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情况汇报_第1页
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情况汇报_第2页
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情况汇报_第3页
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情况汇报_第4页
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 策情况汇报 中共*乡委 *乡人民政府 (2011 年 5 月 25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我就*乡当前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 及对策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县各部 门的关心支持下,*乡按照 “农业立 乡、工业强乡、科教兴 乡” 的 发展思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全乡经济社会保持了 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区 76 公里,全乡总 面积 104 公里,辖 15 个行政村,154 个村民组,9532 户,总 人口 36414 人。乡内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 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 45%,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 民族乡。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平均海拔 1200 米,平均温度 18.5,平均降雨量 11001200mm, 气候温热,雨量偏低,属典 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 之称。 212 省道、水柏铁 路和水盘高等级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乡既是 一个工业大乡,又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乡。矿产资源丰富,其 中以煤储量最大,目前已探明储量为 19.4 亿吨。年产 600 万 吨的*煤业集团和 240 万千瓦的*电厂已开始投产。农作 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生姜、甘蔗、花生、水果、早熟蔬菜、反 季节蔬菜为主,养殖以牛、羊、猪、鸡为主。 二、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农民素质偏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1、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1)义务教育情况。*乡中小学公用经费:小学每年生 均 300 元,初中每年生均 500 元;来源为中央配套 80%,省、 市、县配套 20%;教师住户状况:全乡有教师 315 人,无固定 住房靠租赁住房的约 30%,有住房但离任教学校远的占 65%,能在任教学校附近居住的占 5%。 现*乡中小学无危房。 学生失学情况:全乡有中学生 2247 人,小学生 6012 人。 小学阶段辍学率控制在 1%的指标以内;初中由于受“打工热”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辍学可能突破 3%。小学现无寄宿制学校, 初中有住校生 476 人,但宿舍不能满足学生住校需要。全乡 有留守儿童、青少年 1496 人,其中留守少年 153 人,隔代监 护 1386 人,亲友监护 110 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基本能找到 学校读书,但大部分在民办学校。 由于编制少、学生多,现*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义务 教育需要。师生比为:小学 1:26,初中 1:23,除去部分专兼 职人员,中小学教师的周课时达 18 节以上,任务繁重。* 乡现有代课教师 5 人,由于边远村点校学生少,不能办成完 小,但为解决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又必须聘请代课教师, 而学校的公用经费不能支付代课费,存在一定矛盾。 中小学生课程开设和文体活动开展方面:*乡均按新 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但音、体、美专业的教师较少, 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在学生升学方面:小升初比例为 100%,2008 年初升高 学生为 636 人,升学比 10:1(男女比例为 1:1);初中毕业后 10%的升入高中就读,30%进入中职班学习,60%外出务工或 务农。高中毕业后未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占 20%,其余外 出务工或经商。 (2)农广校、远程教育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技能 就业培训情况。 2005 年以来,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共培训 26 期, 达 39764 人次,其中,种植培训达 19574 人次,养殖培训达 12897 人次,人口教育 6873 人次,绿色证书 6 期,420 人次, 掌握 35 门农村实用技术的达 5283 人。 全乡有远教点 15 个(其中:村 9 个、学校 6 个),均能按照课时要求组织学习, 但存在设备损坏,多次请示上级无法修理。 (3)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办学情况。 *乡无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4)农民道德、法制教育情况。 结合县公民道德建设满意在水城活动,*乡利用 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 五 五普法教育宣传活动;在各中小学聘用法制副校长,每学 期上 4 次法制教育课。 (5)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情况。 全乡 15 至 50 周岁青壮年人口脱盲率为 97.97%,脱盲 人员基本能写简单的便条,300 字左右的家书,进行简单四 则运算等,并学会 2-3 门农业适用技术。 2、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基国 检” 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 乡镇 缺少资金,在校园建设方面投入不足。二是师资队伍人员不 足,整体素质还要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初中少部分学生受“打 工热” 影响,有 厌学情 绪,存在辍学问题 。 3、对策建议。 一是对生均公用经费适当提高,小学为生均 500 元、初 中生均 700 元;在改善教师住房方面给予政策在小城镇安置 区建设经济适用房,为购房教师提供低息贷款。二是建议上 级财政划拔一定的学校教学楼维护资金。三是进一步扩建中、 小学宿舍,使留守儿童都能住校,用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 四是增加教师编制,按师生比和班数比分配教师;一次性清 退代课教师,财政根据代课年限适当给予补助。五是加强在 职音、体、美教师培训,加大音、体、美专业教师招聘力度。 五是普及高中教育,对“两后生” 加强就 业培训力度。六是在 县域片区设立职业、技工学校。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1、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乡党委下设 26 个党支部(非公有企业支部 1 个),全 乡共有党员 729 人,正式党员 680 人(其中农民党员 597 人, 妇女党员 76 人,35 岁以下党员 124 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117 人)。2007 年发展党员 46 人,2008 年发展党员 49 人, 2011 年上半年发展党员 22 人;目前有流动党员 11 人,均为 外出务工人员。在党员培训方面从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上 下功夫,采取定期举办党员座谈会、党务知识培训、法律法 规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 2008 年组织村干部及党员培训 4 次,参训 400 余人次,选送 优秀村干部 5 人在市、县党校提升学历。*乡共有村干部 108 人(含专职安全主任助理),年龄在 45 岁以上的占总数 的 60%左右, 35 岁以下的仅占总数的 15%;其文化层次比约 为:高中或以上占总数的 10%,初中及以下占总数的 90%, 村干部年龄偏大。全乡 15 个村均有活动室,但有 5 个村活动 室小于 90m2。 各支部“三会一 课” 活 动开展正常。2008 年为各村支部 解决活动经费 1500 元;乡投入 2 万余元,为各村统一制作各 类制度、门牌、村“两委 ”牌子和村理财 小组印章。在涉及村社 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上,如通村公路建设、活动室建设等方 面各村均能做到“一事一 议” ,采用的方式是:提前召开全体 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发挥 积极带头作用,当好宣传员,并明确专人作为监督员;所有参 会人员签字盖手印认可。 2008 年支书、主任报酬人均 300 元,其他村干部平均 240 元。2011 年村干部报酬未增加。 在党员带头致富方面比较典型的,如新光村支书王大横 带领 70 余户群众投入资金 30 余万元,成立了横发养蜂专业 合作社发展蜜蜂养殖,参与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加 1000 元; 大寨村党员赵金农带领 51 户群众投入资金 20 余万元,成立 了四季鲜专业合作社,现有蔬菜大棚 20 个,参与群众年人均 纯收入增加 800 元。 2、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党支部还没有很好地找准发展经济的路子, 对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还没有找出更好的思路和办法;二是农 民党员发展难,农村党员权利和义务失衡, “党员” 身份缺乏吸 引力,农民党员权利少、义务多,农民入党的积极性不高;三 是选村干部难。受打工潮的影响,大部分村 60%70%青壮 年外出打工,乡在配置村干部和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时难以找 到合适人选,加之村干部待遇偏低,年轻、有能力的不愿意 干。四是村级组织工作任务过多过重。上级很多工作硬性安 排下达,内容繁杂,以致村级组织工作量大,不堪重负,思发 展抓发展的精力不足。 3、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议。 切实提高村干部报酬。结合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量,村 干部月工资应在 600800 元为宜,由上级财政解决。同时, 要把关心爱护村干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 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探索办理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按工龄发放补贴等多种形式,解决好他们的保障 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上级财政划拨一定资金,解 决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不足问题。 (三)被征地农民培训就业工作滞后、缺乏养老保障的原 因及对策建议。 1、基本情况。 (1)2003 年至今全乡共征地 8000 余亩,涉及 12 个村, 1274 户,4881 人,其中:土地被完全征用的有 815 户 3056 人 (农转非 52 户),部分征用的有 459 户,1825 人。 (2)安置就业情况。一是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建立健全 就业扶持机制,增强农民就业转型能力。其一,制定优惠政 策,积极扶持失地农民就业。随着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 外地企业不断到我乡投资兴业,为确保项目引进后农民失地 不失业,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措施,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征 地后应先招用被征地的劳动力,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 失地人员。近年来,向煤矿输送经学习培训后的青壮年失地 人员 300 名,经煤矿试用合格,现已成为正式员工,向电厂 输送环卫、保安人员 70 名,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 问题。其二,加大就业培训,努力增强就业能力。由于农民多 数生活比较闭塞,与外界接触的信息渠道有限,失去了许多 外出务工的机会。为此,我乡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创 新载体、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信息平台和中介平台建设, 成立了由乡劳动保障所、村委会“二位一体” 的劳务信息网络 机构,负责向失地农民提供用工信息,负责提供就业培训。 从 06 年以来,共举办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 4 期,6 个工种, 培训失地农民 883 人次,联系县职校培训 1 期,培训 109 人 次,并积极收集发布省内外企业用工信息,推荐 26 名失地农 民到广东省玉都半导体厂就业,从事电工、电焊、修理等职 业的劳动力就地转移 102 名,切实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劳动 力商品化”的步伐,增加了 农民收入。其三,实施扶助工程, 鼓励农民创业。对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政府优 先照顾,鼓励其发展二、三产业。如在集贸市场做日杂百货、 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经营摊位;搞电焊、 摩托车、汽车修理等行业的,政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搞蔬菜 运输、客运的,政府帮助打通“绿色” 通道。到目前 为止,通过 政府引导,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失地农民已有 6OO 余人, 切实为失地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多渠道安置, 满足失地农民的需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的思路,根 据我乡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建设拆迁户安置区,尽力 组织实施安置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安置区 内规划了农贸市场等功能性项目,预计投资将达到 1.2 亿元, 现已完成投入 1800 万元,第一、二期拆迁安置 282 户,已安 置结束,第三期拆迁安置 148 户,现建房基本完成,不仅解 决了失地拆迁户安置问题,还逐步完善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同时,实行“就近安置 ”和“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供失地拆 迁农户选择,拓宽安置渠道。三是实行“困有所济” 。对失地农 民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先列入农村特困救济对象,同时,为 失去土地的农户办理“农转非” 手续。推 进失地农民非农化, 对转为城镇居民后,符合条件的,列入城市低保对象。 水盘高速公路建设后预计新征土地 2000 亩,其中主干 道 1800 余亩,临时用地 200 亩,涉及 9 个村,共 500 余户, 2000 余人。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乡不是建制镇,小城镇安置区基础设施建 设配套资金不足,建设进度缓慢,对被拆迁户在生产生活、 经营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二是由于多数拆迁户文化素 质相对较低,不掌握一定的技术,就业难度大。三是土地是 不可再生资源,政府、开发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一般采用 一次性买断方式,货币安置没有解决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 需求,远远不能取代土地所具有的最后保障的社会功能,结 果是钱花光后为维系生活或偷或抢,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四是部分企业不愿意使用当地群众在企业内就业,对失地群 众解决就业问题带来困难。五是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 问题 未及时解决,将其列入城镇低保难以落实。 3、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学习借鉴外地(上海、成都等)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将失 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为其缴纳养老保险统筹金,发放 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缴纳失业保险 等。并积极安排其就业,在乡辖区内的企业需用工,必须优 先安排当地的失地农户,在这方面上级政府应有一些硬性规 定。 (四)地质灾害影响农民生产生生活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1)全乡有地质灾害点 24 个,涉及 12 个村,1325 户 4573 人。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自然性地质滑坡和煤矿采空区 造成地质滑坡两种。 (2)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成立了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隐患点及危险点的防治 方案,已修订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值班 制度、 月报制度、 周报制度、 速报制度、 全日报制度,并 严格执行,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安排监测人,明确监 测责任人,预防责任人,标明撤离路线,有警示标志和预警 信号,并向受威胁农户发放“灾情防范明白卡” ,加强了监测 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对新增地质灾害 点及时制定防灾预案。对诱发的地质灾害按谁诱发谁负责的 原则,督促*煤业对尖山营地质灾害造成的土地覆盖和青 苗毁损进行补偿,划出危险区,设立警示标牌。积极向上级 请示,加强和*煤业协调,对特别危险的 206 户组织搬迁, 现实物指标已调查结束,安置点已完成征地,正在场平中。 (3)地质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 水、电、路三个方面。由于地质灾害造成人饮设施、电力设施、 通村公路破坏,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拆迁安置后安置 点距离农户耕种的土地较远,给耕种土地带来极大不便,在 运输农用物资、农作物等方面增加了成本。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还有待加强,缺少从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业人员;二是群测群防网络有待夯实。 在工作中,监测责任人一般都是村组干部,由于群测群防纯 属义务没有报酬,致使监测任务落空;三是防汛抗灾防滑信 息滞后。无讯情雨情监测设施,不能及时对气候监测、预报 和预警。 3、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县设立气象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地质灾害预 警预报能力。二是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 度,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隐患。三是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的普及力度,努力提高 群众的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建议编写通俗易懂的防 治小册子,免费发放给群众。四是建议计划、扶贫、民政、国 土等部门联合制定扶贫搬迁规划,将隐患点农户逐步迁出危 险区域,彻底消除隐患。 (五)产煤乡镇农民无煤烧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1、基本情况。 (1)目前*乡有煤矿企业 2 个,其中地方煤矿新龙煤矿, 年产煤量 3 万吨,需供应民用煤 2216 吨;国有煤矿*煤业, 年产煤量 90 万吨,需供应民用煤为:*乡 8278 吨,杨梅乡 9494 吨,花嘎乡 5952 吨,龙场乡 8100 吨。 (2)*乡民用煤需求户数为 6500 余户,按每户 2 吨计 算,年民用煤需求量为 1.3 万吨,实际供应 5247 户,10494 吨。 (3)民用煤实行全县统一坑口指导价:泥煤不得高于 60 元吨,原煤按贫瘦煤 180 元吨。市场价为泥煤 180 元 吨,原煤按贫瘦煤 350 元吨。 (4)供应方式为:对贫困群众进行补助:其中五保户按全 额补差 420 元/户的方式补助,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烈 属户按全额补差 360 元/户的方式补助,农村低保户 80 元/户, 原则上采取实物供应。一般农户统一由各村造册,连同花名 册一道交乡民用煤供应领导小组办公室。乡民用煤供应领导 小组办公室根据花名册组织供应;自行放弃购买民用煤的农 户,各村作好登记,造好花名册并加盖手印,将花名册交社 会事务办存档。运费由农户自行解决。 (5)农民对民用煤供应愿望。一是不限时间随时供应;二 是希望煤炭质量有保证。 (6)当前农民解决民用煤供应不足主要通过:一是使用 家里原储存煤;二是在大项目建设中,偷挖、哄抢、捡工程出 煤;三是捡树枝柴草充当生产燃料;四是扩大沼气池建设覆 盖面,解决燃料困难。 2、存在的问题。 一是煤矿未保证煤质,用石头泥巴等混合供应民用煤; 二是煤矿未供应或不能保障民用煤的供给,导致老百姓缺生 活用煤;三是部分群众离供煤点太远,运输费用太高无能力 购买;四是部分经济困难的群众无力购买民用煤;五是有的 群众因缺生活用煤而盗采煤炭,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压力。 3、对策建议。 建议将政府免除的每吨民用煤税费,改为补助发放给群 众,按每户 200 元左右补助群众,群众采用市场化方式购煤。 (六)矿群矛盾突出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1、基本情况 (1)主要影响。在煤炭资源开发中,由于不合理开采诱 发地质灾害,导致农户房屋开裂,土地下陷,水源枯竭,造成 了一系列矿群矛盾纠纷,由此引发的上访事件和围堵矿井事 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直接诱因是由于煤矿开 采引发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开裂、土地下陷、水源枯竭等因素 未及时解决;主要诱因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达到谋取个 人私利的目的,提出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便组织、煽动 村民对工作人员进行辱骂、围攻、堵矿、上访等;间接诱因是 部分企业业主对地质灾害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 推诱、扯皮、拖延等导致上访。 (2)治理情况。*煤业开采造成先进村的下面形成采空 区,地表下陷,房屋开裂,必须实施整村搬迁,其中第一、二 批需搬迁的共 206 户,现实物指标已调查结束,安置点已完 成征地。原定征地补偿标准按水府发 200835 号文件执行, 但由于在安置点征地款兑现的过程中,水盘高速公路征地拆 迁标准出台,并高于煤矿征地补偿标准,在征地款兑现了十 余户后,剩下未领取征地款的农户拒绝领款,群众的理由是 同一区域、同一时段出现不同的征地拆迁标准,对安置点征 地农户极不公平,安置点征地农户强烈要求必须按水盘高速 公路征地补偿标准执行。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乡及时、 多次将有关情况上报县人民政府,终于在 1 月 4 日县人民政 府召开的关于*煤业、森达煤矿地质灾害点排险工作会议 上进行了明确,并于 2011 年 1 月 16 日下文(水府专议字 201115 号)同意按水盘高速公路标准 执行。乡政府就立即 召开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组织相关人员加班加点对第一期 需拆迁的 206 户农户房屋及相关实物指标进行重新丈量、测 算,并于 2011 年 1 月 25 将实物调查指标有关概算送*煤 业,现安置点正在场平中。 (3)矿群矛盾发生情况。三年来全乡共发生各种矿群矛 盾纠纷 264 起,涉及群众 2000 余人,涉及资金 3800 万元。 乡明确一名副乡长专职负责矿群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协调 服务中,按照既维护好群众的利益,又兼顾好企业利益的原 则,矿群矛盾纠纷得到合理化解。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村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重视 不够,致使工作中存在不细不实的问题;二是对群众遵纪守 法宣传工作的力度还需加强;三是少部分工农矛盾纠纷处理 权限不在乡,而责任划到乡,存在处理困难。 3、对策建议。 一是党政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是切实 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调解 工作和各项制度,加大人民调整机构经费投入力度;三是明 确矛盾纠纷处理主体单位;四是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和教 育培训,增强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 (七)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建议。 1、基本情况。 (1)在农业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总值 2008 年比 2007 年 增长 844 万元,达 9183 万;粮食总产量比 2007 年增加 181 吨,达 10828 吨;人均占有粮比 2007 年增加 2 公斤,达 319 公斤;人均纯收入比 2007 年增加 200 元,达 2698 元;早春蔬 菜种植比 2007 年增加 2000 亩,达 13000 亩;粮经比比 2007 年提高 1 个百分点,达 3565。2008 年完成农技普及培训 1.5 万元人次;完成“绿证 ”培训 60 人,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训 160 人,引导性培训 220 人。全乡掌握 1-2 门以上适用技术农民 达 2 万余人。 (2)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水、电、路问题。 *乡有优越的气候资源优势,但由于缺少资金,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步伐赶不上群众需求,农业生产性缺水严重,制约着 蔬菜发展。在通村公路建设上,由于大项目征地有补偿,而 通村公路建设无土地补偿,涉及农户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 人利益。电方面有部分组未进行电网改造。 (3)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 扶持力度,初步形成“ 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 的产业化经 营模式,通过“ 二厂五合作社 ”(金农食品加工厂、生姜脱硫加 工厂、四季鲜果蔬专业合作社、横发养蜂专业合作社、永鑫 兔业合作社、天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德发养殖专业合作社、 ) 的带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精肉渣、蜂蜜产品 已打开省内市场,生姜脱硫加工厂已投产,产业化经营的步 子逐步迈进。 (4)土地流转机制在在的问题。一是服务和监管需进一 步加强。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匮乏,流转信息不畅。村干部 个人出面代表村集体签订流转合同,随意性较大。二是流转 行为不够规范。地方土地流合同条款不规范,对双方的权利、 义务及违约责任等内容不够明确。农户自行参与流转的,大 多不报村集体备案,村不加干预,也不进行登记。三是流转 主体培育不足。规模大户不多,效益不明显,市场开拓能力 差;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有限;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 快,覆盖面不广,管理不规范,服务层次低,仅停留在信息、 技术等层面,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不多。 (5)由于*不是建制镇,无相关小城镇建设配套资金, 城镇建设滞后。虽进行了小城镇祥细规划,上级也进行了批 复,但土地使用问题经多次请示一直未能解决,致使群众不 能在规划范围内建房,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6)在土地使用上 2002 年对全乡土地进行了整体规划 和修边,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整体规划和修边已不 能满足用地需求。部分群众受利益影响,两违建筑时有发生。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科技化程度不高,经营比 较粗放,增产不增收矛盾依然突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二是 农村人口中真正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人口不多,农业 机械化程度不高,很多地方还保持着原始的耕作方式;三是 产业结构调整水平不高,只注重抓生产不注重抓加工,只注 重本地市场而不放眼外地市场;四是交通设施滞后,运进难, 运出也难。五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外出务工农民工逐 步返乡增加了就业压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创收。 3、对策建议。 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首先,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增加粮食直补资金,并直接发 放到户,千方百计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其次,进一步优化 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促使产品多样化和优良化,走出一 条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再次,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 贮藏等技术,并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优产品。 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从产前向产后延伸,形成 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增 强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是发展乡镇企 业和民营企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乡镇企业和 民营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民营 经济,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积极探索多种资 产经营形式,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 来。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村 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 。建立和健全覆 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多渠道组织劳 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的重要途径。 (八)其他农村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1、其他面临的问题。 (1)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由于责、权、利极不统一,政府 职能难以发挥作用。因交通安全、征地拆迁、煤炭生产引发 矛盾,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在很多方面却不是执法主体, 如交通安全问题,乡镇没有执法权,可一但发生交通事故, 责任是乡镇的。再如,地方煤矿改扩建和新系统建设需新征 土地,国土部门说是违法用地不参与征地, 把征地的责任推 给乡里面。乡镇如不协调征地,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上级 说乡无作为耽误了地方的发展,但如果去征地,又没有上级 政府及国土部门的相关文件,到时上面一查,说乡镇违法征 地,不懂法,不依法执政、乱作为,把风险和责任推给乡政府。 造成因征地拆迁引发不稳定因素。一些县级职能部门为了加 强行业管理和本位利益,纷纷将人、财、物权上收,造成条块 分割异常严重。如安监站,现实行片区管理,即一个安监站 管一个片区,管理区域一般是 35 个乡。乡出现安全隐患打 电话给他,他说在其他乡检查安全,此乡有问题打电话反映, 他说他在彼乡抓工作,即使来了也是官僚习气,喊来乡分管 的领导随便问问情况,大呼小叫,不深入实地,多数时间是 在此乡与彼乡之间游来荡去,不干实事,工作浮在面上。但 乡镇特别是产煤乡镇为打击私挖滥采煤炭资源等违法行为, 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在人员已经少得十分可怜的情况下,又 不得不抽人出来以乡的名义另设一个安全管理办公室来抓 安全。因安全生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如工商、 税收、公安等派出机构,乡镇根本无权调动。其结果是,块块 无职无权管不了,条条鞭长莫及管不好,乡镇政府就成了有 限权力、无限责任的工作部和最后的“回收站” ,无人接手的 债务包袱和无法自保的供养人员都归乡镇了。 (2)矛盾纠纷调处难度大,政府威信下降,干群关系紧 张。 “三 农”是高压线 ,在以关注民生的政策下,忽 视了依法治 农,助长了一部分农民无法、无理、无德的行为,老百姓只有 亨受,没有义务,有事无事,上访成风。上访本是很正常的事, 上访反应合理诉求本无可厚非,但在上访件中相当一部分属 无理上访和恶意上访,可有关部门在上访的处理上却存在偏 颇,不管上访者有理无理,一个人的事也把他放大成为群众 意见,加以袒护,甚至为了息访,所谓的维护稳定就迁就处 理,责备乡镇干部的多,教育上访者的少。即使干部受了污 辱,没有人为其撑腰,委屈只有向肚里吞。同时,这样那样的 上访专线、媒体、报刊如枷锁一样套死了干部的思想和心理, 使干部工作提心吊胆。乡镇干部处在各种矛盾纠纷的中间, 往往被纠纷的双方像踢球一样的踢来踢去,矿群双方都不能 得罪,得罪了企业(特别像*煤业),一个电话打到县、市甚 至省里,上面不问青红皂白,一台就给你训来;得罪了老百姓, 动不动就上访,惹出事端,解决不好就有可能被“一票否决” 。 *乡作为煤电大乡,工农关系紧张,矿群矛盾复杂,协调工 农纠纷和上访成了首要任务。甚至在工作中挨打的事时有发 生。如矿群矛盾的处理、拆除“两违” 建筑、 计划生育工作、打 击私挖滥采等工作中,时常在工作中被老百姓围攻,导致相 当部分乡镇干部失去工作信心。在处理工农矛盾中,政府主 要起协调作用,表不了任何态,只能做所谓的群众思想工作, 时常为平息纠纷防止事态扩大,被迫一次次的替企业给群众 承诺,但又迟迟不能兑现,群众说你政府无作为、无诚信可 言,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3)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会议,占用了乡镇干部大多 数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乡镇的正常工作。乡镇工作包罗万象, 大到发展,小到田坎。群众的习惯,有事都找政府,而政府又 不得不揽下来。不要说政府本身的职能,就是垂直管理的, 如征地拆迁、交通处罚等;业务范畴的,如信贷、追欠等。司 法的,如打架闹事、家庭暴力等等。不应该政府管的事,但群 众一般只找政府,政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