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式也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书籍的数字化与社交媒这股风潮不仅让年轻人更愿意抽时间读书,也使阅读变得更加富有乐趣。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读书感悟,与同龄人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这些行动表明了当代青年对阅读的需求。社交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社交化阅读提供了技术平台,作为“数字原住民”,年轻人特别容易接受和适应这种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阅读与社交结合到一起,也者的心理需求。事实上,阅读不只是读者从书本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读者发挥自身主体性,得出感悟与结论的过程。对于这些感悟,倘若有交流的渠道,大多数读者都不想敝帝自社交化阅读以人为核心,倡导共同创造和多向互动,从而最大化地实现阅读价值。这一过程不仅强调参与和分享,还激发了青年参与社会交往的热情。多媒体集成的特性,也让社交化尽管社交化阅读在青年群体中大受欢迎,但也有人担忧,这种阅读方式是否存在弊端。确了阅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导致误解和庸俗化解读。但是,笔者想要强调:对许多年轻人而言,为了提升社交化阅读的效果,读者不妨试着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个人的阅读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这包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做笔记的意识,在讨论中注重观点的原创性等。其次,提供在线阅读与分享交流服务的平台,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社交化阅读体验。体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社交化阅读的质量,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积极和持久的文化趋势。“阅读社交”的流行,既是技术进步使然,也是青年精神世界的一种发展。年轻人的热情参与,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结合到一起,可以为更多人提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籍的数字化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促进了阅读社交的产生,年轻人愿意在阅读中分享、在分享中阅读。B.当下流行的碎片化阅读属于浅阅读、快餐式的无效阅读,所以一些年轻人转向阅读严肃、经C.社交化阅读会影响年轻人读书的时间,也让阅读更有乐趣,阅读后的分享与互动表明青年需要阅读。D.阅读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社交化阅读效果,这些素养和能力可在阅读中逐渐培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当下经典著作在一些年轻人中重新走红引出话题,贴近现实,引人注意。B.文章从平台与人性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交化阅读的风潮在年轻人中再度兴起原因。C.文章在分析了社交化阅读存在的弊端后之后提出了提升阅读速度的策略。D.文章恰当地使用限定性词语使语言表达严谨客观,还使用流行语增添了活泼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阅读与社交相结合,是为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大多数读者愿意与他人交流感悟。B.阅读社交早已存在,只是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线上交流促进了社交化阅读的发展。C.在与他人的讨论中注重观点的原创性是个人阅读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最集中的体现。D.社交化阅读质量在个人、平台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提高,很快会成为主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根据2018年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地球上只有13%的海洋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它们大都位于公海和地球的两极地区。尤其是南极,这是地球最后的边疆,值得我们大力保护。除了几条深海海沟之外,地球上最少有人光顾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南极。但南极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既寒冷又干燥,是生命的不毛之地,经济价值极低。旨在保护南极洲所以早在1959年就顺利通过,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多样,历来就是冒险家的乐园。最早去南极淘金的人看中的是南极海狗,这种动物的毛皮极为珍贵,早在19世纪时就几乎被捕光了。到了20世纪初期,第二波淘金者来到了南极,他们盯上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了南极地区数量庞大的鲸鱼,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把露脊鲸、座头鲸和长须鲸等鲸鱼种群捕杀殆尽。眼看捕鲸业就要难以为继,各国渔业代表于1946年12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并于1948年11月10日正式生效,南极鲸鱼这才留住了最后的第三波南极淘金者看中的是南极特有的磷虾,始作俑者就是苏联。为了摆脱对西方的粮食进口依赖,苏联人早在1961年就对南极磷虾进行了首次资源考察,并于1970年率先开始了大规模的捕捞活动。到了1980年时,苏联人的磷虾年捕捞量超过了40万吨,有250~350艘大型船只参与了捕捞。同样面临粮食短缺压力的日本很快步其后尘,于1976年开始派船去南极捕别看南极磷虾只有曲别针那么大,但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南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第二层级几乎只有一种生物,这就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南极磷食物来源。换句话说,南极浮游生物和生活在南极的大型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几乎全靠南极磷虾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南极条约》缔约国代表于1980年5月20日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通过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并一致决定成立“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负责保护南极海的生物资源。CCAMLR目前有27名正式成员,包括26个国家和欧盟。中国于2007年加入了CCAMLR,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保护南极的努力进展缓慢。一方面,远洋渔船的南极作业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渔民要求CCAMLR降低保护力度,提高捕捞限额,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润。但另一方面,反对者则认为科学家手里的资料有限,我们哪里。而因为气候变化等原因,南极大型动物的未来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该冒险。换句话说,捕虾行业考虑的是磷虾种群的可持续性,只要每年都有得捞就没问题,而CCAMLR考虑的是南极海的生态稳定性,这就需要把所有那些不具备商业价值的物种全都计算在内。所以,前者希望捕捞上限定在可持续渔业的上限,而后者则希望捕捞上限定在维持生态稳定性的下限,甚至不惜通过禁捕的方式来保护南极海脆弱的生态系统。双方的差别是理念法就是先将整块地区都保护起来,等研究出个结果之后再来制定可行的渔业方案,而不是随随便便贸然行动,仅凭一知半解就盲目地相信人类有办法对于其中的某个物种做到可持续利用。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失去了保护价值。B.苏联是南极磷虾捕捞的始作俑者,从1970年少量捕捞到1980年的十一年间,其磷虾捕捞量超过了40万吨。C.1980年成立的CCAMLR的正式成员包括有中国在内的26个国家和欧盟,目的是制止渔民对南极磷虾的捕捞。希望捕捞上限定在维持生态稳D.捕虾行业希望捕捞上限定在可持续渔业的上限,CCAMLR希望捕捞上限定在维持生态稳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三、四段有大量表示数量和年份的数字,前者让人有触目惊心的震撼,后时间纵轴的脉络感。B.南极大陆经济价值极低是《南极条约》顺利通过的主要原因,而南极海的高商业价值又放缓了南极保护的进程。用之大形成反差。6.为什么设立海洋保护区要重点保护南极海?请结合本文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盐(节选)王剑冰一早就起了晨雾。薄薄的雾气给这座城市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朦胧中,看到墙内高高矗立的竹木架子。进去之前,没有人明白那是什么。在这个芳草丰茂之地,竟然有着一口口盐井,它们色调斑驳,泛着岁月的包浆。一丛丛井知道,这是最年长也是唯一留存的一座古盐井——桑海井。它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体现着古代井盐劳动者的智慧及钻井技术的成就。别以为是便又变成本色的汁液。食盐晶纯,容不下杂质,它最初的浆水竟如此悲悯,含有对众生仁慈。我不能做到语言与思想的同步,只能睁大眼睛精心记下这个时刻。小心地伸手接上几丝莫可名状的味觉泛上来,点染了无数清淡寡欲。盐紧张时,的数量。有人挎着硕大的笆斗篮筐,有人扁了一条布袋,最终却只能得到小小的一点。那个时提取卤水的管道是用楠竹做成。楠竹的竹节被一节节打通,形成一个竹管,将一个个竹管接起来,就成为一个探入一两千米地底的工具。竹筒的底部以熟皮做启闭阀门,下去时是张开的,提上来又是关闭状态,卤水就是这样装满了竹筒。提每次上来的卤水都有一百多斤。据说由于井架林立,自贡盐场的竹览管道可翻山越岭,连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绵起伏,把卤水和天然气输往数十里之外的晒卤台和煮盐灶房,景象十分壮观。提卤水车距离盐井有一定距离,这样可以更好地操作。开始是人工推磨一般将绳索卷拉起汇于一处,等待着一见天日。我摸着那结实而浑圆的楠人的聪敏。由此扩大了盐井区域牛的生意。壮牛用来做工,老了的牛加工牛肉。还有加工牛皮的店家。牛的善良与贡献在这里体现到了极致。光线暗下来,在一个密闭的棚子里,我看到了制盐的盐工。气息缭绕,的汉子,与盐共舞。平锅一溜排开,下面是熊熊的火焰。在出锅。他们挥动着铲子在翻动,将盐安妥在另一个器皿中,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然后刷锅,使它再次发挥作用。水在锅中鼎沸,膨胀出热气。盐工完全隐在其中。旷大的工作间,一天会有多少卤水变成被称为盐的物质?井被世界越来越多地关注,游强和其他的八名师傅,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传统盐工,他们的身(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作者关于卤水的描写极其生动,不仅有视觉之态,更有味觉之美,同时还有心灵之感,甚至勾起作者童年的美好记忆。C.作者认为传统盐工身上“传递着古代卤盐的精致与韵味”,一语双关,赞美盐工的同时赋予盐以物质和精神双重光芒。D.作者以敏锐的目光、跳跃的笔触向我们再现了盐的制作过程,与现代化制盐技术进行了详(6分)9.本文主要写的是“盐”,但作者却花很多笔墨写了牛和牛的生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材料一:而云废,则公卿持禄保妻子,如张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莽以斗管穿窬之才,恣取神器如反掌。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张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名节A一B衰C忠信D不闻回乱亡回随之G捷如日影响。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守珪立下功劳,皇帝想让他担任侍中,张九龄认为宰相是重要职位,不能因功劳而赏赐,B.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只是做了边将的本职工作,可以进行赏赐,但是不能划分土地来分封D.苏轼认为,西汉末年王章被杀、朱云被废导致王莽夺取帝位,唐朝张九龄罢相导致安史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二轮复习联考(一)全国卷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D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是在病中听到苏辙留京的消息,写了三首诗寄给苏辙,可见二人兄弟情深。C.兄弟远别让诗人不觉得为官有何好处,思念家乡让他十分痛苦,感觉岁月漫长。D.颈联写苏辙在京闲居可以著书立说,诗人很是羡慕,可见自己为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阿房宫赋》中以一组排比句写出了阿房宫中秦统治者骄奢的生活,其中表现音乐繁多与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比平常的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据说,此花来头不小。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到下班或者开会回B.普遍问题解决以后,再对特殊问题作个D.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