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_第1页
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_第2页
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_第3页
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_第4页
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题目: 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交通工程院 专业: 交通运输 入学时间: 2008 年 9 月导师姓名: 职称/学位: 助教/ 硕士导师所在单位: 完成时间: 2012 年 5 月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 制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I城市停车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也在快速增长,然而停车设施的提高却很缓慢。城市车辆停放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停车难”现象成了影响交通畅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大城市停车特点,总结了停车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停车系统的发展环境,提出了“区域化、差别化对待,整体性、协调性发展,信息化、科技化提升,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停车系统发展战略思想,并分别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停车系统发展的发展战略。关键字:城市 停车问题 发展策略 停车诱导系统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IIThe Metropolis Parking Issue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The capability of parking facilities rise slowly while the vehicle possession develops rapidly, so the parking issue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especially to metropol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 of parking in metropolis, summarizes the question of parking system,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circumstance and, puts up the stratagem of the parking system.At last bring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side of planning constructing and management for the parking system.Key words:Metropolis Parking issu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Parking Guida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I目 录第一章 概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第二章 大城市停车问题特点分析 .22.1 空间不均衡性 .22.2 时间不均衡性 .22.3 停车持续时间差异性 .3第三章 大城市停车问题分析 .33.1 停车供需不平衡 .33.2 现有停车设施未充分利用 .43.3 停车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 .43.4 停车管理 有待加强 .5第四章 停车诱导系统 .54.1 停车诱导系统的提出 .54.2 停 车诱导系统的组成 .64.2.1、数据采集系统 .64.2.2、数据传输系统 .64.2.3、信息发布系统 .64.2.4、中央管理系统 .7第五章 停车诱导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85.1 停车诱导系统的意义 .85.2 停车诱导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85.2.1、停车诱导系统规划方案的前提 .85.2.2、区域性停车诱导系统的规划 .95.2.3、分级诱导体系 .95.2.4、停车数据采集 .10第六章 结论 .12致 谢 .12参考文献 .14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1第一章 概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大批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同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商业活动将更加活跃,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也将大大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交通带来沉重的压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如安徽省城市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近年来达到了 15%左右,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平均在 15%以上,而道路增长速度要落后 35 个百分点1,相对于道路建设来说,停车设施建设步伐滞后情况更严重,大城市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停车难”引发了无效交通量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下降、交通环境污染加剧、道路安全程度降低、人们出行时间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缓和城市停车矛盾,缓解停车带来的交通压力,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等内容都被提到重要议程。系统地分析大城市停车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改善对策,致力于形成“规模合理、结构适当、布局优化、管理得当、信息服务”的停车系统,对于改善当前停车环境和提高人们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而停车设施的增长速度却很缓慢,城市停车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大城市“停车难”成了影响交通畅通的重要因素之一, 系统地分析城市停车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改善对策,致力于形成“规模合理、结构适当、布局优化、管理得当、信息服务”的停车系统,对于改善当前停车环境和提高人们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988 年公安部,建设部曾联合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以两部的“暂行规定”为基础,各地纷纷研究制定适合地方自身需要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许多城市还制定了自己的停车管理规定。南京市区现有收费停车场 338 处,停车泊位 1.35 万个,占市区机动车拥有量的十分之一。其中路边停车场 99 处,停车泊位 3030 个,占停车泊位总数的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2近四分之一。西安市至 1998 年底,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 22 万辆,共有停车泊位 1.7 万个,占全市机动车拥有量的 7.7%。其中路上停车 516 处,停车泊位 1.6 万个,占总停车泊位的 90%以上。上海市的占路停车现象同样严重,按动态概率来估算,上海市有4万多车次占路停放,上海中心市区占路需求的比例则高达64%。城市静态交通设施的严重短缺,必然导致车辆在道路上乱停乱放,不仅直接影响动态交通的行车秩序,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国外许多大城市,停车难也是一个老问题。旧金山是美国最有名的“停车难”城市,这类城市还有纽约、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的闹市区。欧洲数得上号的城市有巴黎、伦敦等等。第2章 大城市停车问题特点分析2.1 空间不均衡性大城市城市空间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城市各个区域的区位优势和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交通的可达程度不同导致了停车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土地开发强度高、交通可达性强的区域停车需求量大,土地开发强度低、交通不可达的区域停车需求量小。停车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也正是停车矛盾不易解决的难点之一:城市中心区是停车分布的重心位置所在,而城市中心区的用地已完全开发,停车用地往往难以保证,且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大和停车用地不可得的矛盾会随着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呈扩大之势,因此在交通高峰时段,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最为突出。2.2 时间不均衡性不同类型的土地使用活动在时间上是错开进行的,不同目的的停车也具有错时特点2,停车具有时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如写字楼吸引的停车发生在上班时间,餐饮娱乐场所吸引的停车则发生在下班时段。停车时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给停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入点:密切结合城市用地规划,使各相邻用地吸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3引的停车需求“错时”分布,从而实现停车设施共享,节约停车用地和高效发挥停车设施作用。2.3 停车持续时间差异性大城市人们出行目的表现为多元性和广泛性,基于不同出行目的停车持续时间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上班出行的停车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整个上班时段;公务出行、餐饮出行的停车持续时间则较短。不同类型的用地也可反应停车持续时间的差异性:居住用地停车持续时间长,商业金融用地停车持续时间短。针对短时停车和长时间停车特点,提供停车设施分类化服务:路内停车场推荐为短时停车所用,路外停车场则倾向于为长时间停车服务。第 3 章 大城市停车问题分析3.1 停车供需不平衡由于停车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原因和对机动车发展态势估计不足,全国各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停车设施供不应求问题,停车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停车设施总量配置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配建停车设施不足,早期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小区对于非机动车的停车考虑较多,而对私家车进入家庭的估计不足,配建标准低,而且配建停车设施长期以来被视为配建工程,主观上不受重视,有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擅自减少停车泊位的建设,造成配建停车位不足;二是公共停车设施供应不足,一些大城市的公共停车场与城市道理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 0.640.9 m2/人的标准相差甚远。停车供应结构需调整完善,对安徽省城市的停车调查发现,配建停车设施仅占总供给的 50%左右,大部分停车是由路内停车来解决的,合肥市最近的停车设施普查中表明,路内停车占总的停车供给的 37%,大量的路内停车严重影响了动态交通。停车设施布局与需求尚需匹配。一方面表现在停车设施的布置跟其需求的强度不一致,有些停车泊位供不应求,而有些泊位利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表现在路内停车设施影响了动态交通的正常运行,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太靠近主干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4道和交叉口、停车设施通道布置不合理、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不当,使得车辆出入干扰动态交通,并且车辆停车信息的不足导致停车泊位不能被有效合理的使用。3.2 现有停车设施未充分利用尽管目前停车泊位十分紧张,但是许多公共停车场使用率较低,经营状况普遍较差,特别是大型的停车楼以及配建对外开放的地下停车库,由于其可达性差、出入口设计不合理、收费昂贵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经营惨淡,不能更好服务于周边的停车需求。如南京天狮百胜立体停车楼提供总泊位 250 左右,而周日上午 10 点左右,有 200 多个泊位空置,又如合肥市的瑞丰、唐桥、顺达等大型停车场在停车高峰都还有大约 20%左右的停车位空置,而且各大停车场之间也是“贫富不均” 。高的停车场在平时的利用率达到 70%90%,利用率最低的,平时则仅为 25%35%,即使在节假日也有 20%的车位空余。许多居住小区配建了地下停车库,但是其使用率很低,停车高峰时候,小区内部道路甚至是消防通道上都停满了车辆,而小区配建停车场内所停车辆仅占总泊位数的 10%-20%左右,据调查:32%的居民认为停车后步行距离较远;60%的居民认为小区道路停车不收费,而地下车库收费;3%的居民则认为停在停车库不安全。3.3 停车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大型设施上,对停车建设资金的投入度很低,尽管很多大城市近年来相继开展了不同深度的停车设施规划研究,由于资金筹措困难、用地难以保证、对停车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规划对现实情况的指导意义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建设不能与规划协调一致。尤其是建设资金的缺乏、停车用地不足,使得停车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停车需求的增加。资金的缺乏表现在政府投入停车场建设的少之又少,而社会资金投入停车场建设尚未形成气候;停车用地不足主要表现为近期开发用地不重视和远期用地预留不足两方面:开发商、业主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常常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或者根本忽视,包括停车场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往往受到挤占、蚕食,使城市停车供应不足;在总规的用地规划中对于停车用地的控制往往缺乏全面考虑,在城市开发和拓展中对停车用地的控制又缺乏足够重视,最终导致城市有资金解决停车问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5题时,却没有停车用地。3.4 停车管理有待加强停车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停车设施审批职责不明、经营及管理权限不清,管理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不高。目前能较全面指导停车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是公安部和建设部 1988 年联合发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 ,但该规范年数已久,部分内容难免有不完善和落后与时代发展的缺点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个别城市针对新形势的停车问题,制定了地方性法规,鉴于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新的法规在执行时还存在各种问题。城市建设、规划、公安等停车管理部门以及停车场经营部门都参与了停车场的管理,多头、分散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协调。在停车设施的审批、建设方面,没有明确的法规予以规定,不同程度的存在审批单位多、审批程序繁琐、效率低等问题。大部分城市停车设施管理还局限于人工管理,收费系统由于人工管理存在着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资金容易流失、延长了存取车时间等问题;停车场也多是自行式的,科技含量低。立体停车库、自动收费系统、咪表、停车诱导信息系统等高科技有待于推广和普及,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第 4 章 停车诱导系统4.1 停车诱导系统的提出停车是完成一次交通出行最后的一个环节, 它对于一个城市的交通体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仅是静态交通的问题, 作为动态交通的起点和延续, 也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停车难一方面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造成的, 另一方面也是缺乏科学管理所致,最为明显的是在繁华的市中心或商业区,大多数驾车者会因找不到停车场或停车位而长时间地在密集车流中绕行,增加了道路负荷。有的停车场车满为患,以致于车辆进出困难;相反,有的停车场则因停车量不足而亏损严重,导致停车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调整,大批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同安徽三联学院 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 6时,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商业活动将更加活跃,车流量和保有量也将大大增加,对中心城市的交通带来沉重的压力,交通“停车难”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修建新的停车场和交通设施,能部分解决问题,但费用高昂且建设周期长,还受土地使用及城市规划的诸多方面因素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