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1页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2页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3页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4页
xx大学国际教育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学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可行性研究报告网 中国可行性研究报告网 XX 大学国际教育园区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编制单位:XX 大学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项目简介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7 项目建设期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一)编制依据 1、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2008 年) ; 2、 四川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当地基本建设有关规定; 6、其他设备依据询价确定。 7、国家有关学校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8、项目建设单位、当地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编制范围 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场址及建设条 件、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与社会效益 评估、风险分析等方面。 1.3 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成都市推进建设“全域开放”的充分国际化城市 经济全球化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强化了城市间的联 系和分工,促进了全球网络体系和等级体系的形成,全球网络体系 的极化作用加剧,世界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管理控制中心。在经济全 球背景下,中国必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这必然会推动一批城市发展 成为国际化城市。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 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和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 放高地,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要指导思想。 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成都通向世界之门。日益增强的综合经济实 力、不断完善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广阔的市场腹地、良好的发展 基础让成都极具比较优势,有助于成都发挥优势,加快国际化进程。 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对成都的战略 定位和省委、省政府对成都的发展要求,立足成都发展实际作出的 重大战略部署。 2012 年 1 月 10 日,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 把成都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为四川建设内陆 开放主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月 13 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中共成都市 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成都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 化和国际化,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步伐。要围绕 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落实“五大 兴市战略”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跃升性发展。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5 9 月 24 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成都首次出台的国 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 年) ,这标志着成都国际化建设 首次有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11 月 8 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 争和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并提出“优先推进 西部大开发” 。 成都市正围绕“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加快产业 领域和市域空间的全面开放,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地区对外交流的 门户城市,建成全国和全球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地区的首选 之地。 2.1.2 成都市领导殷切希望 XX 大学办成国内知名综合大学 2013 年 9 月 6 日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到 XX 大学走访慰问师生,就学校情况进行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黄新初书记了解了学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学校建设与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等工作的 情况,肯定了 XX 大学的成绩,并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师 师德建设、大学生实践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校政企合作平台建设 等工作做了指示:成都确立了“两个跨越” ,也就是“由副省级城市 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由全民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 跨越”的奋斗目标。强国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才,无论是“强国 梦” ,还是“强市梦” ,根本支撑都是“兴教梦” 。 黄新初书记希望 XX 大学要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始终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紧密联系实现 “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以全面推进、提速跃升的良好势头,以更 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 国内知名综合大学步伐。 并对学校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树立“远大目标” ,加快创 建国内知名的综合大学,使其成为成都的人文精神代表和文化地标, 让“成都”二字成为品牌。第二,要坚持“特色立校” ,努力走出一 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第三,要突出“以师为本” ,打造一支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队伍。第四,要推进“共生共荣” , XX 大学是全成都人民的大学,要坚持依托成都、服务成都、融入成 都,在推动成都领先发展的过程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谈到树立“远大目标”的要求时,黄新初书记指出:眼界有 多远,步子才能走多远。全国以城市名称来命名的大学大概有三、 四十所,XX 大学目前在其中排名还比较靠后。像北京大学、天津大 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都是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大 学。在这些学校的名字中,城市已经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变成 了一个品牌。而目前,XX 大学的“成都”二字,更多是一种地域概 念。黄新初书记希望 XX 大学树立雄心壮志,敢于拔高标杆,加快把 XX 大学建成一所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使其成为成都的人文精神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7 代表和文化地标,让“成都”二字变成品牌。 2.1.3 XX 大学对外合作与交流成效显著 随着成都市“充分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及推进,成都 市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加大。在此环境下,XX 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工作秉承“充分国际化”的目标,以办学方式国际化、师资队伍国 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服务城市国际化为抓手,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 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进一步发挥 XX 大学作为服务地方的城市型 综合大学的优势和特色。 1. 办学方式国际化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008 年以来,学校积极拓 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 程度,实施“双向互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为积极落实国家“汉推”战略,提高 XX 大学及成都市的国际知 名度和国际影响力,2010 年 10 月,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 XX 大学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揭牌成立。至此,我校 成为了四川省第二所成功申办孔子学院的高校。为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在媒体艺术领域强 强合作,开展了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联合培养。其中艺 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和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教 育项目是分别经由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由此,我校成为了四川省第一所同时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 项目和专科项目的大学。在留学生教育方面,累计在校留学生人数 已达千余人,生源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 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等 40 多个国家,遍布世界 5 大洲。 2. 师资队伍国际化 学校依据国家和成都市市政府的相关有利政策,充分利用众多 海外友好合作高校资源与平台,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两种 方式,锻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通过国家、省、市、校际、欧盟奖学金等交流项目,派出专业教 师及管理人员前往美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 区交流访问、培训学习。此外,学校积极引进外籍专职、兼职教师, 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邀请外籍专家学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 2011 年 4 月,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访问我校,并受聘为 XX 大学名誉教 授。学校聘请的专职外籍教师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 韩国、泰国等国家,其中多人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优秀外 籍教师”称号。 3. 科学研究国际化 通过加强与国(境)外高校及学术机构的合作,主办高层次国 际会议及搭建国际研究平台,大力提升学校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国际化程度。 作为参与欧盟 ERASMUS MUNDUS 可持续电子旅游项目唯一一所中 国高校,学校于 2012 年 9 月主办了项目支持的第六届国际软件、知 识、信息管理及应用会议。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各国尤其是欧洲和 东盟地区在电子旅游这一跨学科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提供了 一个交流平台,也为学校与电子旅游相关的院系指出了新的研究发 展方向。会议还吸引了国际电子旅游商务的企业、集团和组织的高 度关注,提高了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旅游中心的国际辨识度。2013 年,根据“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经过四川省教育厅 评审,学校获准成立了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 家由政府支持建立的对泰研究国际平台,学校将努力把此平台建成 为“政府智囊”与“学术高地” 。 4. 服务城市国际化 作为城市型大学,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责无旁贷。通过学校 的国际化平台,大力促进成都市与国外友城的交流也成为学校服务 城市“充分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 学校长期以来与泰国清迈大学以及清迈省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促成了成都市与清迈省友城关系的建立。学校还通过在美国新罕布 什尔大学建立孔子学院以及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的中外合作办 学项目,促成了成都市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以及新西兰汉密尔顿市 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市属本科院校,学校师 生代表成都市赴国外友好城市如韩国金泉市、印尼棉兰市及美国菲 尼克斯市及檀香山市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得到 了国外友好城市及人民的一致好评。 2.1.4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为加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力度,XX 大学不断扩宽对外交流途径, 从 2011 年起,启动与新西兰高校的合作项目,2011 年 12 月 2 日, XX 大学与新西兰高校就合作建立国际校区事宜进行了正式会谈, 双方同意按照“多方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合作建 立“XX 大学新西兰国际校区 ”。2012 年 7 月 3 日,双方就下阶段继 续推进合作举办 XX 大学新西兰国际校区的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磋 商。2012 年底,双方就项目模式达成一致意见:即, “XX 大学” +“新西兰大学(多所) ”,以“全球招生、全球化师资、全英文教材、 全英文教学、中新双学位”为特色。结合新西兰优势专业,成都市 当前及未来 10 年优势发展行业,拟以学前教育、媒体艺术、汽车、 旅游、建筑工程、护理助产、老年护理、现代农业、生物制药、食 品安全等专业为项目重点进行合作。项目已得到了新西兰教育部下 属的教育海外推广委员会(Education New Zealand)的批准,已经有三 所新方高校愿意参与第一期的合作,分别是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 的“学前教育”专业,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的“动画”专业,新 西兰联合理工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在此基础上,2013 年,XX 大学提出建设“XX 大学国际教育园 区”的项目,旨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快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步 伐,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成果。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推动成都市国际化进程的需要 建设国际化城市一方面要求提升城市功能,一方面要求进行产 业结构升级。国际化首先是产业的国际化,很好地承接世界产业转 移,就有了一条参与世界经济的捷径。也就是说, “产业” 兴则“功能” 兴, “产业”衰则“功能” 衰,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存在着同兴同衰 的联动关系。 从成都经济发展的活力来看,成都已初步具备建设以经济功能 为主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条件。2012 年,成都正根据自身的资源禀 赋、产业特色,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产业现代化、国际化新路:以 主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为抓手,实施跨梯度产业转移战略,加快推 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融入世界产业 体系和市场体系;充分运用市场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及人力 资源优势,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为抓 手,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掌握发 展主动权。 本项目的建设,以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为出发点,以成都市支 柱产业为服务对象,为成都市的国际化发展输出国际化人才,培养 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也能吸引更丰富的人才 资源,从而打造成都市的人力资源优势,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于成都市的国际化进程。 城市国际化,必须加快打造国际合作环境。成功国际化的城市 总能弥补不足,发挥比较成本优势。留住资本和产业需要比较成本 优势,留住人则需要一个宜商、宜业、宜人的优势。黄新初书记说, 成都将坚持便利化取向,加快打造国际化合作环境。 打造国际化合作环境,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服务环 境,着力打造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 例的政务服务环境,还要是这几个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本项目的建设,借助成都市打造国际化合作环境的东风,将吸 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来到成都,这些国际友人、国际师生的到来, 将进一步凝造成都市的国际化氛围,也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的国际 化合作环境。 城市国际化,还必须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营销。城市形象、城 市知名度,是一座城市非常重要的软实力,一座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和形象是一种重要无形资产,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显著作 用。成都要注重软实力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营销。 当前,成都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这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和国际化城市的一个突出短板。要提高成都在中西部地区吸引国际 投资的首位度,就必须提高成都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招 商引资工作,很多工夫其实在事前,平时潜移默化、先入为主的城 市营销非常关键。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根据国际受众的接 受偏好,精心选择成都的城市形象定位,并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媒 体尽可能扩大传播效应。 通过校际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平台,将进一步搭建起成都与世 界的桥梁,大力促进成都市与国外友城的交流,发挥了 XX 大学作 为服务地方的城市型综合大学的优势和特色。XX 大学与泰国清迈大 学及清迈省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促成了成都市与清迈省友城关系的 建立;通过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建立孔子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 理工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促成了成都市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 新西兰汉密尔顿市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市属 本科院校,XX 大学师生代表成都市赴韩国金泉市、印尼棉兰市、美 国菲尼克斯市及檀香山市等友好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交 流活动,得到了国外友好城市及民众的一致好评。 本项目的建设,将与多个国家多个城市多个大学进行合作,这 将使得成都市在国际上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城市更多的人知晓,通 过本项目高质量的建设和良好的运营发展,将使得成都在国际上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以校际交流推动国际友城建设,也是成 都市城市国际营销的手段,将提升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国际化是加强对外开放环境建设的 重要组成。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宜居宜 商宜业,进一步优化“宜人成都”的教育服务水平,为承接重大产 业转移,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入驻和增强对国际高端人才 的吸引力,奠定坚实基础。 2.2.2 促进成都乃至四川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科技进步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 教育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目的,科技与人才都是中间环节。同时, 科技和人才又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科技进步, 也可以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人才又可以为经济腾飞提供智力保障。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根 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要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 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将大力提升 XX 大学的教育、科技、人才创 新能力,进而促进成都乃至四川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发展。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2.2.3 XX 大学建设“ 国内知名综合大学” 的需要 XX 大学致力于建设“ 国内知名综合大学”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 既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好大学,又紧密追踪地方产业发展,为地方 经济社会建设服务。随着成都市“充分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的提 出及推进,成都市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加大。在此环境下,XX 大学确 立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促进学校整 体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战略规划。 建设“国内知名综合大学”需要多种手段并举,其中国际化是 实现该目标的一项重要抓手。 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 的过程和现象,是将“ 国际的维度” 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 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大学国际化具体表现有:学生的国际化、 师资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国际拓展等。大 学国际化具有很多有利之处:1、大学国际化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增进学生对多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和领导的 能力,从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2、大学国际化促进了大学之间科研 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科研的发展;3、大学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 验和实践。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 XX 大学国际化进程,并从中获 取大学整体能力的提升,促进成都市建设“国内知名大学” ,进而服 务成都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建设。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第三章 行业及市场分析 3.1 行业分析 3.1.1 宏观政策环境 1、全球一体化势不可挡 全球一体化建设是人类世界共同的目 标,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是 人类必须经历的历程。全球一体化是在特 定的历史条件下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全球 化所涉及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 性。全球一体化的出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视角正 在形成。再则,以知识社会为背景,更要求 文化的多元化,也必然为各国展示具有本民 族特色的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全球化带来了诸多益处: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提高了国际分工水平,提高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了的发展, 这已经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目前,全球化已 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愿望,其滚滚洪流势不 可挡。 2、国家鼓励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促使高等学校革新教 学理念与管理理念。教育国际化要求 将大学教学、学习、研究及管理等置 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教育和文化的大 环境中去进行建设与管理。同时,经 济一体化也带来人才需求、人才标准 的全球统一。这要求高校改革人才培 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赋予人才培养目标以鲜明的国际化内涵, 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及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要求 教师教学要树立国际化意识, 在教学上提供国际化语言、课 程和知识体系;在学术方面要 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包 括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在管 理上要为培养国际竞争型人才 提供各方面的服务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家鼓 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 、 “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 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扩大 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 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 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 3.1.2 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四川省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自身独特 的资源和条件,经济实现了连续的增长。2012 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GDP)23849.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6%,增 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4.8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297.2 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2587.8 亿元,增长 15.4%;第 三产业增加值 7964.8 亿元,增长 11.2%。 根据四川省的相关情况来看,近年来四川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的增长速度。 表 6-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比 项目 2009 2010 2011 2012 全国(元) 17174.65 19109.44 23979 24565 四川省(元) 13908 15461 17899 20307 四川省的增幅(%) 10.3 11.7 14.8 13.5 3.1.3 同业分析 在国家鼓励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教育对外合作机构 蓬勃发展。从 90 年代初开始至今,经历近 20 余年的发展,目前, 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 1780 个。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扩大 了我国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引进了较为先进的教育资源,增加 了我国教育供给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 化教育需求。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推动了办学体制改革、学科建设 和人才培养,增强了办学活力,对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关注度、信誉度、品牌度明显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这些办学机构,从地域分布看,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山东、 江苏、广东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从合作 对象看,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 国、英国等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从办学层次 看,跨越从幼儿教育到博士的各个学历层次;从专业分布看,开设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机构和项目居多,大约占 36% 左右。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国际校区建设开始快速发展,各知名高校 纷纷建设国际校区,目前建成招生的具有学历授予资格的国际校区 近五十个,更多的大学在筹建国际校区。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 15 日,是第一所中美合作 举办的国际化大学,由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创办,是纽约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大学全球系统中最新的门户校园。同时它 也是第一所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筹建的、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上海 纽约大学提供四年制文理科通识教育的综 合性研究型大学。它将从 2013 年开始招 生,同时,上海纽约大学还将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园、纽约校园 共同组成纽约大学全球系统中的三个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门户校园。 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将有机会与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和 优秀学生共同学习。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学院,2008 年成立,负责合作办学 项目的招生推广和教学管理。到目前,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等 国的大学合作开展了 10 多个办学项目及培训项目,其中包括:与德 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培 养“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 发”硕士学位项目、与德国 康斯坦次应用科学大学合作 为国际著名奔驰汽车生产商 德国戴姆勒公司举办“合规 性与公司治理”高级工商管 理硕士(EMBA)项目、与英 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信息 管理”硕士学位项目、与美 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学士学位教育、与英国中央 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教育等。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2013 年 6 月开始建设,选址海宁市紫微组 团;2012 年 6 月河南大学国际学院校区奠基仪式在郑东新区龙子湖 畔举行。 3.1.4 行业分析结论 通过对教育行业的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及行业目前发展状况进 行分析,项目所处教育行业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有着良好的外 部发展环境,发展前景广阔。 3.2 市场分析 3.2.1 目标市场定位 项目主要针对国内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和国外来华留学生。 本项目为国内学生提供与国外院校同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时在 其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中、外院校双方的学位证书。国外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留学生需要通过汉语能力测试及专业测试即可入学。 3.2.2 生源供给分析 从目前学校的目标市场定位来看,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于普通 高中的高考生和国外留学生两部分。 1、国内高考生的供给分析 就全国范围内来看,高考人数从 2008 年达到最高峰 1050 万人 之后,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四川的高考人数却呈现出稳定 的增长趋势 表 6-3 历年高考人数 单位:万人 年份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全国 1050 1020 957 933 915 912 四川 51.8 50 51.2 51.4 53.8 54 数据来源:高考信息网站 从招生的层级来看,目前相关专业院校都是以本科第二批次录 取,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考生人数远远大于学校招生人数,各本 科院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故基本上不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考虑到 本项目为对外合作办学,学生毕业后可同时取得本校和合作高校的 文凭,办学成本较高,故学生学习成本较高的因素,生源数量可能 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 断提高,同时本校学生毕业后的中、外学位的收获,相比较出国留 学,项目生源仍然是比较有保障的。 2、国外学生供给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吸引了越 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华深造、学习。 3.2.3 市场分析总结 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定位和生源的供给进行分析,项目生源在一 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有充分保障的。同时随着四川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成都市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外地生源的吸引力的持续增强,将 进一步使办学需求大幅度增加。 因此,本项目建设的学校,将拥有充足的生源保障。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第四章 项目规划 4.1 合作办学的层次 4.2 合作规模 4.3 费用标准 4.4 项目优势 第五章 专业设置规划 5.1 专业设置原则 5.2 专业设置 第六章 项目运营模式 6.1 合作模式 6.2 管理模式 第七章 营销策略 7.1 服务策略 7.2 价格策略 7.3 渠道策略 7.4 品牌推广策略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第八章 项目选址 8.1 项目建设地址 8.2 项目选址依据 8.2.1 地理条件 8.2.2 气候条件 8.2.3 交通条件 8.2.4 经济条件 8.2.5 配套条件 第九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9.1 项目建设目标及原则 9.1.1 建设规划目标 把园区建成具有生态园林城市风采、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 1、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 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 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2、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 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力求使 传道者和求知者在此环境中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对文化的探 索与研究欲望。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 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 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 要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适应未来高科技的 发展和教学方法、科研手段的更新。 成都大学国际教育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9.1.2 建设规划原则 园区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 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 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1、整体性和空间共享原则。园区规划应当将校区视为一个整体, 在校园总体环境和谐发展与有机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建筑、空间、 景观等要素进行推敲,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 点,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 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内部空间和外 部空间的贯通,适当突出,共享空间,有利于相互开放、促进交流。 2、自然为本原则。园区总体设计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对自 然景观、自然地貌、地物的分析为基础,充分体现当地的环境特色, 合理营造水体、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构建生态网 络,是校园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保持基本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