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监控部分)_第1页
“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监控部分)_第2页
“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监控部分)_第3页
“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监控部分)_第4页
“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监控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 1 瓦斯监测监控 1.1 设计和安装 1.1.1 矿井的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测控仪器的种类、数量和位 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1.1.2 安装前,使用单位必须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安装申请单,分别 送通风区、信息中心和机电区。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使用单位、机电区和信息中心必须根据断电 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1.1.3 为防止甲烷超限断电时切断安全测控仪器的供电电源,安全测控仪器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 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1.1.4 模拟量传感器应设置在能正确反映被测物理量的位置。开关量传感器应设置在能正确反映 被监测状态的位置。声光报警器应设置在经常有人工作便于观察的地点。 1.1.5 井下分站,应设置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 或硐室中,安设时应垫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 300mm,或吊挂在巷道中。 1.1.6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等防爆电源,宜设置在采区变电所,严禁设置在断电范围内。隔爆兼本 质安全型防爆电源严禁设置在下列区域:(1) 瓦 斯 矿 井 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风巷内;(2)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3) 掘进工作面内;(4)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 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5)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巷道内。 1.1.7 为保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断电和故障闭锁功能,断电控制器与被控开关之间必须正确接 线。具体方法由矿井机电、通风主要技术负责人审定。 1.1.8 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相关软件,建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自动报警系统,实现对突出事故及其 发生时间、地点的自动辨识和报警,以及瓦斯涌出量和波及范围的自动预测。 1.1.9 与安全监测监控仪器关联的电气设备,电源线和控制线在拆除或改线时,必须与安全测控 管理部门共同处理。检修与安全监测监控仪器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安全监测监控仪器停止运行时, 须经机电矿长和矿总工程师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1.2 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2.1 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顶梁) 不得大于 300mm,距巷 道侧壁不得小于 200mm上隅角距切顶线不大于 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掘进工作面不应与风筒在同一侧帮。 1.2.2 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必须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报 警 浓 度 、 断 电 浓 度 、 复 电 浓 度 和 断 电 范围 甲烷传感器 设置地点 甲烷传感器 编号 报警 浓度 (%CH4) 断电 浓度 (%CH4) 复电 浓度 (%CH4) 断电范围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T0 0.8 1.2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设置的便携式甲 0.8 烷检测报警仪 瓦斯矿井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 面 T1 0.8 1.2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 煤工作面支架下 G1G2G3 0.8 1.2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 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 T1 0.8 1.2 0.8 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T2 0.8 0.8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回采工作面进风 巷 T3 0.5 0.5 0.5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 风巷 T4 0.5 0.5 0.5 被串采煤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 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T5 0.8 0.8 0.8采 用 两 条 以 上 巷 道 回 风 的 采 煤 工 作 面 第 二 、 第 三 条 回 风 巷 T6 0.8 0.8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专用排瓦斯巷 T7 2 2 2 工作面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 设备 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混合 回风流处 T8 0.8 0.8 0.8 工作面内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 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 作面回风巷中部 0.8 0.8 0.8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 安全型电气设备 采煤机 0.8 1.2 0.8 采煤机电源 局部通风机前 0.5 采煤机设置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 仪 0.8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岩巷 的掘进工作面 T1 0.8 1.2 0.8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岩巷 的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 T2 0.8 0.8 0.8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0.5 0.5 0.5 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备 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 部通风机前 T3 0.5 1.2 0.5 包括局部通风机在内的被串掘进 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备 高 瓦 斯 矿 井 双 巷 掘 进 工作面混合回 风流处 T3 0.8 0.8 0.8 包 括 局 部 通 风 机 在 内 的 全 部 非 本 质 安 全 电 源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巷 道中部 0.8 0.8 0.8 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掘进机 0.8 1.2 0.8 掘进机电源 采区回风巷及采区回风巷测风站 0.8 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 0.6 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的进风侧 0.5 0.5 0.5 机电硐室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使用架线电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内 装卸煤点处 0.5 0.5 0.5 装煤点处上风流 100 米及其下风 流 200 米内的架空线电源和全部 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高 瓦 斯 矿 井 进 风 的 主 要 运 输 巷 道 内 使 用 架 线 电 机 车 时 , 瓦 斯 涌 出 巷 道 的 下 风 流 处 0.5 0.5 0.5 瓦 斯 涌 出 巷 道 上 风 流 100 米 内 及 其 下 风 流 的 架 空 线 电 源 和 全 部 非 本 质 安 全 型 电 气 设 备 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内 0.5 0.5 0.5 机车电源 矿 用 防 爆 特 殊 型 柴 油 机 车 内 0.5 0.5 0.5 机车电源 采 区 、 一 翼 、 总 回 风 巷 道 内 临 时 施 工 的 电 气 设 备 上 风 侧 0.8 0.8 0.8 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 气设备 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部仓 口下风侧 1.2 1.2 1.2 煤仓运煤的各类运输设备及其非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内 1.5 1.5 1.5 选煤厂内全部电气设备 封 闭 的 带 式 输 送 机 地 面 走 廊 内 , 带 式 输 送 机 滚 筒 上 方 1.5 1.5 1.5 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内全部电气 设备 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室、值班室、配 电室 0.5 0.5 0.5 泵房内所有电源 井下临时瓦斯抽放泵站内下风侧栅 栏外 0.5 0.8 0.5 瓦斯抽放泵站电源。 瓦斯抽放泵输入管路中 25 利用瓦斯时,瓦斯抽放泵站输出管 路中 30 不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 备的瓦斯抽放泵站输出管路中 25 1.2.3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甲烷传感器设置 1 在突出煤层(包括按照突出管理的煤层)的所有采掘工作面、采区回风巷和总回风巷按 要求安设高低浓甲烷传感器(或将 T1 或 T2 传感器设置为高低浓瓦斯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 器,实现对瓦斯及通风参数的有效监测。 2 在所有采掘工作面进风巷增设高低浓瓦斯传感器(或将 T3 瓦斯传感器设置为高低浓瓦斯 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 3 在各采掘工作面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安设高低浓瓦斯和风 向传感器,以监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的瓦斯逆流情况。 1.2.4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 长壁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必须按图 1 设置。U 型通风方式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 T0, 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 T1 ,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T2,高瓦斯回采工作面支架下安设传 感器 G1、G 2、G 3,若回风巷道超过 1000 米时,需安设中部瓦斯传感器 T3,若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 甲烷传感器 T1不能控制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则在进风巷设置甲烷传 感器 T5;瓦斯矿井和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 器 T4,如图 1a 所示。Z 型、Y 型、H 型和 W 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参照上述 规定执行,如 1b-e 所示。采用沿空留巷 Y 型通风系统的工作面其充填墙架与工作面综采支 架间按上隅角管理设置甲烷传感器 T0Z 型、H 型同 Y 型。 图 1a U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图 1b Z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图 1c Y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图 1d H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图 1e W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2 采 用 两 条 巷 道 回 风 的 采 煤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必 须 按 图 2 设 置 : 甲烷 传 感 器 T0、 T1 和 T2 的 设 置 同 图 1a; 在 第 二 条 回 风 巷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5、 T6。 采 用 三 条 巷 道 回 风 的 采 煤 工 作 面 , 第 三 条 回 风 巷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与 第 二 条 回 风 巷 甲 烷 传 感 器 T5、 T6 的 设 置 相 同 。 图2 采用两条巷道回风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3 有 专 用 排 瓦 斯 巷 的 采 煤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必 须 按 图 3 设 置 。 甲 烷 传 感 器 T0、 T1、 T2 的 设 置 ,在 专 用 排 瓦 斯 巷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7, 在 工 作 面 混 合 回 风 风 流 处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8, 如 图 3a 所 示 。 图 3a 有 专 用 排 瓦 斯 巷 的 采 煤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4 高 瓦 斯 和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矿 井 采 煤 工 作 面 支 架 下 应 安 设 瓦 斯 传 感 器 , 在 靠 回 采 工 作 面 回 风 顺 槽 侧 第 一 个 支 架 起 , 在 第 十 个 支 架 下 安 设 第 1 个 瓦 斯 传 感 器 , 依 次 间 隔 20 米 安 设 1 个 瓦 斯 传 感 器 , 共 3 个 分 别 为 : G1、 G2、 G3参 照 图 1a 设 置 。 5 高 瓦 斯 和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矿 井 采 煤 工 作 面 的 回 风 巷 长 度 大 于 1000m 时 , 必 须 在 回 风 巷 中 部 增 设 甲 烷 传 感 器 。 6 采 煤 机 必 须 设 置 机 载 式 甲 烷 断 电 仪 或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 7 非 长 壁 式 采 煤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参 照 上 述 规 定 执 行 , 即 在 上 隅 角 、 工 作 面 及 其 回 风 巷 各 设 置 1 个 甲 烷 传 感 器 。 1.2.5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1 瓦 斯 矿 井 的 煤 巷 、 半 煤 岩 巷 和 有 瓦 斯 涌 出 岩 巷 的 掘 进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必 须 按 图 4 设 置 , 并 实 现 瓦 斯 风 电 闭 锁 。 在 工 作 面 混 合 风 流 处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1, 在 工 作 面 回 风 流 中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2; 采 用 串 联 通 风 的 掘 进 工 作 面 , 必 须 在 被 串 工 作 面 局 部 通 风 机 前 设 置 掘 进 工 作 面 进 风 流 甲 烷 传 感 器T3。 图 4 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2 高 瓦 斯 矿 井 和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矿 井 局 部 通 风 机 前 , 距 风 机 前 3 至 5 米 处 , 必 须 安 设 瓦 斯 传 感 器 T5, 掘 进 工 作 面 汇 合 风 流 处 必 须 安 设 瓦 斯 传 感 器 T4。 如 图 5 掘 进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图 5 掘 进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3 高 瓦 斯 和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矿 井 的 掘 进 工 作 面 长 度 大 于 1000m 时 , 必 须 在 掘 进 巷 道 中 部 增 设 甲 烷 传 感 器 T3 如 图 5 所 示 。 4 高 瓦 斯 和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矿 井 双 巷 掘 进 甲 烷 传 感 器 必 须 按 图 6 设 置 : 在 掘 进 工 作 面 及 其 回 风 巷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1 和 T2; 在 工 作 面 混 合 回 风 流 处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T3。 图 6 双 巷 掘 进 工 作 面 甲 烷 传 感 器 的 设 置 5 掘 进 机 必 须 设 置 机 载 式 甲 烷 断 电 仪 或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 6 拱 型 巷 道 的 传 感 器 须 安 设 在 巷 道 中 部 , 距 拱 顶 不 得 超 过 300mm。 1.2.6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1 设 在 回 风 流 中 的 机 电 硐 室 进 风 侧 必 须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 如 图6 所 示 。 机 电 硐 室 35m 图 6 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甲烷传感的设置 2 使 用 架 线 电 机 车 的 主 要 运 输 巷 道 内 , 装 煤 点 处 必 须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 如 图7 所 示 35m 架 空 线 装 煤 点 图 7 装煤点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3 高 瓦 斯 矿 井 进 风 的 主 要 运 输 巷 道 使 用 架 线 电 机 车 时 , 在 瓦 斯 涌 出 巷 道 的 下 风 流 中 必 须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 如 图 8 所 示 。 图 8 瓦斯涌出巷道的下风流中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4 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必须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矿用 防爆型柴油机车必须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5 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 回风巷道中的电气设备上风侧 10-15m 处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7 井下煤仓、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8 封闭的地面选煤厂机房内上方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9 封闭的带式输送机地面走廊上方宜设置甲烷传感器。 1.2.7 瓦斯抽放泵站及抽采钻机处甲烷传感器的设置。 地 面 瓦 斯 抽 放 泵 站 内 距 房 顶 300mm 处 必 须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 井 下 临 时 抽 放 泵 站 内 下 风 侧 栅 栏 外 必 须 设 置 甲 烷 传 感 器。 1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不 利用瓦斯、采用干式抽放瓦斯设备时,输出管路中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2抽采泵房内、配电室、值班室内均应安设瓦斯传感器。 3井下排瓦斯管路出口的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4井下正施工钻孔的抽放钻场及巷道内正施工钻孔的钻机处下风侧 10-15m 处应安设瓦斯传感 器。 1.2.8 其它传感器的设置 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 200mm,且 安装及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 开采容易自燃及自燃煤层的矿井安设地点:(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2)小窑破 坏区的掘进工作面回风流(3)采区回风巷(4)一翼回风巷(5)总回风巷(6)带式输送机滚筒下 风侧 1015m 处(7)自燃发火观察点(8)封闭火区防火墙栅栏处(9)抽采钻孔和探老空钻孔施 工地点下风侧 510m 处(10)布置在火区周围附近的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联巷口 1015m 处 (11)上、下分层布置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进风侧 35m 处。 其他矿井安设地点:(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与瓦斯传感器安设在同一相同位置) (2)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 1015m 处。 3上隅角与工作面回风流的安设位置和瓦斯传感器相同,采区以上回风巷应安设在测风站, 报警浓度均为0.0024。 图 9 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 1.2.9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置 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安设在巷道左右帮居中,靠近顶部中上方处。 1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突出煤层(包括按照突出管理的煤层)的所有采掘工作面、采区回风 巷和总回风巷按要求风速、风向传感器,实现对瓦斯及通风参数的有效监测。 2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所有采掘工作面进风巷宜增设风速、风向传感器。 3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各采掘工作面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宜安 设风向传感器,以监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的瓦斯逆流情况。 4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角联巷道宜安设风向传感器。 5 所有矿井采、掘工作面混合风流处、采区回风巷测风站应安设风速传感器。 1.2.10 压力传感器的设置 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并按规定安装正压计、负压计和全压计等监测仪器仪 表。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吸入管路中应设置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压 力传感器。 1.2.11 瓦斯抽放管路中传感器的设置 瓦斯抽放泵站的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应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利用瓦斯时, 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防回火安全装置上应设置压差传感器。 1.2.12 烟雾传感器的设置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側 10-15m 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 1.2.13 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1 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 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 200 mm,并应安装维护 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 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及地温高的矿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应设置温度传感器, 回风流温度传感器应设在距巷道回风口 10m15 m 处,报警值为 30, 3 布置在火区周围附近的回采工作面或上、下分层开采的回采工作面在工作面上、下隅角和 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各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30。 4 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必须在测风站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30。 5 机电硐室内(有机电设备存放的所有硐室) ,如变电所、压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等应设置 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34。 图 10 采煤工作面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1.2.14 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 1 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 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 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 掘 进 工 作 面 局 部 通 风 机 的 风 筒 末 端 宜 设 置 风 筒 传 感 器。 4 为监测监控被控设备瓦斯超限是否断电,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必须设置馈电传感器。 1.3 使用与维护 1.3.1 检修机构 1 矿井必须建立安全监测监控仪器检修室,负责本矿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调校、维护和简 单维修工作。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基建矿井可将安全监测监控仪器送到检修中心进行调校和维修。 2 集团公司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计量鉴定站,负责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调校、维修、报废鉴 定等工作,要开展甲烷校准气体的配气工作,并对矿井进行技术指导。 3 各矿安全监测监控仪器检修室应配备甲烷传感器、测定器检定装置、稳压电源、示波器、 频率计、信号发生器、万用表、流量计、声级计、甲烷校准气体、标准气体等仪器装备;除应配 备上述仪器装备外,集团公司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计量鉴定站宜配备甲烷校准气体配气装置、气相 色谱仪或红外线分析仪、风洞等。 1.3.2 校准气体 1 甲烷校准气体宜采用分压法原理配制,选用纯度不低于 99.9%的甲烷、氮气和氧气做原料 气,对混合气瓶抽真空处理后,按配气要求的比例和程序,控制压力和流量,依次向混合气瓶充 入甲烷、氮气和氧气原料气。配制好的甲烷校准气体应以标准气体为标准,用气相色谱仪或红外 线分析仪分析定值,其不确定度应小于 5。 2 在用的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应使用 1%-2%标准气样和空气样按要求进行调校;新甲烷传感器 使用前、在用甲烷传感器大修后应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检定,并用 0.5、1.5、2.0、3.0%甲烷标准 气样和空气样按要求进行调校后方可使用。 3 甲烷校准气体配气装置应放在通风良好,符合国家有关防火、防爆、压力容器安全规定 的独立建筑内。配气气瓶应分室存放,室内应使用隔爆型的照明灯具及电器设备。 4 高压气瓶的使用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管理的规定。 5 各类仪器仪表必须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检定。光学瓦斯检测仪、甲烷类传感器、便携仪和 含甲烷部分的多种气体检测仪可由汾西瑞泰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或其他有资质单位进行检 定;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检测仪(含一氧化碳部分的多种气体检测仪) 、风表、风速传感 器、粉尘采样器可由汾西瑞泰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或其他有资质单位进行检定。 1.3.3 调校 1 安 全 监 测 监 控 仪 器 设 备 必 须 每 月 至 少 调 试 、 校 正 1 次 ; 甲 烷 传 感 器 、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等 采 用 载 体 催 化 元 件 的 甲 烷 检 测 设 备 , 每 7 天 必 须 使 用 标 准 气 样 和 空 气 样 进 行 调 校 , 并 有 调 校 记 录 ; 每 7 天 应 对 甲 烷 超 限 断 电 功 能 进 行 试 验 , 并 有 试 验 签 字 记 录 ; 安 全 监 测 仪 器 仪 表 按 规 定 定 期 进 行 校 验 、 检 定 , 每 次 校 验 、 检 定 后 要 将 标 签 贴 在 各 类 传 感 器 器 上 。 2 安全监测监控仪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 在地面试运行 2448h 方能下井。 3 甲 烷 传 感 器 及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的 调 校 周 期 为 7 天 ; 风 表 、 风 速 传 感 器 、 一 氧 化 碳 传 感 器 、 一 氧 化 碳 检 测 仪 ( 含 一 氧 化 碳 的 多 种 气 体 检 测 仪 ) 检 定 周 期 为 6 个 月 ; 光 学 甲 烷 检 测 仪 、 便 携 式 甲 烷 检 测 报 警 仪 ( 含 甲 烷 的 多 种 气 体 检 测 仪 )、 甲 烷 传 感 器 、 粉 尘 采 样 器 的 检 定 周 期 为 1 年 。 其 他 仪 器 仪 表 按 照 规 定 周 期 进 行 调 校 、 检 定 工 作 。 4 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调校包括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控制逻辑等。 5 为 保 证 甲 烷 超 限 断 电 和 停 风 断 电 功 能 准 确 可 靠 , 每 隔 7 天 必 须 对 甲 烷 超 限 断 电 闭 锁 和 甲 烷 风 电 闭 锁 功 能 进 行 测 试。 6 分 站 、 传 感 器 等 安 全 监 控 装 置 在 井 下 连 续 使 用 6-12 个 月 , 必 须 升 井 全 面 检 修。井下监测装 置的完好率应为 100%,待修率不超过 20%,并有检修记录。 1.3.4 维护 1 井下安全监测工必须 24h 值班,每天检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电缆的运行情况。使用便 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地面中心站值班员。当两者 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 8h 内将两种仪器 调准。 2 下井管理人员发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读数误差大于(+-)0.2%时,应 立即通知安全监控部门进行处理。 3 安装在采煤机、掘进机和电机车上的机(车) 载断电仪,由司机负责监护,并应经常检查 清扫,每天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 先以读数最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立即通知安全监测工,在 8h 内将两种仪器调准。 4 炮采工作面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在放炮前应移动到安全位置,放炮后应及时恢复设置到正 确位置。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及电缆等,由采掘班组长负责按规 定移动,严禁擅自停用。 5 井 下 使 用 的 分 站 、 传 感 器 、 声 光 报 警 器 、 断 电 控 制 器 及 电 缆 等 由 所 在 采 掘 队 的 队 长 、 班 组 长 负 责 管 理 和 使 用。 6 传 感 器 经 过 调 校 检 测 误 差 仍 超 过 规 定 值 时 , 必 须 立 即 更 换 ; 安 全 监 控 设 备 发 生 故 障 时 , 必 须 及 时 处 理 , 在 更 换 和 故 障 处 理 期 间 必 须 采 用 人 工 监 测 等 安 全 措 施 , 并 填 写 故 障 记 录。 7 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大于 4%的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调校或更换。 8 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 1h 时,应及时更换。 9 使用中的传感器应经常擦拭,清除外表积尘,保持清洁。采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应每天除 尘;传感器应保持干燥,避免洒水淋湿;维护、移动传感器应避免摔打碰撞。 10 矿井应配备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件,分站监控设备备用率不得低于 20%,各 类传感器备用率不得低于 30%。 1.3.5 便携仪 1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甲烷报警矿灯等检测仪器应设专职人员负责充电、收发及维护。 每班要清理隔爆罩上的煤尘,下井前必须检查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甲烷检测报警矿灯的零点 和电压值,不符合要求的禁止发放使用。 2 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甲烷报警矿灯等检测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 作,严禁擅自调校和拆开仪器。 3 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 (带)班长、 井下(流动)电钳工、安全员、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 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各矿跟班领导、跟班队干、瓦检员、安全员下井时应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 1.3.6 报废 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废: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 限的;通过修理,虽能恢复精度和性能技术指标,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原价 80%以上,不如更新 经济的;严重失爆不能修复的;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 淘汰的。 1.4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联网信息处理 1.4.1 地面中心站的装备 1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必须双机或多机备份,24h 不间断运行。当 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 5min 内投入工作。 2 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 2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3 中心站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4 联网主机应装备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 5 中心站要使用录音电话。 6 井下分站能实现地面中心站遥控断电。 1.4.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信息的处理 1 地 面 中 心 站 必 须 24h 有 人 值 班 。 值 班 人 员 应 认 真 监 视 监 视 器 所 显 示 的 各 种 信 息 , 详 细 记 录 系 统 各 部 分 的 运 行 状 态 , 接 收 上 一 级 网 络 中 心 下 达 的 指 令 并 及 时 进 行 处 理 , 填 写 运 行 日 志 , 打 印 安 全 监 测 监 控 日 报 表 , 报 矿 长 和 矿 总 工 程 师 审 阅 。 2 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中心站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矿井调度部门, 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程序及时报集团公司调度中心。处理结果应记录备案。 3 矿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报警、断电信息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按规定指挥现 场人员停止工作,断电时撤出人员,处理过程应记录备案。 4 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区域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中心站值班员应按瓦斯事 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1.4.3 联网信息的处理 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实行分级管理。矿井必须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上传实时监测监控 数据,总调度室对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和指导。 2 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必须 24h 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监测监控数据,核对矿井上 传的隐患处理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详细查询,按规定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报警信息 日报表,报值班领导审阅。 3 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值班人员发现煤矿瓦斯超限报警、馈电状态异常情况等必须通知矿井 核查情况,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人员接到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发出的报警处理指令后, 要立即处理落实,并将处理结果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反馈。 5 集团公司总调度值班人员发现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讯中断或出现无记录情况,必须查明 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下达处理意见,处理情况记录备案,上报值班领导。 6 集团公司总调度每月应对瓦斯超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报山西焦煤总调度室。 1.5 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料 1.5.1 矿井必须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管理机构,配足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安全监测监控 仪器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岗位责任制、 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1.5.2 所有安设的各类传感器,应由通风区下发安设通知单,明确安设地点、报警、断电、复电 浓度。 1.5.3 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仪器仪表管理制度、收发 制度、检查维修保养制度,奖罚制度、检查维修记录、检定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实现仪 器仪表的规范化管理。 1.5.4 各矿必须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管理台帐,各类仪器仪表的调校、年检、维修等必 须登记造册,有据可查。 1.5.5 帐卡及报表 1 矿井必须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1) 安全监测监控仪器台帐;(2) 安全监测监控仪器故障 登记表;(3) 检修记录;(4) 巡检记录;(5) 传感器调校记录;(6) 中心站运行日志;(7) 安全监测 监控日报;(8) 报警断电记录月报;(9) 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10) 安 全监测监控仪器使用情况月报等。 2 安全监测监控日报应包括以下内容:(1) 表头;(2) 打印日期和时间;(3) 传感器设置地 点;(4)所测物理量名称;(5) 平均值;(6) 最大值及时刻;(7) 报警次数;(8) 累计报警时间;(9) 断 电次数;(10) 累计断电时间;(11) 馈电异常次数;(12) 馈电异常累计时间等。 3 报警断电记录月报应包括以下内容:(1) 表头;(2) 打印日期和时间;(3) 传感器设置地 点;(4) 所测物理量名称;(5) 报警次数、对应时间、解除时间、累计时间;(6) 断电次数、对 应时间、解除时间、累计时间;(7) 馈电异常次数、对应时间、解除时间、累计时间;(8) 每次 报警的最大值、对应时刻及平均值;(9) 每次断电累计时间、断电时刻及复电时刻,平均值,最 大值及时刻;(10) 每次采取措施时间及采取措施内容等。 4 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表头;(2) 打印日 期和时间;(3) 传感器设置地点;(4) 断电测试起止时间;(5) 断电测试相关设备名称及编号; (6) 校准气体浓度;(7) 断电测试结果等。 1.5.6 矿井必须绘制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并根据采掘工作的变化情况及时修 改。布置图应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 断电范围、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断电控制图应标明甲烷传感器、馈 电传感器和分站的位置,断电范围,被控开关的名称和编号,被控开关的断电接点和编号。 1.5.7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应报当地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和 上级网络中心备案。 1.5.8 建立监测系统、瓦斯抽采系统数据库,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网络中心应每 3 个月对数 据进行备份,其中安全监测、瓦斯抽采系统数据要保存 2 年以上,人员管理数据要保存 1 年以上。 1.5.9 图纸、技术资料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2 年。 2 通风调度 2.1 集团公司及各生产(基建)矿井必须设立通风调度,配齐人员及通讯设备,并应配置电脑, 能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各整合矿井根据条件也应设置通风调度,不具备条件的需安排专 人负责收集“一通三防”各类信息,并按要求及时上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 2.2 通风调度必须保持 24 小时有人在岗,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杜绝空岗。 2.3 各生产(基建)矿井原则上由通风调度汇报各类通风调度信息,但也可根据工作性质安排其 他人员进行汇报;整合矿井由专门负责通风信息人员进行汇报。 2.4 通风调度应做好所属矿井“一通三防”相关工作的“上传下达”。负责“一通三防”隐患的 跟踪落实,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负责及时准确地传达“一通三防”各项通知、通报、工作等事 项。 2.5 通风调度应负责做好所属矿井通风调度相关台帐、报表等记录,做到记录及时、数字准确、 内容完整。并将当日通风、瓦斯浓度及瓦斯抽采情况,与当日 16:0018:00 汇报前三个班情况 (前一天的四点班、本天零点班和八点班合计情况)上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其它内容由当班通风 调度员及时汇报。 2.6 对实施灌浆、注氮等采取防灭火措施的矿井通风调度应掌握所属矿井防灭火相关情况。并按 要求填写矿井回采工作面灌浆日报表及矿井回采工作面注氮日报表,与当日 16:00 18:00(包含前一天的四点班、本天零点班和八点班合计情况)上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矿井 回采工作面灌浆日报表及矿井回采工作面注氮日报表见附表一) 2.7 通风调度应了解所属矿井采区及采、掘、开工作面数量及进展情况。并按要求填写矿井回 采工作面动态旬报表及矿井掘、开工作面动态旬报表,与下一旬前两天将上一旬报表上报集 团公司通风调度。(矿井回采工作面动态旬报表及矿井掘、开工作面动态旬报表见附表二) 2.8 高瓦斯、突出矿井、有抽放系统的瓦斯矿井通风调度应及时掌握所属矿井抽采相关情况,并 按要求填写矿井瓦斯抽采月报表,与每月前三天上传集团公司通风调度。(矿井瓦斯抽采月 报表见附表三) 2.9 通风调度应了解所属矿井通风系统、抽采系统、防尘系统及防灭火系统。并按要求填写矿 井基本情况调查表,与每季度最后三天上传集团公司通风调度。(矿井基本情况调查表见附 表四) 2.10 通风调度应对所属矿井回采工作面准备、初采、末采、回收时期的进展情况(包括瓦斯、风 量等)随时掌握。并按要求填写回采工作面准备、初采、末采、回收期间跟踪日报表,与当日 16:0018:00(包含前一天的四点班、本天零点班和八点半合计情况)上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 (回采工作面准备、初采、末采、回收期间跟踪日报表见附表五) 2.11 通风调度应及时将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事故,汇报相关领导及集团公司通风调度, 并跟踪落实。并将实际报警的报警地点情况说明及原因分析,由矿总工、通风区长签字后上报集团 公司通风调度。 2.12 对于巷道贯通、通风系统调整、排放瓦斯、主(局)扇停运等特殊情况,矿井通风调度必须 及时汇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并详细说明情况。 3 管理制度与技术资料 3.1 技术资料管理 3.1.1 矿井“一通三防”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满足安全需要,应符合有关规定。矿井应建立 健全各级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责任制,并严格落实;要按年度编制“一通三 防”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并严格执行。 3.1.2 为建立、健全煤矿“一通三防”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煤矿的“一 通三防”技术资料,充分发挥“一通三防”技术资料在煤矿安全和生产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矿各生 产、技术部门服务,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3.1.3 本技术资料是指各级“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在管理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 纸、报表、报告、台账、设计等技术资料。 3.1.4 认真做好技术资料归档、保管工作。所有“一通三防”报表、图纸、报告、台账等技术资 料都有一定的使用时效,对于超过使用时效技术资料要进行整理,装入资料袋长期存档。长期存档 期限一般为 3 年,特殊情况由总工程师审批。 3.1.5 凡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一般应存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应复制备份一份,供日常 借阅或发放使用,备份文件发放后,应及时复制补充完整。 3.1.6 凡要销毁的技术资料,必须造具清册,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在指定地点由指定人员监督下 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必须及时归档。 3.2 技术资料分类 3.2.1 矿井“一通三防”必须完善的资料 1)图纸 通风系统图(矿井综合通风系统图、分煤层通风系统图、分采区通风系统图) 、通风立体示意 图、通风系统网络示意图、防尘系统图、防灭火系统图、火区位置关系图、分煤层瓦斯地质图、瓦 斯抽采分煤层系统图、分源抽采系统图、抽采在线监测系统图、抽放泵站设备管网平面图、抽采钻 场及钻孔的设计图和实际布置图、泵站供电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图。 2)报表 通风年/季/月报表、测风旬报表、粉尘测定报表(半月) 、瓦斯抽采年/月/日报表、瓦斯检查 日报表、瓦斯监测监控日报表、矿井瓦斯巡回检查图表、瓦斯涌出量报表、束管监测日报表。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应有: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周报表、瓦斯地质预测预报评级表、 回采工作面初采、末采跟踪日报表、防灭火日报表、采、掘、开动态旬报表。 3)记录、台账 (1)通风 月度风量分配计划、通风设施管理台账、通风设施检查记录、台账、巷道贯通记录、主要通风 机检查维修记录、局部通风机切换记录、密闭检查记录台账、消防材料库检查记录、主要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有、无计划停电停风记录、矿井反风记录、矿井外部漏风率测定记录、反风设施检查 记录、通风瓦斯调度台账、采区以上回风巷检查记录、角联巷道检查记录台账、 “一通三防”设施 汇总台账、 “一通三防”安全许可评价报告台账。月度通风安全例会记录及会议纪要、各种上级文 件学习记录、年度及月度各类人员“一通三防”培训计划及学习记录、 “一通三防”隐患排查(闭 合)记录台账、措施/设计贯彻记录。 (2)瓦斯抽放 抽放泵站司机人工测定瓦斯记录、抽采泵房值班记录、抽放系统设施巡回检查记录、抽放钻孔 施工记录、抽采设备管理台账、抽采工程管理台账、抽采瓦斯系统、抽采参数、抽采量管理台账、 钻孔验收原始记录/台账、抽采参数测定记录、工作面掉钻记录。 (3)防突 煤与瓦斯突出记录、防突仪器仪表台账、防突实验室参数测定台账、防突允许掘进通知单、瓦 斯地质预测预报台账 (4)防灭火 火区监测记录、灌浆/注氮台账、火区管理卡、三带观测记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台账、消防 材料库材料台账、防火墙检查记录。 (5)综合防尘 防尘设施台账、防尘设施检查记录、煤层注水台账、隔爆设施检查记录台账、冲洗巷道记录台 账、大巷刷白记录台账、粉尘测定台账。 (6)瓦斯管理 瓦斯检查记录手册、一炮三检记录、各类气体报警/超限记录、各类气体超限追查记录、瓦斯 超限记录台账。 (7)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使用管理台账、仪器仪表标校/维修/年检记录、自救器台账、自救器检查记录、各类 传感器标校、更换记录台账、瓦斯断电试验记录台账、放炮日记。 4)技术措施、设计 (1)通风 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计划、矿井一面一策瓦斯治理专项措施、巷道贯通安全措施、 局部通风机安装、移动设计及措施、更换局部通风机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方案/措施、矿井反风演 习计划、排放瓦斯安全措施、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有/无计划停电停风安全措施、主要通风机倒 机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初采初放和末采通风瓦斯管理措施、工作面通风设计、串联通风措施、各类 气体及温度超限处理措施、密闭及采空区堵漏措施、施工密闭、施工风门等通风设施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有害气体超限措施、电氧焊措施等专项措施。 (2)瓦斯抽放 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停泵安全技术措施、安装拆除管路安全技术措 施、补打钻孔安全技术措施等。 (3)防突 “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突出矿井防突设计、工作面防突设计、揭煤设计等。 (4)防灭火 矿井/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工作面灌浆/注氮设计及喷洒阻化剂、凝胶措施等防灭火措施、矿井 防灭火措施、补灌浆措施、工作面初采、末采、采后防灭火措施、均压通风设计及措施。 (5)综合防尘 矿井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预防隔绝煤尘爆炸安全技术措施、年度冲洗煤尘计划、工作面煤 层注水设计、大巷刷白安全技术措施。 5)报告 通风阻力测定报告、主扇性能测定报告、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煤尘爆炸性鉴定 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报告、煤层自 燃发火标志性气体报告、瓦斯地质图说明书、通风能力核定报告、矿井反风演习报告、瓦斯和火灾 灾害演习报告、通风/抽采能力核定报告、掘进面开口前、回采面回采前“一通三防”安全许可评 价报告、矿井抽采工程设计批复及竣工报告、采区、工作面抽采工程设计审核材料及竣工报告、瓦 斯抽采总结与分析报告(按地点、年、季、月) 、消突评价报告、安全防护措施验收报告、矿井突 出鉴定报告、抽采达标评判报告。 6)规划、计划 年度抽、掘、采衔接计划、 “一通三防”安全费用计划、瓦斯治理三/五年规划、三区联动规划 7)管理制度 各矿井必须制定“一通三防”各种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并以矿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且每年要 修订一次。主要包括矿井通风、综合防尘、防灭火、瓦斯抽采、突出防治等方面。 3.2.2 需向集团公司通风处上报资料 1)图纸 通风系统图、抽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防灭火系统图、煤层瓦斯地质图 2)日常报表 通风年/季/月报表、测风旬报表、粉尘测定报表、瓦斯抽采年/月报表 3)技术措施、设计 (1)通风 采区以上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