方法分么?看哪组不用老师帮助就能分好.放手让学生自己分,观察学生的做法,适时指导学困生.可提示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分,就不容易有漏掉的现象.通过分8个花片,你知道了几和几合成8?3、你还可以分几个花片?按照老师的题是同桌一起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方法.交流分的过程与方法.同学回答得出:1和8合成9,9可以分成1和8;2和7合成9,9可以分成2和7;3和6合成9,9可以分成3和6;4和5合成9,9可以分成4和5.多让学生发言,加强分与合的叙述方法的练习.照样子把上面的分解组成说完整.同桌互相合作,分一分,说一说,要注意说全面,得出:8可以分成17;1和7合成8,8可分成和6;2和6合成8,8可分成3和5,3和5合成8,8可分成4和4.4和4合成8.小组内分一分,一同桌为单位,分完后再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分的方法与过程,有助于掌握9的组成与分节.使学生在说说、做做、比比中主动学到了知识.使学生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前面分9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这里教师不要牵得过死,应尽量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个环节,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广泛的自主.同时,也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实践与应用练一练1教师出示图,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填在书上,关注每个学生填的结果是否正确.2每个小题都有不同的填法,如有的学生全部写出,要给予鼓励.数学游戏回答后填在书上.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可以同桌做,也可小组做.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8和9的分与合8888/\/\/\/\/\/\5362719

9

99/\

/\

/\

/\

182736459

9

99/\

/\

/\

/\

54637281教学反思: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算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教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三个小朋友做纸花的情境:3个小朋友看见老师奖励同学们用的纸花不多了.就主动给老师帮忙做纸花.(出示情境图)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探究与体验1、教师提问: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一共做了几朵花?2、指导学生动手摆一摆.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知道的.根据同学们说得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3+2=5加号读作:3加2等于5.学生仔细观察图.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花片亲自动手摆一下.一共5朵小组内试着说一说加号和加法算式.让学生从发现的数字信息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获取知识.实践与应用算一算,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其中的数字信息.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摆再动笔再方框里填数.再读出算式.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画,最后在方框里填数.数学活动,身边的数学.各组把老师奖励的小纸花拿出来,算一算共几多?哪一组得的最多?学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列算式.各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本组任务.锻炼学生独立解答的能力.即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竞争意识.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加法的初步认3+2=5读作:3加2等于5︙加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反思: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5以内的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分别有多少?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大小相同吗?学生观察图画,小组之内交流后分别汇报.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探究与体验学生交流完后,教师提问:看完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2+3=5师:还有别的算法吗?板书:3+2=52、师:与兔子有关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板书:4+1=5或1+4=53、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小组之内交流后汇报.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回答后说出算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实践与应用1、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指导学生认识集合圈.师:你知道这种图形是什么意思吗?师:你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算一算,把空填上.2、完成练一练中的1、2、3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第2题,教师可做一些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只数和大树的棵数提出不同的加法问题,并算一算.(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看哪组说得多,本组同学完成算式)学生看图填空.同桌或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表示的意思,通过看图填空,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课堂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2+3=53+2=54+1=51+4=5教学反思: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3课时5以内的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卡片、小花片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指名学生表演,一生拿5张卡片上场,让两名学生表演送卡片.师:根据刚才的表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观察表演,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探究与体验出示兔博士的话,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一摆刚才的表演情境.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花片的?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师介绍画图的方法.师: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你知道怎么表示吗?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5-2=3师:认识“-”吗?这个算式怎样读?教师强调认识“-”,并指导学生读减法算式.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学生交流摆花片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画图,用斜线画去拿走的部分.学生尝试交流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学生小组之内读减法算式.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减法的意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兴趣.实践与应用出示算一算的题.让学生逐题说图意,指导学生边演示边说.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订正.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教师指导学生摆花片.师:摆出4个花片,去掉2个,还剩几个?剩下2道题学生在小组内叙述.数学游戏;教师发给每组卡片并强调游戏规则.一位学生翻卡片,大家轮流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许多算式.然后另一个同学翻卡片,依次类推.学生了解图意后,第1题小组合作计算填空,第2题同桌合作填空,第3、4题自己完成.学生写算式.学生叙述并写出算式,交流订正.先由一组同学演示.然后其他组活动.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组内的叙述,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实现了生生互动.用游戏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课堂小结: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板书设计:5以内的减法5-2=3读作:5减2等于3︙减号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用减法.教学反思: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在“算一算”中还安排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练习,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了5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以下三点:1.要会说,能从图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能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2.会数,能准确地数出原来有多少、去掉几个就是减几,去掉的这个数是从总数里去掉的.3.会列算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根据算式来编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4课时6、7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提一提,算一算等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准备:小朋友放风筝的动画片或主体图挂图或图片,树木图片,各色蝴蝶的图片.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情景创设你们放过风筝吗?和谁一起放的?谁能说说你的经历?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也去放风筝了,他们带着自己喜爱的风筝来到了郊外,你们瞧,他们放得多起劲啊!(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讲述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学生看动画或主题图,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探究与体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高兴的放着风筝,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呢?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贴图片到黑板上.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一板书问题.教师引导:你们可真棒,不仅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还能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赶快说说你打算怎样列式,怎么想的?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教师随学生发言分别板书:3+4=7(4+3=7)7—3=47—4=35+2=7(2+5=7)7—2=57—5=26+1=7(1+6=7)7—1=67—6=12、漂亮的风筝飞在空中,和真的一样,你们看,小蝴蝶也来凑热闹,(教师出示41页算一算左图.)谁说说什么意思.谁能列式解答?出示41页算一算右图,谁知道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导理解图意:集合圈中有一条虚线,表示把6只蝴蝶分成两部分,从6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有7个小朋友,3个男孩,4个女孩,有7个风筝,5个飞起的风筝,2个落下的风筝,有7棵树,1棵大树,6棵小树等.学生根据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一共有几个风筝?天上有几个?地上有几个?一共有几棵树?有几棵大树?几棵小树?学生先自己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例如,共有几个小朋友?从男女人数想,列算式为3+4=7或4+3=7.我是这样想的:有3个男孩,用3表示,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