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四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度的标志是A.《最后的晚餐》B.《蒙娜丽莎》C.《哈姆雷特》D.《神曲》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独立的有A.埃及B.利比亚C.阿尔及利亚D.纳米比亚4.英国专家迪克·威尔逊在《一九三五年长征》一书中强调“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基于A.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转移B.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C.长征保存了中国革命的基干力量D.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5.“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北大西洋公约》D.《辛丑条约》6.尼克松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A.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B.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D.中美签署《建交公报》7.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受法家思想的影响C.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D.为了统一中国8.下列选项中的标语,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配是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提倡新式文学推广白话文C.建党伟业开天辟地 D.建立革命武装走向井冈山9.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①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②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③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④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11.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镇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②统一了度量衡③用楷书书写④确立了皇帝称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市场被打开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14.2019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8周年。98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15.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其中也包含了东欧,苏联认为这是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其他三个选项与题干所给提示信息不符合。所以答案选A。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曲》冲破了传统观念,大胆对教皇、教会进行抨击,被认为“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获得真正独立。A符合题意。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获得英国及法国同意,在联合国安排之下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国王领导,称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扩大到全国3/4的地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结束了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于1962年获得民族独立。C符合题意。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4、D【解析】

根据材料“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可知这是在强调长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故D正确。ABC项是对长征的评价,但是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BC项。故选D。【点睛】本题是材料解析题,解答材料题尊重原材料的意思,不能脱离原材料。解答本题首先看选项本身的说法正确与否,错误的就排除。如果正确在跟材料联系,看是否符合原材料的意思。ABC项虽然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故B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北大西洋公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依据题干信息“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是解题的关键,《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6、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C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在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于1972年,故AB不符合题意;中美签署《建交公报》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引发了社会变革。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的改革,是当时社会上的一次革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学生掌握有关牛耕和铁农具的相关知识。8、C【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出现特务闯入,中共一大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符合题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A排除;提倡新式文学推广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B排除;建立革命武装走向井冈山,是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排除;故选C。9、B【解析】

①城市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体现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①符合题意。②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创新体现在知识的普及的成就,②符合题意;③政府大力鼓励海外贸易繁盛,体现商业的活跃,③符合题意;④火药在唐朝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且与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10、A【解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则是发生于1966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晚于1964年。故答案选A。11、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的相关史实。分析题文的“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获得的信息是:①统一了六国和④确立了皇帝称号。从“法度量则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获得的信息是②统一了度量衡,而③用楷书书写在题文材料中不能获得,且秦朝统一的文字是小篆,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2、D【解析】

1840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排除;中国市场被打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都与鸦片战争相关,但不是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BC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性质与意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惮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14、(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三大改造;改革开放。(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写出两项方可得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成立、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图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图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本题考查建国以来在民族复兴上的成功探索。阅读材料二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指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本题考查我国农村改革采取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