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点睛大联考(三)试题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7页)
编号:9390649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6.85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9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衡水市
历史上
学期
点睛
联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点睛大联考(三)试题,河北省,衡水市,历史上,学期,点睛,联考,试题
- 内容简介:
-
河北衡水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2 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天下为主,君为客” 3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 汉末工商濒临破产b 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c 宋代庶民社会崛起d 明清社会贫富不均4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 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 理解正确的是() 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为手抄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5 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 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6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 文人画,重视写意b 山水画,重视写实c 花鸟画,浓墨重彩d 人物画,形神俱备7 近代著名艺术家陈衡恪曾经评价某种绘画: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感想 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下绘画属于他所指的类型的是()a 马拉之死b 拾穗者c 格尔尼卡d 墨梅图8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 托古改制c 变者天下之公理d 祖宗之法不足守9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 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10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b 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c 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d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1120 世纪20 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a 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b 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c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d 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121958 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 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 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13“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战胜千难万险,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汗青立功勋。”此对联赞颂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下列对该科学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b 为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做出突出贡献c 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成为向“科学进军”中的一员d 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14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15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 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b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16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这实际上是() a 否定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b 佐证了印刷术在宋代传到欧洲的史实c 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 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17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a 宣传“因行称义”原则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c 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d 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18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 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b 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c 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 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19 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 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0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2119 世纪某重大成就发表评论: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 “ 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他评价的是() a 经典物理学b 进化论c 相对论d 现代信息技术22 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23 某作曲家声称:“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动。”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 老人与海c 悲怆进行曲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24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 电视和电影b 铁路与飞机c 报纸和广播d 网络与漫画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 分) 25(18 分)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深刻地改变着世界面貌;而不同政府和政治家对它的不同态度,深刻地影响了各自民族的历史走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尤其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和通过阿拉伯世界得以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古典文化成果,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胡光利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材料二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举例。(1)指出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依据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就他们对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态度分别予以简要评述。(6分)26(1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 材料二 20 世纪初,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1)归纳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世人皆欲杀”卢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10 分) 27(18 分)1900 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