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ppt_第1页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ppt_第2页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ppt_第3页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ppt_第4页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的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功能、类型和结构 二、德育目的的决定因素 三、学校德育内容及其决定因素 四、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简介,第一节 德育的目的、功能、类型,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一)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1.德育目的就是教育目的 2.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3.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二)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1、从“教育的唯一目的”到“教育的最高目的”2、从“教育的最高目的”到“教育的普通目的”3、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工作”4、从作为教育工作的德育回到作为教育目的的德育 走出“德育工作说”的误区,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 ,淡

2、化德育的痕迹。,(三)德育目的的属性 1.德育目的具有预见性2.德育目的具有超越性 3.德育目的具有可能性 4.德育目的的抽象性(不是具体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二、德育目的的功能,(一)德育目的的教育功能 1.导向功能: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对具体德育活动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 2.调控功能:宏观上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微观上对具体德育内容的安排,对德育活动形式及德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有支配、协调和控制、调节的作用。 3.评价功能: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德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二)德育目的的道德功能(对德育对象的作用),1.引导性功能:德育目的所描绘的品

3、德就是学生应当努力达成的理想人格,所以,德育目的必然会对德育对象起引导、提升的作用。 2.规范性功能:德育目的可以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起规范的作用,表现在预防和禁止两个方面。,三、德育目的的类型,(一)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与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 主要特征: 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目标。,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道德既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他人的行为,道德生活的目的只能是社会的利益。“道德的目的即是社会的目的。合乎道德的行动就是为着集体的利益去行动。道德的出发点正是社会的出发点。”“没

4、有社会,道德就没有目的。” 理论缺陷: 社会本位论对社会的看法过于浪漫、天真,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论容易导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个体的强制。,2、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主要特征: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德育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主主治的人,“只要他处在社会生活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旋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其它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理论缺陷:在德育目的上对个

5、人强调过多有降低甚至取消德育影响的可能。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当反映个人价值,但脱离社会谈个人无法谈道德教育。,(二)外在的德育目的与内在的德育目的 1.外在的德育目的 强调道德教育的外在功利结果。 许多国家的德育目的是从国家对公民的道德要求出发确定的。如中国(许多人可以讲政治上的大道理,但基本为人却为人所不齿。这显然是道德教育的病态) 但如果道德教育只有外在的目的,这一目的往往很难实现,而且有导致功利主义的危险。,2.内在的德育目的:强调德性修养本身。 德育的目的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内在目的,修身的最终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其贡献社会与他人的一面。 中国古代教育在强调修身的同时始终强调“治国平天

6、下”的目标。,(三)理想的德育目的与现实的德育目的 所有德育目的论都有超越的性质,但在超越的程度上有区别。因此出现了理想的德育目的论和现实的德育目的论。 1.理想的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理想品德状态的设想是从关照未来生活的角度出去界定的。 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即教育为未来生活准备;如,我国的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2.现实的德育目的,倾向于较为接近生活现实的德育目的。 主张从现实社会出发确定德育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高尚的道德。 现实目的论有利于纠正道德教育过高的要求所导致的弊病,但过分强调德育目的的现实性,也会导致道德教育庸俗化的结果。 如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

7、就是生活的过程,道德教育要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认为德语的目的就是给与青年人一些明确的健全的道德观念。,(四)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和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1、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 致力于培养完美道德人格或者卓越道德品格的道德精英。如圣人和君子,但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2、平民主义的道德教育目的,大众的、平等的教育目的,致力于普通个人的道德教育和道德需要,致力于发展所有人必须的品德。,第二节 德育目的的决定因素和德育目标的类型,一、德育目的的决定因素 (一)确定德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人们在考虑德育目的时往往非常直接地受到其形而上的理念、人性假设、理想人格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德育目的就其实质

8、而言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 此外,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对人们选择德育目的产生影响。,(二)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3、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4、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5、德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一些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鲜事物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二、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什么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品的发展的具体要求。 德育目的的具体化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由德育目的向德育目标的转化,即由反

9、映教育的一般本质和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的德育目的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品德培养目标过渡。,(一)德育目标的分类,德育目标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德育目标进行划分。 德育目标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有从德育内容的角度进行分类,有从德育途径的角度进行的分类,也有从品德心理的角度进行的分类。,作业:设计一个感恩教育的活动 设计一个生命教育的活动 注意:针对一定年龄阶段孩子(自定)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定的活动。,1、依据学校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划分 小学德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 普通教育的德育目标、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 2、依据德育目的的构成划分德育目标 3、根据德育内容划分德育目标 4、根据品德

10、的构成要素划分德育目标,(二)德育目标的分层,德育目标的分层是指同一德育目标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德育中有不同的要求。 即我们在教参编写时要遵从螺旋上升的原则。 分层的依据是受教者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为例加以说明),品德与生活课总目标,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生活课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

11、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品德与生活课课程内容,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健康、安全的生活,如,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如,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

12、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小学高年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课总目标,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3、。,小学高年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课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

14、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

15、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总目标,总目标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分类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热爱社会主义,培

16、育集体主义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珍惜生命价值,形成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合作、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历史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领会现代社会尊重人权的意义,增强民主和法制观念。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放的世界意识。,(二)技能、能力目标,发展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学会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和历史材料的方法和技能。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三)知识目标,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7、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途径。学习与区域发展相关的知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主要成果,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二、身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我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四、中国历史与文化五、世界历史与文化六、社会探究技能与方法,第三节 我国的德育目的,一、德育目标的特点,1、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德育目标是不同的。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德育的目标总

18、是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3、继承性:一定社会的德育目标总是与它之前社会的德育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现实性:德育必须反映当前社会现实的需求,并为当前社会服务。 5、超前性: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德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二、 80年代后我国的德育目的,1.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2.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3.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4.200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新世纪的德育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

19、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

20、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三、现阶段德育目标的特点,方向性:社会主义方向 全面性:涉及到德育构成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基础性:初步,四、对我国现行德育目标的解读,(一)进步 1、更加注重德育的育人价值,对受教育者品德的要求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回归基础,贴近生活。 2、开始关注从受教育者生活的角度提出要求。 3、注意了目标的层次性问题,关注一定年龄阶段孩子的

21、特点(改变了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要求过高的现状)。,4、突破了单一的知识教育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重视。 5、不再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的目标,培养现实社会的合格公民。 6、改变了以往德育只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而忽视品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现象。,(二)关于德育目标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1、较少与时代发展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当今社会当中青少年道德发展中的困惑。 2、对受教育者品质的规定冗长,核心旨意不明确。 3、对生活的关照仍然存在不足。 4、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够具体。,其他国家的德育目标简介,美国的德育目标: 1、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忠于家

22、庭等; 2、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与争执; 3、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律、谨慎、可靠 4、公平照章办事、不存偏见、不推诿过失、倾听别人的意见 5、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公德合作、参与、和睦、遵纪守法、尊重年长、保护环境,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的德育目标: 作为个人应尊重自由、发展个性、锐意振作、 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小心谨慎的精神 作为家庭成员,应使家庭成为爱的场所,休息、教育的场所,家庭气氛和谐 作为社会国民,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护象征国家的标志,养成民族特性。,韩国的德育目标: 理解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养成正义感、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协作精神,

23、特别要理解乡土和民族的传统与现状,弘扬民族意识,培养独立自尊的风气,爱祖国、爱民族,培养协作精神。,第四节 德育内容,一、不同时期的德育内容 (一)原始社会德育的内容 1.原始的集体主义是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维护氏族、部落所需要的忠诚、勇敢、勤劳、复仇等道德法则成为德育内容的重点。 2.原始的集体主义、平等、民主等道德原则局限于一定的氏族、部落之内。 3.德育内容与生活、民俗、劳动一体。,(二)古代社会学校德育的内容 1.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 2. 内容中存在鄙视体力劳动的倾向 3.道德教育本身的等级性导致内容呈现形式上绝对灌输的特色,(三)现代社会学校德育的内容 1.以平等、公正、

24、个性自由为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成为近现代学校德育的特点 2.由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需要,道德教育中出现了对自强、诚信、效率、开放与宽容等价值观念的强调 3.德育内容的呈献方式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四)世界各国德育内容的趋同 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 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 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二、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一)内部因素 1、目的影响内容 德育目的影响着德育目标的方向 德育目的的层次性影响着内容的层次性 2、品德结构对德育内容产生影响 3、对道德的理解影响着德育内容选择 4、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阶段的影响,(二)外部因素,1、社会的发展阶段、

25、特点、需求、价值观等。 2、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 3、不可提前预期的因素,三、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一)我国现行学校德育内容 1、品德与生活课的内容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

26、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

27、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有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

28、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

29、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2、自己分析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哪些方面?,(二)我国德育内容涵盖的范围,1、基本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3、家庭美德的教育 4、爱国主义教育(对自然实体的爱、对人文实体的爱、对政治经济实体的爱) 5、集体主义教育 6、民主与法治的教育 7、诚信教育 8、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 9、生命教育

30、 10、信仰教育,案例 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周,某节语文课前两分钟预备时,我将事先写好的一个记录本交给了一位自以为文学素质较高的同学,叫他把没带字典的同学名字记录下来,他拿着本子绕教室一圈,交上来的是四位没有带字典同学的名字。当时我诧异了,随口说:请没带字典的同学站起来,随声站起来八个同学。我有些愠怒,有一名(原来的课代表)同学站起来解释到:老师,您别生气,王和他这样做是多种原因决定的:有的人向他求情,有的威胁他,有的同学拿查过同学的字典做掩护,有的人跟他好,他自己又所以才如此。,讨论与分析 1、从一个未来教师的角度谈谈对考试作弊的看法。 2、感恩教育有何意义? 3、如何进行感恩教育? 提示:1、

31、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2、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开展生命教育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日本的生命教育,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教学大纲对青少年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近年日本流行的“

32、余裕教育” 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之一。“余裕教育”的口号就是“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现在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使他们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余裕教育者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为此,“余裕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经常到牧场体验生活。更有日本的专家建议,要把中小学体验农村生活变为“必修课”。,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始于1988年,目标是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小学和中途学校。 新西兰生命教育基金会服务的对象是512岁的学生,其内容是介绍学生身体的奥妙,

33、重点是“如何照顾身体”(Caring for the Body)。 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就学阶段,能够认识人类身体的功能及其被其他物质破坏后的失衡状态;证明身体滥用后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影响;发展生活中拒绝朋友同学的技巧,以及发展在身体环境对个人健康和日常生活冲击的正确理解。 例如保持干净、睡眠和吃早餐。课程方向主要是积极取向,所坚持的原则是建立学生自我尊重,也教导学生拒绝的技巧和认识健康生活的好处及结果。另外,,思考:如何进行生命教育?,拓宽渠道,生动活泼地开展生命教育 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34、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四、我国德育内容的解析,1、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

35、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注意的问题,(1)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情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国土、资源、环境等的教育,让他们了解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增强其义务感和责任心。 如,日本小学课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日本土地狭小,资源短缺, 只有靠艰苦奋斗,靠科技,否则就要亡国。,(2)开展爱国主义既要强调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要强调责任感和危机感:要让学生知道过去的中国的光辉灿烂,也要其知道曾经受到的欺压凌辱,以及过去社会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 (3)把爱国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联系起来

36、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一个文明的国家里,对于青年的一切教导都强调他们本国的优点和其他国家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充满了爱国者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斗争的世界。如,日本国民对天皇的效忠变成了对亚洲许多国家的践踏和蹂躏。,(4)克服形式上的爱国主义,注重常规建设,注重日常生活。,传统的做法:动员大会轰轰烈烈开展销声匿迹 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当作一项日常的工作来抓,落实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式的英雄人物式壮举。 如爱护国旗、热爱自己的家乡、自然环境、土地资源、节约能源等都属于爱国的表现。,2、热爱共产党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

3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3、热爱人民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

38、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要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人民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热爱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教育学生从尊重身边的人做起:尊老爱幼、帮助有困难的人等。,4、热爱集体的教育,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可以让其在集体中玩耍、让多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解决某些问题等。,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