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必备知识知道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时间、经过等基本史实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通过德国“国会纵火案”和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等史实,理解法西斯政权的残暴和特征认识发动世界大战给人类所带来的空前灾难,理解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意识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原因时空观念:结合地图,了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过程史料实证:结合德国“国会纵火案”和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等史实,找出法西斯暴政的证据历史解释:对比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的异同,了解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家国情怀:反思法西斯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暴政,深刻思考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理解法西斯暴政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破坏续表意大利法西斯政权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2.政权建立:______年,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3.对外扩张:1936年,意大利吞并____________1922埃塞俄比亚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①在____________的沉重打击下,德国工农业产量严重下滑;②以________为首的纳粹党徒利用民众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支持2.政权建立: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______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建立了________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战争策源地形成3.统治措施:①对内:利用“____________”,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大量焚烧进步书籍;残酷迫害犹太人;②对外:1935年,德国实行__________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进驻莱茵非军事区;随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续表经济大危机希特勒1933

法西斯欧洲国会纵火案义务兵役制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原因:①日本觊觎______之心由来已久;②在____________中,日本经济遭到重创;③______是日本法西斯的核心2.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______________战争的序幕3.政权建立:①1936年,__________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战争策源地形成;②制定《国策基准》作为日本的国策,1937年制造了__________,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经济大危机军部九一八事变世界反法西斯广田弘毅亚洲七七事变续表1

核心概念(1)法西斯源于古代罗马,本义是“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即意味着暴行、侵略和发动对外战争。重点突破典型例题

20世纪30-40年代,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是(

)BA.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协约国集团的建立

D.《九国公约》的签署[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并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1933年,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徒建立法西斯专政,积极扩军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正是德、意、日三国结成的法西斯侵略集团形成了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故选B。(2)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划的源头,也可以说是战争主谋地,但不一定是战争最先爆发的地方。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1936年,军部势力大大加强。广田弘毅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他一方面限制国内人民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典型例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B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B.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C.波兰遭到法西斯国家的突袭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故选B。2

重点问题法西斯专政的特点(1)德国:①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且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全国政权。③对原有的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变革。(2)日本:①通过军部建立法西斯专政。②军部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而逐步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的。③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统治的。④法西斯专政没有突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框架。(3)共同的特征: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国家职能无限扩大,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了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典型例题

日本法西斯专政与德、意法西斯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BA.对外侵略扩张

B.以军部为核心力量C.对内独裁统治

D.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3

综合探究

历史发展证明,从整体看,不分国度与种族,人类利益攸关。

材料一工业产值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人数工人罢工次数资本主义世界1/3以上2/33000万以上美国31.5%70%1700万1929—1933年罢工4900次德国40%70%600万1930—1932年罢工1000次日本32.5%50%300万1931年罢工2415次

材料二

随着奥地利的消失,苏台德问题成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威胁。这个国家三面都被德国包围。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就像它们先前放弃奥地利一样。——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续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地位开始受到了军国主义化的、要求修改历史的修正派——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挑战,德国处心积虑地争夺欧洲霸权地位,其迫切程度比1914年时更甚,日本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摘编自《文明的故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反映历史事件。概括美国、德国、日本如何应对此事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答案]

事件:经济大危机。应对: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所采取的政策。并分析此政策的危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答案]

政策:绥靖政策。危害: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修正派”向世界发起的挑战,并归纳“修正派”的共同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答案]

事例: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特点:对外扩张;军国主义;建立法西斯政权;转嫁经济危机;违背人类道德。【解题思路】

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组织归纳。

第(2)问:从材料中“苏台德问题”“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等有关信息,与相关历史事件勾连,并从主观、客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3)问:结合材料“修正派——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挑战”等信息,归纳法西斯政权的特征。考点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为摆脱经济大危机,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于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并与两国结成集团,成为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的是(

)A

课堂练习考点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时空观念)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3.20世纪30年代,多国出现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是(

)A

考点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B

5.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B①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②德国希特勒上台

③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④“轴心国集团”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面对法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