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案_第1页
大学物理教案_第2页
大学物理教案_第3页
大学物理教案_第4页
大学物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课程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

系:物理系

教研室:公共课教研室

授课教师:赵德奎

教务处制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质点运动学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教学难运动方程

点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会求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可积运动方程

教学基本内容

承启:绪论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通的运动形式与

规律(10')

§1-1,2参照系,质点,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系、坐标系、时间

质点运动学:只研究运动随时间变化,不追究变

化原因一四维空间几何学(x,y,z,t)(05')

二、基本量:

】、描写质点位置的量一失径;:有向线段

动万木王,『=y=y(r),轨道的参数方程

z=z(r)

(10,)

2、描写位置变化的量一位移△了=彳-7

(5,)

3、描写运动快慢的量一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即速度:六1加”=更(矢径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Zdt

速率:速度量值:标量(4表示弧长即路程)

4、描写速度变化快慢的量一加速度a

加速度Ilim孚=孚=誓(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5ktdtdr

矢径对时间的二阶导数)(20')

三、直线运动

一维情况:x=w,「””型=学

fdx=[vdt—>x—x=fv(S(15')

J%J,00,o

小结:矢径:运动方程r-r(O速度:加速度:(05,)

作业:思考:1-3,6习题:1-3,4,5,7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曲线运动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切向、法向加速度教学难曲线运动

点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理解相对运动,熟练掌握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

速度、切法向加速度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运动描述

(3,)

§1-3相对运动

(12')

元0,2与参照系选择有关:

生=包+穿=『+环

dtdt

VpE=还"+

质点对地质点对运动物系运动对地

222

(平动)drdr.dr„__一

§1-4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

(15')

1、匀速圆周运动:2、变速圆周运动

般曲线运动

(35,)

ds

一dr量值:v=一

v=一dt

dt方向:切线

dv

量值:

'dt

4切向加速度方向:切线

意义:反映速度量值的变化率

不=4+4

量值:«„=-。为曲率半径

P

%法向加速度方向:法向(指向曲轴心)

意义:反映速度方向的出化率

量值:a=M+a;

n—法向

a-,自然坐标

1一切向

方向:(户)

转动中的角量

(20,)

1、角量:角位置:。角速度:角加速度:

2、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小结:切向、法向加速度

(5,)

作业:思考1-1,1-4练习1-14,19,21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牛顿定律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运动方程,受力分析教学难运动方程求

点点解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掌握牛顿三个定律和力分析方法处理一般难度的力

学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质点运动学

启下:质点动力学:追究运动变化原因,建立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牛

顿定律上(5‘)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

(10,)

⑴力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速度的原因

⑵质点有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

2、第二定律:了=嬴:

(20,)

(1)因果关系:干一外因m一内因"一结果

(2)矢量式:F=ma=

分量式:直角坐标:自然坐标:

⑶适用于惯性系

3、第三定律:F=-F'

(10')

二、应用:

运动方程::=沁)3^2」一^了

力了=⑴

>.两类问题:m

(15,)

关键:受力分析

力场中:重力场,电场,磁场

・接触处」接触处发生形变有弹性

[接触时有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有摩擦力

方法:

三^举例:例1:

(10')

例2:

(10,)

解题心得1、灵活选坐标2、文字叙述=物理条件

3、微积分应用(5')

小结:定律与应用,力的概念

(5,)

作业:思考2-2,3练习2-10,17,20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功和能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教学难机械能守恒

点点应用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直线运动变力做功;会用动能定理;掌握机

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基本内容

*

承上*牛顿定律

(2,)

§3-1功功率

‘元功:4卬=/•#...........见图(2)

功:W=广步.........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

一.功•

(10')

口”WFdr云_=

P=--=---------=F-v=rvcosa

二.功率•dtdt

(3,)

3-2动能动能定理

:W=。.改=f吟环J:小血=^=刎*-1〃/

动能mvdv

(10,)

引入动能:

2

二、动能定理:W=\Ek=^mv2-^mv^

(10,)

讨论:1功是力对空间的积累,其效果是引起动能的

变化

2动能定理应用的优点:抓始末动能,省中间细节

§3-3.4.5势能,动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换与守恒定

一、保守力的功

(20')

1.重力的功2.弹力的功3.万有引力的功

推广:保守力:其共与始末位置有关,与所经路径无关=力沿

任何一封闭路径所作功恒为Oo

二、势能:

(15,)

L保守力才具势能.由相互位置决定.

2.物体所受保守力性质不同,势能形式不同:重力势能;弹

性;引力势能

三、功能原理:"=%+%除内

⑶)

四、机械能守恒:条件:W'+W^LO结论:E=E。

(10')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力学中的具体表现。

五、应用举例:心得:引用一次守恒律,避免一次积分运

算。

小结:功&能

(5,)

作业:思考3-2,4练习3-5,6,14,18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动量与冲量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动量原理教学难动量原理应

点点用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会用动量定理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牛顿第二定律

(3,)

§4-、1动量冲量动量原理

一、动量

(22')

=mdv=dOnv),"为常量

牛二定律:dtdt

动量:mv=p(矢量、动力学量)

(1)可用于变质量问题户=变.=驷*

dtdt

此形式的牛顿第二定彼普遍dv一dm

4,=m——+v——

dtdt

(2)适用于相对论力学

动量定理

(25')

F=^-=>Fdt=dp=£Fdt=clp=p2-pt积分形式:Fdt=dp

微分形式:7=心—P\

引入冲量:『“2冗//=7=■

/*=P1X-PixnfF,dt=mv2x-mvlx

动量原理:7=Ap=p2—p,<,

Fydt=mv2>,-mvly

讨论:1、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其效果是引起动量的变

2、是矢量式

三、应用:抓始末状态,省中间细节

(35')

例1:心得:动量定理适用于分过程、全过程。

例2:心得:抓受力分析

思考:习题

小结:动量原理

(5,)

作业:思考4-3,4练习:4-8、10、11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动量守恒定律与应用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动量守恒定律,碰撞教学难动量守恒律

点点应用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动量原理

(5,)

§4-2动量守恒定律

一、系统动量定理:i质点:哂-哂。寸优外记内辿

(15,)

系统.力用-上"我°=£(ZEJZ%)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ZE内二°一系统动量定理:

2哂-»%%=J:ZE外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条件:2/=。=»哂=》哂。

(25,)

说明:1、分量式:

2、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律中速度都是对惯性系

3、动量守恒律是普遍自然规律之一

§4-3碰撞(25,)

匕2-%V20接近速度

v2-v,……分离速度

恢复系数e=V-~V'

-、碰撞定律:正碰匕。一匕0

(1。’)

动量守恒:明匕0+m2眩0=叼匕+62%

’碰撞定理:e=彩一“

二、过程求解,遵从^0一彩0

(1。’)

(l+e)m(v,-v)

u=v2020,=v1(1+6)如(%一匕。)

解出:''…2;2"M'…2动能亏损:

AE=(1e)j(%彩。厂

2m}+m2

三、碰撞分类

e=\,A£=0完全弹性碰撞

e=1,A£=max完全非弹性碰撞(岭=匕)

O〈e〈l,0(A£<max非完全弹性碰撞

(10')

四、二维碰撞:正交分解:

⑶)

两大守恒定律应用关键:受力分析=守恒条件;优点:抓始、

末态,省中间细节;举例:(12,)

小结:动量守恒定律

(5,)

作业:思考4-5,6练习:4-12、14、18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刚体定轴转动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转动惯量;转动定律教学难转动定律应

点点用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理解转动惯量;转动定律;转动动能定理;

教学基本内容

承启:理想模型:质点一刚体一绝无形变的理想模型,在研究其

运动中(5')

§5-1,2转动定律

一、刚体的运动:

平动:各点线量(线位移、线速度、线加速度)相同,一可归

结为质点运动学。(12')

转动:各点角量(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相同

刚体任何复杂运动可分解为:平动+转动

二、定轴转动:

(15,)

角速度矢量5;欧拉公式p=d)x?

(线、角速关系)

三、转动动能:

(15')

划分:质元△“,一刚体转动动能耳2屿2产"叫凡沙

定义刚体转动惯量:一一转动动能

四、转动惯量

(15,)

意义:转动中惯量大小的量度

要素:①质量大小;②质量分布;③转轴位置。要

求:记P20表

五转动定律

(15')

量值M=&/=Frsin。-1

<_>M=rxF

力矩[方向标在转轴上,与几F呈右旋

说明:①在转动面内;②遵从迭加原理

转动定律:矢量式M=J&;一维去矢

讨论:转动中定量因果关系:"外因内

B结果

应用:P123例5-4

(08,)

小结:转动惯量;转动动能;力矩;转动定律

(05,)

思考:5—2,3;练习:5—5,7,10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角动量守恒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转动动能定理,角动量守教学难角动量守恒

点恒定律点律应用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理解转动动能定理;会用动量矩守恒定律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转动定律

(03')

§5-3转动动能力矩的功

--力矩的功与功率

(。7‘)

=jdw=JMd®

力矩的功功率:

dwMdO..

p=——=------=MB

dtdt

转动动能定理

(1。’)

W=—Jfjj;——JtU;=Afyl

相应条件下,机械能守恒对转动也成立。(合力矩为0)

三应用举例:法一:动能定理:法二:机械能守恒:

(IO')

§5-4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dw

M=Jra=J——=--------

导引:dtdt

(05,)

一、.动量矩

(15,)

质点的动量矩:—X而

刚体的动量矩:

L=V/;xp/=^7;x\mivi=y2方=(£A772H海=J齿

:人蛆回鸣

dtdt

行-

二.动量矩定理:|Melt=jdL=L-Lf3=JJ()方o

(田)

讨论:(1)冲量矩是力矩对时间的累积,其效果是引起动

量矩的改变。

(2)动量矩定理对J不变或变均适用

三.动量矩守恒:条件:域0=结论:z=4)

(1。’)

四.应用举例:1、有心力2.角碰撞

(10,)

小结:转动惯量;转动动能;力矩;转动定律

(05,)

思考:5—5,6;练习:5—13,15,16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压强和温度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压强统计的意义;温度的教学难统计意义

点统计意义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了解统计平均

教学基本内容

承启力学热学

(15')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1)分子物理学方法:

统计平均(微观=>宏观)

(2)热力学方法:实验

定律(宏观=宏观)

第计规律:(是大量分子的平均效果,而不是个别分子

的单独存为。1)

⑵大量分子组

量变)O

第六章气体分子运动论

§6-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

作热运动,分子间有作用力。

§6-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基本概念:状态参量;平衡状态;平衡过程

(10')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05,)

§6-3气体分子运动的压力公式

-.模型理想气体分子

(10,)

理想气体分子结构:统计特征:平衡状态下对各

方向运动机会相等。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

(25,)

2_21—

引入分子平均平动动能:/铲

讨论:1、压强具有统计意义:是大量分子与器壁碰撞的平均效

果。

1~2_

2、分子物理研究方法:0=铲""=

(宏观)(微观)(微观)

§6-4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的统计意

义)(20,)

23

/.—riw=nkT=>w=—kT

32

讨论:(1)温度具有统计意义,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系统,分子平

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丁>0,故热运动不停息。

(3)方均根速率:席=百考

小结:压强温度的统计意义

(。5,)

思考:6—2,4练习:6—2,8,12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能量均分和速率分布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能量均分原理,麦克斯韦教学难统计规律

点速率分布律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会用能均分定理,了解速率分布,了解气体三种统计速

大纲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统计意义

(03,)

§6-5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理想气体的内能

--自由度:决定物体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的个数。

(07,)

单原子分子,=3刚性双原子分子i=5刚性三

原子分子:7=6

二.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15,)

统计特征:平衡状态下,分子每一自由度都有相等的平均动能

讨论:(1)系统计规律,大量分子无规热运动和频繁碰撞的平均

结果。(2)分子平均总动能。

三、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

(10,)

系统内能=2(分子动能+分子间势能)——状态的单值函数

E=NLkT=吃N—kT=——RI'

理想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势能:一2。2"2(为丁

的函数,与P、V无关)

§6-6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速率分布函数:实验证明:平衡状态下,人“是丫的确

定函数(10')

二Maxwell速率分布律

(20')

mniv2.

平衡状态下:/")=叫2成T

讨论:1、一叶小间:线下小矩形面积2、整个曲线下面积:

『39=1(归一化)

3、在。,处有最大值4、T增高时,曲线平坦,力向

高速移动(7'"=力乜)

意义:统计规律,单个分子速率有偶然性,大量分子组成系统速率

分布有必然性(量变一质变;偶然一必然)

三、三种统计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最可几速率:

(10,)

§6-7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次数

(10')

分子热运动,碰撞频繁发生统计量:v=

小结:两条统计规律,三种统计速率

(05,)

思考:6—5、7练习:6—16、18、20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热力学第一定律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热力学第一定律,定律应教学难热一律应用

点用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熟练使用热一律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热力学研究方法:实验定律(宏观n宏观)

(03,)

§7-1内能功热量

(17,)

内能:是状态量一状态的单值函数

热量:1.是过程量

2.在引起内能的变化上,热功等效

3.是系统间分子无规则热运动与无规则热运动的转换

功:1.是过程量

2.在引起内能的改变上,热功等效

3.是系统的有规运动向分子无规热运动转换。

§7-2热力学第一定律:

(20,)

讨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普遍的能量转换守恒律在热力学中的

具体表现,是热功间转换的定量表达。

2.量的符号规定:

3.几种形式:一般形式;微分形式;平衡过程:dQ=dE+PdV

§7-3、热一律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1、等温过程:特征:"=。=>花=。吸热全转变为对外的

功(15')

2、等容过程:特征:dV=0^dW=0吸热全增内能

QV=E「EI(15,)

理想气体:定容摩尔热容

Qp=E2-El+W=E2-Et+—/?(?;-7;)

3、等压过程:特征:即=0

(田)

定压摩尔热容

热容比:

小结:热力学第一定律

(05,)

思考:7-3、6、8;练习:7-6、11、16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绝热过程&卡诺循环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绝热过程,卡诺循环教学难泊松方程

点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熟练使用热一律计算理想气体绝热过程与卡诺

循环效率;

教学基本内容

承上:热力学第一定律

(03,)

§7-5热一律对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的应用

-、泊松方程

(27,)

绝热过程特征:==

1、对理想气体:•­•pW=C

2、绝热线:。-丫图:交点处:悔热线斜率1>|等温线斜吊

§7-6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的效率

-、循环过程:

(17,)

特征:1、经每次循环:.=°,。(净热)=卬(净功)=>系统对外

的净功等于系统吸入的净热。

2、平衡过程:w=数值上等于'-V图上闭

曲线包围的面积。

二、卡诺循环:二恒温热源间二等温过程二绝热过程组成

正循环:热机

(28,)

等温膨胀:af"吸热:。,="R7;ln及.............(1)

〃匕

绝热膨胀:bfc,绝热:工吆...............(2)

等温压缩:c->d,放热:(绝对值)Q2=-RT,]n^-……(3)

〃v4

绝热压缩:df“,绝热:...............(4)

效率:e,e,T、

讨论:1.卡诺循环最简单、最基本的理想循环2.只

与彳工有关。提高〃的途径3/恒小于1

逆循环:致冷机

(10')

0=0=4—

致冷系数w…(可大于1)

小结:绝热过程;卡诺循环:

(05,)

思考:7-5,9,10;练习:7-20,24,25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热力学第二定律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逆教学难热二律的统

点过程点计意义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

计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承启:热力学第一定律:定量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方向研究

(05,)

§7-7热力学第二定律

-、叙述:

(15,)

开尔文叙述: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令其全变为功的循环过

程:不可能。

克劳修斯叙述:热量自发地从低温到高温:不可能。

(二叙述等效)

二、意义:反映自然界中过程的方向性,否定了制造第二类永

动机的幻想。(10')

§7-8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两类过程

(15,)

可逆过程:系统能回原态且外界无任何变化。(平衡过程)

不可逆过程:系统不可能回原态而外界无任何变化

例:功热转换,热量从高温到低温,气体自由膨胀

讨论:1.只有理想的平衡过程(无限慢、无耗散)才可逆,

自然界中一切实际过程都是非理想、非平衡的,因

此是不可逆的。

2.各种不可逆过程中存在内在联系。

热二律实质:总结性指出这种联系。

二、卡诺定理:工作在小(之间热机:;一切可逆机:一切不可

逆机:(10')

意义:提高〃的途径:①不可逆机尽量逼近可逆机。②提

高高温不(降低低温7,)

§7-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1

一、气体自由膨胀:重回A:几率产N为分子数。

(20,)

总结:自发过程(不可逆过程)

总是从几率小(含微观状态少)的宏观状态=几率大(含

微观状态多)的宏观状态。

二、热二律统计意义:本质上是一统计规律,反映自然界中一切

实际过程,都向几率增大方向进行。(10,)

小结:绝热过程;卡诺循环:

(05,)

思考:7-5,9,10;练习:7-20,24,25

教学基本指标

教学课题静电场强课的类新知识课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多媒体

教学重静电场,电场强度教学难场强计算

点点

参考教周志坚“大学物理教程”作业布思考题2,练

材置习题3

双语教否授课学2学时

学时

大纲要求熟练使用运用迭加原理计算场强

教学基本内容

承启:力学:机械运动-电磁学:电磁运动

(02')

第八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8-1:电场

--电场:场物质:迭加性静电场:静

止电荷激发。对外表现(05')

二.带电现象的微观解释:电子转移

(03))

三.库仑定律:对真空的点电荷

(10)

§8-2:场强

’方向性

•客观性

-、场强:性质I迭加性:百=七+及++原

(10)

二、场强计算:

㈠离散型:

(20,)

1、点电荷:2、点电荷系:电

偶极子:电矩

(二)、连续型:

划分:元电荷心段,那

迭加:矢量积分£=J=J=---ydq

(注意方向,正交分解)

1均匀带电线:

(20,)

讨论:无限长均匀带电线:

2.均匀带电环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