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
34 课题 3 1 2 等式的性质 班 别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黎松意 审核人 初一备课组 学生姓名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15年11月18日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 2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 教学重难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3.1.2 等式的性质作业设计。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2Tag内容描述:<p>1、3.1.2等式的性质,什么是等式?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一复习提问,例如: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还可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实验室,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二归纳总结,数学实验室,等式。</p><p>2、3 1 2等式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 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等式的两条性质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 内容解析 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在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后的一章重点内容 是解方程必备知识 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 合。</p><p>3、34 课题 3 1 2 等式的性质 班 别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黎松意 审核人 初一备课组 学生姓名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2015年11月18日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 2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 教学重难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p><p>4、课题 3 1 2 等式的性质 1 梁园区谢集二中 王令伟 教学目标 知识 楚的辨认等式 能力 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 用等式的一条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 化归 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应用。</p><p>5、3 1 2 等式的性质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2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 用等式的一条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 3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4 渗透 化归 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 x a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 3x 5。</p><p>6、课题 3 1 2 等式的性质 1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中学 谢丽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81页至第82页3 1 2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2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天平 通过观察 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 合作交流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会运用简易方程解决一些简单。</p><p>7、3 1 2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天平 通过观察 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 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1 重点 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 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 2 难点 由具体事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 教学教具运用 小黑板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可以估算出某些。</p><p>8、3.1.2等式的性质,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学赵九亮,3.1.2等式的性质,前置作业展示,1.能说出什么是等式,等式有哪些性质.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探究等式的性质.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1.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的探究,比比看,那个小组办法多!,10克+40克+5克=55克,两边同时加同质量的砝码,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然相等。</p><p>9、吉林省双辽市永加乡中学 一师一优课 数学导学案 教师寄语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矿山 越往深处挖掘 就越会得到更加丰富的宝藏 课 题 3 1 2等式的性质 课 型 新授课 主 备 人 赵九亮 课 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什么是等式 等式有哪些性质 2 通过自主 合作探究等活动 探究等式的性质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学习难点 由具体实例。</p><p>10、课题:3.1.2 等式的性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式性质1;会用等式的性质1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天平探索等式性质1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培养学生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1知识难点:应用等式性质1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p><p>11、课题:3.1.2 等式的性质(1)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中学 谢丽民一、课后作业1.若x+1=0,两边同加上-1,得________(依据:_____) 2.若2 x =-6,两边同除以2,得________,依据________.3.若-0.5 x=1,两边同乘以-2,得_____,依据_______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