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3004454354+谢铁桥+浅析小城镇建设_第1页
0943004454354+谢铁桥+浅析小城镇建设_第2页
0943004454354+谢铁桥+浅析小城镇建设_第3页
0943004454354+谢铁桥+浅析小城镇建设_第4页
0943004454354+谢铁桥+浅析小城镇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 题 目 : 浅 析 小 城 镇 建 设 学 号 : 0943004454354 姓 名 : 谢 铁 桥 分 校 : 株 洲 电 大 教 学 点 : 攸 县 电 大 工 作 站 指 导 教 师 : 彭 祖 德 湖 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教 务 处 制 2 目 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3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1. 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4 2. 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4 3.有效地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5 4. 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5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1. 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5 2. 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6 3. 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措施6 4.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为培养型基层学校7 三、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有归属感 7 进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7 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工作8 参考文献10 3 【内容摘要】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 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 要途径,更是摘要: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 标中,小城镇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 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当代基层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 观察思考,产生了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很多实质性的感悟思索。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联产承 包责任制。 4 浅析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 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 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快小城 镇建设步伐,是推动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但是,在对发展小城 镇的认识和实践上,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 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 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 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 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 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 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 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 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80 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 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目前,我国的农 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 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 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 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 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 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 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 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 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 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 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 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 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 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 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 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 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5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 业现代化进程。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 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 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 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 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 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 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 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 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 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 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 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 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 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 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 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 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 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 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 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 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 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 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闯,争取时间发展, 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 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 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 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 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 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四是一切坚持三 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 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 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 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 6 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 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 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 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 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 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 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 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 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 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 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 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 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 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 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 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 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 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 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 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 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 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 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 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 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 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 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 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 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 全,面面俱到。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 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 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 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 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 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发展小城镇,首先 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 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 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 7 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 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 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 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 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 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 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 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 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 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 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 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 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 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社会 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 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 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 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 为突出。全国约有 9 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 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 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三、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有归属感。 (一)进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实践证明,现行户籍制度对经济发展不 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随着 80 难道 中后期以来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完成和民工潮的不断出现,对这一制度改革的呼 声就在实践中出现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 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那样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也指出:“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改革小 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 1997 年 6 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明确提出在试点镇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有权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下列农村户口 的人员,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已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而且有 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后居住已满两年的,可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从农村到小 城镇务工或兴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人员;小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聘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小城镇购买了商品房或者已有 合法自建房的居民。上述人员的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随迁办理城镇常住 户口。外商、华侨和港澳同胞、同胞在小城镇投资兴办实业、经批准在小城镇 8 购买了商品房或有合法自建房后,也可以办理小城镇户口。 ” 上述规定在传统户籍管理制度的铜墙铁壁上凿穿了一个大口子。在具体执 行时,各地的做法不完全一样,但大都是只允许一定规模以上的投资者和用一 定数额的资金在小城镇购买住房或自建住房的人,而与绝大多数农民无缘。可 以肯定,即使上述规定经过试点后在小城镇中推广,也无助于解决目前的工农、 城乡分离问题,起码进展将非常缓慢,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相差很远。 实际上,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创新就一直处于自下而上的 自行性改革攻坚阶段。由于制度供给不足,流入城市的农民长期在体制管理之 外生存,既不利于城市的稳定,也不利于维护进城自身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 的农民建设“农民城” ,一些地方实行“蓝印户口管理制度,实际上也是自发地 进行户籍制度创新,但这种自发性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弥补制度供给 的短缺。因此,政府应当积地把的自下而上的改革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及 时推进户籍制度的创新。我们认为,目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的时机已经成熟。 应该看到,户籍制度毕竟在我国实行了接近 50 年,不仅自身根深蒂固,对 其他管理制度的也非常深远。因此,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采取“一揽子” 改革方式,而应该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具体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可以设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5 年,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允许 农民自由进入。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小城镇 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小城镇居民的管理实行身份证管理,按照居住地和 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为了避免刚进城的农民有后顾之忧,可以在 自愿的前提下,允许他们在三到五年内保留在的承包地。这一阶段,中小城市 可以适当放开,但要设置较高的门槛。大城市暂不对农民放开,但对与城市居 民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可以网开一面。 第二阶段:2005-2010 年,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 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公民(农民或者其他城市的居民)落户。并可选择几个 大城市进行试点。 第三阶段:2010 年以后,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居住地和职 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二) 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工作。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 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和的观点,预测小城镇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按照这一 思路,小城镇规划的标准和起点要高,但不能太离谱,不能脱离对小城镇未来 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 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 ,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 区的协调发展。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 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 体现地方特色。小城镇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社会、文 化特点的集中体现。因此,如果小城镇规划一味照搬大城市的样子,即完全把 大城市高楼大厦、 “水泥丛林”的躯壳搬到小城镇来,必然使小城镇失去自我, 失去特色,也失去了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意义。 鉴于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国家建设部门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规范,各 个小城镇在制定或修订规划时也要放在“百年大计”的高度。具体说来,注意 9 以下几点是十分必要的: 1.建设部门应针对小城镇的特点,培育或建立一批专门或擅长从事小城镇 规划设计工作的人才和单位,并不定期推出一些设计得比较好的示范性规划, 以供其他小城镇。 2.小城镇规划工作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要使“人”成为小 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这是做好小城 镇规划的基本点。二是让农民有归属感,不要有距离感。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 镇,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三是要有地方特色或本 土特色,要使小城镇规划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点。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小城 镇形象“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