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物理高考题_第1页
2018年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物理高考题_第2页
2018年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物理高考题_第3页
2018年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物理高考题_第4页
2018年高考物理历年高考真题:物理高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

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运动学公式、动能以及动能与动量的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B.列车启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恒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可

知。=af,且列车的动能为由以上整理得反=;,加户,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AC错误;将代入上式得反=机以,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

2

成正比,B正确;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反=却可知,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

错误.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

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x表示。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

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A.假设物块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o,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kxo=mg,

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当物块向上做勺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o-x)-mg

=ma,由以上两式解得/二"+加〃,显然尸和x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在F轴上有截距,则A

正确,BCD错误.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队〃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

=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人

-------*b

〃的连线.设小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匕则()

A.a、人的电荷同号,左=竽

B.。、b的电荷异号,2=¥

64

C.a、b的电荷同号,女=药

D.a、。的电荷异号,女=瑞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库仑力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D.如果4、b带同种电荷,则。、b两小球对。的作用力F。

均为斥力或引力,此时。在垂直于a、b连线的方向上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因此。、方不可能带同种电荷,AC错误;若a、8带异种电荷,假设a对c-----:

的作用力为斥力,则b对c的作用力一定为引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c所受库仑

力的合力方向平行于“、〃的连线,则尸“、居在垂直于〃、〃连线的方向上的合力为零,由几

p4

何关系可知NQ=37。、Nb=53。,则及sin37。=居cos370,解得昔=阳又由库仑定律及以上

rb3

各式代入数据可解得?=箝,B错误,D正确.

qbz/

【回归教材】本题题图是人教选修3—1第12页图1.3—3的改编,重点考查电场强度

的叠加,即矢量的合成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尸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MQ

中点,。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是有一定电阻、可绕0转动的

S0P

金属杆,M端位于尸QS上,0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

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反现使0M从0。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

OS位置并固定(过程I);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H).在

过程I、II中,流过0M的电荷量相等,则等等于()

A*B..y

C.,D.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电学

规律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B.设0M的电阻为R,过程I,0M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大小为EI=^^=B/S=———流过0A/的电流为1\=号=,则流过0M的电荷

ZW]ZV]4ZV1A4AZ\ZI

D

量为ql=/i•加i=*;过程II,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增加,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

.J—,,,A0(9-B)S(B'~B)nl2一人一人一.,EMB'~B)l2

应电动势大小为民=而=—而—=-2嘘>电路中的电况为卜2=不=>

则流过0M的电荷量为q2=«Ah="(B刈;由题意知qt=q2,则解得今~=,,B正确,

ACD错误.

18.如图,"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帅水平,长度为2R;旦

儿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时相切于。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门

W^XWWWXW^SA'WXXX、

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6

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a小球从。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2mgRBAmgR

C.5mgRD.6mgR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力学规

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C.设小球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外,则对小球由。到c的过程,由动能

定理有"3R—mgR=**律,又F=mg,解得%=2病,小球离开c点后,在水平方向做初

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知,小球离开c点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则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

小球从离开c点到其轨迹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且产=2r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大

小为5R,则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AE=F5R=5〃2gR,C正确,ABD错误.

19.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

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

直导线连接成回路.将一小磁针悬挂在直导线正上方,开关未闭

合时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

向转动

B.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

C.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小磁针的N极指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D.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意在考查考生综合物理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AD.由电路可知,开关闭合瞬间,右侧线圈环绕部分的电流向下,由安培

定则可知,直导线在铁芯中产生向右的磁场,由楞次定律可知,左侧线圈环绕部分产生向上

的电流,则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南向北,由安培定则可知,直导线在小磁针所在位置产生

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小磁针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A正确;开关闭合并保

持一段时间后,穿过左侧线圈的磁通量不变,则左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零,直导线不产生

磁场,则小磁针静止不动,BC错误;开关闭合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断开后的瞬间,穿过左侧

线圈向右的磁通量减少,则由楞次定律可知,左侧线圈环绕部分产生向下的感应电流,则流

过直导线的电流方向由北向南,直导线在小磁针所在处产生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则小磁针

的N极朝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转动,D正确.

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

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

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

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以及应用规律处

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BC.由题意可知,合并前两中子星绕连线上某点每秒转动12圈,则两中子

星的周期相等,且均为丁==s,两中子星的角速度均为竿,两中子星构成了双星模型,

假设两中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m2,轨道半径分别为八、厂2,速率分别为。1、V2,则有:G"管"

=mia>2n;G号臀二阳疗功,又八+厂2=乙=400km,解得,”i+祖2=0%,A错误,B正确:

LO

又由。|=。"、。2=。r2,则。|+。2=。(厂1+,,2)=3"C正确;由题中的条件不能求解两中子

星自转的角速度,D错误.

【关键一步】处理本题的关键点是能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出两中子星为双星模型.

.图中虚线、、小/•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人,,

21aAcabcdJ

已知平面b上的电势为2V.一电子经过a时的动能为10eV,从a到d的11111

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c上的电势为零

B.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

C.该电子经过平面4时,其电势能为4eV

D.该电子经过平面b时的速率是经过d时的2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力学规律处理问

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AB.电子在等势面6时的电势能为E=q0=-2eV,电子由。到d的过程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6eV,由于相邻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故相邻两等势面之间

的电势差相等,则电子由a到仄由匕到以由c到d、由d到/电势能均增加2eV,则电子

在等势面c的电势能为零,等势面c的电势为零,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子在等势面

d的电势能应为2eV,C错误.电子在等势面b的动能为8eV,电子在等势面d的动能为4eV,

由公式乙=51。2可知,该电子经过平面时的速率为经过平面”时速率的也倍,D错误.如

果电子的速度与等势面不垂直,则电子在该句强电场中做曲线运动,所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

平面f就返回平面4,B正确.

【易错剖析】本题的易错点为B选项,有的考生由于思维定势,认为电子的速度一定

水平向右,则电子运动到平面/时的动能为2eV,则电子一定能运动到平面工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22.(5分)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

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

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祛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

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祛码时,移动游标,再次

使其零刻度线时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9.80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思路:实验所用的游标卡尺最小分度为0.05mm,游标卡尺上游标第15条刻度线与

主尺刻度线对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题图(b)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3.7cm+15X0.05

mm=3.7cm+0.075cm=3.775cm.托盘中放有质量为w=0.100kg的硅码时,弹簧受到的拉

力尸=/wg=0.100X9.8N=0.980N,弹簧伸长量为x=3.775cm-1.950cm=1.825cm,根据

胡克定律F=kx,解得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53.7N/m.

答案:(1)3.775(2分)53.7(3分)

23.(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0c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

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时的

阻值)为900.0C;电源E(6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OV(量程150mV);定值电阻R)(阻值

20.0Q),滑动变阻器用(最大阻值为1000C);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C);单刀开关

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f升至80.0℃.将S2与1端接通,闭

合Si,调节R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O;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变,将&置

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o;断开Si,记下此时Ri的读数.逐

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实验得到的R2-t

数据见下表.

t/℃25.030.040.050.060.070.080.0

R21a900.0680.0500.0390.0320.0270.0240.0

图(a)

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闭合Si前,图(a)中Ri的滑片应移动到(填%“或“”)端;

(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R2-t曲线;

图(c)

(3)由图(b)可得到RT在25℃~80℃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f=44.0'C时,可得RT=

________c;

(4)将R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的相应读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为Q,则手

心温度为℃.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1)题图(a)的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在闭合Si前,&应该调节到接

入电路部分的阻值最大,使电路中电流最小,即题图(a)中&的滑片应移到。端.(2)将r=60°C

和t=70°C对应的两组数据画在坐标图上,然后用平滑曲线过尽可能多的数据点画出R2-t

曲线.(3)根据题述实验过程可知,测量的%的数据等于对应的热敏电阻Rr的阻值.由画出

的&一,曲线可知,当7=44.0℃时,对应的RT=450C.(4)由画出的&一/曲线可知,当RT

=620.0。时,手心温度r=33.0℃.

答案:(1)伙2分)(2)如图(2分)(3)450(2分)

(4)620.0(2分)33.0(2分)

【易错剖析】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一是没有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和限流

接法在开关闭合前滑片的位置;二是没有认真阅读题述的实验过程,导致不能把电阻箱&

的读数与热敏电阻阻值联系起来.

24.(12分)一质量为机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当烟花弹上升的速度

为零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获得的动能之和也为E,且

均沿竖直方向运动.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求

(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

(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及其相

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压轴题透析[(1)根据动能公式得出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时的速度,利用匀变速

直线运动规律得出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历的时间.(2)利用动量守恒定

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出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的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出

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解:(1)设烟花弹上升的初速度为处,由题给条件有

律•①(1分)

设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火药爆炸所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有

。一。0=—g/②(1分)

联立①②式得

t=g分)

(2)设爆炸时烟花弹距地面的高度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mgh\@[\分)

火药爆炸后,烟花弹上、下两部分均沿竖直方向运动,设炸后瞬间其速度分别为5和也

由题给条件和动量守恒定律有

资二片⑤合分)

5川1+/S=0⑥(2分)

由⑥式知,烟花弹两部分的速度方向相反,向上运动部分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爆炸后烟

花弹向上运动部分继续上升的高度为h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甲加;=%%〃2⑦(1分)

联立④⑤⑥⑦式得,烟花弹向上运动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2F

%=加+〃2=赢⑧(2分)

25.(20分)如图,在y>0的区域存在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p

场强大小为E;在y<0的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平面向外的匀强磁E

场.一个气核IH和一个气核汨先后从y轴上y=/2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i

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已知|H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1••

夹角为60。,并从坐标原点。处第一次射出磁场JH的质量为加,电荷•”..

量为办不计重力.求

(1)|H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汩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及

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压轴题透析[(1)根据气核1H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利用

速度的分解和类平抛运动规律得出先核IH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2)画出

气核]H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利用几何关系得出气核|H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

运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得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3)可画出笊核汨在匀强磁场中

的运动轨迹,运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方程得出气核汨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利

用几何关系得出笊核汨第一次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解:(DlH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运动轨

迹如图所示.设|H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I,初速度大小为它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小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的距离为

si.由运动学公式有

si=。力①(1分)

/i=)由②(1分)

由题给条件,|H进入磁场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6»i=60°.|H进入磁场时速度的

y分量的大小为

4Zi?i=Vitan(3)(1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5|=邛^〃④(2分)

(2)|H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a\®{\分)

设|H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为0',由速度合成法则有

V\'=一—+伍山)2⑥(1分)

设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H在磁场中运动的圆轨道半径为Ri,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

二定律有

I

,mvi二2、

qg'B=-分)

由几何关系得

Ji=2/?isin仇⑧(1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B=分)

(3)设?H在电场中沿X轴正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V2f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由

题给条件得

g(2m)送⑩(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E=2m42⑪

设汩第一次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2,,速度的方向与A■轴正方向夹角为优,入射点

到原点的距离为S2,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殳.由运动学公式有

52=。2。2⑫

/?=;他6⑬

02,=迎+(应2)2⑭

sin6*2=^^@(1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察》/⑯(2分)

S2=S1,仇=&,V2

设彳H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由⑦⑯式及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公式得

„(2附。2’

&=qB=明/?|⑰(2分)

所以出射点在原点左侧.设彳H进入磁场的入射点到第一次离开磁场的出射点的距离为

S2’,由几何关系有

S2'=2&sin&⑱(1分)

联立④⑧⑯⑰⑱式得,TH第一次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原点0的距离为

S2'—S2=A/2—1)A⑲(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经历过程①、②、

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6的压强小

(2)(10分)如图,容积为丫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

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

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

强均为po.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

积为《v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v看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

oO

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的T—V图线、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内能及其相关的知识.

解题思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噌=竽可知,ph>Pa,即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

大,选项A错误;由于过程②中气体体积增大,所以过程②中气体对外做功,选项B正确;

过程④中气体体积不变,气体对外做功为零,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过程④中气体放出热量,选项C错误;由于状态c、d的温度相等,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

度有关,可知状态c、,/的内能相等,选项D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噌=罕并结合题

Id

图可知,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的压强小,选项E正确.

答案:BDE(5分)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等知识点.

解: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压强为⑶;下方气体的体积为匕,

压强为P2.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V

"()5=P1V|①(1分)

y

〃咤="丫2②(1分)

由已知条件得

VVV13

修=1+不一耳=万阳(2分)

VVV

丫2='一耳=]④(2分)

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加,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2S=piS+»Jg⑤(2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ZVIBC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A=30。,

、6C

一束红光垂直AB边射入,从AC边上的。点射出,其折射角为60。,/J

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

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60。.

(2)(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s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

图(b)是质点。的振动图象.求

(i)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ii)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折射定律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根据题述和题图可知,折射角i=60。,入射角r=30。,由折射定律可得,玻

璃对红光的折射率〃=瑞;=小.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由于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大

于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则光线在D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于60°.

答案:书(2分)大于(3分)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波的图象、振动图象、波的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i)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7=36cm①(1分)

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7=2s②(1分)

波速为0=4=18cm/s③(2分)

由图(b)知,当f=;s时,。点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1分)

A

(ii)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灯、无Q.由图(a)知,x=0处>=—^=Asin(—30°),

30°

因此知=%萨=3cm④(2分)

由图(b)知,在/=0时。点处于平衡位置,经△/=(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

尸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t=6cm⑤(2分)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cm@(l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A

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TTTTzZTTTTTTTTTZ?TTTTz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动能定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选A.由动能定理M—W/=E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

功,A正确.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

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IONB.102N

C.103ND.104N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和动量定理等,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选C.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和动量定理有2g〃=o2(〃为25层楼的高度,约70m),

Ft=mv,代入数据解得产FX1(PN,所以C正确.

16.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

其自转周期7=5.19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X1011

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X109kg/m3B.5X10l2kg/m3

C.5X10l5kg/m3D.5X10l8kg/m3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天体自转的最小周期,意在考查考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C.毫秒脉冲星稳定自转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其表面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根据心得=1戊皆,M=pmtR',得〃=哥?,代入数据解得p^5X10"kg/]/,C正确.

17.用波长为300nm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XlO^j.已

知普朗克常量为6.63X10-34j$真空中的光速为3.00X108皿6一)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

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IXlow&B,8X1014Hz

C.2X10"HzD.8X10'5HZ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选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o=hj-hvo,代入数据解得

VO七8义10"Hz,B正确.

18.如图,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

域,区域宽度均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米的正方形金属

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f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一书f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磁感应,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D.设线框运动的速度为。,则线框向左匀速运动第一个器的时间内,线框

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动势为E=2Bdv(d为导轨间距),电流不,回路中电流方向为顺

i=K

时针;第二个卷的时间内,线框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动势为零,电流为零;第三个卷的

E

时间内,线框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动势为E=2&/。,电流回路中电流方向为逆时

A

针,所以D正确.

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分1甲

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己知两车在乃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oZ—~-」

A.两车在fi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一r困象等,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选BD.本题可巧用逆向思维分析,两车在f2时刻并排行驶,根据题图分析可

知在九〜f2时间内甲车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B正确,A错误;依据。-f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出C错误,D正确.

【真题互鉴】本题与2014年课标卷II第14题相似度极高,可以说是2014年试题的深

化考查.考生可以通过精研往年各地高考试题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0至h="的时间

内,它们的。一,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安卫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14.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速度一时间图象,意在考查考生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汽车甲运动的位移较

大,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A项正确,C项错误:汽车乙的平

均速度小于"出,B项错误;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可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都逐渐减小,D项错误.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匕、Li,L中的电流.

}ba

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的正上方有a、b两点,它们相对于U1

Ii

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瓦,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外.已知4、6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细)和人。,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

A.流经Li的电流在b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卷Bo

B.流经小的电流在。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七员

C.流经Li的电流在h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强以

D.流经乙2的电流在。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宣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磁感应强度的叠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选AC.由对称性可知,流经心的电流在〃、〃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

等,设为流经上的电流在“、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设其大小

为民,由磁场叠加原理有Bo一丛一82=引),氏一BI+82=;&,联立解得81=击氏,%=击

Bo,所以A、C正确.

21.如图,同一平面内的〃、b、c、d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ar,6

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仪qM,\N

IX

>0)的粒子从。点移动到。点,其电势能减小阴;若该粒子从。点移动到dc'"

点,其电势能减小卬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心匕两点连线平行

B.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吃一2

C.若c、d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喷

D.若明=卬2,则”、M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氏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场强、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等,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

能力.

解题思路:选BD.由题意得,(夕9点7=卬|,(伙—9")4=卬2,只能得出“、〃两点间和c、

d两点间的电势关系,无法确定场强的方向,选项A错误;若c、d之间的距离为乙,因无法

确定场强的方向,故无法确定场强的大小,选项C错误;由于夕佻、夕"=皎养、WMN

WI+W->

=q(9M—(pN),上述式子联立求解得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的功为WMN=-「,

所以B正确;若卬1=卬2,有<Pa~(Pb=<Pc~<Pd,变形可得<Pa-(Pc—<pb~(Pd,又<PM=夕"一

(Pa­(Pc(Pb+(pd(ph-(Pd”

-2,<Pb~<PN=(Ph-2=2,<fla—<PM=<Pb-<PN,D正确.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22.(6分)某同学组装一个多用电表.可选用的器材有:微安表头(量程100pA,内阻900

Q);电阻箱Ri(阻值范围0〜999.9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9C);导线若干.

要求利用所给器材先组装一个量程为1mA的直流电流表,在此基础上再将它改装成量

程为3V的直流电压表.组装好的多用电表有电流1mA和电压3V两挡.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标出Ri和%,其中*为公共接线柱,“和菖声

b分别是电流挡和电压挡的接线柱.

OOO

*ab

⑵电阻箱的阻值应取R=C,R2=C.(保留到个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表的改装,意在考查考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解题思路:(1)微安表头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小电阻,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压表需

要串联一个大电阻,所以并联的电阻箱应为以,串联的电阻箱应为&,电路如答图所示.

(2)微安表头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小电阻穴1=若"=100C,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

压表应串联一个大电阻&=")’g=2910Q

答案:(1)如图所示(2分)(2)100(2分)2910(2分)

23.(9分)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

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祛

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祛码相对桌面静

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力的值

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法码的质量加/kg0.050.100.150.200.25

滑动摩擦力/N2.152.362.55于42.93

1-1

=

=

-

2=

-_一2

=

3-3

-、

-

=

=

4-4

=

回答下列问题:

(1孤=N;

(2)在图⑹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

(3)/•与,〃,木块质量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

系式为尸,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

(4)取g=9.80m/s2,由绘出的户相图线求得〃=.(保留2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弹簧秤的读数、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和图象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实

验探究能力.

解题思路:(1)对弹簧秤进行读数得2.75N.(2)在图象上添加(0.05kg,2.15N)、(0.20kg,2.75

N)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

在直线两侧,如答图所示.(3)由实脸原理可得f=〃(M+%)g,f-m图线的斜率为k="g.(4)

根据图象求出k=3.9N/kg,代入数据得〃=0.40.

[易错剖析】在第(2)问作图象时应先把(0.05kg,2.15N)、(0.20kg,2.75N)这两个点添上,

因为函数为一次函数,同时纵坐标的起点不是从零开始,应注意不要在计算斜率时出错.

答案:(1)2.75(1分)(2)如图所示(2分)(3)〃(M+w)g(2分)〃g(2分)(4)0.40(2分)

24.(12分)汽车4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AB

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8.两车

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

动了4.5m,A车向前滑动了2.0m.已知A和8的质量分别为AB

2.0X103kg和1.5X103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

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