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
诗歌鉴赏形象专题训练 ( 人物形象)。2013届语文一轮诗歌鉴赏检测题。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诗歌鉴赏&#183。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包含着。专项对点练(二十七) 诗歌比较鉴赏。诗歌鉴赏练习。专题八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练习Tag内容描述:<p>1、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勉儿五代詹敦仁盛时方出仕,儒术可谋身。报国丹心赤,传家黄卷新。窗檠宜自勉,蔬饭莫嫌贫。吾老子应少,禄荣须及亲。注释:詹敦仁,五代诗人,福建省安溪县开先县令。敦仁年轻饱学,其诗称绝闽中,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劝谕教化,深得邑人爱戴。辞官后,归隐园田,怡情山水,独善其身,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魅力。檠,灯。1.这是一首勉励儿孙的诗歌,请简要概括诗人勉励的内容。(至少概括出四项内容)(2分)2.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p><p>2、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三C部体艺部语文诗歌鉴赏练习学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送春长句呈李泰伯宋祖无择尽日临风把酒巵,宜春台上送春归。已看绿树阴阴静,犹有残花帖帖飞。岁月任从随手过,功名未必与心违。我缘客宦无常处,后会知今亦恐稀。注:祖无择,宋代人,熙宁初知通进银台使。为王安石所恶,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后知信阳军,卒。有龙学文集十六。</p><p>3、诗歌鉴赏之语言 鉴赏练习题 练字类 答题步骤: 1、阐释某字的意思,指出运用的手法。 2、回归诗句具体描述(写出了什么)。 3、达到的效果(塑造的形象、描绘的景 象、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等;另外考虑 技法、结构、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炼字专练1 对月思故山 朱熹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颈联中的“稀”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 “稀”是“稀少”的意思。用。</p><p>4、高考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针对练习(含答案)板块1咏史怀古1、(2010唐山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无名氏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注】 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p><p>5、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注: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p><p>6、唐诗精选鉴赏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长沙过贾谊宅赏析:这首长沙过贾谊宅写诗人刘长卿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谪宦”,贬官生涯。“栖迟”,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失意的谪宦生涯。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p><p>7、2016古代诗歌情感鉴赏强化训练题(时间:40分钟满分:88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眉 峰 碧无名氏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注镇日:整天,从早到晚。只:孤独的。(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6分)【翻译】:女人颦眉皱目,伤心离别,二人牵手舍不得放开。四目相对总是看不够,不能忍这份离别,我们本是鸳鸯啊。升起薄雾,直到傍晚才投宿到荒村的驿店里,风雨之声令人难以入寐,离愁困扰他一整个夜晚。窗。</p><p>8、www.ks5u.com限时综合规范训练3(用时:45分钟满分:5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标点,散落文字下角,或者后边。对文章而言,读者________一点,忽略它们,一扫而过,也________。标点看似文字的随从。其实不尽然,用好标点会________文字,给文字以灵性。A轻狂无伤大雅激发B轻慢 无伤大雅 激活C轻慢 无关痛痒 激发D轻狂 无关痛痒 激活答案B解析“轻慢”指对人或物不敬重,态度傲慢。“轻狂”指非常轻浮。“无伤大雅”指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痛痒”指与本身利害无关或无足轻。</p><p>9、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除钟磬音。1、诗中被誉为千古名联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2、诗中的名句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3、诗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4、诗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填写常建题。</p><p>10、诗歌鉴赏形象专题训练 ( 人物形象)(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p><p>11、假日活动专题训练四古诗词鉴赏一、解题指导 (1)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p><p>12、诗歌鉴赏题型归类练习答案 请体味答案的要点&答题方式鉴赏基础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炼字描写性 对比性 包含性 关键性修辞比喻 通感 比拟(拟人 拟物) 借代 夸张 对比 用典 化用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双关 反语 互文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表现手法* 虚实* 动静远近 高低 俯仰 / 声色/ 点面细节 简笔勾勒 工笔白描 正侧结合反衬 烘托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情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借题发挥讽 喻首尾呼应过渡 承上启下伏笔 铺垫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一、意象与意境复习巩固题辨明意象,重现景。</p><p>13、古诗词曲 鉴 赏,古代诗词曲 鉴赏训练一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诗词考查的主要方式:,一、默写。 二、诗词鉴赏。,九上诗词篇目:,一、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二、凉州词(黄河远上) 三、塞下曲(月黑雁风高) 四、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五、诗经二首 (关雎 蒹葭) 六、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七、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八、龟虽寿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诗词篇目:,一、饮酒 二、行路难 三、游山西村 四、观沧海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六、山坡羊 潼关怀古,历年试题回望,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p><p>14、2013届语文一轮诗歌鉴赏检测题(总分:21分 时间:45分钟)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宿王昌龄隐居(唐)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1)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1)“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p><p>15、最新高三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一(1)两首词分别表达了离愁别恨和爱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2)李词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离愁别恨生动而贴切,意蕴丰富,充分传情。春草一望无际,如同离愁之绵远春草之细密如同离愁之盘曲郁结等。黄词在构思上新颢、曲折。作品中写春天消逝,作者如离开亲人,各处找寻,把春拟人化,希望春回与己同住,回到现实,无人知春去处,问询黄鹂,知春已去蔷薇处,暗示夏季到来,巧妙地表达了春的可爱,要珍惜春天,别让它轻易流逝的情感。二、不要。本诗题为“江南春”,。</p><p>16、现代诗歌赏析训练题(164、165班专用)一、阅读美丽的夜雨完成题目 - 2 -像轻声到来的客人 打开啤酒吧,欢迎 于是,泡沫,水珠 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进 美丽的夜雨 辛勤地擦洗大地 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 美丽的夜雨 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 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 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 把雨丝蒸酿成了蜜 美丽的夜 像拉着小提琴 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 把明天更甜的生活 飘进孩子的梦 1、这首诗主要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从各种角度反复设喻,用多种喻体去说明夜雨这一本体,请具体说说这首诗用了哪些喻体? 这些。</p><p>17、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练习精选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深化意。</p><p>18、古代诗文阅读诗歌鉴赏内容鉴赏古代诗文阅读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包含着“鉴”和“赏”两个方面。“鉴”为评价,“赏”为欣赏。“赏”侧重于初步的阅读感知活动,即运用想象等主观体验感受、品味诗歌的形象和意境;“鉴”则更高一层,即站在评价的高度,对诗歌作出审美判断,评价作品的优劣得失,获得某种新的感受和认识。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文阅读鉴赏的要求是:“能鉴赏优秀的文言诗文作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作简要的评析”。一、内 容 鉴 赏【知识梳理】知人论世,这是鉴赏的前提。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就要认识作者的思。</p><p>19、专项对点练(二十七)诗歌比较鉴赏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35900085】别黄徐州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病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新市驿别郭同年张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注】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刻画无盐,唐突西施”的典故,此处表示作诗尚未全工,有愧所得的称誉。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