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强化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1.《小石潭记》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①隔篁竹②四面竹树环合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石潭的全貌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7.《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冽。又有侧面描写,如: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形容两岸弯曲、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游历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2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多角度描写景物,其写作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虚实相生,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态,实为写水清。二.《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强化卷2.陋室铭1.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说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人在而声名远播,其中有关“水”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比喻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谁不在深,有龙则灵;点明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惟吾德馨。3.刘禹锡的《陋室铭》,由山水仙龙入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刘禹锡的《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从日常交往写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景色之雅,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自己的活动情趣,从反面写自己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正反结合,虚实相生手法,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刘禹锡的《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10.刘禹锡的《陋室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刘禹锡的《陋室铭》,用草庐和玄亭作类比,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爱莲说1.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花的香味清新和笔直站立的姿态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周敦颐的《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5.周敦颐的《爱莲说》,从生长环境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予独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周敦颐的《爱莲说》,赞扬莲花随世俗、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周敦颐的《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8.周敦颐的《爱莲说》咏莲名句,即以莲喻人,赞美君子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周敦颐的《爱莲说》,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衬托手法来写莲花,其中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突出了莲花之君子的形象。11.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强化卷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举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累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5.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_;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_;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7.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但要及时改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8.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然喻。造就人才成长的客观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9.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10.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5.《岳阳楼记》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点明重修岳阳楼项目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空间角度极言水波壮阔的句子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渺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概说阴晴变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全文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由景入情的句子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太阳和星星藏起光辉,山岭隐没了形体的句子是:日星隐曜,山岳潜形。8.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迁客骚人晴好天气登楼时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0.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春风和畅、景色明丽,风平浪静的的句子是: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1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水天一碧,浩淼无边的景象句子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1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绘鸟欢鱼跃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水草、兰花充满活力的两句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1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的句子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波光闪闪,静静的月影倒影在水中像玉璧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动静结合地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从而感到乐趣无穷的句子是: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8.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感情。2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尾写到自己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点明了全篇的主旨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五、《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

6.《醉翁亭记》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概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开头以“林壑尤美”和“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两句分别描写滁州西南诸峰和其中琅琊山的美景。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开头描写酿泉的位置和秀美景色的句子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解释他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直抒胸臆,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贯穿全文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1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山中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1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太守之宴时,溪中钓的鱼是:溪深而鱼肥;泉水酿的酒是:泉香而酒洌。1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了与民同乐的生动图画,其中有关酒的句子是: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1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举杯喝酒,众人喧闹的场面的句子是: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太守宴席上醉酒神态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1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夕阳下,人们回家途中的禽鸟之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18.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评价禽鸟之乐的句子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的句子是: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结尾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述说“酒”和“山水”的关系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强化卷7.《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6.《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是因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7.《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鱼我所欲也》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0.《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1.《鱼我所欲也》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2.《鱼我所欲也》中,不辨礼义而接受的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14.《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辨礼义的根本原因:此之谓失其本心。8.《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交代作战背景句子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的句子是:何以战。2.《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具体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拥护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8.《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反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追击的有利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9.《曹刿论战》中,曹刿总结这场战争,认为战争取胜的原因在于抓住时机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10.《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提出要选择时机,还要谨防埋伏,交代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曹刿论战》中,对战争的过程只用了“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个字作了交代,但对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体现其繁简得当的特点。七、《观沧海》理解性默写强化卷9.观沧海1.曹操的《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勃勃英姿,也流露了诗人眺望大海时兴奋而庄严的心情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曹操的《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叙事的两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曹操的《观沧海》,描写大海全景,表现了山海动静结合,显示大海辽阔壮观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曹操的《观沧海》,描写了大海水波动荡、雄浑开阔;山岛高耸、群山巍峨的壮观景象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曹操的《观沧海》,对景物作总体描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6.曹操的《观沧海》,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7.曹操的《观沧海》,虽已到秋季,但岛上草木繁茂,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8.曹操的《观沧海》,逼真地展现出秋风中,大海那波澜壮阔的气势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9.曹操的《观沧海》,描写山海景象,萧瑟的秋风中,大海充满不息的活力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10.曹操的《观沧海》,动静结合,具体真实地描写了山岛与海水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11.曹操的《观沧海》,以夸张手法写日月,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2.曹操的《观沧海》,以夸张手法写银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宏伟的气魄和博大的胸襟的句子是: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3.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4.曹操的《观沧海》,作者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虚景)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5.曹操的《观沧海》,最能表达作者旷达胸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6.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八.《望岳》理解性默写强化卷10.望岳1.杜甫的《望岳》,表达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诗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的《望岳》,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句子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3.杜甫的《望岳》,写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形象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杜甫的《望岳》,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5.杜甫的《望岳》,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感受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6.杜甫的《望岳》,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目不转睛地望着而产生感受的句子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7.杜甫的《望岳》,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8.杜甫的《望岳》,由望岳而生登岳豪情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杜甫的《望岳》,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九.《钱塘湖春行》《黄鹤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11.钱塘湖春行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平静的水面与低垂的云幕构成宁静的水墨西湖图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远视所见之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仰视所见之景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早春禽鸟的勃勃生机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借动物变化写早春景象并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俯视花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8.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律诗,运用对偶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抓早春禽鸟景象从仰视角度描写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2.黄鹤楼1.崔颢的《黄鹤楼》,写近景的句子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崔颢的《黄鹤楼》,写远景的句子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3.崔颢的《黄鹤楼》,写日景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崔颢的《黄鹤楼》,写晚景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崔颢的《黄鹤楼》,写对黄鹤楼的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而去,眼前就是座寻常的江楼的句子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6.崔颢的《黄鹤楼》,写楼头眺望,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烘托出黄鹤楼高耸的雄姿的句子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7.崔颢的《黄鹤楼》,写艳阳高照,澄空流碧的诗句是: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8.崔颢的《黄鹤楼》,极具人情味地写俯察花草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9.崔颢的《黄鹤楼》,写日暮后鸟要归巢,船要远航,游子要归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