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4 CO2的倾倒实验。实验6-5 CO2的溶解实验。(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和一Tag内容描述:<p>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教案学科化学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授课时间2001 年 5月5 日 教师宋喜香单位修武县五里源乡中学适用学生九年级学生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实验用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在试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p><p>2、学 案第六单元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主备人:刘艳学习目标:熟悉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重 点:CO2、CO的化学性质。难 点:CO2的溶解性和CO2与水反应。自 主 探 究 学 习1、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必背的知识点)。1、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但在点燃时却可以燃烧,氧气不充足是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充足是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____元素和____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______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p><p>3、1、复习CO2的性质,2、学习CO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本节课学习目标:,1、 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复习,(2) 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的蜡烛先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低处,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跳过,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 破坏臭氧层 B、 产生温室效应 C、 产生酸雨 D、 毒害农。</p><p>4、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上册,情景引入,1、探究并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范措施,学习目标,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通常 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6-3,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6-4:“塑料瓶瘦身计”,二氧化碳的性质,拓展实验: 验证二氧化碳 能否溶于水的 装置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6-4:,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石蕊的自述: 我叫石蕊,是一种色素, 能。</p><p>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初步学会利用对比实验探究某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课堂导学碳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有较大的差异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1CO2的性质(1)阅读教材P117,教师演示实验63、64,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并做出分析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分析推理CO2具有的性质(2)阅读教材P118,教师演示实验65,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反应,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并做出分析。实验装置图实验序号()()()()烘干第四朵。</p><p>6、煤气中毒及其预防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1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毒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A煤气(一氧化碳) B.假酒(甲醇)C.霉米(黄曲霉毒素) D.假盐(亚硝酸钠)2 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B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D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p><p>7、北京师大现代中小学远程教育,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主讲:徐秋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液体那样倾倒。通常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些。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生活中的实例: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因为飞机从高空中飞撒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空气中的。</p><p>8、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猜一猜:它是谁?,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实验6-4 CO2的倾倒实验,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相同条件下,(CO2)(空气),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实验6-5 CO2的溶解实验,软塑料瓶变扁了,瓶内气压减少,说明CO2能溶于水,干冰,3.CO2溶于水的同时是否发生其他变化? 实验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适量,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现象:塑料瓶溶液变红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呢?请。</p><p>9、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所采取的措施。,实验指导: 请同学们对照图6-13,完成实验6-4。 注意: 1、倾倒二氧化碳时要沿着烧杯壁; 2、 倾倒时动作要缓慢。,思考题: 根据报道,1999年2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 50多岁的农妇,在自家的地窖中拾红薯时不 幸死亡。你能说出其死亡的原因吗?,6-15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内容,类别,石蕊变为红色,石蕊不变色,石蕊不变色,石蕊变为红色,酸溶液能够 使紫色石蕊 变成红色,二氧化碳 不能够 使。</p><p>10、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一、CO2的物理性质,复习 二氧化碳的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2、能溶于水(1:1),二、CO2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2、CO2不能供呼吸。,3、CO2跟水反应。,CO2+H2O = H2CO3,H2CO3 = CO2 +H2O,4、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CO2+ Ca(OH)2 = H2O +CaCO3 ,三、用途,一、CO的物理性质,无色,无色,气态,气态,无味,无味,1.997克/升 ( 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1体积CO2 ),1.250克/升 ( 比空气稍小),难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0.02体积CO),CO与CO2的物理。</p><p>1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三、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状态: 固体-干冰 舞。</p><p>1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 五、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p><p>13、I C S7 1 0 8 0 1 0 G1 6 国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3 3 9 4 - - 2 0 0 9 代替G B T3 3 9 41 9 9 3 ,G B T3 3 9 51 9 9 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 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E t h y l e n ea n dp r o p y l e n ef o ri n d u s t r i a lu s e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r a c ec a r b o nm o n o x i d e ,c a r b o nd i o x i d ea n da c e t y l e n e - - G a s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i cm e t h o d 2 0 0 9 - 10 - 3 0 发布2 0 1 0 0 6 0 1 实施 宰瞀鳃鬻瓣譬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p><p>14、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课题教学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投影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性。</p><p>15、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做法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p><p>16、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后作业 1.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而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p><p>17、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CO2)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密度的1.5倍),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1体积CO2);加压、冷却时变成“干冰”(白色雪状固。</p><p>18、PPT模板下载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青莲初中卿晓萍 趣味引入猜谜语 农民大伯说它是 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 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 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 造成全球变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