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_第1页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_第2页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_第3页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_第4页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acute suppuative peritonitis,解剖生理概要,壁腹膜腹膜 脏腹膜腹膜腔 腹腔 腹膜腔 网膜囊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在病变时,腹膜腔可容纳数升液体或气体。,大网膜自横结肠下垂遮盖其下的脏器。大网膜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大量的脂肪组织,活动度大,能够移动到所及的病灶处将其包裹、填塞,使炎症局限,有修复病变和损伤的作用。,神经支配: 壁腹膜体神经(肋间神经和腰神经的分支)的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和反射性的腹肌紧张,是诊断腹膜炎主要的临床依据。 膈肌中心部分的腹膜受到刺激时,通过膈神经的反射可引起肩部放射性痛或打嗝。,脏腹膜自主神经支配,来自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末梢。 对牵引、胃肠腔内压力增加或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其性质常为钝痛而定位较差,多感觉局限于脐周腹中部。 重刺激时常可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腹膜的生理作用:润滑作用吸收和渗出作用防御作用修复作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分类:(classification),1.按病因分类: 细菌性和非细菌性2.按临床经过分类: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按发病机制分类: 原发性和继发性4.按累及范围分类: 弥漫性和局限性,病因:1继发性腹膜炎 (secondary peritonitis) (1)腹腔内器官穿孔,损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 (2)腹内脏器炎症扩散; (3)腹部手术中污染腹腔,胃肠道、胆管、胰管吻合口漏,腹前、后壁的严重感染均可引起腹膜炎。 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继发性腹膜炎常见原因,2原发性腹膜炎 (primary peritonitis),细菌进入腹腔途径: (1)血行播散 (2)上行性感染 (3)直接扩散 (4)透壁性感染 病源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 菌。,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1. 腹痛 一般都很剧烈,不能忍受,呈持续性。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病人多不愿改变体位。2. 恶心、呕吐 早期为腹膜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恶心。晚期为发生溢出性呕吐。3. 体温、脉搏 开始正常,以后即逐渐升高。年老体弱的病人体温可不升高。脉搏多加快;如脉搏快体温反而下降,这是病情恶化征象之一。4.感染中毒症状 严重时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后期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腹部体征: 望:明显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触:压痛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主要标志,始终 存在,通常遍及全腹,但在原发病灶部位 最为明显。 腹肌紧张,其程度随病因与病人全身情 况不同而轻重不一。 叩:鼓音胃肠胀气 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穿孔 腹腔内积液较多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听:肠鸣音减弱,肠麻痹时肠鸣音消失。直肠指检: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这表示盆腔已 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辅助检查:1.血液分析: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情险恶或机体反应能力低下的病人,白细胞计数不增高,仅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甚至有中毒颗粒出现。2.腹部立位平片: 小肠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液平面的肠麻痹征象。 胃肠穿孔时多数可见有隔下游离气体。,3.B超检查: 可查出腹内有液体。4.腹穿5.CT6.直肠指诊7.阴道检查或后穹隆穿刺,腹腔穿刺:1.结核性腹膜炎有草绿色透明腹水。2.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抽出液呈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气。饱食后穿孔时可含食物残渣。3.急性阑尾炎穿孔时抽出液为稀脓性略带臭气。4.绞窄性肠梗阻抽出液为血性、臭气重。5.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抽出液为血性,胰腺淀粉酶含量高。,诊 断 (diagnosis)病史体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腹部X线检查腹腔穿刺直肠指检后穹窿穿刺检查。 B超检查可帮助判断腹内液体量及部位。,治 疗 (treatment)1非手术疗法 适应症:病情较轻、或病史较长超过24小时,且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 (l)体位: (2)禁食、胃肠减压: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抗生素: (5)补充热量和营养: (6)镇定、止痛、吸氧:,2.手术治疗手术疗法指征:(1)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一般不超过12小时),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2)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或胆管坏死穿孔,胃肠手术后短期内吻合口漏所致的腹膜炎;(3)腹膜炎重,腹腔积液多,肠麻痹重或中毒症状严重,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4)腹膜炎病因不明,无局限趋势 。,手术治疗方法 (1)麻醉方法: (2)处理原发病: (3)清理腹腔: (4)引流:,处理原发病: 切口选择: 病变部位、旁正中切口、二次手术切口。 探查: 保护肠管、不要过多地解剖和分离以免感染扩散、为了找到病灶可分离一部分粘连。 处理方法: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时间不超过12小时,可做胃大部切除术。,坏疽的阑尾及胆囊应切除,如果局部炎症严重,解剖层次不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时,只宜做应急处理,行腹腔引流或胆囊造口术。 坏死的小肠尽可能切除吻合。 坏死的结肠如不能切除吻合,可行坏死肠段外置。,清理腹腔: 开腹后立即用吸引器吸净腹腔内的脓液及液体,清除食物残渣、粪便、异物等。脓液多积聚在病灶附近、隔下、两侧结肠旁沟及盆腔内。 可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灌洗腹腔至清洁。病人高热时可用410生理盐水灌洗,有助于降温。 腹内有脓苔、假膜和纤维蛋白分隔时,应予清除以利引流。 关腹是否向腹腔内放入适量抗生素,尚有争议 。,充分引流:目的:把腹腔内的残留液和继续产生的渗液引出体外,以防止发生腹腔脓肿。引流物:引流指征:坏死病灶未能切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除;坏死病灶已切除或穿孔已修补,预防发生漏液;手术部位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已形成局限性脓肿。,腹 腔 脓 肿 abdominal abscess,膈下脓肿 subphrenic abscess,膈下间隙,左肝上间隙 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膈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间隙 肝下间隙 左肝下后 右肝下间隙 腹膜外间隙,病 理1.感染途径(1)流注(2)细菌经门静脉和淋巴系统到达2.发生率 70%急性腹膜炎的病人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腹腔内的脓液被完全吸收;30%发生局限性脓肿。3.脓肿的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管化脓性疾病、阑尾炎穿孔,脓肿常发生在右膈下;胃穿孔、脾切除术后感染,脓肿常发生在左膈下。,4.转归 (1)小脓肿经非手术治疗可被吸收。 (2)大脓肿,长期感染衰竭,死亡。 膈下感染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或经淋巴蔓延到胸腔引起胸膜炎;亦可穿入胸腔引起脓胸。 个别的可穿透结肠形成内屡而“自家”引流。 腐蚀消化道管壁引起消化道反复出血和肠瘘、胃瘘。 如病人的身体抵抗力低下可发生脓毒血症。,脓肿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发热,初为弛张热,脓肿形成以后持续高热,也可为中等程度的持续发热。脉率增快,舌苔厚腻。逐渐出现乏力、衰弱、盗汗、厌食、消瘦、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局部症状: 脓肿部可有持续钝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疼痛常位于近中线的肋缘下或剑突下。 脓肿位于肝下靠后方可有肾区痛,有时可牵涉到肩、颈部。 脓肿刺激膈肌可引起呃逆。 膈下感染可通过淋巴引起胸膜、肺反应,出现胸水,咳嗽、胸痛。脓肿穿破到胸腔发生脓胸。,近年由于大量应用抗生素,局部症状多不典型。 严重时出现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 患侧胸部下方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有时可听到湿罗音。 右膈下脓肿可使肝浊音界扩大。 约有1025的脓腔内含有气体。,诊断和鉴别诊断,1.病史: 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脏器的炎症性病变经治疗好转后,或腹部手术数日后,出现发热腹痛。2.X线透视: 患侧膈肌升高,随呼吸活动度受限或消失,肋膈角模糊,积液。,3.X线摄片 发现胸膜反应,胸腔积液,肺下叶部分不张等; 膈下可见占位阴影。 左膈下脓肿,胃底可受压下降移位; 脓肿含气者可有液气平面。4.B超检查: 可发现液性平段及脓肿的部位和大小。5.CT检查 定位可靠,可以看出脓肿与周围脏器的关系。,6.在B超或X线指引下行诊断性穿刺 定位、定性。 小的脓肿可在吸脓后注入抗生素治疗。但穿刺阴性者不能排除有脓肿的可能。 脓胸、肝脓肿与此病部位接近,三者早期不易区别,,治 疗,1.经皮穿刺插管引流术 优点:手术创伤小; 可在局麻下施行; 一般不会污染游离腹腔; 引流效果好。 适应证:与体壁贴近的、局限的单房脓 肿 。,插管方法:拔管指征(1)临床症状消失; (2)B超检查显示脓腔明显缩小 甚至消失; (3)脓液减少至每日10ml以内,2.切开引流术: (1)经前腹壁肋缘下切口 (2)经后腰部切口,(1)经前腹壁肋缘下切口适应证: 肝右叶上、肝右叶下位置靠前或膈左下靠前的脓肿。 此途径较安全而最常用。缺点:膈下脓肿多数偏后方,此法引流不畅。加用负压袋吸引可弥补其不足。,(2)经后腰部切口适应证: 肝右叶下、膈左下靠后的脓肿。肝右叶上间隙靠后的脓肿也可采用此途径。方法: 在第12肋下绿做切口。骨膜下切除第12肋,平第1腰椎突切开肋骨床,然后进入腹膜后隙。 检查肝下、肝后,左侧切口检查脾下及脾后有无脓肿。用针穿吸试探,吸到脓后再切开脓腔,放多孔引流管或双套管,要注意避免误人胸腔。,经后腰部切口引流肝下(右)脓肿皮肤切口位置,经后腰部切口引流肝下(右)术者示指插入腹膜后直向脓肿,盆 腔 脓 肿 pelvic abscess,临床表现及诊断 病史:急性腹膜炎治疗过程中、阑尾穿孔或结直肠手术后,出现体温下降后又升高。 症状: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里急后重、便频而量少、粘液便、尿频、排尿困难等。 体征:腹部无阳性体征 直肠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在直肠前壁触及直肠腔内膨出,有触痛,有时有波动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