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Ⅰ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让青少年远离“烟卡”游戏①近年来,一种名为“烟卡”的玩具悄然兴起,并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②“烟卡”是指由卷烟盒顶盖或是印刷的厚纸张折叠而成的卡片。它不仅是孩子们手中的玩具,更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甚至兑换现金的“提货凭证”。这种看似简单的纸片游戏,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问题。③“烟卡”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不少孩子表示,身边有同学玩“烟卡”,自己也“随大流”跟着玩,不玩“烟卡”可能会被视为不入流、不时髦。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也不反对孩子玩“烟卡”。此外,“烟卡”还具有流通属性,不同品牌的“烟卡”根据稀有度和价格可以交易换算。赢得稀有卡,是一些孩子玩“烟卡”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④据了解,“烟卡”作为一种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调查发现,有商家以低廉的成本回收或直接印刷“烟卡”,并以较高的价格卖出。从“烟卡”的制作、销售到回收,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从中获利。而在这条产业链的背后,是青少年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收集“烟卡”的现实。更令人担忧的是,“烟卡”还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孩子们在收集和玩“烟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卷烟品牌信息,这种持续的烟草广告极易诱导他们对烟草产生好奇,进而模仿吸烟行为。此外,部分烟酒店还存在私下违法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的现象,互联网上也不乏售卖“烟卡”的商家。这种线上线下并存的销售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孩子们接触和购买“烟卡”,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危害性不容忽视。⑤为确保青少年远离“烟卡”游戏,需多方面发力。在家校引导层面,学校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营造无“烟卡”的校园环境。家长需切实掌握孩子动态,遏制不良倾向,设立规矩防止沉迷,从家庭层面切断孩子与“烟卡”的联系。同时,学校与家庭要鼓励青少年参与健康、益智且适度的游戏,引导其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有益活动,以抵御“烟卡”诱惑。在社会环境营造方面,相关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严禁向未成年人售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与赞助,监管网络隐性烟草营销,严控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大力推进无烟学校与无烟家庭建设,倡导无烟文化,为青少年塑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些举措共同实施,才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使其远离“烟卡”危害,在健康、多元、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1.下列有关“烟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烟卡”指由卷烟盒顶盖或者是印刷的厚纸张折叠而成的卡片。B.“烟卡”具有社交属性,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C.“烟卡”没有电子游戏那么容易令人沉迷,因此未遭家长反对。D.“烟卡”具有流通属性,可以根据稀有度和价格进行交易换算。2.下列有关“烟卡”危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烟卡”已经形成了获利人数众多的产业链。B.“烟卡”使青少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C.“烟卡”可能会诱使青少年接触并吸食烟草。D.“烟卡”让部分商家为牟取利益而违反法律。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烟卡”游戏?请简要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悬浮社会①当今世界,很多人仿佛陷入飞速流转的旋涡,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奔跑的过程中也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和不安。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悬浮”状态。“早发早移”群体的目标,是逃离现在不满意的东西。但是他们对于奔向哪里、对什么东西满意并不清楚。如果永远处在一种否定的状况下,去定义自己行为的意义,那就必然永远处在焦虑中。辛勤工作是为了发,发是为了离开,为了移。这一切的逻辑链条,都是否定性的。我把这个状态叫作“悬浮”,它是今天非常普遍的一种心态。②我最早意识到“悬浮”这个概念,是做农民工调查时。当时我发现一个现象:农民工很少在一个工厂打工超过一年。他们不断跳槽的原因让我非常惊讶:有人是跟工头有矛盾;有人是和同宿舍的工友吵架了;有人感到工作单调枯燥,就想通过跳槽来解决问题。但这样做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本身,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坐下来想一想,怎么改善和宿舍内部的工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不跟其他工友商量一下,怎么跟工头更好地沟通?他们的回答是,那样可能会浪费时间。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面对这些问题,还不如赶快跳槽,尽量多、尽量快地攒钱。攒够了钱,就再也不用做农民工了。但是绝大部分农民工,这么多年下来,其实还是在做农民工,做了二三十年,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所以所谓的“早发早移”虽然不能说是自欺欺人,但也只是一个非常大的假设。我脑子里当时想到的意象就是“悬浮”:大家都在高速地流动,非常努力地工作,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而正是因为不喜欢甚至痛恨这份工作。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他们失去了耐心和意志,来直接面对当时那个很具体的问题。他们要做出的选择不是改变,而是赶快逃离,逃离那个具体的场景,然后想象着哪一天可以彻底逃离那种身份。③“悬浮”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对当下的一种悬置。人不直接面对当下,总是想要迈向未来,而当下,不过是他迈向未来的一个台阶。所以越快跨越过当下,越好。④如果你想停下来反思当下,却又觉得这似乎是在浪费时间,成为让自己苦恼的事情,所以一个明智的选择是,“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它解释了一个总体比较有意思,却也令人疑惑、令人担忧的现象: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快,每个人好像都充满了能量,大家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社会的变化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快。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认真想一下,我们社会的生活方式似乎变化很快,社会组织似乎变化很快,这些是由什么推进的?基本上是因为技术变迁。这个变化过程其实很难预测,是一个比较随机的过程。⑤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其实越来越被这个外在的、物质技术的变化推动,而社会本身不再成为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推动力。⑥这个“悬浮”状态,解释了为什么一方面每个人会有那么强大的经济能动力,但另一方面,在集体上,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公共组织方式,很少有反思。很多人抱怨不合理,却觉得停下来做过多的反思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赶快在既定的条件下积累更多的资源,然后往前冲。⑦“悬浮”的状态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城市中产群体。低收入人群,也面临着高度悬浮的心态,原因可能要回到巨大的市场竞争中,大家都害怕会落在后头。在这种情况下,停下来确实有点儿傻,大家都要一起往前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增长奇迹般地快。大家都觉得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基本的资源,才能保证有一个体面的生活。⑧从个体上讲,或许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慢下来,多思考当下,想一想今天做的事情本身有什么意义。如果不从此刻开始的话,可能永远到达不了彼岸。从更宏观的制度设计上看,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大家能够慢下来,更加从容地体会生活。⑨“悬浮”,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去反思今天的生活状态,从而考虑下一步应该怎么走。4.读第①段,概括处于“悬浮”状态的人的特点。(4分)5.读第②段,概括农民工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4分)6.读④~⑥段,概括“悬浮”状态带来的后果。(6分)7.读⑦~⑨段,说说如何改变“悬浮”状态。(6分)三、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乐和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只是单丝不成线,孤掌岂能鸣,只报得他一个信。乐和说道:“好教你两个得知,如今包节级得受了毛太公钱财,必然要害你两个性命。你两个却是怎生好?”解珍道:“你不说起孙提辖则休,你既说起他来,只央你寄一个信。”乐和道:“你却教我寄信与谁?”解珍道:“我有个房分姐姐,是我爷面上的,却与孙提辖兄弟为妻,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原来是我姑娘的女儿,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张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孙新、孙立的姑娘,却是我母亲,以此他两个又是我姑舅哥哥。央烦的你暗暗地寄个信与他,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乐和听罢,分付说:“贤亲,你两个且宽心着。”先去藏些烧饼肉食来牢里,开了门,把与解珍、解宝吃了。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3分)9.根据以上节选部分的内容概括乐和的性格特点。(4分,两点即可)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0题。(3分)春夕旅怀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花谢”和“送尽东风”可看出诗人是在暮春时节来到楚地。B.颔联的“蝴蝶梦中”与“杜鹃枝上”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美景的思念。C.颈联写作者长期没有家乡消息,入春后又添白发,抒发了思乡之愁。D.尾联是诗人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反映出诗人人生失意的彷徨心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广与百余骑独出,望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乃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疑汉伏军欲夜取之,皆引去。平旦,广乃归大军。威宁伯王越与保国公朱永帅千人巡边。虏猝至,主客不当。永欲走,越止之,为阵列自固。虏疑未敢前。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自率骁勇殿。从山后走五十里抵城。虏不觉。明日乃谓永曰:“我一动,虏蹑击①,无噍类②矣。结阵,示暇形以惑之也。次第而行,且下马,无军声,故虏不觉也。”【注释】①蹑击:尾随追击。②唯类:活着的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山陈陈:通“阵”,排列阵势B.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护:监视C.胡兵终怪之怪:奇怪D.皆引去引:撤退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A.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B.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C.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D.薄暮/令骑皆下马衔枚/鱼贯行/毋反顾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匈奴兵遭遇李广的军队后,误以为这是一支汉军用来引诱自己出击的部队。B.李广下令队伍前进到离匈奴兵阵地二里远的地方停下,全员下马解鞍休息。C.朱永命令士兵下马列队前行,禁止出声,自己带领骁勇士兵殿后压阵,终于成功回到城内。D.李广和王越朱永当时的处境十分类似,可见敌我力量悬殊时,不能因为恐惧而慌忙撤退。14.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Ⅱ表达(共65分)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中华文明自带交融基因,在不断交流交融中孕育和形成了全新的文明交融论。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国际公共产品,文明交融论将助力解决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原创性贡献。①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在不断、、互动中得以、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核。文明交融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③不同文明都应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A】虚心学习【B】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和精华【C】消除隔阂、偏见【D】仇视。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交融论主张以交融化解冲突,以对话抵消对抗,以理解代替误解,以共同价值凝聚人类共识,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④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通过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凝聚中华文明智慧,同时吸收不同文明智慧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交融B.孕育C.隔核D.抵消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出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流传播发展进步B.传播交流发展进步C.发展进步传播交流D.进步发展交流传播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18.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B.通过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C.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D.通过文明交融论摆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观念束缚,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19.将“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七、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初三的小王同学在学习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刘禹锡的“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时产生了疑惑: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明明感觉诗人内心愁苦,处境艰难,怎么后面却能写出如此情绪高昂的诗句呢?针对小王同学的疑惑,老师带领大家诵读了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重温了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介绍了几位诗人屡陷困境而璀璨非凡的人生,并总结道:这些诗人之所以拥有精彩的人生,正是得益于这种人生不如意时,能够及时开解自我的豁达。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若不能拥有这一份豁达,又怎么能书写人生的精彩诗篇呢?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硚口区2024.11九年级期中考试评分标准一、(10分)1.C(依据原文第三段“有的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业不反对孩子玩‘烟卡’“”,以及“赢得稀有卡,是一些孩子玩‘烟卡’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选项表述对原文强加因果,所以错误)2.A(依据原文“‘烟卡’作为一种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没有选项表述的“获利人数众多”,对原文无中生有;同时该选项表述的内容不属于危害的范畴)3、依据原文第无端内容,从“家校引导层面”和“社会环境营造层面”作答,一个层面2分,共计4分。【说明】家校引导层面依据原文“遏制不良倾向,设立规矩防止沉迷”和“鼓励参与健康、益智且适度的游戏......有益活动”,答出“遏制”不好的内容和“鼓励”好的内容即可得2分;社会环境营造层面依据原文“监管”“严禁”“禁止”的内容,答出“禁烟”的核心语意即可得2分。示例答案:(1)家校禁止孩子接触烟卡,引导他们参与健康的游戏活动(2分);(2)社会各方共同营造禁烟环境(2分)。二、(20分)4.共4分,每点2分。【说明】依据原文“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奔跑的过程中也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和不安”,“逃离现在不满意的东西”,“对于奔向哪里、对什么东西满意并不清楚”,“永远处在一种否定状况下,去定义自己行为的意义,那就必然永远处在焦虑中”;可以归纳出“悬浮”状态的人行为特点为:不停逃离现实(不停想改变现状),茫然无知,永远否定现实和自我,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示例答案:否定自我,长期焦虑。(4分)逃离现实,茫然无知。(4分)全盘否定,焦虑不安。(4分)共4分,每点2分【说明】原文第二段详尽叙述了农民工不停跳槽的事例,文段后部分作者分析原因的“关键的环节是,他们失去了耐心和意志,来直接面对当时那个很具体的问题”,即原因一是不能直接面对实际具体问题;“他们要做出的选择不是改变,而是赶快逃离,逃离那个具体的场景,然后想象着哪一天可以彻底逃离那种身份”,即原因二是逃离现状。核心语意符合其中一点给2分,若学生仅能就农民工本身而讨论原因,核心语意符合,只能得1分。示例答案:不面对(解决)问题,只逃离现状。(4分)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去面对问题,只想赶快跳槽。(2分)不喜欢甚至痛恨这份工作,不想再做这份工作。(1分)6.共6分,每点2分【说明】依据原文第四段“令人担忧的现象: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快,每个人好像都充满了能量,大家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社会的变化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快”,可以得出后果一是经济增长快,个人工作辛苦,但社会变化不快;第五段“社会生活变化,其实越来越被这个外在的、物质技术的变化推动,而社会本身不再成为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推动力”,可以得出后果二是外在物质技术变化推动了社会生活变化,但社会不再推动个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化;第六段“每个人有那么强大的经济能动力,但在集体上,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公共组织方式,很少有反思”,可以得出后果三是个人有强大的经济能动力,但是行业集体性问题很少反思。核心语意符合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照抄原文得1分。示例答案:个人工作努力但社会变化不快(2分);社会不再推动个人思想进步(2分);个人能动力强大,但缺少反思对集体性问题反思(2分)。7.共6分,每点3分【说明】依据原文第8段两层语意:一是“从个体上讲,或许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慢下来,多思考当下,想一想今天做的事情本身有什么意义”,即个人要慢下来思考当下的意义;二是“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大家能够慢下来,更加从容地体会生活”,即社会环境要更加安全和有保障,才能使个体真正慢下来生活。核心语意符合其中任意一点给3分,照抄原文给1分。示例答案:个人多思考当下的意义(3分);创造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环境(3分)。三、(7分)8、共3分,明确人物1分,“报信”1分,“答应替他们求救”或“送信”1分.示例答案:乐和向解珍、解宝通风报信,并答应替他们求救。(3分)9.善良,谨慎,正义,仗义(4分,每点2分。任意两个方面的内容,语意相近即可)四、(3分)10.B(“蝴蝶梦中”是引自典故“庄周梦蝶”属于虚写,梦醒时只有三更淡月和树枝上杜鹃哀鸣,激发悲凉寂寞之感)(3分)五、(15分)11.C(怪:感到奇怪)(3分)12.D(3分)13.C(是王越而非朱永下令)(3分)14.共6分,“去”“如此”“走”“立”“尽”各1分,整体语句通顺1分。我们距离大部队几十里远,现在像这样凭借一百多名骑兵逃跑,匈奴如果追击射杀我们,我们马上就会全军覆没。六、(15分)15.C(隔阂)(3分)16.B(3分)17.C(句号改为逗号)(3分)18.A(3分)19.B(3分)20.(50分)【题意解读】本文的题意是:在面对失意挫折时,应该拥有豁达的胸怀,及时开解自己,这样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写作思路】文章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谈拥有豁达胸怀的价值,如“可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态度面对问题”“能够更快地振作起来,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等。也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谈开解自己的具体方式,如“发现挫折的意义”“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发现自己的价值,重拾对自己的自信”等。本文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背景,要面对失意或挫折;二是思想上,要豁达地自我开解;三是行为过程,开解后要有相应的积极行为,四是结果,人生应该更精彩(不一必得是成功)。【评分标准】作文等级分数范围基准分数评分标准一类文46~5048题意清晰准确,四个要素都完整呈现二类文38~4542题意清晰准确,四个要素不完整呈现三类文30~3735题意不准确,只突出面对或改变,但学生有基本的写作能力。四类文22~2925题意不准确,学生没有清晰叙述事情或议论的能力。五类文14~2115作文与题目仅能说有关联。能够完整记叙事情,或发表议论。六类文6~1310作文与题目关联非常微弱。不能完整记叙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