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口老龄化_第1页
第八章--人口老龄化_第2页
第八章--人口老龄化_第3页
第八章--人口老龄化_第4页
第八章--人口老龄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教学计划【授课题目】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授课学时】本章第(1、2)讲,本章共(4)讲本编总第(1)讲,本编共4讲【授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四年级学生【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抚养系数、老年支助比等人口老龄化的核心概念。【重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趋势。【难点】国际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现状既体现了国际上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也为研究我国人口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文基础,还要对国际人口问题有较多关注,具有一定的难度。【方法】讲授、问答、讨论、互动【教具】板书【备课人】任兰兰第一单元 上讲回顾(略)见上讲“要点重述”,并提示学生课

2、末作业。第二单元 主体知识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体系重点:人口老龄化、老年抚养比、老年难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人口老龄化1.多少岁为老年的起始标准?1956年,联合国委托法国人口学家撰写并出版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一书,其中以65岁作为老年起点。联合国进行人口统计时,经常以65岁为老年的起点,将年龄在65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划分为老年人口。随着时间推移,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而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60岁作为老年段的年龄起点。为了便于与发达国家作比较,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目前国际通用

3、的是以60岁或65岁作为标准思考为什么以60岁或65岁作为老年的标准?。就中国而言,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也规定为年满60岁,因此60岁成为国内中国社会普遍认定,学术界普遍使用的老年人群划分标准。2. 人口老龄化的含义老年系数分析人口老龄化各项指标所指的社会意义。(老年人口比重):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少年系数(少年儿童比重): 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老少比(老龄化指数): 65岁及以上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之比。少儿抚养比(少年抚养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老年抚养比(老年赡养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总抚养比(社

4、会负担系数):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之和。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登记标准时间为2005年11月1日零时,调查登记对象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的常住人口。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比2000年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比2000年上升了0.7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3.反映人口老

5、龄化发展速度的指标人口老龄化速度解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的异同。是指某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展或老龄化程度由某一程度提高到另一程度所需的时间。1971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出版人口学方法与资料指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5%以下是年轻型人口;10%以上是老年型人口;介于5-10%是成年型人口。第2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趋势重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难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加强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的了解。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后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是不断老龄化的过程,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变动过

6、程。1949年以前,死亡率25,出生率40,预期寿命不到40岁。初始阶段。年轻型人口。1949-1957年,高生育率阶段。死亡率由25-10,出生率37,TFR在6以上,年龄构成年轻化。1958-1961年较低生育率阶段。出生率18,TFR3.29,死亡率25,人口出现负增长。1962-1972年高生育率阶段。三年自然灾害的补偿性生育,与50年代高生育率阶段类似;1963年TFR7.5;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老龄化。1973-1979年生育率迅速下降阶段。出生率由28- 18,TFR由4.5-2.75,死亡率下降缓慢;进一步老龄化。1980-1990年稳定阶段。出生率稳定在21,自然增长率14,老龄

7、化进程加快。1991-至今低生育率阶段。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进入低生育率时期。199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进入老龄化社会。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重点内容。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0年五普,12998万人2亿2014年3亿2026年4亿2037年 2051年4.37亿(31%)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7%-14%,45年;27年今后很长的时期内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上海(1979年)宁夏(2012年)。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

8、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 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补充对预测技术和方法的相关内容。全国老龄办2006年2月23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1-210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分三个阶段:1.2001-2020年: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

9、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2.2021-2050年:加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3.2051-2100年: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四、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几点结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思考。1.中国人口老龄化

10、将伴随21世纪始终。 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2100年老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2.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 3.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 4.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 经过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到21世纪下半叶,中国老年人口

11、规模、老龄化程度以及高龄化程度都将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老龄化程度为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8000-9000万,高龄化水平为25-30% 5.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人口总规模仍然高达13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最大人口规模14.65亿,总人口过多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第三单元:要点重述一、主体知识人口老龄化,准确地说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

12、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二、关键术语人口老龄化 人口金字塔 人口红利 生命历程理论第四单元:课后作业及扩展阅读课后作业:1.分析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2.论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原因和特点。扩展阅读:1.翟振武、李建新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李建新、李毅,“性别视角下中国老年人健康差异分析”,人口研究,2009年第2期。3.黄黎若莲等,“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2期。第五单元:下次课预习要点 1.了解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概念。2.什么是社会性别。时间安排单位:分钟第一节第二节第一单元上讲回顾第二单元主体知识第二单元主体知识第三单元要点重述第四单元本讲作业第五单元下讲预习1040301055板书设计线索式与提纲式结合主板书主板书辅板书第八章 人口老龄化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体系一、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