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检测试题 人民版选修1.doc

高中历史 专题五(整合+检测试题打包3套)人民版选修1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45125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专题五(整合+检测试题,打包3套)人民版选修1 专题 整合 检测 试题 打包 人民 选修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五(整合+检测试题打包3套)人民版选修1,高中历史,专题五(整合+检测试题,打包3套)人民版选修1,专题,整合,检测,试题,打包,人民,选修
内容简介:
欧洲宗教改革【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整合 人民版选修1一、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 (1)英国宗教改革由封建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英国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改革后的天主教被定为英国国教。 (2)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等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英国的宗教改革是比较保守的,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2影响: (1)一方面,通过宗教改革,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有利于英国的科学和自由思想的发展。英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有利于英国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后来发生了迎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清教运动。17世纪40年代,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清教也成为英国资产级革命的旗帜。二、新教与天主教(旧教)的主要差异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惟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经只有通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2.在教义方面:新教主张“因信称义”,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开展革新,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绝对的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主张“因行称义”,教权高于王权。3.在教规方面:新教无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开放,与各方面接触和对话;而天主教则有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保守。4.在仪式方面:新教主张主教、牧师都可以结婚,反对独身;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必须“守贞洁”,终身不娶。三、新教的基本比较派别路德派卡尔文派英国国教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卡尔文亨利八世主张或内容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驱逐教皇势力提出“先定论”等新的神学观,否定教皇权威,主张建立民主教会(1)规定英国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2)天主教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仍然不变。(3)未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召开宗教会议,更不许任意修改和制定教规结果或影响(1)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得到广泛支持。(2)16世纪50年代,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1)由于国教中保留了许多旧教残余,16世纪下半期,在卡尔文教的影响下。出现“清教徒”。(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即以清教为旗帜,发动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传播情况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士、丹麦、挪威)、美国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跟踪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马丁路德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卡尔文(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指出这一论纲在宗教改革中的地位。(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卡尔文主张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组从关于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和分析比较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题,应紧扣材料一中路德对赎罪券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概括,第二问应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结合所学概括归纳积极作用。答案:(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地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2)共同主张:信仰得救,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不同主张:卡尔文还提出了“先定论”。积极作用: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3一“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德意志皇帝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据说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1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宗教裁判所针对的主要是“异端分子”、 “异端嫌疑犯”以及反对封建统治势力的人,它的设立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答案:c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a王权与教权平等 b教权高于王权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判断能力。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敕令,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世俗政权的君主任命本国或本地区主教的权力,这是教权高于王权的反映。教权与王权矛盾的尖锐,是欧洲一些封建主要求摆脱教皇势力,脱离天主教会控制的原因。答案:b316世纪初,西欧各国开始掀起宗教改革浪潮的直接原因是()a罗马教皇的黑暗统治b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各国世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解析:a、c两项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宗教改革针对的是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因此,排除d项。答案:b4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整顿教会拓展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教权高于王权a bc d答案:d5观察右图,与图有关的军事活动()a加速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b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c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d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解析:十字军东征是由教会组织的前后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对近东地区的侵略战争,它进一步增强了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答案:c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c7 下列对宗教裁判所的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目的是要维护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巩固教会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挽救不了天主教会衰落的命运a bc d解析:、两项是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的主观目的;是其客观效果。对宗教裁判所活动的评价,应从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来分析。答案:c8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a bc d解析:关键信息是“从思想上”。属于政治层面,属于经济层面。答案:d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 bc d解析:1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同资产阶级的利益一致,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分享政治权力。封建君主也顺应潮流推行重商主义,巩固统治。所有这些都使天主教会受到严重挑战。答案:b101416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受到巨大冲击,冲击天主教会统治的因素有()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的特权地位,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力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a bc d答案:d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耕地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归纳、分析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提炼信息,特别需要明确的就是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第(2)题,通过材料概括、归纳要点。第(3)题,要结合中世纪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答案:(1)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阻碍国家统一。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3)教会占支配地位,影响无处不在;封建王权衰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人们思想没有解放。12读图,完成(1)(3)题。(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宗教“异端”。(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异端”裁判所迫害异教徒的方式有哪些。(3)为什么天主教会要设立宗教“异端”裁判所?宗教“异端”与天主教会的斗争结果如何?解析:本题组考查对历史图片的辨识分析能力。第(1)、(2)题中,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回答即可。第(3)题第一问,原因在于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和利益;第二问注意结合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回答,结果是宗教改革势在必行。答案:(1)宗教“异端”是指中世纪天主教对不符合传统教义派别的贬称。(2)方式:鼓励人们揭发告密各种异端行为;冒犯教会和教会权威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惩罚方式有训斥、罚款、监禁、割舌挖鼻、剁手砍脚、火刑;异端分子财物罚归教会所有等。(3)原因: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构成了有力挑战,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设置了宗教“异端”裁判所。结果: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宗教改革势在必行。4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马丁路德对赎罪券的效用提出质疑,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要求对有关赎罪券功效问题公开讨论,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下图反映了教会在德国出售赎罪券的情形。1由下图可知,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剥削c天主教会在德国出售“赎罪券”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图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可知反映的是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剥削。答案:b2“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这句话应当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b圣经德文版序言c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d基督教原理解析: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明确提出,只有上帝才拥有对子民的免罪权,而教皇无权赦免,赎罪券也不能赦免罪过。答案:a3瓦尔特堡是德国著名的古城堡。15211522年间,马丁路德在这座城堡中以惊人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他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建立有利于打破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有利于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有利于否定圣经至高无上的地位abcd解析:路德崇拜圣经,认为圣经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人都可阅读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因此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因此,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a4下列关于英国国教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英国民族教会b国王是教会最高首脑c废除了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d是封建专制的工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国教的理解。英国宗教改革是不彻底的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基本教义和仪式。答案:c5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c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先定论”。答案:a6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从原因上看,都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答案:b7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西欧各地的宗教各具特色,其中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是()a德国宗教改革 b瑞士宗教改革c英国宗教改革 d尼德兰宗教改革解析:尼德兰在宗教改革前处于西班牙国王的统治之下,它的宗教改革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的双重性质。答案:d8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是()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都有利于王权的专制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a bc d解析:三场宗教改革都否定了作为欧洲最大封建主和精神堡垒的天主教会的权威,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各国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某些障碍。但卡尔文宗教改革后禁止信仰其他宗教,并且建立的是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不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答案:c9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顺应时代潮流c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 d缓和阶级矛盾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判断能力。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等改革内容来看,其实质不是为了顺应宗教改革的历史潮流,而是为了强化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答案:c10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依据是()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改革中,圣经被译成当地文字,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改革中出现了多种派别改革中都主张“先定论”abcd解析:与题干要求不符合,不能体现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b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九十五条论纲摘录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里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感觉到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材料二卡尔文基督教原理摘录(1)救恩对于某一些人是白白赐予,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无由达到的,这一件事很显然是由于神的旨意。(2)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3)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1)材料一反映了路德怎样的主张和要求?(2)材料二反映了卡尔文怎样的主张?(3)材料一、材料二的主张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考查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一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得出先定论主张。第(3)题,实际考查的是宗教改革对欧洲发展的作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 专题五(整合+检测试题打包3套)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45125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