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_第1页
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_第2页
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_第3页
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_第4页
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存货计划成本法的核算探析 摘 要对于某些企业,存货作为 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的收入、 发出、结存的计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 于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来说,发出存货 的计价是核算的重要部分。企业发出存 货的核算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 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相比,采用计划成 本法核算更具有简便性。而在理论学习 中,如何理解该方法成为初学者的难题, 文章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重新解读,以提高对该方法的认识。 中国论文网 /2/view-12818079.htm 关键词 存货成本流转假设;实 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DOI10.13939/ki.zgsc.2018.17.142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 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 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 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应 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其成本包括 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而发 出存货的成本同样应该客观反映实物资 产的真实成本,以达到信息使用的决策 需求,所以,基于此实际成本法的核算 易于理解和操作。但是计划成本法的核 算方法,理解时需要转换思考方式,一 般情况下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结存 均采用预先制订的计划成本核算,期末 再将成本差异进行分摊,最终也是将存 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予以反映。 虽然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可以体现存货的 实际情况,满足可靠性的信息质量要求, 但是对比两种核算过程,计划成本法比 实际成本法更为简便,在实务中,尤其 对于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来说,计划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本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1 实际成本法的核算分析 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是伴随 着实物流转产生,两者应当保持一致, 但是在实务工作中,很难保证两者完全 一致。所以,会计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处 理方法是,按照某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方 式进而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这就是存 货成本流转假设。采用不同的存货成本 流转假设将存货成本在期末结存存货与 本期发出存货之间进行分配,产生了不 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存货 的性质、实物流转方式和管理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合理确定发 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目前,我国允许采 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一次 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 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 几种方法都是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 核算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就比如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活里发生的场景,某市民上午购买 10 斤苹果消费 98 元钱,下午再购买 10 斤 苹果消费 96 元钱,如果苹果没有差异 且两次购买的苹果都放在了一起,倘若 该市民打算送 10 斤苹果给朋友,那么 送出去的苹果价值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是 98 元钱,这是先进先出 法的核算运用。第二种答案是 96 元钱, 这是后进先出法的核算运用,但该方法 准则现已不允许。第三种答案是 97 元 钱,这是加权平均法的核算运用。 在会计处理方面,实际成本法下, 是通过“原材料 ”等科目核算收、发存货 的实际成本,只要实际成本金额计算准 确,该方法不难理解,以至于初学者往 往很难理解计划成本法比实际成本法何 以表现更为简便。 此外,实际成本法下,先进先出 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各有优缺 点。其中,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 法、个别计价法适用于收发货不太频繁 的企业。如果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比较简单,有利 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但是平时无法从 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 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所以,文章主要针对存货收发频繁的企 业,比较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区别。在 实际成本法下,主要以适用于此情况的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予以分析。 2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分析 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日常收入、 发出和结存均按预先制订的计划成本计 价,并设置“ 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登记实 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月末, 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 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 法。由此,计划成本法在会计科目的使 用上有其鲜明的特点,一般通过“材料 采购”“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三个科目 综合体现存货成本情况。 与实际成本法相比,该方法下 “材料采购”科目反映的是存货的实际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本,后续将该科目即存货的实际成本通 过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予以体现, 即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超支差异(或- 节约差异) 。同时,在会计处理方面, 存货的计划成本对应“ 原材料 ”科目,而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两者的成本差异表 现为两种形式,分别是超支差异和节约 差异,反映在“ 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中。 对于入库材料,其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 科目,贷记“ 材料采购” 科目;实际成本 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则是相反的会计分 录。延用前面的案例,假设每斤苹果的 计划成本为 10 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则上午购买的 10 斤苹果 96 元,在计划 成本法下,会计处理如下: 借:材料采购 96 贷:银行存款 96 借:原材料 100 贷:材料采购 100 借:材料采购 4 贷:材料成本差异 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发现“材料 采购”科目最终没有余额,在计划成本 法下,该科目只是体现过渡作用,目的 是将实际成本转换成计划成本(即为 “原材料”科目)和成本差异(本案例里 为节约差异,即为“ 材料成本差异 ”科目 贷方余额) 。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通 过比较存货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 异,对于计划成本管理较好、运行规范 的企业,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工作业 绩。而这正好弥补实际成本法下采用一 次加权平均法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 理与控制的不足。 那么,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 在核算过程中,如何体现出计划成本法 的核算简便性?其实,两种方法的实质 可以理解为数学中对加法和减法关系的 运用。仍然使用前面的生活案例,两次 购买 20 斤苹果的累计消费总金额 “98+96”,在加权平均法下,将总金额 除以总数量就可以计算出实际的单位存 货成本。同样地,对于每次购买金额 98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和 96 在统计其累计金额时最直接的方 法是将数值相加,当然也可以将其表达 成“100-2+100-4”的形式,两种情况在计 算结果上是相等的,但是其形式的背后 正是实际成本法中一次加权平均法和计 划成本法的变换内容。一般来说,站在 数学角度,后者的减法思路比前者的加 法思路能更快地得到计算结果。如果将 其运用到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上,即可 以将两次采购分别体现为上午购买 10 斤苹果,实际成本 98 元,假设单位计 划成本 10 元,则计划成本 100 元,节 约了 2 元钱;下午购买 10 斤苹果,实 际成本 96 元,计划成本 100 元,节约 了 4 元钱,合计两次采购共计节约 6 元 钱(等式中,节约用-,超支用+) 。进 而可以计算单位计划成本下差异多少的 比率,表现为材料成本差异率,本例中 是节约差异率,即 20 斤苹果,计划总 成本 200 元,节约 6 元,则成本差异比 率为-3%,在后续发出存货进行日常核 算时,发出存货先按计划成本计价,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单位计划成本是已知的,所以只需根据 发出存货的数量就可以进行初步记录, 期末再统一分摊差异,最终将计划成本 调整为实际成本。如果是领用 10 斤苹 果,则其计划成本 100 元,根据计算的 差异率-3%,意味着领用的这 100 元里 共计节约了 3 元钱,最后得出领用的 O 果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节约差异(或 +超支差异)=100-3=97。上述计算结果, 与实际成本法下,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 均法核算的结果一致。 所以,通过比较这几种核算方法, 可以发现对于存货品种繁多的企业来说, 计划成本法下的减法思路在核算上比实 际成本法更简捷,而且平时可以根据计 划成本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金额进行初 步记录,同样有利于弥补实际成本法中 一次加权平均法的不足。 3 结 论 由于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得出的 计价结果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收发存货 频繁的企业,在实际成本法下月末一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加权平均法更适用,而计划成本法的本 质就是实际成本法下发出材料采用月末 一次加权平均法的变形,同时计划成本 法通过将实际成本转换为计划成本和材 料成本差异的处理,既弥补了月末一次 加权平均法的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