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30年丛书》中计报_第1页
《中国软件30年丛书》中计报_第2页
《中国软件30年丛书》中计报_第3页
《中国软件30年丛书》中计报_第4页
《中国软件30年丛书》中计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软件 30年丛书暨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周年纪念活动赞助方案 2014 年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周年。为贯彻党的十八大 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展现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30 年来在 政策支持下取得的创新发展和改革成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计 算机报社、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中国软件 30 年从书。 中国软件 30 年从书将系统回顾中国软件行业成立 30 年来我国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现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 发展态势, 发掘和推荐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优秀软件企业、产品、 人物和应用案例,勾勒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图谱,多维度描 绘全球视野下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强企强国梦,拟分为产业篇、 政策和大事记篇、企业篇、人物篇、 应用篇共 计 5 册和精编版介绍图 册。 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将组织主题演讲,邀请政府官员、专 家学者和企业家展开专题讨论,并举办中国软件 30 年从书发行仪式。 中国软件 30 年从书和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热情欢迎企业 积极赞助,合作方案如下。 一、普通赞助 5 万元 1.企业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介绍文章(2500 字左右),或者应用篇 图书刊登赞助单位的应用案例(2500 字左右),两者择其一; 2.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推荐企业荣誉称号; 3.在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10 余家网站宣传; 4.赠送套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每套拟定 5 册。 二、铜牌赞助 10 万 (一)媒体宣传回报 1.中国计算机报半版报道; 2.参与在中国计算机报刊登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周年祝 贺广告(祝贺语); 3.在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10 余家网站宣传 (二)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回报 4.纪念活动背景板显示赞助单位 LOGO; 5.纪念活动现场摆放赞助单位易拉宝; (三)丛书回报 6.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推荐企业荣誉称号; 7.企业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介绍文章(2500 字左右); 8.应用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应用案例(2500 字左右); 9.赠送套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每套拟定 5 册。 三、银牌赞助 16 万元 (一)媒体宣传回报 1.中国计算机报整版报道; 2.参与在中国计算机报刊登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周年祝 贺广告(祝贺签名); 3.在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10 余家网站宣传 (二)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回报 4.赞助单位领导在纪念活动发言 10 分钟; 5.纪念活动背景板显示赞助单位 LOGO; 6.纪念活动现场摆放赞助单位易拉宝; 7.纪念活动资料袋中放入赞助单位宣传材料; (三)丛书回报 8.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推荐企业荣誉称号; 9.企业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介绍文章(5000 字左右); 10.应用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应用案例(5000 字左右) 11.赠送套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每套拟定 5 册。 四、金牌赞助 26 万元 (一)媒体宣传回报 1.中国计算机报总编对话两个整版报道,报社总编专访赞助单 位总裁; 2.参与在中国计算机报刊登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周年祝 贺广告(领导头像+ 祝 贺签名); 3. 在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10 余家网站宣传 (二)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回报 4.赞助单位领导在纪念活动发言 15 分钟; 5.纪念活动背景板显示赞助单位 LOGO; 6.纪念活动现场摆放赞助单位易拉宝; 7.纪念活动资料袋中放入赞助单位宣传材料; 8.纪念活动和宴席现场安排 1 个 VIP 座位; (三)丛书回报 9.参与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的编辑出版,名工作人员受邀担任 编辑; 10.参加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专家、领导专题研讨; 11.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重点推荐企业荣誉称号; 12.企业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介绍文章(4 页,每页 1300 字左右); 13.人物篇图书将赞助单位总裁作为重点推荐人物,进行全面报 道(根据内容和图书架构灵活确定篇幅,原则上不超过页) ; 14.应用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应用案例(1 个案例,每案例 4 页) 15.赠送 5 套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每套拟定 5 册。 五、铂金赞助 40 万元 (一)媒体宣传回报 1.中国计算机报总编对话两个整版报道,报社总编专访赞助单 位总裁; 2.参与在中国计算机报刊登的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周年祝 贺广告(领导头像+ 祝 贺签名),首位排序; 3.在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10 余家网站宣传; (二)中国软协 30 周年纪念活动回报 4.赞助单位领导在纪念活动发言 20 分钟; 5.纪念活动背景板显示赞助单位 LOGO; 6.纪念活动现场摆放赞助单位易拉宝; 7.纪念活动资料袋中放入赞助单位宣传材料; 8.纪念活动和宴席现场安排两个 VIP 座位; 9.纪念活动主持人致谢口播一次; 10.纪念活动现场 5 家媒体专访; (三)丛书回报 11.参与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的编辑出版,总裁受邀担任丛书编 委会委员,名工作人 员受邀担任编辑; 12.参加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专家、领导专题研讨; 13.每册图书的后记均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名义,专门向赞 助单位致谢; 14.在每册图书的封底,刊登赞助单位总裁关于丛书的推荐语录 和个人照片; 15.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战略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16.授予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重点推荐企业荣誉称号; 17.企业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介绍文章(4 页,每页 1300 字左右); 18.人物篇图书将赞助单位总裁作为重点推荐人物,进行全面报 道(根据内容和图书架构灵活确定篇幅,原则上不超过 10 页); 19.应用篇图书刊登赞助单位应用案例(2 个案例,每案例 4 页) 20.赠送 5 套中国软件 30 年丛书,每套拟定 5 册; 商务合作: 李婧 QQ: 1302706121 手机邮箱: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 66 号 赛迪大厦 17 层 附: 丛书相关介绍 一、丛书分册拟定内容介绍 丛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一)产业篇新增长之路 综合阐述软件产业 30 年来发展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系统展示以软件名城、名园为代表的产业集聚,集中呈现软件名 城名园发展风采。 概括介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各地方软件行业协会在促进软件 产业发展,以及促进软件在各领域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篇软件脊梁 按照软件产品、嵌入式系统软件、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 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IC 设计分类标准,集中展示典型代表性 软件企业。 (三)人物篇激情与梦想 面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以人物传记等多种形式来反 映产业发展,展现个人风采,重点挖掘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所思所想, 特别是产业发展大事件背后的思考和作法,突出人物的思想内涵,体 现人物对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四)应用篇软件定义一切 展现不同领域应用软件所取得的总体成效。 推介不同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反映软件产业对于我国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科技、安全等各领 域创新和发展所发挥的作 用。 阐述新技术所带来的新业态、新应用。 (五)政策和大事记篇时代机遇 以时间先后顺序为排序标准,反映 1983 年电子部成立(中国软协 于 1984 年成立)以来,我国软件领域的重大政策措施、实施成效,以 及老领导、老 专家对这些政策出台过程和细节的回顾,或者企业家对 这些政策实施所带来影响的回顾。 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反映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 30 年来,我 国软件领域的年度重大事件,展现软件领域发展的辉煌成就。 (注:以上分册书名为暂定书名) 二、编辑出版组织机构 (一)顾问委员会 主 任:杨学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副主任:陈 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丁文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 徐 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 韩 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局长) 赵泽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司长) 郭建兵(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陈 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李 颖(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 委 员:地方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领导 (二)编委会 主 任:赵小凡(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 副主任:阳 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综合处处长) 孙文龙(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软件产业处处长) 王少朋(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软件应用处处长) 尹洪涛(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处长) 中国软协副理事长 委 员:地方软件行业协会领导 (三)编辑部 主 编:谢渡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 副主编: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刘静平(中国计算机报总编辑) 三、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